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梳楼(蒋捷)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6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虞美人·浙江舟中作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

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

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译文钱塘潮潮涨潮落经过了多少年,何时能有个终结,消磨了多少行人旅客,抬头望去,但见长空淡淡,群鸟在远处飞去,不觉令人油然而生万古无穷的兴亡之感。

钱塘江入海口烟波渺渺,一想无际,只有几座青山点缀于浑茫的水际。

若能乘坐一片木筏,飘浮到太阳东边的某个地方隐姓埋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该有多好。

注释虞(yú)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浙江:钱塘江。

断送:消磨。

海门:在钱塘江入海口。

望极:望尽。

何当:何时。

驾:乘。

桴(fú):木筏。

浮:漂流。

日华:太阳的光华,词中指太阳。

创作背景从词中叹老消沉的意绪来看,这首词应作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南归后。

词人舟中观潮,有所感触,便写下这首词。

赏析上片描述词人舟中感怀。

“潮生潮落”是舟行江中所见所感的普通现象,缀以“何时了”,则透露出有心人别有的心事。

“断送行人老”,是“何时了”的答案。

舟中行人之所以老,就是被潮生潮落所断送的。

怨潮,即所以怨时。

词人是宋太祖十一世孙,历代仕宋,皆至大官,一旦为程钜夫荐见元帝,虽蒙器任,但内疚难消,且时遭人忌。

元世祖命其赋诗讥其父执留梦炎,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语,即此可观其心迹。

诗人之所以仕元,盖时使之然。

蒋捷的诗词集_蒋捷简介_古诗大全

蒋捷的诗词集_蒋捷简介_古诗大全

蒋捷的诗词集_蒋捷简介_古诗大全蒋捷(约1245-1305后),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蒋捷的诗词全集:《声声慢·秋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蒋捷。

其古诗全文如下: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虞美人·听雨》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蒋捷。

其全文如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翻译】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虞美人·梳楼》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蒋捷。

其古诗全文如下: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一剪梅·舟过吴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蒋捷。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虞美人·听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听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听雨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听雨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听雨》是宋代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下面为大家带来虞美人·听雨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看看吧。

虞美人·听雨宋朝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注释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

唐教坊曲。

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断雁:失群孤雁僧庐:僧寺,僧舍。

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

无情:无动于衷。

一任:听凭。

《虞美人·听雨》赏析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梨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的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受。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的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的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虞美人梳楼》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虞美人梳楼》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虞美人梳楼》阅读题答案及赏析《虞美人梳楼》阅读题答案及赏析「篇一」原文: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字词解释:⑴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

唐教坊曲。

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⑶断雁:失群孤雁⑷僧庐:僧寺,僧舍。

⑸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

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⑹无情:无动于衷。

⑺一任:听凭。

虞美人·听雨翻译: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试题:(1)词中说,“少年”听雨是在歌楼上,“壮年”听雨是在客舟中,两者分别有什么寓意?(2分)(2)说说“断雁叫西风”的具体情景。

这些具体情景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3)“鬓已星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现了词人什么心情?(4分)(4)这首词按照___________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________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分)(5)“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前者寓指偏安一隅的南宋尚能沉迷于逸乐中;后者寓指元军南侵,作者处于逃难漂泊之中了。

(2)凄厉的西风里传来几声“断雁”孤独的哀鸣。

既与前面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好梦的破碎;更为下文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附解析版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附解析版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附解析版答案)古诗词鉴赏四大典型题(学生用)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像什么呢活像是漂零天地间的一只孤苦无依的沙鸥。

【试题】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联的画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3.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1.“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称为。

2.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丰收、富庶的景象,并反映了农家安宁平和的生活情景?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景。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本诗语言有何特点?2.“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

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蒋捷《虞美人 听雨》解析:人生听雨图

蒋捷《虞美人 听雨》解析:人生听雨图

蒋捷《虞美人·听雨》解析:人生听雨图1. 原文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 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3. 注释●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客舟:运送旅客的船。

