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练习(四十一)-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
一、选择题
1~5.AACDC 6~8.DBC
二、非选择题
9.(1)变化: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到中国。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2)变化:方式上由平等交流变为对华进行殖民侵略;内容上由文化交流为主变为西方对华进行经济侵略与暴力掠夺。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共同点:都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夷”是对汉族以外民族的蔑称,而“洋”则体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由“夷”到“洋”的态度反映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加深;B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西方的认识逐渐地深入;C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东西方的和解。

故选A项。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洋务运动”“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C两项的表述,题干材料内容无从涉及,排除;D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而且不相关;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向西方学习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西学”地位不断上升,“中学”地位不断下降,本题应选C 项;C项包含A.B两项,故A.B两项与设问要求“主要是因为”不符;康有为的思想经历了“激进——保守”的阶段,故D项表述错误。

4.【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进化论主要影响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思想主张,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分别将之应用于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D 项正确。

A项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排除;康有为、陈独秀等人只是运用进化论的观点,并没有发展创新,B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西学中用”而不是“西学中源”,排除C项。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严复的思想主张。

严复认为斯宾塞的社会改革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有相通之处,这体现出严复希望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近代化的因素,C项正确。

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6.【解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和运用史实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材料中体现出陈独秀反对的不是孔子本人,也不是说儒学没有价值,而是在当今社会中,“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从而阻止文明进化,故D项说法正确。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新文化运动过分推崇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材料中“孔子往何处去?是回到王朝中国,为他重建圣人牌位,还是回到民间社会”说明对待孔子的态度持怀疑态度,可见该学者对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文化态度进行了反思,故B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材料中态度不明确;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材料没有反映;D项态度没有体现。

8.【解析】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排除A;题干无从体现民主科学的思想,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得到苏俄的大力支持,排除D;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日益结合,而且通过排除法,本题答案是C。

二、非选择题
9.【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从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欧洲学者相继来到中国,并带来了
欧洲的科学知识,概括出“西学东渐”现象带来的新变化。

第二问需要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分析西学东渐的主要背景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加强。

(2)第一问结合材料信息“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进行分析,中西之间由平等的文化交流转变为列强对华的侵略,内容上也由文化交流转变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第二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两个方面作答即可。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知识分子都把西方文明当作是挽救中国民族危机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海国图志》代表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民报》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代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新文化运动代表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