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运动损伤与急救》PPT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损伤与急救PPT课件
![运动损伤与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63da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b.png)
发生原因
01
02
03
04
准备足
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身体 未准备好进行高强度运动。
技术错误
错误的运动姿势或技巧可能导 致肌肉和关节承受过多的压力
。
过度使用
长期重复性运动可能导致肌肉 疲劳和关节磨损。
防护不足
缺乏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护腕 、护膝等。
预防措施
充分热身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 身活动,包括慢跑、拉
对于轻度肌肉拉伤,可以采取冰敷、 压迫和抬高等方法减轻症状。对于重 度拉伤,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和康复训练。
详细描述
肌肉拉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肌 肉紧张和僵硬。轻度拉伤可能导致局 部疼痛和压痛,而重度拉伤可能导致 肌肉痉挛或完全丧失功能。
关节扭伤
总结词
关节扭伤通常是由于关节受到外 力作用,导致关节囊、韧带等软
伸等。
正确姿势
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 技巧,以减少不必要的
肌肉和关节压力。
适度锻炼
防护装备
避免过度运动和连续疲 劳,给身体充分的休息
时间。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防 护装备,如护腕、护膝、
头盔等。
02 常见运动损伤
肌肉拉伤
总结词
治疗建议
肌肉拉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 通常是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突然剧烈 收缩引起的。
绷带固定法
用绷带将受伤部位固定在相邻的关节上,以 保持伤肢的稳定。
石膏固定法
用石膏将受伤部位固定在相邻的关节上,以 保持伤肢的稳定。
搬运方法
单人搬运法
用单手或单臂将伤者抱起,搬运时要 保持伤者的姿势平稳。
双人搬运法
用双手将伤者托起,搬运时要保持伤 者的姿势平稳。
体育课运动损伤处理ppt课件【48页】
![体育课运动损伤处理ppt课件【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3f7d6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0.png)
37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压痛, 支撑痛,局部灼热,骨 膜下水肿。
38
不要突然大量运动 脚着地时要注意缓冲力,
不要在坚硬的场地上长时 间的跑跳; 剧烈跑跳之前要做好准备 活动,使肌肉和肌腱充分 活动开; 防止过度疲劳。
预防胫腓骨疲劳 性骨膜炎
39
环枢椎半脱位
发病原因: ★ 运动:甩鞭样损伤 ★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 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则也是造成伤害事 故的原因。
4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 按照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
1、开放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
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 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损伤
2、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垫,防止压迫性损伤; 3、固定要牢固,避免错位; 4、及时送往医院。
30
重力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暂时性机能
失调的现象)
处理: A:轻度 在跑完全程到达终点时,搀扶着 走一段路,不正常的症状很快就可以消失 了。 B:重度 重者必需躺下,把下肢抬高一点, 身上用衣物盖住,数分钟全,面色发白、 心跳气踹、头晕眼花的现象可以消失。如 果病人想喝水,可以喝些热糖水。
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 病症特点: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6
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
1、穿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 防滑性好;鞋底柔软;透气性好;大小合适;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
3、做专项准备活动:比如投掷铅球要做: 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腰部运动等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压痛, 支撑痛,局部灼热,骨 膜下水肿。
38
不要突然大量运动 脚着地时要注意缓冲力,
不要在坚硬的场地上长时 间的跑跳; 剧烈跑跳之前要做好准备 活动,使肌肉和肌腱充分 活动开; 防止过度疲劳。
预防胫腓骨疲劳 性骨膜炎
39
环枢椎半脱位
发病原因: ★ 运动:甩鞭样损伤 ★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 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则也是造成伤害事 故的原因。
4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 按照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
1、开放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
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 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损伤
2、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垫,防止压迫性损伤; 3、固定要牢固,避免错位; 4、及时送往医院。
30
重力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暂时性机能
失调的现象)
处理: A:轻度 在跑完全程到达终点时,搀扶着 走一段路,不正常的症状很快就可以消失 了。 B:重度 重者必需躺下,把下肢抬高一点, 身上用衣物盖住,数分钟全,面色发白、 心跳气踹、头晕眼花的现象可以消失。如 果病人想喝水,可以喝些热糖水。
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 病症特点: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6
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
1、穿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 防滑性好;鞋底柔软;透气性好;大小合适;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
3、做专项准备活动:比如投掷铅球要做: 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腰部运动等
运动损伤的急救PPTppt
![运动损伤的急救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7fd5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6.png)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剧烈运动,降低受伤风险。
07
结论
急救在运动损伤中的重要性
01
降低并发症风险
早期的急救处理可以迅速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02
促进愈合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保护受伤部位,减少进一步损伤,有助于加速伤
口愈合。
03
提高生存率
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和抗疲劳能力。
柔韧性训练
通过拉伸和灵活性训练,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 肌肉伸展能力。
3
协调性和平衡训练
通过各种有氧运动和协调性训练,增强身体的 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学习正确技术
