苏州城市快速路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第4章城市快速路

第4章城市快速路

二、出入口间距 • 入-入 入-出
第五节 出入口设计
3、间距的组成
• 出入口间距由变速车道长度、交织距离(入-出类型) 及安全距离组成。
☆整体平地式横断面为一般城市快速路的 首选断面 ☆横断面布置要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高架 及快速轨道交通的位置 ☆选用四幅式横断面形式
第第二二节节 横横断断面面设设计计
五、横断面布置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
整体平地式(城区型)横断面
整体平地式(郊区型) 横断面
五、横断面布置
2、高架(隧道、路堑)整体式断面 特点 主路采用高架桥式或隧道式道路断面形式 与沿线所有相交道路都形成立交 辅路设在桥下或地面层
快速路竖曲线半径及长度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 80
凸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m) 10000 4500
极限最小半径(m) 6500 3000
凹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m) 4500 2700
极限最小半径(m) 3000 180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85 70
60 1800 1200 1500 1000 50
主线分流时
一、出入口位置
第五节 出入口设计
分流处偏置值与端部半径
分流方式
主线偏置值
驶离主线
≥3.0
主线相互分叉 1.80
匝道偏置值 0.6-1.0
鼻端半径 0.6-1.0 0.6-1.0
分流点处楔形端的渐变率
计算行车速度 120 100 80
60
≤40
(km/h)
渐变率
1/12 1/11 1/10 1/8 1/7
二、车行道
• 高架式断面辅路可采用三、 四幅路形式
地面与高架(隧道)主路通过匝 道联系

4 城市快速路

4  城市快速路
6.停车视距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与城市设 计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地上、地下构 筑物、管线、水文、地质等条件,纵坡要均匀、缓顺。
一、纵坡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二、坡长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三、竖曲线
4.4 快速路出入口设计
快速路出入口在位置、间距及端部的几何设计上,应保证不让 主线的直行交通受到干扰,并安全、迅速的实现分、合流交通。
2.集散车道:交织车流严重时设。一般为双车道7m。 3. 变速车道:与辅路和匝道相接,设计宜为单车道。 4.紧急停车带:为保证行车安全,四车道快速路一般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紧急
停车带,不连续时500m设置一处,高架路一般采用连续紧急停车带。 5.辅路:
集散车道
Ⅰ类交织区
Ⅱ类交织区
Ⅲ类交织区
停车带

5、分离式高架(双层)-1
分离式高架道路无匝道路 段横断面
5、分离式高架(双层)-2
分离式高架道路有匝道 路段横断面
6、堑式横断面-1
堑式快速路主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双向行驶,辅路(地面 道路)应设置在主路两侧单向行驶或一侧双向行驶。 (1)路堑式
a、平面布置及层位 路堑式系堑式的一种,在地面以下开挖路堑修建的城市快速路,一般主路在地面以下,地面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 路辅路通过上下匝道联系。 b、适宜条件 路堑式快速路适合修建在排水无问题的山丘城市。其优点是方便与其它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缺点是排水困难,占地较 大。由于路堤式与路堑式横断面模式主要应用于特殊地理环境。
(3)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便于重型车辆利用下坡加速, 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以利合流。

苏州高新区:“一核、两轴、三心、六片”最新规划图.2009-2030

苏州高新区:“一核、两轴、三心、六片”最新规划图.2009-2030

苏州高新区:“一核、两轴、三心、六片”最新规划图.2009-2030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2010-1-11为促进苏州高新区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保障高新区山水生态格局,指导苏州高新区范围内镇、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特委托江苏省城市设计研究院编制特编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区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 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将苏州高新区建设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区、生态环保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

3、功能定位真山真水新苏州:以城乡一体化为先导,以山水人文为特色,以科技、人文、生态、高效为主题,集创新科技生产、高端现代服务、人文生态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4、规划结构总体空间结构:“一核、两轴、三心、六片”。

一核:以阳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将山体屏障转化为生态绿核,并成为各个独立组团间生态廊道的汇聚点。

两轴:太湖大道发展主轴:是新区“二次创业”的活力之轴,展现科技、人文、生态的融合。

京杭运河发展主轴:展现运河文化的精华,是城市滨河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公共功能与滨水风光的活力融合。

