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理论是什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现实人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有机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马克思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地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更加成熟。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性、必然性,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即人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1.人:现实的个人:马克思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全人类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劳动中人的类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这一思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每个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亮点。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以每一个个体为着眼点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类社会整体。

从马恩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都在前面冠以“个人”一词。

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其次,“每个人”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光辉点。

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所能到达的发展水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

因此,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关系基础。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自由而言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者:羊凡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年第11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根本价值,人的自由与发展只有在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赖以存在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同时人本身的发展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离开了人,社会就成不了社会,离开了人的发展,社会也就无从发展。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与发展理论源起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18世纪到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类获得了超过以往几千年的物质文明成果,然而,在近代工业改善和提高了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同时,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出现了两大隐忧:一是由于社会分工,使得人的身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能力“畸形发展”。

这种分工破坏了人的个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身心发展的完整性,它只能发展人的身心的某个特征,而且这种特征的发展是靠牺牲身心其他特征而获得的,这就使人的身心各个部分被严重分割,使人的片面发展达到了顶点。

二是社会生产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造成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

这种不平等发展,主要表现为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资本家的发展和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

因而,社会内部充斥着不平等,存在着尖锐的阶级对抗,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极度紧张。

因此,“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也就是说,只有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机会,使每个人的自由都得以发展并且成为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认识和理论阐述。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首先,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关系简单,没有私有制。

奴隶社会是以奴隶制为基本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明显的剥削关系。

封建社会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下的社会形态,以封建地主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特征。

资本主义社会是在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则是指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形态。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矛盾和运动规律。

在原始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主要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生存。

在奴隶社会,矛盾则表现为主奴之间的矛盾,奴隶主通过剥削奴隶获取利益。

在封建社会,矛盾主要是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封建地主对农民进行剥削。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则表现为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

最终,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主要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旨在消除剥削,实现社会产品的公有制。

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对前一个阶段的扬弃和超越。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才能得到适应和调整,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进程。

这一理论为我们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深刻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不仅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而且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同以往的人的发展理论不同,马克思不仅把论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一个理想的价值目标,而且还十分注重对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途径的探索。

本文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基本内涵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其定义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那么,何谓“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丰富的、多层次的,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人本质上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历史地实现其需要、发挥其能力和表现其个性的存在物。

因此,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含义就是人的思想、人的需要、人的劳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恩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强调最多的一个价值目标。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人的能力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既包括体力和智力,又包括自然力和社会力,还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等。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他们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探索之路。

马克思恩格斯从根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出发,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生产和交往实践,揭示了共产主义是“交往形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他们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探索之路。

马克思恩格斯从根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出发,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生产和交往实践,揭示了共产主义是“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

两种生产理论是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本文从分析两种生产理论的三次经典表述入手,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过程,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唯物史观的第一次系统阐述,初步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结为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恩格斯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完整的阐述,立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命的生产即两种生产来把握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两种生产理论引介到我国后,理论界进行了广泛激烈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尖锐矛盾,探讨了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可持续式本身的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理论宝库中的瑰宝。

对于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学习、把握并推动这个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是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

二是从社会学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前提,三大规律”和“一个思想”加以概括。

(一)一个前提。

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他们的社会发展理论之前,必须解决这么一个理论前提:社会历史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 这个问题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是非常混乱的。

绝大多数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对此都持否定的态度。

黑格尔等极少数思想家虽然也看到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但把它神秘化即唯心化了。

他把社会历史发展看作是“绝对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外化。

对社会历史领域认识如此混乱是有主客观方面原因的。

客观原因,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界发展根本不同。

前者有人参与其中,后者是自发力量起作用。

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思想家要么只看到参与社会活动中的人的思想动机,而不去探究他们活动背后的动因。

要么夸大人们的主观动机,要么拔高历史发展过程中偶然性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虽然参与社会历史活动的是那些有意识、有目的和活生生的人,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些目的都不能如愿以偿。

这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既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又不取决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意志。

因此,要去探究隐藏在人们(包括阶级、集团)意识和目的背后的动因,从中就可以看到经济和生产力起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从表面上看,社会历史发展似乎受偶然性支配,但实际上“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①。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唯物史观的创立彻底澄清了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认识上的混乱。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解读人的全面发展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解读人的全面发展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解读人的全面发展作者:李娟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6期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具体回答了“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

当前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人;人的全面发展一、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取决于分工和私有制的消灭,又有待于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可见,马、恩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一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二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充分的发展,能够在众多领域成为行家能手,并进行独立创造;三是指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的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根本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