●断雁:离群孤雁。

●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

4. 作者介绍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传世。

5. 背景故事蒋捷生逢宋元交替之际,在那个满是战乱、动荡不堪的年代,他饱经颠沛流离,苦难忧患。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蒋捷中了进士,他满腔雄心壮志,期待为国效力。

然而,1276年元军攻打南宋都城临安,临安很快沦陷,宋恭帝投降。

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

蒋捷效力南宋重振山河的梦想彻底破灭,从此他退隐山湖,如野鸟一般栖息于太湖中的竹山岛。

这首《虞美人·听雨》正是他忧患余生的自述,通过“听雨”这一线索,概括出词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6. 古诗讲解上片:首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描绘了词人少年时期在歌楼上听雨的情景。

蒋捷虞美人古诗原文及赏析

蒋捷虞美人古诗原文及赏析

蒋捷虞美人古诗原文及赏析●虞美人梦冷黄金屋。

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

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

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

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

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

怕不是、新来装束。

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空掩袖,倚寒竹。

蒋捷词作鉴赏这是一首抒发亡国之痛的词。

谭献在《夏堂词话》评论说:“瑰丽处鲜妍自在”。

可此词用笔极为婉曲,意境幽深,极尽吞吐之妙。

“梦冷黄金屋”词中描写的对象乃是一位不凡的美人。

“黄金屋”用陈阿娇事。

汉武帝年少时,长公主想把女儿阿娇许给他,汉武帝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贝班固《汉武故事》在这里作者借阿娇来写一位美人。

词人自己朝思暮想的人不仅是美人,还有故国。

起句意谓美人梦魂牵绕的黄金屋已变得凄冷,实际上含有故宫凄凉之意。

“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

”写室内器物,见到自己曾经抚弄过的乐器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不禁感慨万千。

故以一“叹”字领起,化实景为虚景。

秦筝,弦柱斜列如飞雁成行的古筝。

素弦,即丝弦。

梦魂化莺飞回金屋,还认得旧时的绿色纱窗,雨过,只见荆桃果实已长得如豆大。

“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

”令人心中升腾中怀旧惜春之感。

“化作娇莺”梦魂化莺,想象不凡。

笔力奇幻,独运匠心。

金屋冷寂之境、秦筝尘扑之景,亦为化作娇莺所见。

逆入平出,特见波澜。

景物描写,虚实交错。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

”琼台,此处则指玉石所作的弹棋枰。

弹棋局,其形状中央隆起,周围低平。

李商隐诗称为“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无题》)、词人在此以玉制之弹棋局形容心中难平之恨。

“此恨难平”总结上面各种情事,积愤难抑,自然喷发。

词人由写景到抒怀。

“消瘦影,嫌明烛。

”借写消瘦的形象,表达一种悲凉的心境。

借说“瘦影”,从而通过照出的反常心理曲折加以表露。

下片以“鸳鸯碎泻东西玉。

”起笔。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虞美人·梳楼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虞美人·梳楼

古。 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 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 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 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 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 “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 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 断的形象。
古诗文系列:虞美人·梳楼
作者简介:
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 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 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 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古诗文系列:虞美人·梳楼
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 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 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古诗文系列:虞美人·梳楼
赏析:
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 “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 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 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 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 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 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 远抹不去的痛。
古诗文系列:虞美人·梳楼
赏析:
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 藏不下作喻。“藏”字,表现了隐忍、按 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 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 去觅归舟”了。“几度”一词,渲染了词 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 是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天 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古诗文系列:虞美人·梳楼
赏析:
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 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 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 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 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 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 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作者蒋捷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144句)

作者蒋捷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144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蒋捷《虞美人·听雨》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岸上酒楼酒旗飘摇,我那满怀羁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来消除了。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译文: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江风迅疾,落雨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型的盘香呢?——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译文:都说没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飞雪,有梅花似我一般愁。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而今听雨僧庐下。

译文: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蒋捷《虞美人·听雨》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译文:白鸥栖落水滨,默然地望着我,好似在问:夜泊溪畔是被风雪所阻,不得以停泊;还是无所去处,情愿留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少年听雨歌楼上。