三心:以浒通片区中心、科技城片区中心、狮山路城市中心构筑三角状的极化空间,为各自所在的城镇建设组团提供公共配套服务。

六片:包括狮山片区、浒通片区、横塘片区、科技城片区、湖滨片区(苏州西部生态城)、阳山片区。

空间布局特征:“紧凑组团、山水环绕”规划采用紧凑组团布局模式推进城镇建设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化建设,各组团根据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及发展前景相对独立地生长,通过山水生态空间围合形成“功能相对完整,产居相对平衡,空间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紧凑城镇发展空间。

各城市组团之间强调规模、功能和区位等方面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特别是新老建设组团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主线高架桥桥梁说明

主线高架桥桥梁说明

1.0 工程概述根据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要求,建设“井字加环”的快速路网络:内环及各自的延伸线构成快速路“井”字形骨架,星华街、春申湖路、大同路、312国道、金枫路、吴中大道、东方大道构成环形的中环快速路。

中环快速路经过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中区,服务苏州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

中环快速路工程吴中区段是苏州市“井字加环”快速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吴中区与相邻组团间的快速沟通、分流疏解内环线交通压力、完善吴中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环快速路吴中区段分为西线段10.861km,东线段2.984km,太湖度假区连接线段6.575km,南段(利用南绕城高速公路)长27.522km。

本项目为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工程吴中区段ZHKSLWZD-2标段(下文简称2标),主要包括西线段、东线段、太湖度假区连接线段3个部分,合计全长16.620km,3个部分的工程范围、路线走向、标段划分及桥涵设置情况分别如下:(1)西线段(胥江南—吴中大道段)路线起自胥江南(顺接1标),利用现状金枫路,至木东路与金枫路交叉口处拐向西南,沿子胥路布设线位,至子胥路、东山大道交叉口处,转向南沿东山大道往南,终于东山大道与吴中大道平交口处,2标西线段路线全长约7.061km。

近期利用东山互通沟通南绕城高速。

西线为施工标段一。

西线快速主线为全程高架,高架桥分为以下4个段落:①金枫南路高架(WK3+800.000~WK7+373.950);②S230枢纽互通式立交(WK7+373.950~WK8+435.500);③东山大道高架(WK8+435.500~WK9+665.500);④吴中大道枢纽互通式立交(WK9+665.500~WK10+861.300,近期只实施WK9+665.500~WK10+027.300)。

西线地面辅道既有1座中桥、13座小桥、1道管涵,其中5座桥梁予以拆除重建,其余桥涵予以拼宽或接长。

(2)东线段(吴淞江大桥—车坊互通段)路线起自吴中区与工业园区分界处(吴淞江),沿现状苏同黎公路往南,终于星塘街交叉口,2标东线段路线全长约2.984km。

城市建成区快速路关键控制因素识别与总体设计管理

城市建成区快速路关键控制因素识别与总体设计管理

湖水域的影响,减少施工期间对建成轨道交通的影响,同时对关键管(杆)线的需要避让,并考虑施工期间沿线区域交通组织方案问题。

2.2建设条件和控制因素经梳理项目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域市级、区级、街道、组团控规及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重要生态保护规划后,归纳建设条件要点如下:(1)路线走廊规划条件预留方面:相城区黄桥、元和、澄阳街道、园区唯亭街道有展线空间,太平街道教育组团未预留地上敷设空间[2]。

932024.02 |(2)重要节点互通预留:规划预留春申湖路与S228、G524互通用地。

(3)与轨交线路的关系:与运营轨道交通4号线、2号线,拟建轨道交通7号线、市域S4线相交。

(4)与河道水系的关系:项目与多道水系相交,相城区境内河道水网密集,间距300~400m。

经过元和塘(七级)、蠡塘河(等外级)、济民塘(七级)等重要航道。

(5)路线经过阳澄湖江苏省二级生态保护地区。

(6)与京沪高铁的关系:园区段项目北侧紧邻阳澄湖及京沪高铁。

(7)与规划春申湖路综合管廊共线。

经梳理,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影响线形的主要控制因素有道路两侧建成小区红线、经过的国省干线节点;影响敷设形式选择的有道路两侧建成小区红线、保留的航道老桥、阳澄湖水域、高压线走廊、重要国省干线、大口径给水管、轨交线路等。

关键控制因素识别2.3图1 关键控制因素布局快速路总体设计涉及的控制因素千头万绪,而总体方案的稳定受到项目投资、方案可行性、合理合规性、项目参建方及使用方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春申湖快速路在2009年纳入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在2016年启动项目前期研究,在2017年底开工建设。