”个人不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诞生,而且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怎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对于正确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应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在生产、科技、教育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进行认识、理解和思考。

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需要。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背景; 生产劳动; 科学教育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涵义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人的道德品质和美的情操高度发展;这诸方面的发展,在一个人的身上是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至少要把握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的含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历史条件的关系“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基础”[1],人的发展是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

人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因此,讨论人的发展不能停留在抽象的“人”上,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每一个思想的提出,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发展,伴随着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劳动的关系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异化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只有在共产主义劳动及其成果发展到较高程度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被消灭的情况下才能消除其异化的性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不仅需要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而且需要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2]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以及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试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摘要:“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共产党官言》关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一个论述,是对共产主义的价值原则与理想境界的最为精当的概括与阐释。

这是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的命题,它正确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诸多矛盾。

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展现了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而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刻地体现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又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桥梁。

关键词:自由发展、条件、和谐、科学发展观一、研究背景众所周知,中国一直在追求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而从当代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语境可知,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共产主义的和谐理念作为其长远展望的价值目标。

因为在总体的历史视野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本身就处在共产主义和谐理念的关照之下。

因此,前提性的工作是必须的,也就是说,首先要透彻的把握共产主义和谐的理念本身。

理解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无疑会成为当今和谐社会建构所需最佳的历史与价值标尺。

社会主义社会一直以来的主题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要自由而不受他国的牵制。

既然国家要自由,那么理所当然在这个国家的民众也要自由。

国家民众的自由也就是个人自由,如果个人都不自由,那么又何谈国家自主呢?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以人民的生活为主要标。

要生活的质量好,不仅是要物质上得到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如果个人不自由,那精神上是完全得不到满足的。

所以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强调个人自由发展。

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时刻,需要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命题进行进一步的引申性的阐发。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也是他们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进一步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从而形成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

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

在当代中国,在当代中国,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理论。

江泽民阐述了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义历史观,,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

正确理解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义。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异化劳动;生产力;现代化建设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指出: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说:一方面,每个人既能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他人一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每个人又能获得与个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条件。

个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条件。

此外,此外,在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全社会一切人的全面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论文 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马克思论文 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的溯源《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可上溯到英法近代哲学.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争自由的历史。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职责恰恰在于使灵魂脱离肉体而获得自由和独立”。

但人类普遍自觉地争自由确实是近代以来的事,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有关。

英国的洛克“是自由思想的始祖”(马克思)。

法国大革命。

卢梭的自由思想具有代表性。

他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 他主张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来实现自由。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康德推崇卢梭,崇尚自由。

他认为他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他把自由看成是自己哲学“整个体系的拱顶石”。

他主张理性为道德立法。

“你应当这样的行动:使你的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

”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费希特从右边批判康德,更强调人的能动性。

他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他说:“我的体系是第一个关于自由的体系”,“我的体系自始至终只是对自由概念的一种分析”。