01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动作和姿势,减少因错误动作导致的运动
损伤。
技巧训练
刺伤
刺伤是指尖锐物体刺入皮肤或皮下组织,如钉子、针等。刺伤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需要彻底清洁和处理。
关节损伤
01
扭伤
扭伤是指关节周围的韧带或关节囊受到过度牵拉或扭曲,导致关节不
2
脱臼
脱臼是指关节脱位,通常是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常见的脱臼包括肩关
常见运动损伤分类
• 皮肤损伤:擦伤、撕裂伤、烧伤等。 •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关节脱
位等。 • 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震荡等。 • 内脏器官损伤:脾破裂、肝破裂等。 • 血管损伤:血管破裂、静脉断裂等。
02
急救基础知识
止血方法
1 2
直接压迫止血
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迫出血的伤口,以减少出 血量。
加压包扎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 以控制出血。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剧烈运动,降低受伤风险。
07
结论
急救在运动损伤中的重要性
01
降低并发症风险
早期的急救处理可以迅速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02
促进愈合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保护受伤部位,减少进一步损伤,有助于加速伤
口愈合。
03
提高生存率
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和抗疲劳能力。
柔韧性训练
通过拉伸和灵活性训练,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 肌肉伸展能力。
3
协调性和平衡训练
通过各种有氧运动和协调性训练,增强身体的 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学习正确技术
01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动作和姿势,减少因错误动作导致的运动
损伤。
技巧训练
刺伤
刺伤是指尖锐物体刺入皮肤或皮下组织,如钉子、针等。刺伤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需要彻底清洁和处理。
关节损伤
01
扭伤
扭伤是指关节周围的韧带或关节囊受到过度牵拉或扭曲,导致关节不
2
脱臼
脱臼是指关节脱位,通常是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常见的脱臼包括肩关
常见运动损伤分类
• 皮肤损伤:擦伤、撕裂伤、烧伤等。 •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关节脱
位等。 • 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震荡等。 • 内脏器官损伤:脾破裂、肝破裂等。 • 血管损伤:血管破裂、静脉断裂等。
02
急救基础知识
止血方法
1 2
直接压迫止血
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迫出血的伤口,以减少出 血量。
加压包扎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 以控制出血。
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ppt课件
![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db0d4d28ea81c758f578fd.png)
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1.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 2.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3.运动损伤的预防 4.运动损伤的处理
概念: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 为运动损伤。它与一般的生产或生活中 的损伤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 安排,运动项目,技术动作,运动训练 水平,运动环境及条件等因素有关。为 了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地处理好运动损伤, 掌握运动损伤的分类,产生的主要原因 和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必要的。
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损伤的预防
• 1.加强运动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损 伤意识。
•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针对所要进行的运动活动好 各个关节肌肉。
• 3.合理安排锻炼,和运动量。 • 4.加强保护于帮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运动损伤的处理
• 1.肌肉、韧带、关节。这些组织是运动中最容易受 伤的。当我们受伤时候要怎么办。
• 1.冷冻治疗法:用冷水把毛巾弄湿作用于受伤 部位。也可以用冰敷。没两分钟更换一次,一次 约二十分钟。
• 2.温热疗法:比如用热水袋、红外线作用于人 体。
• 3.药物疗法:西药有红药水、紫药水、碘酒、酒精、 生理盐水、;中药有云南白药、沈阳红药、三 七、。正骨水、红花油、药膏。它的作用是火化 瘀血消肿止痛。
• 4.绷带包扎发:常用的有卷带和三角巾。 • 5.伤后康复体育锻炼:要合理安排受伤部位的锻炼,
负荷要适当。加强功体育运能动损体伤的育预防和锻急救炼最好有医生指导。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 1.整理放松活动 • 2.良好充裕的睡眠 • 3.积极性消息 • 4.按摩放松 • 5.物理疗法 • 6.药物疗法 • 7.心里恢复 • 8.氧气吸入和负离子吸入
2.运动损伤的分类:按损伤组织可分为肌肉 韧带拉伤,挫伤,关节脱位,扭伤,四 肢骨折,内脏损伤,脑震荡等。严重的 运动损伤较少见,多数是肌肉,韧带, 关节的损伤。
1.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 2.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3.运动损伤的预防 4.运动损伤的处理
概念: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 为运动损伤。它与一般的生产或生活中 的损伤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 安排,运动项目,技术动作,运动训练 水平,运动环境及条件等因素有关。为 了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地处理好运动损伤, 掌握运动损伤的分类,产生的主要原因 和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必要的。
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损伤的预防
• 1.加强运动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损 伤意识。
•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针对所要进行的运动活动好 各个关节肌肉。
• 3.合理安排锻炼,和运动量。 • 4.加强保护于帮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运动损伤的处理
• 1.肌肉、韧带、关节。这些组织是运动中最容易受 伤的。当我们受伤时候要怎么办。
• 1.冷冻治疗法:用冷水把毛巾弄湿作用于受伤 部位。也可以用冰敷。没两分钟更换一次,一次 约二十分钟。
• 2.温热疗法:比如用热水袋、红外线作用于人 体。
• 3.药物疗法:西药有红药水、紫药水、碘酒、酒精、 生理盐水、;中药有云南白药、沈阳红药、三 七、。正骨水、红花油、药膏。它的作用是火化 瘀血消肿止痛。
• 4.绷带包扎发:常用的有卷带和三角巾。 • 5.伤后康复体育锻炼:要合理安排受伤部位的锻炼,
负荷要适当。加强功体育运能动损体伤的育预防和锻急救炼最好有医生指导。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 1.整理放松活动 • 2.良好充裕的睡眠 • 3.积极性消息 • 4.按摩放松 • 5.物理疗法 • 6.药物疗法 • 7.心里恢复 • 8.氧气吸入和负离子吸入
2.运动损伤的分类:按损伤组织可分为肌肉 韧带拉伤,挫伤,关节脱位,扭伤,四 肢骨折,内脏损伤,脑震荡等。严重的 运动损伤较少见,多数是肌肉,韧带, 关节的损伤。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运动损伤与急救》PPT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运动损伤与急救》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b070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0.png)
