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课改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清潮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全面推开,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各地教师按照新课标倡导的理念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之中。新课改,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然而,在这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由于一些教师还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质,致使其在认识与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有些甚至背离了新课标的本质要义,走入了误区,当引以为鉴。对此,我谈几点感悟,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与同行们共勉,以期商榷。
一、被动执行教材,“以本为本”
“以本为本”(即“以教材为本”)作为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有些教师却过分迷信这一原则,“书咋编就咋教”,教材有的大包大揽,一教到底,教材没有的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不对教材做任何能动、灵活的挖掘,再加上现行教材有些例题的编排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过程,更促使教师会强行统一学生的思考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位教育专家说得好:“教材仅仅是学生众多学习媒体中的一种,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景中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的过程……”。现代课程论也认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消化、理解教材,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摈弃“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合作流于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有的教师便把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一节课似乎没有小组合作便不是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比如一些课堂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便“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
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学困生便把此时当作玩耍的最好时机;再如有的教师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拼成长方形;有的教师教“9的认识”时,摆9个图片、9根小棒也要求小组合作……其实,在这些看似热闹的合作交流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这些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非但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还会让大多数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小组合作呢?我觉得应该在出现新知识、需要培养学生新能力时让他们合作交流;当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且有一定难度时让他们合作交流;当学生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准备与对方辩论。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应当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还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整合”功效。
三、评价滥用失真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鼓励性评价,但同时也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可是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了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问题后,其他学生则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齐给予“嗨、嗨、嗨,你真棒!”的“殊荣”,经常能听到“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回答得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还能贴上几颗“智慧星”,回答的不好的学生有时还能意外的得到老师翘起的大拇指。殊不知,这些盲目、过滥的“鼓励性评价”恰恰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学生们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渐渐退却了应有的喜悦,渐渐迷失了自我,最终会导致“表扬依赖症”。
评价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坚持以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最有价值的评价。在实践新课程时,我们不要认为只有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重要的是要让评价远离“浮躁”,避免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我们要善于接纳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让评价真正发挥其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的效益。
四、课堂变“客堂”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强调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得益于师生关系的蜕变,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及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合作愿望不断提高,课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自由离开座位,想动就动;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抢答,安静的教室人声鼎沸……可这些“热闹”的背后,是否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因素呢?
的确,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课堂“乱”起来了,学生更是“活”起来了,老师决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了,生怕自己被扣上“不民主”的帽子,被视为违背了新理念,因而只能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对待学生也只能是“客客气气,忍气吞声”了。其实,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由,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在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不顾他人的表达自己,一节课有的学生在短短10分钟内发言数次,老师不叫他他就喊:“我来,我来……”讲话盛气凌人,高高在上,致使一些孩子在混乱的信息中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听取哪些有用的信息而放弃了学习。而在一个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真切感受到的是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
当然,学生的个性是需要张扬的,但张扬个性要有“度”。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内容上凸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所有学生学习或平等交流的权利。在实践新课程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别让变了味的“活”,走了样的“动”迷惑了我们的理性,万不可打着“新课改”的旗号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切莫让课堂变“客堂”。
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实践新课改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深入学习,勤于探究,就一定会走出误区,使我们的教学与新课标所要求的本质要义相融合,切实走好新课改之路。
此文发表于《甘肃教育》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