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合集下载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劳动分工。

1)因为某个劳动者的劳动技能都是特定的,一般掌握一种技能,最多几种而已,不可能是全能劳动者;2)每个劳动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甚至只生产一道或几道工序,即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只是社会化大生产劳动的一部分;3)劳动者的生活却需要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

所以,劳动者需要先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力参与大生产劳动换回工资,然后再用工资去交换各种消费品。

4)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者的劳动力自然地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注意,不是整个自然人全部变成商品)。

关键问题是劳动者要拿到足额的工薪(一般要占劳动总价值的六成左右),同时通过社会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这样才能避免遭到剥削。

只要存在剥削(不当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工薪福利就肯定是不足额的。

3、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上的特点:1)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

2)但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计量。

3)可以间接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4)“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页。

)4、劳动力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为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为提高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此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根植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中。

②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属性。

③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经济的标志)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整体)第一章商品4.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5.商品二因素(是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是两者的统一。

②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同一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这两种要素的结合。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的,形成商品的价值。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对立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9.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二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二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二1. 【单选题】(江南博哥)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和市场( )A. 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两种方式B. 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C. 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D. 体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合理而有效的配置可以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方式,或这两种方式不同程度的结合来实现。

2. 【单选题】垄断组织建立的根本目的是( )A. 联合起来共同发展B. 攫取高额垄断利润C. 联合起来推销商品D. 消除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垄断组织和垄断利润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 【单选题】国有企业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入股属于资产阶级国家( )A. 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 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 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 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其形成的途径有三个:(1)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即国家垄断资本向私人垄断企业参股;(2)国家将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卖给私人垄断资本家,也就是国有企业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入股;(3)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家联合投资建立新的企业。

4. 【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 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D.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5. 【单选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B.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C. 生产力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力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考点延伸】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2.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考点延伸】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因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3. 所有制和所有权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①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②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3.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联系:①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所有权;②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政治经济学练习及答案(3)

政治经济学练习及答案(3)

第3章资本的生产过程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教学部王社荣第一部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名词: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工资2.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3.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5.剩余价值率;6.工资的本质。

掌握:1.名词:劳动过程,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2.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3.超额剩余价值。

了解:1.资本的原始积累;2.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阶段。

第二部分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资本原始积累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过程,是因为这一过程发生在()A.原始社会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后D.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小商品生产是指()A.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B.生产条件很差和熟练程度很低的生产C.生产资料公有制下的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D.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主要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3.资本原始积累是指()A.原始社会的积累B.个人最初的财富积累C.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D.剩余价值的资本化4.资本总公式是()A.G-W-GB.G-W-G′C.W-G-WD.W-G-W′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B.G'>GC.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D.劳动与资本的不等价交换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劳动者一无所有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劳动力成为商品D.带来剩余价值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A.父母为养育儿女所耗费的劳动B.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C.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资本家支付的工资8.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被使用时()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9.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A.生产要素B.生产工具C.生产资料D.物质资料1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所以叫不变资本,是因为()A.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B.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不发生变化C.它在资本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D.它的实物形态不发生任何变化11.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D.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A.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C.在劳动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在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13.剩余价值来源于()A.工人的剩余劳动B.资本家或工人的节俭C.先进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D.资本家在市场上的贱卖贵买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A.工人全部劳动的产物B.工人必要劳动的产物C.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D.工人有酬劳动的产物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6.在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B.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17.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指()A.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D.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8.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为()A.剩余价值率B.年剩余价值率C.平均利润率D.利润率19.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A.运输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要素20.剩余价值率是指()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21.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C.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之和2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工具、劳动资料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对象D.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工具23.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A.商品的价值B.劳动力自身的价值C.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24.可变资本是()A.资本家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货币B.资本家为购买生产资料支付的货币C.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的货币D.资本家为购买生产工具支付的货币2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阶段是()A.简单协作B.工场手工业C.机器大工业D.自动化体系和机器人的出现2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A.工作日长度可变B.工作日长度不变C.劳动生产率不变D.劳动生产率可变2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A.工作日长度可变B.工作日长度不变C.劳动生产率不变D.劳动生产率可变2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取得的B.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2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加大劳动强度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3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31.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价值增殖32.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劳动力价值33.工资实质是()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B.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C.对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所付的报酬D.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马克思原理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马克思原理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 )1、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A.资本 B. 商品 C.货币 D.劳动产品 E.劳动力商品(C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A.资本积累 B.可变资本 C.剩余价值 D.剩余劳动 E.资本家的节欲(C )3、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金融资本主义E.自由资本主义(D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决定。

A.使用价值 B.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E.交换价值(C )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E. 金融资本家( C )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 B.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 D.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E. 降低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B )7、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和价值 E. 价值和交换价值(C )8、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

A.商品的有用性 B.人生价值 C.剩余价值 D.利润 E. 共同富裕(A )9、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环节的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E. 再分配(D )10、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

A.成正比 B.劳动生产力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无关 D.成反比 E.一定比例(B )11、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E.商品规律(B )1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以()为前提条件的。

A.货币成为资本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力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变革 E. 商品和货币的产生(D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的统一。