夹板固定法、三角巾固定法。
搬运方法
单人搬运法、双人搬运法、担架搬运法。
03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拉伤与扭伤的急救处理
拉伤
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受伤部位,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以 减少肿胀。
扭伤
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受伤部位,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以 减少肿胀,适当固定关节。
骨折与脱臼的急救处理
骨折
保持受伤部位静止,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
01
02
03
04
准备活动不足
在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肌肉 和关节没有得到充分拉伸,容 易导致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技术动作不正确
运动过程中技术动作不规范、 不正确,容易造成肌肉和关节 的损伤。
运动量过大
过度运动或训练强度过大,容 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磨损, 进而引发损伤。
场地设施不良
。
做好热身运动
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预防肌肉 拉伤和关节扭伤。
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确 保舒适度和安全性。
注意环境安全
在合适的场地和条件下进行运 动,避免因场地湿滑、障碍物
等因素造成损伤。
科学锻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的制定合理的 锻炼计划。
多样化运动
进行多种运动项目,避免单一运动造成的局 部过度劳损。
适量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和疲劳,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以免造成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定期评估锻炼效果
适时调整锻炼计划,确保运动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学校与社会对运动安全的重视与投入
01
02
03
04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搬运方法
单人搬运法、双人搬运法、担架搬运法。
03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拉伤与扭伤的急救处理
拉伤
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受伤部位,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以 减少肿胀。
扭伤
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受伤部位,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以 减少肿胀,适当固定关节。
骨折与脱臼的急救处理
骨折
保持受伤部位静止,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
01
02
03
04
准备活动不足
在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肌肉 和关节没有得到充分拉伸,容 易导致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技术动作不正确
运动过程中技术动作不规范、 不正确,容易造成肌肉和关节 的损伤。
运动量过大
过度运动或训练强度过大,容 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磨损, 进而引发损伤。
场地设施不良
。
做好热身运动
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预防肌肉 拉伤和关节扭伤。
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确 保舒适度和安全性。
注意环境安全
在合适的场地和条件下进行运 动,避免因场地湿滑、障碍物
等因素造成损伤。
科学锻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的制定合理的 锻炼计划。
多样化运动
进行多种运动项目,避免单一运动造成的局 部过度劳损。
适量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和疲劳,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以免造成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定期评估锻炼效果
适时调整锻炼计划,确保运动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学校与社会对运动安全的重视与投入
01
02
03
04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与健康《运动损伤与急救》PPT课件
![体育与健康《运动损伤与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e51065960590c69fc376a4.png)
为方便学习与回顾本课程,请在下
载后进行查阅和编辑,疑问之处请
直接联系老师
For the convenience of learning and reviewing this course, please check and edit it after downloading.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teacher directly
二、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 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 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 原因。
三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 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 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 的主要原因。
六、组织方法不当
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 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 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 投掷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 安排不当,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 有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都 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七、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运动损伤与急救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 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 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
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 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 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 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教学训练中 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这是篮 球、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运动损伤与急救》体育与健康课件
![《运动损伤与急救》体育与健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f7a568c850ad02de80417d.png)
二、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 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