自由是费希特特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前提、核心和最终目的。

他提出:“只有假定一切自由存在物都必然抱有同样的目的”,才能解决自我与他我在自由问题上的矛盾。

“一个自由存在物的合乎目的做法对于所有其他自由存在物就会同时也是合乎目的的。

一个自由存在物的解放就会同时也是所有其他存在物的解放。

”黑格尔崇拜法国的理性与自由。

他把自由上升到本体论,规定为绝对精神的本质。

“‘自由’是‘精神’的唯一真理”,“一切都是为着取得‘自由’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浅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浅析
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锻造高素质的
预备役部队,如何建设高技术军、兵种的预备役部队的等问 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8]P330-331 同时,随着我国国防动 员理论的快速发展,动员控制论、危机动员论、网络动员论等 新的动员理论不断出现,也使原有的理论面新的临挑战。 ○
三 、 马 克 思 人 的 自 由全 面 发 展 理 论 的 (下转第 66 页)
学术综述
的重点。 如何有效地保护己方信息动员能力并打击和瘫痪敌 方信息动员系统, 是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研究的新任务。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方兴未艾。
第四,如何应对战争性和非战争性突发事件的共同动员 理论研究,成为热点,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一体化联合 动员体系,成为努力方向。 近年来,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动员 实践, 充分反映出建设平战结合动员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 动员理论界普遍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动员建 设,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国防动员建设与经 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将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 整体规划之中。 [4]要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 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中的关键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贡献重要力量。 国防动员必须进行“一体化”建设,贯彻军 民结合、平战结合、联合动员的要求,实施一体化动员。
58 党史文苑 下 半 月 2008.10
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这是在更广阔 的社会背景下具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个体的全面 发展既要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高度完善为条件, 又要以 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人的全面发 展必须在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实质是重视人 的自由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也是马克思整个人学理论 的落脚点和归宿, 是马克思研究人的问题的实质所在。 “人”在马克思那里,作为完整结构有如下三个因素:一是 人的类特性或类本性, 二是人作为特定社会成员所具备 的社会特性,三是人的个性(主要指作为主体的个性)。 马 克 思 由 此 出 发 来 理 解 “自 由 ”,认 为 :一 是 人 的 类 本 性 ,即 一种权利和追求,它说明“人在本性上应该是自由的,应 该追求自由”这一问题;二是人支配外部必然性的能力, 它回答的是“从……中获得自由”,这是自由的客观方面; 三是人支配自身并使外部必然性来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它回答“自由地做……”的问题。 这是自由的主观或主体 方面,它包含两个层次:支配自身实现自己的目的或是外 部必然性来为自己服务。 自由是以上三方面的有机统一, 离开哪一方面,个性自由都是片面的。 只有三方面统一起 来,才能完整地理解人的自由。 ⑨因而人的“自由发展”主 要是指人要从为生计而劳动中解放出来,从阶级剥削、阶 级压迫中解放出来,进而从各种错误观念、偏见中解放出 来,使自己的才能、兴趣、素质、职员、特长、个性等等尽可 能地充分发展。 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世界的时代精神— —— 自由精神, 是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自由个 性”的发展,也就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控制和支配他们 的社会关系, 共同驾驭外部世界对个人能力的实际发展 所起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人得到自觉、自愿、自主地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可以说仍然代表着当代的时代精神, 居于现代精神的制高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治理和发展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治理和发展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对社会治理和发展也有一些相关的论述。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1. 阶级斗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和技术,而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

3. 剥削和阶级压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阶级压迫。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是由于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存在,而这种剥削和压迫将引发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

4.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其中阶级消失,人们享有平等的财富和资源分配。

而社会主义则是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者的民主参与。

5. 国家和社会管理: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的作用有一定的见解。

他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统治阶级对其他阶级实施统治的工具。

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也将逐渐消亡,达到真正的社会管理与治理。

6. 社会意识和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意识和阶级意识形态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任何时代的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通过封闭性教育体系和意识形态来维持自身的阶级统治,这种阶级意识形态也会引发人民群众的反抗。

7. 科学技术和人类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解放的重要力量,能够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8. 自由和平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无论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进程中,都是需要不断争取的。

因此,他认为革命和阶级斗争是为了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合法手段。

9. 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论,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是观察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辨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辨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在定义“社会”时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他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

第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

1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3在《资本论》中,更明确地把共产主义表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功效,特别是在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

他以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咱们的起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必然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进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73 页)。

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宗教把人并非是抽象地栖息活着界之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452 页)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非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56 页)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段话包括着深刻和含义,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一路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完全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动身,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

马克思并非完全否定人类具有某些一路性,而是反对将这一一路性抽象化,反对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能不:(1 )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情感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了( ),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了( ),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了( ),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唯物史观。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

扩展资料
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 王玉平
作者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蚌埠233100
出版物刊名: 科学社会主义
页码: 50-52页
主题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摘要:人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每个人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关系是互为条件。

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属于共产主义范畴的,因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理论是什么?对现有相关成果的统计研究表明,对于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当前学术界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答案是“人的全面发展”,占90%以上比重;此外还有一部分是“人的自由发展”。

主流观点并不等同于正确观点。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相关论述表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是对其人的发展思想的完整把握和准确表述。

面对当前理论界呈“一边倒”的不准确提法,澄清和还原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对亟待运用该思想来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文本考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发展理想状态的准确、完整表述理论界为什么会出现对马克思思格斯的人的发展远景状态的多种理解和概括,这同创始人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表述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在马克思思格斯的著作、论战文章、信件、草稿等文字记载中,对人的理想发展状态阐述时使用“全面”和“自由”两个词的频率比较高,但直接谈二者关系的相对较少。

同时,在使用这两个定语时,有时层次分明,有时并列使用,也有时一个词包括了另一个词的含义,这就增加了人们理解和解读该思想的难度,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过多地掺杂研究者的主观意向,遂导致理论上一定程度的混乱。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视为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进行整体思考,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无论哪一种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发展思想的观点,都必须回到经典原著中,以原文作为论证依据才有可信度,更为重要的是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回到原文,在具体语境和具体论述中去切实把握,忠于原始文本。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的表述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直接表明人的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的方式。