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

——蒋捷《虞美人·听雨》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送春归、客尚蓬飘。

译文: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春天已去,人还未归。

——蒋捷《行香子·舟宿兰湾》壮年听雨客舟中。

译文:人到中年,在异地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

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虞美人寄公度阅读题及答案

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虞美人寄公度阅读题及答案

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虞美人寄公度阅读题及答案《虞美人·寄公度》阅读原文虞美人·寄公度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①浮生:指人生。

尊:通“樽”,酒杯。

①芙蓉落尽:表明已属秋季,花残香消。

芙蓉:即荷花。

天涵水:指水天相接,苍茫无际,更显空旷寂落。

②背飞:朝另一个方向飞去。

③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题目(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4分)(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3)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赠词,请你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景之下写成的。

(4)最后一句中的“一枝梅”与词中的哪些语句有呼应关系?请举例加以分析^p 说明。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答案(1)“独”字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4分)(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

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4分)(3)作者在一个“雪满长安道”的日暮时分,看到花落燕飞,勾起了他对远在江南的友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意对即可)(4)“一枝梅”与词中的“背飞双燕贴云寒”与“雪满长安道”两句有呼应关系。

前一句中的一对燕子相背而飞,让他想到与朋友的分离并感到心寒;后一句的雪满长安道,也让他感到寒冷。

江南相对西北,春天要来得早些,如果朋友赠上一枝梅,能使作者寒冷的心得到温暖。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虞美人》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虞美人》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虞美人》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仅仅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水准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能够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因为“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翻译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

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

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草,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

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

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注释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

浦,水滨。

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汀草,水边的野草。

青林:喻梦魂。

乘鸾:指仙游。

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

南州:南方。

鉴赏这首词,是写春夏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怀人情绪。

上片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

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的境界。

“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往往有这样的景色。

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的感觉。

“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

“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

“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的特征。

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

“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

“蒋捷”著名诗词20首,含译文+注解+赏析+创作背景

“蒋捷”著名诗词20首,含译文+注解+赏析+创作背景

“蒋捷”著名诗词20首,含译文+注解+赏析+创作背景2022-08-04 20:14·冬日负暄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1《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渡一作:度。

桥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翻译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

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注释1.吴江:今江苏县名。

在苏州南。

2.浇:浸灌,消除。

3.帘招:指酒旗。

4.秋娘渡:指吴江渡。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

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

渡:一本作“度”。

5.桥:一本作“娇”。

6.萧萧:象声,雨声。

7.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

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8.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赏析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

《虞美人-听雨》蒋捷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虞美人-听雨》蒋捷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虞美人-听雨》蒋捷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虞美人·听雨》是宋末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

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

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作者的亡国愁情。

作品原文: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品注释:⑴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

唐教坊曲。

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⑶断雁:失群孤雁⑷僧庐:僧寺,僧舍。

⑸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

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⑹无情:无动于衷。

⑺一任:听凭。

作品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创作背景:1267年,元灭南宋。

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其中,蒋捷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家。

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其中《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

作品鉴赏: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诗原文及翻译

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诗原文及翻译

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古诗原文及翻译虞美人: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虞美人/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虞美人/晏几道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

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

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新绿替残红,这个春,太匆匆,月下饮酒,佳人相陪,问一声,何时莫愁?虞美人/纳兰性德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是怎样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让人憔悴?半生已经孤零零地渡过,思念却未消减。

泪水却依旧会毫无节制地濡出来,沁湿了枕头。

虞美人/周邦彦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

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以“疏篱”、“曲径”、“田家”、“云树”、“山色”、“孤篷”、“野外”等描绘一幅素淡画面,画面极为清静淡雅,再衬以钟声,使得画面富有动感,在这种环境中送别,心境自然是凄凉而忧郁的。

《虞美人·听雨》赏析

《虞美人·听雨》赏析

《虞美人·听雨》赏析《虞美人·听雨》赏析虞美人·听雨为南宋词人蒋捷所作,为作者自己一生的写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的《虞美人·听雨》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虞美人·听雨》原文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赏析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