项目设计阶段时间紧,任务重。

在前期研究中必须摸清关键控制因素,才能保障项目有条不紊的推进。

结合关键控制因素涉及的主管单位和利益相关群体这一影响因子,考虑重要程度这一维度,来梳理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的关键控制因素[3]。

94|CHINA HOUSING FACILITIES952024.02 |3总体设计管理应对策略3.1各阶段研究深度控制针对上述重要节点、关键性技术问题在规划研究、工可前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均有所侧重,对复杂节点需加强勘察设计资源投入,保证研究深度。

苏州市北环快速路隧道工程体系设计综述

苏州市北环快速路隧道工程体系设计综述
21 年 3 00 月第 3 期
城 市 道桥 与 防 洪
桥梁结构
6 3
苏州市北环快 速路 隧道工程 体 系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综述
钱 劭 彦
( 苏州 市市政 工程设 计 院有限 责任公 司 , 苏苏州 2 5 0 ) 江 10 7 摘 要 : 该文 以苏 州北 环隧 道为 例 , 介绍 了软 土地 基l 临河隧道 基坑 围护 设计 的经 验 、 体会 及其 在实 践 中的应 用 , 总结 了对基 坑 围护安全 度的掌 握 以及对监 测重要 性 的认 识 , 同时 也 阐述 了城 市 中心 区隧道 进行 景观装 饰 的重要性 。 关键 词 : 隧道 基坑 ; 围护 ; 支撑 ; 止水降 水 ; 地基加 固; 景观装 饰
() 4 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 。 () 5 结构防水等级及标准 : 隧道 防水等级为二 级, 结构不允许渗漏水 , 可有少量 、 偶见的湿渍。 () 6 结构裂缝宽度 : 防水混凝土结构 的裂缝宽 度 控 制 在 02m 以 内。 . m ( 活 荷 载 : 车 荷 载 采 用 城 市 A级 车 道 荷 7) 汽 载; 人群荷载采用 45k / . Nm 计算 。 () 8 浮力及 静水压力 : 按设防水位和实际水位 设计 , 并考虑水位变化的不利影响。 ( ) 面超载 : 9地 一般 可按 2 P 计算 , 考虑 0 a k 并 扩散后作用在地下结构上 。对于覆土厚度特别小 的地 下结构 , 按城 市 A级 车道荷 载计算 , 并考 虑 冲 击 系数 。 (o 人 防荷载 : 1) Ⅵ级抗 力地面空气 冲击波 超
压 △P= . M a m 01 P 。
分别 有一条规划 中的轻轨线 。在火车站东侧 , 快 速路 隧道和辅路 隧道还将形成 一个立体交叉 。 可 以 说 它 是 被 河 流 、 路 、 路 紧 紧 包 围 、 相 交 铁 道 互 叉 的 一 条 隧 道 。所 以 , 隧 道 的设 计 和 施 工 难 度 本 极大。 北环快速路 隧道 为 l 1 0m的长隧道 ,其 中 5 暗埋 段 长 115m、 开 段 长 35m。 主体 造 价 约 5 敞 5 45亿 元 O . 北 环 快 速路 隧道 地 理 位 置 示 意 见 图 1 。

3-5第五节城市快速路简介

3-5第五节城市快速路简介
小结: 在一般城市快速路中,主要采用高架式、地面整体式横断面;

当道路红线较宽(70-80米),或拆迁量较大,或是新建道路,出于 对景观、环境的保护,应首先考虑地面整体式横断面;

当道路红线较窄(小于70米),或拆迁量受限,或需要跨越地面障 碍物(如铁路、河流等)时,由于条件所限,应首先考虑高架式横 断面;
停 车 带
2.5
辅路
横断面设计—分车带 中间带: • 快速路上、下行快速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设中间带予
• 以分隔。 快速路的中间分隔带由中央分隔带及行车方向两左侧 路缘带组成。 为保证快速路机动车的速度及行车安全,中间带宜大 于3m.即中央分隔带大于2m,两侧路缘带各为1.5m。 中央分隔带两侧一般埋设混凝土路缘石,中间为绿化 带。 快速路上中央分隔带—般每1km设断口一道。
当地面道路无法改造时且地下排水、管线允许时,应考虑隧道式横 断面; 路堤式与路堑式横断面---主要应用于特殊地理环境。


