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传统特色民居建筑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传统特色民居建筑研究

作者:宋梦如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4期

摘要: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因“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的特点,为我国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范式;为提高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为其它传统村落的改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

一、西江千户苗寨概况

1.1苗寨历史

公元47年,苗族人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部分进入贵州东北区域(今天的铜仁一带),另一部分进入广西融水区域,后迁至今日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人在几次重大的迁移中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就包括了西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并定居在西江以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其他的苗族分支,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

1.2地理环境

西江的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距雷山县城有27km。西江千户苗寨属于典型的河流谷地,寨子周边环山,一个河流穿越整个村寨。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非常适合人们长期居住的优良环境。由于整个村寨建筑风貌完好、人文气息浓厚、人居环境舒适,吸引了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这里欣赏。

1.3人文特色

1.3.1 服饰

服饰,对于苗族人来是符号的象征、民族的记忆、文化的传承,衣服的款式、装饰、图案、颜色都与苗族传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3.2银饰

银饰在苗寨人心中不仅有辟邪之功能,还能够保佑人们家庭幸福美满、和和美美的特殊寓意,银饰的种类有上百种,包括银冠、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银衣片等形式,做工精美、造型讲究。

来到西江千户苗寨,你就会看到苗寨人民的好客和热情,来这里旅游的游客往往能够欣赏到一场壮观的歌舞,人们身着苗族传统服饰,或带有苗银,认真并热烈的进行歌舞表演。

1.3.4节日

西江千户苗寨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四月八、苗节、吃新节、鼓藏节等,其中的鼓藏节是盛大隆重的节日,鼓藏节是用来祭祀和庆典的,祈祷寨子居民风调雨顺、多子多福。

1.4建筑风貌

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筑是依据地势而建的吊脚楼,吊脚楼的种类有两种,一类是平地吊脚楼,另一类则是斜坡吊脚楼。一般为三层高,一层存放农具、饲养牲畜,二层是用于人们居住活动,三层是存放粮食、生活用品等。

二、西江千户苗寨建筑特色

西江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人们居住的建筑是因地势而建的吊脚楼,独具特色,成为千户苗寨中最为壮观的景象,吸引了大量前来参观的游客。

2.1吊脚楼分类

吊脚楼分为两类: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平地吊脚楼顾名思义就是在地势平坦的土地上进行建造的房屋,整个一层是在平坦的土地上。由于西江千户苗寨属于典型的河流谷地,往往没有足够量的平地让苗族人民来建造自己房屋,在这种地形地貌的条件下人们通常建造斜坡吊脚楼。斜坡吊脚楼将底层架空,山体做为房屋支撑结构的一部分,支撑着房屋二三层,底层面积往往小于二层。

2.2吊脚楼空间布局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一层存放农具、饲养牲畜,二层是用于人们居住活动,三层是存放粮食、生活用品等。

2.3吊脚楼特色构成

2.3.1 斜梁

斜梁是西江千户苗寨民居建筑最主要的构造,苗族建筑师利用南方独特的穿斗式结构,搭建了整个建筑木构架。不同的是,西江千户苗寨的穿斗式木架结构多了斜梁这个部分。

在苗族美人靠一般设在二楼宽敞明亮的位置上,首先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可以在这里聊天、聚会、欣赏美丽的风景,而弯形木条靠背也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迎合人们的脊柱曲线;其次在也有苗家女子坐在美人靠上丢手绢的传统习俗,从而传达自己的情意。

2.3.3 火塘

火塘即烧火做饭的火铺,其位置固定之后不可随便移动,在天气寒冷时,也可以用来取暖。同时在重要节日可用来祭祀。火塘在吊脚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西江千户苗寨的生态意义和启示

3.1生态意义

无论是在选址、规划,还是在建设中西江苗寨的居民都采用的是“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的方式。首先是当地居民能够因地制宜,在自然建造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建造吊脚楼;其次是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建造房屋,以腾出有限的耕地资源;最后是当地居民能够就地取材,吊脚楼的材料都是当地盛产的木材,不用一钉一卯,确坚固无比,并计划材料以节省开支。

3.2启示

在西江苗寨民居在建筑建造房屋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范式,在敦促人们反思自身行为的同时,他们也提供了具体的对策。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西江居民能够充分利用紧张的土地资源,选择在山地、丘陵等地势建造吊脚楼,以腾出更多耕地面积,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准。西江的苗寨吊脚楼建筑的設计、施工与布局以及民居环境的营造也为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语

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经历漫长的风雨历程,不仅包含独特的建筑理念、建筑技巧、建筑形式,为当前的住房建设活动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价值;而且也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审美观念、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等,因此,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张鹰.传统建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德荣.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4] 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建筑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宋梦如(1993-),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广西艺术学院2017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南民族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