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讲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与课标
考纲: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
思想的发展。
知识网络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士级层活跃,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
利益和要求,受到诸侯们重用。(4)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5)社会:大动荡。各国纷争的局面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2.概况: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
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历史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诗》《书》《礼》 《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
[图示图解] 孔子的思想体系
2.孟子和荀子
(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2)主张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人性论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王道”,以
德服人,“制天命而用之”
“君舟民水”,强调用礼
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人之性恶”
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比较
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
“爱人”“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政”
“仁义”、
“王道”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
“君舟民
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要注意的是,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影响
道家学派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
的辩证法思想;提出“无为
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
民”的社会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
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
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
逍遥
法家思想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
“术”“势”合一,将法家
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
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主张“事异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
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
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
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
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墨子“兼爱”、宣扬“非攻”、
提倡节俭、主张“尚贤”。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1. 百家争鸣
2.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3.百家各派的社会地位
[易误指正]
1. 老子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2.诸子百家中很多学派都提出了德治,但各家“德治”内涵却各不相同。孔子的德治思想“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则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墨家思想是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的。
3.孟子提倡的“仁政”不等同于孔子提倡的“仁”。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①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②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⑤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考点二 汉代儒学
1. 秦朝的“焚书坑儒”⎩⎪⎨⎪
⎧
(1)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2)影响: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
的发展进入低潮。
2.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