4.3 快速路平面设计
快速路属于城市道路中类别最高的道路形式,机 动车快车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快速交通系统, 其平面设计包括道路中线的线形设计和道路红线范围 内的平面布置设计。 快速路平面线形也是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 种几何线形构成,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方法也完全 一样; 由于快速路的特点,其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三种几何线形的控制标准与其它类别道路有所不同。


横断面设计—一般规定

城市快速路车行道车道数一般应按交通发展预测的交 通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来确定。

高架路的宽度应满足按交通发展需要而确定的车道 数.高架路的车道数以6车道为宜,至少应为4车道, 并考虑增加紧急停车带。

城市快速路浅析

城市快速路浅析

城市快速路浅析摘要:快速路为最高等级的城市道路,联络城市分区和组团,满足较长距离交通需求快速路使各组团空间距离在时间上缩短,城市概念时空统一。

关键词:快速路;地面式;高架式;隧道式前言快速路(express way)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供机动车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在《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中快速路阐述为设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快速路为最高等级的城市道路,服务联系城市组团、高速公路、重要枢纽等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全线要求设中央分隔、立交控制出入,保障车辆快速、连续通行。

1快速路的交通特性(1)汽车专用,路权专业化:禁止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行人进入;部分靠近核心区限制或分时段禁止货车进入。

(2)通行能力高,路网容量较大:主线6~8车道,辅道2~4车道,车流连续,控制出入。

(3)设计速度较高,车辆连续快速行驶:设计速度60km/h、80km/h、100km/h,匝道30~40km/h。

(4)相交道路等级较高,出入口间距较主干道大:与主干路通过立交相接,相邻立交出入口间距1km以上。

(5)主要服务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快速疏解城市片区或组团间长距离、大流量机动车流或穿越大中城市的过境车流。

(6)配套辅路系统:设置在快速路两侧或一侧,亦可利用道路网中的次干道作为辅路。

(7)交通安全性较高:机非完全隔离,分离了快慢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消除了冲突点。

(8)环境要求高: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减小噪音、尾气、视觉景观影响。

2快速路建设的必要性(1)从国内外城市快速路的发展经验来看,快速路在引导城市扩张、缓解城市拥堵拥堵、保护中心区环境等方面,效果显著。

例如巴黎市快速路“环路+放射”,快速路与轨道服务卫星城与中心联系,有效推动了外围卫星城建设。

南京都市区快速路网“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快速路结合轨道交通,有效推进“一带五轴”都市区的建设。

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论文

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论文

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研究【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交通需求日益严峻。

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噪音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

论文在介绍苏州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趋势上,分析了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的个性,提出了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交通体系;运营管理;苏州近20年来,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堵塞状况,政府和人民的关注重点是道路交通,期望通过道路设施,尤其是高速公路、快速路等高等级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来还清历史欠帐和平衡交通供需关系。

我国许多城市斥巨资初步建成了“多层环路+放射”的快速路系统,对外交通也建成了发达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统,但是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是有增无减,交通公害反而日益成为比交通堵塞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面对更趋复杂的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如何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交通系统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苏州的交通枢纽体系2010年以来,苏州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更新500辆公交车、新增400辆出租车,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工程;2010全年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7亿元,全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市交通运输局将服务民生和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力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

按照公交优先三年发展计划,今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大车辆的提档升级力度,更新500辆公交车已正式投运,年底国iii排放标准的公交车辆比例将达70%以上。

同时,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新辟10条公交线路、1条公交快线;建成公交第五保养场一期工程、150个公交电子站牌和2个通道式巴士洗车点,开建3个公交枢纽站、5个公交首末站(停车场),更新55座公交候车亭;全市新增镇域公交3个,新增农村客运(公交)班线10条,新增农村客运(公交)车辆60辆;全面应用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科学安排班次,提高公交线路准班准点率,缩短候车时间,使市民出行更加快捷、安全、方便、舒适。

出租车扩容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市区新增400辆出租车6月1日前全部上路,旨在进一步缓解市区“打的难”矛盾,适应世博期间客流刚性增长和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出行需求。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为促进苏州高新区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保障高新区山水生态格局,指导苏州高新区范围内镇、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特委托江苏省城市设计研究院编制特编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区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 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将苏州高新区建设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区、生态环保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