马克思多选题5

马克思多选题5
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9、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D )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1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D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 ABCD )
A、商品价值的变化 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BC )
22、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BD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BD )
B、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C、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
D、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专题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专题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专题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专题作业一、单项选择1、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正确答案是】:B2、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正确答案是】:A3、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正确答案是】:D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正确答案是】:D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正确答案是】:C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C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正确答案是】:C10、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正确答案是】:C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正确答案是】:C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正确答案是】:C1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A.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B.生产使用价值或商品C.生产价值D.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供资本家使用【正确答案是】:A16、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5.资本主义地租是()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生产过剩的危机B. 生产不足的危机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0. 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 原料和燃料B. 辅助材料C. 机器设备D. 商业设施21.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22.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 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23.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 政治职能B. 经济职能C. 社会职能D. 对外交往职能24.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 民法B. 宪法C. 刑法D. 行政法25. 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 国会B. 总统C. 最高法院D. 最高检察院26.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 人民当家作主27.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 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 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 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28.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 文学、艺术和宗教B. 道德、伦理C.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 哲学、历史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 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2.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 商品的社会属性c. 交换价值的基础D.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 个别劳动B. 社会劳动C. 具体劳动D. 抽象劳动4. 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 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5. 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6. 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 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8.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单元练习题目第四章答案

单元练习题目第四章答案

第四章:一、单选题目:1.商品是 ( C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一切物品C.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C)。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3.价值的本质是 ( D )。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 )。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5.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D )。

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D )。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C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9.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 A )。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10.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 )。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C )。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12.剩余价值来源于( C )。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C )。

《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一、单选题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 B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 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

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时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

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D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4.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C )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C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C.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B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C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8、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

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完整版)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一、单选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交换B.劳动力成为商品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D.劳动起家勤俭节约2.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A.m′=v/mB.m′=m/vC.m′=m/cD.m′=m/(c+v)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B.在流通中产生C.不在流通中产生D.在商品交换中产生二、多选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劳动力所有者是小生产者B.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C.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D.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奴隶2.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D.一般剩余价值生产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计件工资B.名义工资C.计时工资D.实际工资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B.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商品生产过程5.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A.不变资本B.商业资本C.可变资本D.生产资本6.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提高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C.降低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D.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D.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8.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C.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D.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9.资本主义工资: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B.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C.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10.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劳动过程的起点B.价值形成过程的起点C.必要劳动的终点D.劳动者所必需生活资料价值的时间终点11.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原因是:A.机器人是先进的机器B.机器人本身的价值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机器人属于不变资本D.机器人要依靠技术人员来操纵三、名词解释1.劳动力商品价值2.绝对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4. 超额剩余价值5. 不变资本6. 可变资本7.资本主义工资四、分析判断1.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因此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 B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 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

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时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

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D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4.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C )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C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C.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B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C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8、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

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B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1.商品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商品2.商品是:1、用来交换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原因在于他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么?答: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①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①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的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③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6.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7.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取决于生产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8.(多选)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9.(多选考3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①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②与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商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分数:2.00)A.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又趋于一致C.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解析:[解析]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的条件包括______(分数:2.00)A.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B.商业的发展√C.资本原始积累√D.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的条件包括:(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______(分数:2.00)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解析:[解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4.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有______(分数:2.00)A.维持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养育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D.历史和道德因素√解析:[解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几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练习题(2017)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练习题(2017)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 D )A.作为流通手段B.作为支付手段C.购买生产要素D.带来剩余价值2.分析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目的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 D )A.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生产领域为条件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D.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A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4.通过G—W—G′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 B )A.G—W阶段商品的价值上B.G—W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C.W—G′阶段商品的价值上D.W—G′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和决定性条件是( B )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C )A.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小决定的B.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大小决定的C.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D.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具体劳动时间决定的7.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 C )A.在使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B.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C.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8.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对它的消费( D )A.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只能再生产出和自身价值相等的价值D.能生产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D )A.商品价值 B.劳动力自身价值C.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10.资本是( D )A.一定量的货币 B.一定量的生产资料C.投入到生产中的货币和生产资料D.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12.价值形成过程是指( A )A.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和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B.抽象劳动转移旧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C.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D.抽象劳动转移旧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13.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C )A.具体劳动而增殖B.抽象劳动而增殖C.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14.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 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C.创造了新价值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5.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的作用是( C )A.生产出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B.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C.创造出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D.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16.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是( D )A.价值形成过程包括价值增殖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就是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增殖过程D.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17.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论--思考题及答案

资本论--思考题及答案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

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各自独立两种劳动。

具体劳动是特定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是同质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是长期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货币产生经历了简单、扩大、一般和货币价值形式发展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价值是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扩大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一系列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扩大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性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只是由简单的相对价值表现的总和。

一般的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价值通过一种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形式上看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颠倒,但处于一般价值形式的商品已发生本质变化,它是作为社会价值的代表存在,但时间和地点不固定。

货币形式: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白银上,商品的价值是通过金、银来表现。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金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金银作为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物,具有双重使用价值,一方面是自然性质决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社会职能决定的使用价值。

前两阶段属于买卖同一的直接交换;后两阶段属于以特殊商品为媒介的买卖分开交换。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分析了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源泉,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揭示了剩余价值源泉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为阐明剩余价值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3)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再生产等理论,为其经济理论创造了前提条件。

政治经济学(A)多选

政治经济学(A)多选

三、多项选择题1.任何生产的总过程都包含两方面关系,即(A人与自然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B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

2.生产力的实体要素有(A劳动资料B劳动力C劳动对象)。

3.生产四环节之间的关系(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状况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6.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指(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D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7.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是(B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改变而改变C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E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8.经济规律分为(A所有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个社会形成共有的经济规律D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1.商品的二重属性是(A使用价值C价值)。

2.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4.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商品的价值量与(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之间的关系是(A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越多C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总价值量不变D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产品中的价值量越小)。

7.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

8.货币的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

9.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10.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A商品价值的变化B产量增加导致商品供大于求D货币价值上升E货币价值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一,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其劳动力;
二,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它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过程就是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一般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正是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