如,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1](P683)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P107-108);“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3](P119)“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4](P516)“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只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的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5](P234)等。

这种表达方式明确地指出了人的发展同时包含了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两层意思。

其二,间接地表达人的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的方式。

如,“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1](P561);“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6](P373);“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个阶级的个人……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构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3](P119)等。

这种表达方式虽然未必直接出现了“全面”和“自由”两个词,却在论述中表达出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之意。

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是可以找到丰富的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论述,基于这样的事实依据,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远景思想作这样的概括是成立的。

考察马克思恩格斯著述中将人的全面发展同人的自由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论述发现,那是在不同语境下、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的,有时是为了说明人的自由发展而同时提及人的全面发展,有时是为了说明人的全面发展而同时提及人的自由发展。

这样的表述方式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发展的思考既有自由的视角,又有全面的视角,当他们对人的发展进行自由状态或全面状态的分别论述时,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加强问题的针对性,而非放弃另一方面。

例如,当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普遍异化时,为了突出这种造成人的畸形、片面发展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必然灭亡性,不仅运用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论证,而且强调剥夺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和高额利润,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以物为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相对地,他对人的自由发展强调较少。

又如,当批判留恋原始社会人的发展状态的错误观点时,为了增强反驳的力量和针对性,就突出强调人的发展不应该只是“原始的”丰富和“原始的”全面发展,而应该是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自由。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出于论述具体问题的需要,或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或突出人的自由发展,使“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和“人的自由发展”观点都能在他们的著述中找到原文支撑。

但理论研究中既不能从个人需要出发任意剪裁,又不能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否则就易造成主观臆断。

因此,对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远景思想,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从文本中解读,从逻辑上梳理,才能忠实其思想的本来面目,从而澄清种种误解。

二、逻辑联系: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不是“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之间的内在紧密逻辑联系而提出的。

二者之间的连接词———“而”———表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关于人的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的问题,且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没有孰重孰轻之别。

作为两个相互区别而又处于同等地位的概念,既不能一个凌驾于另一个之上,也不能用一个取代另一个,只能将它们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进行理解和掌握。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十九世纪末,意大利人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写一段题词,以说明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特征,以区别于但丁所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

恩格斯在回信中写道:“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

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

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意大利刊物《社会评论》第35页)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7](P189)可见,人的自由发展被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的发展所设定的目标。

所谓人的自由发展的内涵,恩格斯的界定具有经典意义:“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强调人能够不屈从于任何外在目的和限制条件,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己支配自己的发展,是相对于不自由、被束缚而言。

其一,人的自由发展是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8](P452),马克思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提出了考察人的发展的新方法,即从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人,从而得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6)的结论。

这样,人的自由发展就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

”[4](P507)社会生产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所决定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9](P295)人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展开,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态决定着人的发展性质和水平。

正是由于人的发展必然依托于现实的社会条件,社会就成为人的发展的外在束缚,当社会条件具备时,人的发展具有可能,当社会条件不具备时,人的发展举步维艰。

这样,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其自由发展的第一关就是要冲破社会关系的制约。

在社会关系领域中获得自由发展,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也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

”[10](P258)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利用社会关系中的积极因素,为自身的自由发展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其二,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10](P456)。

人在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自由,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主要是指人能够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够自觉地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将外在之物转化为自身的内在之物或发展所需要之物。

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中,规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发挥作用。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自由是人在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所固有的客观规律面前的自由,是人作为主体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自由。

当人掌握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之后,并不意味着人开始对自然界任意予求予取。

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10](P455)人们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它来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发展所需。

马克思设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11](P928-929)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和束缚,并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驭自然界,这就是人在同自然界的关系中的自由。

反之,如果人在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中沦为奴仆,就意味着自然规律在人面前作为“盲目的必然性”,人被迫被动地服从外部力量的统治,臣服于自然的威力之下,失去自由发展的可能。

其三,人成为自身的主人。

就人自身而言,人的自由发展就是摆脱对物的依赖后高度自主的选择和自由个性的发展,恢复自己的“类特性”,即获得“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P96),重新占有人之为人的本质。

因此,人成为自身的主人就是人以主体的姿态按照本身所固有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自我实现的自由,它是人对自己所固有的内在本性的承认和认可,并且自觉地把这种本性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意志,进而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将其实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