3、功能定位真山真水新苏州:以城乡一体化为先导,以山水人文为特色,以科技、人文、生态、高效为主题,集创新科技生产、高端现代服务、人文生态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4、规划结构总体空间结构:“一核、两轴、三心、六片”。

一核:以阳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将山体屏障转化为生态绿核,并成为各个独立组团间生态廊道的汇聚点。

两轴:太湖大道发展主轴:是新区“二次创业”的活力之轴,展现科技、人文、生态的融合。

京杭运河发展主轴:展现运河文化的精华,是城市滨河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公共功能与滨水风光的活力融合。

三心:以浒通片区中心、科技城片区中心、狮山路城市中心构筑三角状的极化空间,为各自所在的城镇建设组团提供公共配套服务。

六片:包括狮山片区、浒通片区、横塘片区、科技城片区、湖滨片区(苏州西部生态城)、阳山片区。

空间布局特征:“紧凑组团、山水环绕”规划采用紧凑组团布局模式推进城镇建设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化建设,各组团根据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及发展前景相对独立地生长,通过山水生态空间围合形成“功能相对完整,产居相对平衡,空间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紧凑城镇发展空间。

各城市组团之间强调规模、功能和区位等方面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特别是新老建设组团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5、功能分区规划形成狮山片区、浒通片区、横塘片区、科技城片区、湖滨片区(苏州西部生态城)、阳山片区等六大功能片区。

城市快速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城市快速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城市快速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以无锡市为例杨尔怡;相伟【摘要】针对中国大城市干道网布局主要以环射式为主的现状,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出发,提出运用点、线、面要素分析与控制点优化法来研究大城市快速路布局规划,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0(007)003【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城市交通;快速路网;布局规划;点线面要素【作者】杨尔怡;相伟【作者单位】无锡市规划局,江苏,无锡,214031;无锡市规划局,江苏,无锡,214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2快速路作为大城市道路网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以往的布局规划方法研究中,一般是基于城市交通区位、交通单元划分及速度分区等原理[1],采用4阶段法确定初始布局方案,实际使用中,往往没能很好地结合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普遍特征,对快速路网的结构形态分析不足。

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出发,全面分析快速路布局影响因素,探寻一种较为合理、实用的大城市快速路网布局方法。

1 总体思路城市快速路是未来城市快速交通发展趋向的主体和城市主要路网结构的骨架,它将成为诱导和制约城市结构功能和土地利用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它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一致,根据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同步建设。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布局的关键在于构建快速路网结构,使之与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与城市及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相适应。

点、线、面要素分析与控制点优化法是以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认识和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需求的把握为基础,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的重要节点、主要的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流径期望线的分布、大城市与区域干线公路网的衔接以及快速路系统线网的整体结构形态等进行分层次的分析研究,得出快速路系统线网构架,运用控制点优化法找出大城市重要功能组团中重要程度最高的一个或数个关键交叉口作为快速路系统线网规划的控制点,考虑快速路线路走向的控制点对线路走向进行优化。

苏州城市快速路系统介绍

苏州城市快速路系统介绍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 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 的多车道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 间距及型式,并实现道路连续流的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大运量 快速交通干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城市快速路的功能
1、快速路系统运输效益巨大,成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 措施。 (1)将长短距离、快慢速度交通分离出来,提高地面交通效 率,降低出行时耗,从整体上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 (2)客观上形成快速大容量的交通走廊,满足城市内部中长 距离机动车交通、对外交通之需求。 (3)屏蔽过境交通,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避免市内 大量交通穿越市中心。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工程动画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玲珑街立交
玲珑街立交主要功能为:沟通快速路与娄江南部的交通及快速路进出园区城 际站。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星湖街立交
星湖街立交主要功能为:沟通快速路与娄江南部的交通,娄江 南部进出城铁车站。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城铁园区站采用高进 低出的交通组织方式, 至和西路采用高架道 路将快速路与站前高 架落客平台衔接。
城市快速路的设计车速
《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根据城镇道路功能、设计交通量、地形条件等,将 各类道路均分为 3 个等级。
100 公里/小时 80 公里/小时 60 公里/小时
苏州快速路设计车速60、80公里/小时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1)
高架快速路+地面辅助道路 代表城市:东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等

城市桥梁快速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城市桥梁快速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城市桥梁快速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22-12-25T06:18:54.14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6期作者:唐靖熊梓琦薛士亮[导读] 工程质量归根结底是由工程质量决定的唐靖熊梓琦薛士亮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 215100摘要:工程质量归根结底是由工程质量决定的。