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 原因。
三、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
五、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
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 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 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 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 伤。
六、组织方法不当
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
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 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 投掷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 安排不当,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 有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都 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 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 的主要原因。
四、运动负荷 (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
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 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 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专项训练 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初中体育与健康
《运动损伤与急救》
体育教研室
运动损伤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
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 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
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
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 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 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运动损伤的急救PPT
![运动损伤的急救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fa45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8.png)
来自脑震荡与脊髓损伤脑震荡
重度脑震荡:伴有较长时间的意识丧失、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以及可能的神经功能缺失。 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轻度脑震荡:短暂的意识丧失,但无长期的神经功能缺 失。
脊髓损伤
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 。
运动性晕厥与心脏骤停
运动性晕厥
3
急性损伤指一次性发生的损伤,如扭伤、拉伤 、挫伤等;慢性损伤指长期累积形成的损伤, 如关节炎、腱鞘炎等。
损伤的严重性评估
运动损伤的严重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疼痛程度、 功能丧失程度、肿胀程度、淤血情况以及是否有骨折等。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以便 于急救处理。
损伤的预防措施
物理治疗与运动训练
结合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感。
疼痛管理与药物
合理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因疼痛而影响康复进度。
损伤预防措施的建议
热身与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和拉伸,有助于预 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正确使用装备
确保使用合适的运动装备,如鞋子、服装和护具 等,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05
急救装备与药品使用指南
急救包组成与使用方法
急救包组成
运动损伤急救包应包含止血带、纱布、绷带、棉球、消毒液 、医用胶带等基础急救用品,以及可能需要的抗过敏药、退 热药、止痛药等口服药物。
使用方法
在运动损伤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伤势选择合适的 急救装备,如止血带用于止血,纱布和绷带用于包扎伤口等 。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逐渐增加 运动强度和难度。
注意天气和环境因素对运动的影响,如 高温、低温等。
重度脑震荡:伴有较长时间的意识丧失、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以及可能的神经功能缺失。 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轻度脑震荡:短暂的意识丧失,但无长期的神经功能缺 失。
脊髓损伤
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 。
运动性晕厥与心脏骤停
运动性晕厥
3
急性损伤指一次性发生的损伤,如扭伤、拉伤 、挫伤等;慢性损伤指长期累积形成的损伤, 如关节炎、腱鞘炎等。
损伤的严重性评估
运动损伤的严重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疼痛程度、 功能丧失程度、肿胀程度、淤血情况以及是否有骨折等。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以便 于急救处理。
损伤的预防措施
物理治疗与运动训练
结合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感。
疼痛管理与药物
合理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因疼痛而影响康复进度。
损伤预防措施的建议
热身与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和拉伸,有助于预 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正确使用装备
确保使用合适的运动装备,如鞋子、服装和护具 等,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05
急救装备与药品使用指南
急救包组成与使用方法
急救包组成
运动损伤急救包应包含止血带、纱布、绷带、棉球、消毒液 、医用胶带等基础急救用品,以及可能需要的抗过敏药、退 热药、止痛药等口服药物。
使用方法
在运动损伤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伤势选择合适的 急救装备,如止血带用于止血,纱布和绷带用于包扎伤口等 。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逐渐增加 运动强度和难度。
注意天气和环境因素对运动的影响,如 高温、低温等。
《运动损伤与急救》课件
![《运动损伤与急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58d0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e.png)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对于危及生命的伤情,如窒息、大出血等, 应优先处理。
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惊慌,以便做出正确的 急救决策。
合理搬运
在搬运伤者时,应采取合适的姿势,避免加 重伤情。
止血与包扎技巧
直接压迫止血
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直 接压迫伤口,可达到止
血的效果。
加压包扎止血
用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 伤口,可以减缓出血。
分类
运动损伤可以根据伤部位、伤情 、原因等进行分类,如关节扭伤 、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
常见原因与预防措施
常见原因
运动损伤常见的原因包括技术动作不 正确、运动前热身不足、运动装备不 合适、过度训练等。