一个“昏”字,把那种“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

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

尽管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只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

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

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

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

这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

含有植物的诗句

含有植物的诗句

含有植物的诗句1.有关植物的诗句与各种植物相关的诗句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苏东坡2、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3、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4、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9、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唐】司空图10、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

——唐朝。

岑参1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东坡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1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14、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虞俦《有怀汉老弟》2.描写植物的诗句有哪些1、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2、宋代蒋捷《虞美人·梳楼》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译文: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

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处。

我觉得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

闲愁好几回同云飞去寻觅一只送我回乡的轻舟。

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一株海棠花给我消遣。

海棠花淋雨后更红艳,好像有意靠近绿栏杆。

虞美人古诗词

虞美人古诗词

虞美人古诗词虞美人古诗词蒋捷,约1245-1305后。

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进士。

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虞美人·梳楼【南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梳楼:又叫“妆楼”,古代一般是指妇女的居室,面积较小,里面除睡觉的帐子外,多有妇女打扮的各类用具和箱笼,如首饰奁、铜镜、脸盆、衣柜等。

溟蒙(míng méng):亦作“ 溟蒙”。

小雨貌。

元张昱《船过临平湖》诗:“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方独行前村,天忽阴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

”昏暗;模糊不清。

南朝梁沉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上瞻既隐軫,下睇亦溟濛。

”《周书·刘璠传》:“縈回兮琐散,暠皓兮溟濛。

”忒(tuī):太。

【译文】杨柳丝丝,细雨丝丝,烟云笼罩着春色。

楼儿太小了,藏不住愁绪。

梦中好几次与浮云一道飞起,寻找归家的船。

上天怜悯远乡的游子,送来春花,以解相思之情。

红艳艳的海棠紧靠着绿色的栏杆。

刚卷起珠帘,晚风又起,还是有些寒气的!【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

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虞美人·梳楼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虞美人·梳楼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虞美人·梳楼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虞美人·梳楼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虞美人·梳楼宋代: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译文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

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处。

我觉得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

闲愁好几回同云飞去寻觅一只送我回乡的轻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一株海棠花给我消遣。

海棠花淋雨后更红艳,好像有意靠近绿栏杆。

可我刚刚卷起红帘子,偏偏又碰上晚来风寒。

注释丝丝杨丝丝雨。

春在溟(míng)濛(méng)处。

楼儿忒(tè)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mì)归舟。

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

梳楼:指女子梳妆楼,即闺楼。

丝丝: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

喻指丝丝愁绪。

溟濛:指黑暗模糊,泛指春雨弥漫。

忒:太,过甚。

藏:隐忍、按捺已久。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qiǎn)。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客子:指思妇远在异乡的丈夫。

乡关:家乡。

消遣:消解、排遣愁闷。

阑干:本指栏杆,这里是借指海棠花红绿相映、纵横交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

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

”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

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

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

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

虞美人·梳楼(蒋捷)阅读答案

虞美人·梳楼(蒋捷)阅读答案

虞美人·梳楼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栏杆。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说说“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一句中的“几度”二字表达的深刻含义。

(4分)
答:渲染了词人羁旅他乡的愁闷与无奈,(2分)以及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

(2分)(2)词作描写“愁”时,使用了“衬托”的表达技巧,请举2例说明。

(4分)
答:用“楼”之小,衬托“愁”之大。

(2分)以“海棠”之艳,反衬“愁”之深。

(2分)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
答:羁旅它乡,凭栏伤怀,思归念远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梳楼(蒋捷)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春在溟蒙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寒。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

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

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

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象。

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

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

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

也喻指丝丝愁绪。

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

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

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

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

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

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

藏字,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

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

几度和云飞去觅
归舟了。

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

然而幻想只能是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

但天怜则怜矣,只能借与花消遣。

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

才卷朱帘又晚风寒。

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

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

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

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

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

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

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

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

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

写哀愁,用海棠反衬。

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

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然而,本词的主人公看成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女主人公形象更说得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