缺乏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势必造成质量问题。

城市桥梁快速路是一种特殊的城市道路,它的社会地位是一般市政建设所不能相比的,影响涉及千家万户。

同时,城市快速路工程又与公路工程不同,其施工时间短、工作量大,新建大量高架桥、互通匝道、供水、电管道迁移、新建人行天桥等,都是普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所没有的特点,容易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城市桥梁快速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桥梁快速路;施工质量;质量管理引言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对货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大中城市都在积极地发展城市的桥梁和高速铁路。

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既能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又能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东风路作为泰州市海陵区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场区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区、民房等为主要交通要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加,东风路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给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东风路北端快速化改造能有效的缓解这一压力,并使泰州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进一步美化,给人们居住、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对泰州的开发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条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泰州周边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

1.桩基础施工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钻机设备,一般采用的设备有:反循环钻机设备、冲击钻机、旋转钻机设备等。

在城市内部高架桥工程施工当中,由于施工场地比较有限,施工周期较短,一般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其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整洁,钻孔质量好。

苏州基本资料

苏州基本资料

1.城市性质: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发展目标:在规划期内苏州全市域基本实现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现代化,经济繁荣、文教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道德风尚良好,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完善。

苏州中心城城市设施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古城风貌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发扬,成为与国际经济接轨,高度开放,经济发达,国际上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3.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014.7平方公里(包括吴县市的市区、太湖度假区、及东山、西山、镇湖、太湖、渡村、望亭、通安、东渚、光福、胥口、浦庄、横泾、东桥、黄埭、渭塘、湘城、木渎、越溪、藏书、郭巷、车坊、甪直、黄桥、蠡口、陆慕、北桥、太平、阳澄湖28个镇;吴江市的同里、屯村2个镇;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巴城、正仪、南港5个镇)。

4.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近期为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0万人。

2005年149.1万,其中吴县市区13.5人。

远期为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0万人。

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

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

远期为186.9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5.总体布局:城市布局结构形态采用“组团式”布局,由城市组团,山脉、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

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6、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系统的主骨架是井字形快速路加三环的道路系统。

古城内保持原有路、河格局,严格限制道路拓宽。

7、自然环境:经纬:市中心位于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2′气候: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

城市快速路讲解课件

城市快速路讲解课件

三、匝道设计
• 单车道单方向的转弯道路——匝道
匝道的组成
• 高架路匝道形式
图a)所示为匝道平行高架。 图b)、c)为匝道直接布置在横向道路上。 图d)为上下匝道对称跨越。 图e)为上下匝道布置在高架路中间
• 高架路的驶入、驶出匝道的连接点是路段通行能力最小的控制 路段。
• 高架路由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连接点组成。
主路辅路的衔接及出入口车道数平 衡。 公交车停靠站及人行道衔接。 分隔带及其断口设计。 非机动车及行人过街的交通组织。
第四节 纵断面设计
一、纵坡
• 最小纵坡不小于0.5%;最大纵坡大中桥梁及引桥4%、隧道 3%。详见表4-9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 80 60
一般最大纵坡%
3
45
极限最大纵坡%
4
56
• 二、坡长
陡坡最大坡长;缓坡最小坡长。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
8
1000
4% 最大坡长
5%
800
900
700
6%
60 170
700 500 300
三 竖曲线
• 最小半径;最小长度。 表4-16
计算行车速度km/h 凸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 凹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
• 一般设于主线行车道右侧且便于识别:
• 5. 与辅路相连B型出入口应用缘石等与其他道路明显区分,应防止 辅路车辆通过出口进入主路或主路的车辆通过入口进入辅路。
二 、出入口间距
• 应能保证主线交通不受分、合流的干扰并为分合流交通加减 速及转换车道提供安全、可靠的几何条件。
• 出入口间距指两出入口端部之间的距离。 • 四种类型:出-出,出-入,入-入,入-出。 • 出入口间距由变速车道长度、交织距离和安全距离组成。

你知道苏州的内环、中环、外环是怎样区分的吗?来看看你家住几环?

你知道苏州的内环、中环、外环是怎样区分的吗?来看看你家住几环?

