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语类>三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理解文中重要字词含义,把握文意。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情感目标辩证地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正确地认识理学。

教学重点把握朱熹关于读书的方法问题和在天理、人欲问题上的思想。

教学难点把握理学的基本思想,正确认识理学。

教学方法研习讨论、辨析探究。

教学过程

一、乐入新课

请谈谈你知道的古今中外苦读故事。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屈原洞中苦读,梁代刘绮燃荻读书,汉末李密牛角挂书,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司马光警枕励志,陆游书巢勤学……

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位儒学大师,领悟他关于读书方法、为人处世、天理与人欲问题的一些精辟教诲。

二、知识储备

1.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被人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儒家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

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两亲兄弟,南宋是理学的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宋明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拔的基础,

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籍,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另外,为了维护理学的学术地位,朱熹不但反对不同于儒学的佛学、道教,而且还批判了儒学内部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其他学派。经过了朱熹的努力,理学从北宋时期一个普通的学术派别,发展为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但是,在朱熹晚年,由于他卷入了当时的党争,朱熹的学说也被禁为“伪学”。

朱熹去世以后,党禁解除,他的思想学说得到统治者认可,在南宋末期以至元、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正统儒学思想。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走向僵化,理学发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3.《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朱子语类》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朱子语类》的三个特点:第一,集中朱熹晚年的许多精要语言。第二,涉及先前文集解释过简或者完全阙如的问题。第三,涉及范围广,上至天所以高厚,下至一物之微。三、迎接挑战

(一)具体研习第一则

1、读——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数(shù)过:几次略晓:大略通晓厌:通“餍”,满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2、思——分析文本: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结合具体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

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3.辨——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行——读了本则,对你学习的启示有哪些呢?

(二)具体研习第二则

1.读——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芜秽(wú huì):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

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仁:实现仁德

自家:自己

大段:仔细

以为:以……为

2、思——分析文本:

⑴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你是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天理人欲——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

存天理灭人欲——人的物质欲望和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的利益追求和道德准则之间的矛盾冲突。穿衣吃饭这些最基本的欲望是天理之内,只是超出了这个范围,便成了朱熹所说的要克制住的人欲。

⑵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