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而歌之。歌曰:“桂 棹兮兰桨,击空明兮 溯(sù)流光。渺 渺兮予怀,望美人兮 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 和之。其声呜呜然,如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舞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 嫠(lí)妇。
第二段:写作者的饮酒放 歌和客人的悲凉箫声。
感情
方式
• 作者: “乐甚” “扣舷而歌”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 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 (páo)樽以相属。寄蜉(fú) 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 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 响于悲风。”
第三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 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 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 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 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 子。
6、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 客人: 哀
吹洞箫
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 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 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
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 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 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 情怀。
Leabharlann Baidu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 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全文采用了主客问答、抑 客伸主的表现形式:
• “客”反映作者苦闷、消极的一 面,“主”则反映他旷达乐观、 积极对待人生的一面。最终“主” 说服“客”,反映了作者思想中 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 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 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 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整体感知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客-悲观
苏子-乐观
3.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 (1)
月下泛舟
乐
二 (2--3) 吊古伤今
悲
三 (4--5) 阐述哲理
乐
你认为当时真有 这样一场主客问 答吗?他们所表 现的人生态度有 什么不同?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 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第三段:写客人“哀”之缘故
“哀” 之缘 故
望美人兮天一方 鱼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政治上不得意: 贬谪黄州,青春 虚度。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人生渺小、苦短。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 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然。浩浩乎如冯(píng)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
白
纵露
凌 万
一横 苇江
倾 之
之水 所光
茫 如接
然天
词句
所如、所止:
所+动词=名词性短语,
“到达的地方,停止的地方”。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赤壁赋
三咏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 毕世不可得也。
关于赋
• 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 的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 押韵、对比等形式
理解大意
•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 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 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 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 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
翻译下列句子:
1.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 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
译文: 若是从它们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
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 发生了变化;若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 我们一样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译文:
再说,天地之间,万物 各有主人,如果不是为我 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 也不要求取。
第四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 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
感情变为喜悦。
水
变 逝者如斯
月
盈虚如彼
人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 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 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 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 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 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 (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既白。
第五段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 头超然欲仙的快乐。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 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 酣睡。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 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 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 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 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 议。
第一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 景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 光接天。
• 活动: 诵--歌--纵--凌--
• 感觉: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 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 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 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 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 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 然,乐观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