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概论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具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2. 社会政策的实质: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3.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的区别:1.绝大部分的社会政策一般都是由政府行政机构或其委托的机构来组织实施,因此社会行政系统可看成是社会政策的执行系统。

2.政府行政机构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

4.我国社会政策转型期的特点:1.更加注重社会分工,政策目标从“少数人先富起来”转变为全社会“共同富裕”,强调共同建设,共同享有;2.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政策主体从注重经济发展的GDP提高转变为重视经济协调发展,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3.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城乡政策从“重城轻乡”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三农问题”从“基础地位”到“首要位置”,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4.更加重视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福利水成为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6. 社会需要的内容和层次:1.社会的整合:指一个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保持联结的状态。(最低层次的需要)2.维持一定的秩序:有序的社会是人们在行动上具有一致性的社会。3.社会稳定及和谐:4.社会需要: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7. 社会问题的特点:1.客观性:社会问题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们的意志之外,其产生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可以减轻社会问题的危害程度,却不能彻底地解决社会问题。2.主观性: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界定具有主观性。

3.社会性:表现在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内容和形式、后果、责任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具有社会性。

4.过程性: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会存在特定的社会问题。

5.普遍性、持久性、群体性、变异性、周期性。

8. 当代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社会不平等问题;贫困问题;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环境、资源与生态恶化问题;犯罪与其他越轨行为问题;社会歧视问题;健康与疾病问题;居住环境问题;其他各种社会问题。

9. 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角色:1.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2.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3.资源提供者;4.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10.《贝弗里奇报告》199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勋爵提出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自愿保险三部分。

11.当代民间机构的基本性质:所谓民间组织是指政府组织体系之外的各种民间非企业性组织的总称。

12.民间组织的形式: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

13. 社会政策体系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1.政府与民间组织互有优势和不足,理想模式是双方取长补短。2. 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分工(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合作和监督等方面。3.双方的任何合作都应当纳入到规则当中。

14. 社会政策行动中的普惠型福利模式的优缺点:1.利:选择性福利模式能够集中使用福利资源,从而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并可以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2.弊:选择性福利模式操作复杂,可能导致福利资源无效使用和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排除在外,难避免“贫困烙印”。

15. 社会政策行动中的普惠型福利模式的优缺点:1.利:普惠性福利模式的社会福利对象面宽,尽可能照顾国民,操作简单,能够防止或降低“贫困烙印”等社

会歧视,并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整合,降低各群体之间因福利分配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矛盾;2.弊:普惠性福利模式因其对象面宽而常常导致福利开支巨大,并且被认为效率和效果不好,导致福利资源的浪费。

16. 社会政策在帮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机制:1.福利救助:主要针对最弱势群体,包括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2.提供机会:通过公共行动直接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立法等手段消除在就业领域的歧视。3.增能: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弱势群体自身能力,以改变其弱势的状况。

17.社会政策行动的服务传递模式:1.政府直接经营社会服务机构(付费方与服务供应方合一):政府组建公立学校、公共医院、国办养老院等服务机构,由这些机构直接向应该获得服务的人提供相关服务。2.政府补贴供应方:政府不负责建设和经营公告服务机构的开支,但可以按照合同向现有的服务机构提供补贴,以使这些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社会福利服务的性质,或承担某些具体的社会福利服务的任务。3.政府补贴需求方:按照实际需要直接补贴需求方,然后由受到补贴的需求方自己到服务市场中去购买所需的服务。

18.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1.是否采取政策行动;2.社会政策行动的受益者范围;

3.福利水平的高低;

4.资源调动方式;

5.社会政策项目的运作方式。

19.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是国家运用强制手段进行社会风险管理的制度安排;2.是政府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3.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和社会矛盾的缓冲器;5.是国家保障公民生活的安全机制;6.是用人单位管理职工的政策依据之一;7.是职工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保证。

20.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投保资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21.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保险政策的区别:1.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保障的对象是有固定职业和固定的收入薪金阶层和其他劳动者,社会福利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2.资金的来源不同。社会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资金不足时,由财政资金弥补社会保险资金缺口,社会福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用人单位和个人不需要缴费;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自己分配重视权利与义务对称的原则,劳动者获得保障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而社会福利则不考虑受惠者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贡献大小,社会福利的实施强调机会均等的原则;4.标准不同。社会保险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目标是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社会福利则以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目标是满足公民较高层次的发展和享受需要;5.保障的手段不同。社会保险以提供保险津贴为主,提供各种服务为辅,而社会福利则以提供各种服务和各种服务设施为主,货币给付为辅;6.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经营主体为政府,如社会保障机构,社会福利经营主体不仅有国家还有社区基层组织,基层单位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等。

22.《济贫法》:为阻止劳动力流动,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

23.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公共性(主体、对象、目标、过程)、权威性(制定的权威和有效的执行)、价值性(政策行动的价值取向)、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