预防措施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包括加强身体素 质训练、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合理安 排运动量、做好热身活动、选择合适 的运动装备等。
2023 WORK SUMMARY
运动损伤与急救
REPORTING
目录
• 运动损伤概述 • 运动损伤急救知识 • 常见运动损伤处理 • 运动损伤康复指导 • 运动损伤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运动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包括肌肉拉 伤、扭伤、骨折等。
康复时间安排
根据恢复情况,合理安排 康复训练的时间和强度, 逐步提高训练水平。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疼痛管理
在康复过程中,合理使用止痛 药或冰敷等方法缓解疼痛。
避免二次损伤
在康复过程中,注意避免因训 练不当导致的二次损伤。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
对于危及生命的伤情,如窒息、大出血等, 应优先处理。
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惊慌,以便做出正确的 急救决策。
合理搬运
在搬运伤者时,应采取合适的姿势,避免加 重伤情。
止血与包扎技巧
直接压迫止血
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直 接压迫伤口,可达到止
血的效果。
加压包扎止血
用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 伤口,可以减缓出血。
分类
运动损伤可以根据伤部位、伤情 、原因等进行分类,如关节扭伤 、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
常见原因与预防措施
常见原因
运动损伤常见的原因包括技术动作不 正确、运动前热身不足、运动装备不 合适、过度训练等。
预防措施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包括加强身体素 质训练、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合理安 排运动量、做好热身活动、选择合适 的运动装备等。
2023 WORK SUMMARY
运动损伤与急救
REPORTING
目录
• 运动损伤概述 • 运动损伤急救知识 • 常见运动损伤处理 • 运动损伤康复指导 • 运动损伤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运动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包括肌肉拉 伤、扭伤、骨折等。
康复时间安排
根据恢复情况,合理安排 康复训练的时间和强度, 逐步提高训练水平。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疼痛管理
在康复过程中,合理使用止痛 药或冰敷等方法缓解疼痛。
避免二次损伤
在康复过程中,注意避免因训 练不当导致的二次损伤。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
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的急救教材教学课件
![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的急救教材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66a5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f.png)
四步急救法
1
检查
学习如何进行快速的伤情评估,以确定
报告
2
适当的急救措施。
掌握与医务人员交流时应提供的关键信
息。
3
处理
了解如何提供基本的急救处理,如止血、
安慰
4
包扎和固定。
学习给予伤者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以促 进他们的康复过程。
骨折、扭伤和拉伤的急救方法
骨折
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骨折,以最 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同时提供 舒适和稳定。
扭伤
了解处理扭伤的最佳方法,包 括冷敷、按摩和适当的保护。
拉伤
探索拉伤的适当处理方法,如 休息、冷敷和适度的运动。
损伤后的恢复和预防
恢复训练
了解受伤后的康复和运动复健计划的重要性。
预防方法
探索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并学习适当的热身和 拉伸方法。
教学课件的内容和结构
理论讲座
提供详细的理论背景知识和急救技能相关的概 念。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场景训练学员的急救反应和技能。
案例研究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急救技能的理解和 应用。
互动问答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以促进知识的 深入理解。
课后练习与考试安排
1 练习题集
提供针对每个章节的练习 题,以巩固学员实的急救情 况,评估他们的应急反应 和技能。
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的急 救教材教学课件
本课件旨在教授有关急救技能,以便处理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发生的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
1 扭伤
探索扭伤的不同程度和处 理方法。
2 骨折
了解骨折的分类和适当的 急救措施。
3 拉伤
详细介绍拉伤的不同类型 和理想的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与急救PPT课件
![运动损伤与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ced202192e45361166f50f.png)
一瞬间发生的关节或韧带的损伤。
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扭伤部位是踝关节、足部。受
伤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出现淤斑、功能障碍。
一般处理:休息,局部冷敷,用冰块或用冷水浸泡 伤部;有条件时可用止痛喷雾剂或冰袋冷敷,然后 加压包扎,两天后方可热敷、可用陈醋加热后用毛 巾蘸醋热敷,按摩、中药熏洗或理疗,以助活血水
挫伤
原因:是软组织由钝器作用引起的闭合性损伤。常因 猛力撞击、碰撞、挤压时,在直接和间接外力的作用 下,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结构受到损害,但组织未发生 断裂。 临床表现:局部可有疼痛、肿胀及出血,重者可有肌 肉、血管、神经、骨组织的损伤,严重时伤及内脏可 导致肝、脾、肾、脑的损伤。 挫伤的一般处理:四肢伤者注意休息,抬高患肢,局 部冷敷,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此时禁忌热敷,也 不能贴活血膏,防止加重出血,导致局部症状加重; 受伤后48小时后可热敷,贴活血膏,以促进血液循环, 及时消肿。
4、咳嗽性晕厥:因剧烈咳嗽而致胸、腹腔压力上 升,静脉血流受阻,使脑一过性供血不足。
5、癔病性晕厥:往往有精神刺激史,表现为卧倒
不动时间较长,以往有过类似发作史,发作时心
率、血压、面色均无变化,暗示治疗可以治愈。
急救与处理
(1)立即平卧,采用头低脚高位,不要有枕头。如因 长跑或剧烈运动,要搀扶走一段路后再平卧,可由小 腿向大腿揉捏或着力按摩。
胸、腰椎骨折
对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必须由3~4人同 时托住头、肩、臀和下肢,将患者的身体平托起来 后放在硬板担架上,搬运者同时用力向一个方向滚 动患者身体,使其成俯卧位后搬运。
严禁抱头、抬脚式搬运,以免脊 柱过度弯曲而加重对脊髓的损伤。
为什么运动之前要做准备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 这是篮球、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 原因。
八、不良气象的影响
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
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 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 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 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差,影 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 导致受伤。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
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 乏预防知识有关。
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
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 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二、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包扎的方法
九、场地设备的缺点
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
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跳 板与地面不平 齐;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 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器械的高低、大小 或重量不符合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特点,缺乏必要的防 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 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 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 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 原因。
三、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
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 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 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 伤的主要原因。
六、组织方法不当
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
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 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 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性纪 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安排不当, 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有病 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 都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七、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四、运动负荷 (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
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 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 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 而发生劳损,这是专项训练中造成运 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五、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
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 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 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 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 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八、不良气象的影响
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
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 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 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 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差,影 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 导致受伤。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
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 乏预防知识有关。
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
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 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二、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包扎的方法
九、场地设备的缺点
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
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跳 板与地面不平 齐;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 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器械的高低、大小 或重量不符合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特点,缺乏必要的防 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 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 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 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 原因。
三、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
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 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 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 伤的主要原因。
六、组织方法不当
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
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 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 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性纪 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安排不当, 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有病 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 都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七、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四、运动负荷 (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
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 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 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 而发生劳损,这是专项训练中造成运 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五、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
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 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 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 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 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