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团结理论的发展_石海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
青年文学家
国外社会团结理论的发展
石海波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摘
本文主要是以社会转型即社会现代性为分界线,对 要:
百度文库
国外的社会团结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社会转型前和社会转 型后的社会团结理论,最后得出社会的阶层分化是必然的,社 会团结是社会分化的必然结果,为此致力于社会分层对社会团 结的影响的解释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团结 ; 社会转型 ; 阶层分化 关键词 : [ 中图分类号 ]:D63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2)-01-0196-01 尽管团结的概念在社会学理论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并不常用, 在古典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团结的研究迪尔凯姆可以称得上是大 师,他 1893 年出版的《社会分工论》最常被人引用,但是社会 团结并非迪尔凯姆独有,其后的很多的社会学者都有不同程度 地论述了社会团结,这些理论大致以当前的社会转型为背景来 划分,即社会转型前和转型后的社会团结理论。 一、社会转型前的社会团结理论 社会转型前的社会团结理论主要的代表,首先,马克思的 社会团结的理论和迪尔凯姆有所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团结的思 想是基于生产资料剩余价值的基础上来分析社会结构矛盾的二 元阶级分化,这种矛盾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才可以解决,最终达 到社会的团结,但是无产阶级内部的团结却不是通过阶级斗争 实现的,而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所以阶级之间的团结需要道德 意识的基础来实现团结的,可见马克思认为阶级意识是社会团 结实现的道德基础。 由此可见马克思首先运用的是一种“冲突论”的阶级分析 法, 关于社会结构的分析, 由于分析主题所处的时代、 所占立场、 所持的方法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分层理论,在众 多的社会分层理论中,有一类是揭示各个阶级中间利益的,称 之为“冲突论” ,冲突论强调的是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因此大体上是一种阶级分析的理论,其次,马克思还有了另外 一种是理论,即强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整合,可称之为“功 能论” ,即社会团结的理论,是一种阶层分析的理论, “功能论” 主要是分析社会各阶层及之间的团结与协作 ( 刘保国,2004:5)。 韦伯关于社会团结的论述,并不像马克思那样强调阶级意 识,韦伯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团结是一种无阶级的社会团结,一 无所有的凝聚与团结,他主要是从宗教的观念作为道德的基础 原则出发,来论述社会群体的凝聚与团结。 还有帕森斯和滕尼斯等人也分别论述了社会团结何以成为可 能的,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就是关于社会团结的论述,他认为社 会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信息的交流,都是在为实现社会 团结这个目的而论述,即一切社会团结的问题就是社会系统的问 题,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社会文化规范来时实现的,每 一个社会系统中,都具有实现团结的结构,每一个系统结构都是 由社会角色、社会价值与规范、集体属性等要素构成,这样,社 会规范和价值最终成为社会团结的基础要素(帕森斯,2008) 。 而滕尼斯对社会团结的论述主要是集中在社会实体,滕尼 斯所说的社会实体实际上就是在说社会团结,他认为社会实体 的实现需要社会实在,社会实在即社会“纽带” ,即社会个体之 间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这种亲密的社会关系最后形成一个 社会网络,而现代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通过契约和规范建立的, 不是通过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建立的,这样的社会团结或社会
实体慢慢地会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契约和规范所瓦解,这就这就 意味着社会随着文明成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 疏远,反而不利于社会团结。 二、社会转型后的社会团结理论 社会转型后的社会团结理论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现代性转 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回应的,首先是鲍曼,他从悲观 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现代性过程中社会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 人类的团结将消失,要想获得安全,就得现在所拥有的自由 ; 同样贝克也有类似的悲观的看法,贝克从福利国家的角度来论 述社会团结的,他认为现代的福利国家的发展,个体化的强大 的推动,造成了传统的社会团结的瓦解,个体化的过程中势必 对以往的促进个体之间相互结合的社会团结造成威胁,从而瓦 解社会团结 ; 从福利国家的角度对社会团结进行论述的还有本 迪克斯,本迪克斯认为福利国家是社会团结的最初,但是现代 性的转型削弱了社会团结。 和悲观主义相对的是积极乐观的社会团结的论述的代表,麦 卢奇和卡斯特尔,他们分别从认同的差异性和认同的政治权利来 论述社会团结的,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会形成新的社会团结。麦 卢奇提出了“差异权力代替平等权利”的观点,他认为当下的社 会虽然削弱了传统的社会团结力量,却没有自发的形成一个新的 社会团结,社会中的个体仍然是独立的原子化个体,偶尔有事会 因情感因素而团结, 在麦卢奇认为, 这只不过是“防御性的团结” , 所以社会团结应该是建立在差异权力上的,是一种新的团结概念。 而卡斯特尔是从认同的政治权力的角度来论述社会团结的,他认 为现在的社会完全可以通过政治、宗教和地域上的不同的认同来 联系,形成社会团结网络。二者关于社会团结的论述都在强调社 会的异质性,新的社会团结应建立在异质性的基础上。 关于社会团结的研究国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方面的研究 : 团结涉及了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个体行为,因此它在某种程度 上来说是促进我们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现有团结研究集 中于如下几个方面 : 团结概念内在的问题、作为个体行为的团 结概念、团结与社群的关系、团结与亲社会行为、团结与平衡 理论、团结与身体表现、团结在社会政策研究中的应用等等。 根据以上的国外的关于社会团结的论述,可以发现 : 社会 转型前的社会团结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那种纯朴的“归 属感” ,而社会转型后的社会团结的研究更多的是倾向社会现代 性本身的研究,特别是福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团结削弱了原 有的意义和作用。 后来滕尼斯对社会团结提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共同体的 团结是一个实在的和有机体的生活,而现在社会把其“想象的 机械的结构”(Tonnes,1955:37), 在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式 非常的密切的,形成一个网络,家庭式基本的单位,而现代社 会的关系是通过社会契约和社会交换形成的,所以社会团结的 基础必然会越来越脆弱,随着文明的进程的发展,社会关系越 来越疏远,越来越抽向,陷入到一种敌对的状态,即滕尼斯所 谓的“无限制的经济竞争”(Tonnes,1971)。滕尼斯认为,如果现 代的“社会”建立在上述前提下,那么财富垄断和阶级分化就 必然是不可避免的 , 因此只有通过重建社区团结 , 才是现代社会 的真正出路(李培林、苏国勋,2005:6) 。由此看来社会的阶层 分化是必然的,社会团结是社会分化的必然结果,所以本文主 要致力于社会分层对社会团结的影响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