你知道苏州的内环、中环、外环是怎样区分的吗?来看看你家住⼏环?啊~五环,你⽐四环多⼀环~啊~五环,你⽐六环少⼀环~我就不信这两句你不是唱出来的!!北京有⼆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现在都修到七环了,环数越⾼就越远离中⼼城区。

在苏州,当然也有靠近和远离中⼼城区之分,但是,咱们不分⼀、⼆、三、四环,只分内环、中环和外环!那么,苏州的内环、中环、外环⼜是怎样区分的呢?内环苏州内环,当然就是苏州最中⼼城区,它是由东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构成的⼀条环形快速路⾻架。

苏州内环快速路全长约26公⾥,所以,它所能包含的区域也相对来说⽐较⼩。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内环以内的区域都是苏州古城区,苏州市政府、市⽴医院拙政园、观前街、苏州公园等都在该区域内。

那么,内环与中环划定界限的最主要依据就是由东、南、西、北四条快速路构成的内环快速路。

让我们⼀起来深⼊的了解⼀下这四条路。

东环快速路东环是内环⾼架快速路的东段,为南北⾛向,长约6.3公⾥。

它北接官渡⾥⽴交,南联东南环⽴交,⼀路经过现代⼤道、⼲将路、葑门路、机场路、杨枝塘路等城市主⼲道。

东环南延⼀期⼯程,即内环快速路东环路继续向南延伸。

北接东南环⽴交,南接东进路,连接S227可到达吴江区。

南环快速路南环是苏州内环⾼架快速路的南段,市区段全长约7公⾥,东西⾛向,西接友新⽴交。

南环现有东西向延线,向西延伸跨过京杭运河,穿过中环后落地。

向东穿过东南环⽴交,上跨苏嘉杭⾼速下穿独墅湖到星湖街与新机场路相连。

西环快速路西环是苏州内环⾼架快速路的西段,南北⾛向,全长约6公⾥,北接新庄⽴交,南街友新⽴交。

西环⾼架快速路的南延伸是友新路⾼架,建成后可直达吴江;北延伸则是228省道,即新苏虞张公路。

北环快速路北环是苏州内环⾼架快速路的北段,全长6.13公⾥。

西起新庄⽴交,东芝官渡⾥⽴交,包含⾼架、隧道、地⾯道路三部分。

北环东延西接官渎⾥⽴交,利⽤新苏路和312国道,⼀路⾼架,北接葑亭⼤道,南接星湖街,全长约6公⾥;西延⼯程东起新庄⽴交,西⾄太湖⼤道,全长约8.3公⾥。

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研究

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研究

优化调整公交线 网, 新辟 1 0条公交线路、 1 条公交快线; 建成 公 识 。绿 色 出行 这 种 对 环 境 影 响 最 小 的 出行 方 式 , 能 够 节 约 能源 、
交 第五保养场一期 工程 、 1 5 0个公交 电子站牌和 2个 通道式 巴 提高 能效 、 减少污染、 益于健康 、 兼顾效率。轨 交 1 号线万人试 士洗车点 , 开建 3个公交枢 纽站、 5个公交首末站 ( 停车场) , 更 乘的最后 一天 ,而拥有 l 0个点的园区段 也成 为上下乘客最 多 新5 5座公交候车亭 ;全市新增镇域公交 3个 ,新增农村客 运 的区域 。再看轨交 1号线周边 9 8 6个机动车停车位、 1 6 5 9个非
车、 新增 4 0 0辆出租车, 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工程 ; 2 0 1 0全年计划 站或小汽车 停车场 。有 1 / 3的地铁车站和小汽 车停 车场 结合在
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9 7 亿元 , 全力构建综合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运输体系 。

