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

台山市第一中学黄珍巧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近十年来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语文课堂从教学目标设计到语文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变化而来的是语文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很多人对语文教学将何去何从的疑惑和思考。“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统一?这个问题是我参加工作几年来一直思考的。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以及对语文课堂如何才能统一二者的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语文性质的论述是这样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提法,打破了一直以来的“语文是重要的工具”的说话,成为新课标以及教学大纲中最引人深思的一个关节点。这个提法因涉及语文的基本特点,故从课程目标到教学方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线教师和专家们的广泛讨论。由新课标引发的对语文科目的从新审视,对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探讨,我们并不陌生,十几年里各种论证分析,浩如烟海。然而,作为一名新教师,这又是个不可绕开的教学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1.语文性质的新提法对教学的影响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表达来看,二者孰轻孰重本无明确指出。然而,从部分教师的课堂设计看,却偏重于“人文性”并以此为“潮流”。在《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一书中,严华银先生就列举了多个教学案例,而回顾现实生活,这样的情

况也时常可见。

偏重“人文性”主要体现为:一、教师在教学策略上有意淡化文章词句篇等基本知识,突出文本的思想内涵,更甚者,将文章作为引子,拓展延伸至政治、伦理等社会层面的问题;二、在教学方式上,打破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文章思想内涵进行探讨。淡化的教师角色与学生的主动性往往让人为之动容。然而,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方式,表面上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但实则隐藏着很多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学生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比如,自新课标出台、课改后,语法淡出了初中的语文课堂,学生到了高中后连最基本的词性、句法都茫然无知。这不但影响了学生对词、句准确性的判断,而且也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误用词语、错句连篇的现象。另一方面,初中语文课堂的讨论,似乎也没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比如论述文的阅读,由于不懂得把握篇章结构及对文章章节中心的写作技巧的无知,很多学生无法快速阅读,这直接影响了答题的速度和质量。

当然,如果完全忽视“人文性”,单纯地进行词句篇章的知识讲解,课堂未免过于单调乏味。如此一来,课堂虽有知识,但恐怕效率不高。这是新课标及课改前很长一段时间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或许这也是课改的原因之一。

2.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上述两种情况,无论是把语文作为纯粹的工具,还是偏重语文的“人文性”。主要的原因是对“工具性”“人文性”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误读。对“工具性”的理解较为狭隘,把语文课理解为单纯的语法、修辞等知识灌输课;而对“人文性”则泛化理解为文化、政治、伦理道德等。此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则被理解为对传统注重“工具性”的教学理念的否认。因此,在新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特别是课程目标加了第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之后,很多人在语文课上淡化语文知识,片面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比如,在本人参加的合作学习培训过程中,我以张承志的《汉家寨》为例设计合作学习。因为文本本身的特点,在文本本身的解读之外,我加入了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张承志坚守的本源。指导老师在我的设计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认为我应该加多一个合作学习的环节,以达成培养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的目标,主题是“不同宗教在当下环境如何和平共处?”对于老师的提议,我思考良久,由初始的诧异、新奇变成了疑虑。文本解读课,是否应该为达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而偏离文本本身?同样,是不是三维目标中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就必须在课堂上以之为“最高准则”?是不是一堂不设计“价值观”树立的课就是失败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课?而“人文性”竟然已经泛化到如此程度?

钱理群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的一段话正是对这种状况的一针见血的分析,更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最好注解:

这些年,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机械灌输知识条文的弊端,我们比较强的教学中的“感悟”、“理解”与“兴趣”,但确实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必要的知识的讲授,基本能力的训练,语言材料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这里,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语文教育改革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哪里?衡量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是要表现为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1

根据钱理群先生的表达,“工具性”可简单理解为“语言文字具有表达思想,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他人,又如何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而“人文性”不能与“思想性”对等,它应该是指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这里的“人文素养”具体1转引自严华银:《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就是“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并且,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要“因地取材”的,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文章,或重感悟力,或重理解力,或重想象力,或重审美力,不可一概而论。

3.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实,教学过程,“工具性”被淡化“人文性”被泛化,除了误读的原因之外,还因为课堂“趣味性”的问题。词句篇、语法、修辞等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知识相对而言较为枯燥。这长期以来造成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厌倦,老师困扰等问题。因此,“人文性”的提出,如同一根救命稻草,被过分利用在改变课堂气氛上了。由此推测可见,“工具性”等同“知识性”同时带上了枯燥的烙印,而“人文性”的提出本意是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意成为了解救“枯燥困局”的良药。那么是否注重“工具性”就会枯燥,泛化“人文性”才能让课堂活泛起来?显然,很多人都在无意中把这两组概念对等、偷换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本质上是两个层面的问题。那么下面举一个案例,探讨如何才可以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如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增加知识趣味,摆脱枯燥。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很美的诗,诵读可让人痴迷,每一句诗都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人沉浸在康桥的美景之中。这首诗美,不是因为它的“思想性”,而是因为它语言运用的“出神入化”。如果单纯分析“情感”,或深挖到“康桥”这一意象的具体位置、文化意义、历史价值,就会走上泛化的“人文性”解读的歧途,课堂会新奇有趣,但它将会是历史的文化的,而不是语文的。而如果从诗句的修辞、诗的结构来解读,尽管可加上朗诵调节课堂气氛,估计也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感受这首诗的美,但不知其所以美。

这是一首几近完美的新月派代表作。我认为,应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含蓄与直白的语言表达不同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力、感受力。又因为这首诗本身的特点,可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阅读徐志摩早期诗作《康桥再会吧》,反复诵读,感受并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