起。许多地铁车站设置在人流相当集中的大商店或办公楼底
市交通 运输局将服 务 民生和 不断满足市 民 日益增长的交 通 出 部 , 形成 了十分方便的换乘体系 。因此优先建设 以高速铁路 、 城 行 需求。 作 为交通运输 工作 的立足 点和 出发 点, 大力推进 机关 际铁路为主 的对外高速公路交通体系 , 优先建设 以轨道 交通 为
经营管理
苏 州 交 通 枢 纽 运 营 管理体 系研 究
许维楼
(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江苏 苏州 2 1 5 0 0 6 ) 【 摘 要】 随着城 市规模 的不 断扩大, 城市的交通需求 日 益严峻 。交通拥堵、 交通安全 、 交通噪音等一系列问题层 出不穷. 论 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快速路的形成将有力地支撑或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调整 (1)联系各功能组团或分区,支撑城市规模的合理扩展。 (2)快速路系统布局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关系明显,它的形
成会带动周围地区土地开发利用。 3、快速路系统的建立完善了市内交通与市际交通的有序衔接,
扩大了城市的辐射吸引能力,提升城市区位优势。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 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 的多车道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 间距及型式,并实现道路连续流的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大运量 快速交通干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苏州城市快速路系统介绍
介绍提纲
若干基本概念(定义、功能、设计车速)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 苏州城市快速路网的规划 苏州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概况
若干基本概念(定义、功能、设计车速)
城市快速路的定义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中的定义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 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 分控制。
86总规路网
96总规路网
快速路规划03年:两环 八射加两纵
快速放射规划路网
综合交通规划路网
苏州城市快速路网(苏州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
“五纵四横”、 “井字加环”
➢ 保护古城,加强外 围组团
➢ 支持城市空间结构 调整
苏州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概况
苏州城市快速路Biblioteka 建设概况 已建快速路北环快速路西延
北环快速路东延 二期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西延
工程概况
快速路全长8.3公里,采用 高架道路+地面道路的组 东 合形式;全线设8对快速路 出入口。主要包括寒山大 桥、鹿山大桥、长江路下 穿立交等主要节点,工程 西 建安费约16亿。
8.3Km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西延
寒山大桥
寒山桥老桥作为快速 路主线使用,两侧新 建跨京杭运河的辅道 桥梁。 主桥为单肋下承式系 杆拱桥,单跨布置, 跨径为100m。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工程动画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玲珑街立交
玲珑街立交主要功能为:沟通快速路与娄江南部的交通及快速路进出园区城 际站。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星湖街立交
星湖街立交主要功能为:沟通快速路与娄江南部的交通,娄江 南部进出城铁车站。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城铁园区站采用高进 低出的交通组织方式, 至和西路采用高架道 路将快速路与站前高 架落客平台衔接。
寒山桥、鹿山桥动画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工程概况
1.4Km
3.8Km
城际园区站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工程为配合城际园区站而建设,路线全长约4.2Km。其中高 架快速路长3.8Km,沿线设置5条进出的平行匝道和2座部分互通立交(玲珑街立 交和星湖街立交),快速路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城际站前至和西路长1.4Km, 接站采用高架道路。工程建安费约14亿。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
标准横断面
苏州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概况 待建快速路
东环北延 正在设计,预计 今年10月开工
东环南延 计划明年开工
南环西延二期 计划今年下半年 或明年开工
中环快速路 唯胜快速路
苏州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概况 待建快速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推进,城市快 速路的建设将不 断完善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2)
明挖法施工 (矩形横断面)
隧道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2)
盾构法施工 (圆形横断面)
隧道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3)
地面快速路+地面辅助道路
苏州城市快速路网的规划
苏州城市快速路网的规划变迁
总体规划86年:三个环路
总规96和综合交通规划: 两环八射加两纵
城市快速路的设计车速
《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根据城镇道路功能、设计交通量、地形条件等,将 各类道路均分为 3 个等级。
100 公里/小时 80 公里/小时 60 公里/小时
苏州快速路设计车速60、80公里/小时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
城市快速路的敷设形式(1)
高架快速路+地面辅助道路 代表城市:东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等
城市快速路的功能
1、快速路系统运输效益巨大,成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 措施。 (1)将长短距离、快慢速度交通分离出来,提高地面交通效 率,降低出行时耗,从整体上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 (2)客观上形成快速大容量的交通走廊,满足城市内部中长 距离机动车交通、对外交通之需求。 (3)屏蔽过境交通,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避免市内 大量交通穿越市中心。
内环线(约26公里) 东、南、西环:高架 北环:高架+隧道+地面
北环东延一期(约4公 里):高架
南环东延一期(约7.4 公里):高架+隧道
南环西延一期(约2公 里):高架
西环北延一期(约5公 里):高架+地面
西环南延(约8公里): 高架+地面
苏州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概况 在建快速路
在建快速路
西 东
北环快速路西延
鹿山大桥
鹿山大桥分南北两幅桥, 各宽16米,全宽32米, 主桥采用三跨变截面连 续箱梁,跨径为
75+115+75米。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西延
长江路下穿通道
长江路与快速路设分离式立交, 长江路下穿快速路地面辅道。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西延二期
标准横断面
在建快速路
北环快速路西延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