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的研究引言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各项医保支付制度的措施推进,公立医院普遍存在收不抵支的现象,生存和发展压力空前严峻。

医疗设备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工具,是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依托,在一定程度上,医疗设备的规模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象征。

因此切实做好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于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背景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指导性文件中也涉及要求优化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预算管理。

2019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工作意见》中强调了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2020 年12 月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公立医院需要加强资产管理,做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管理工作,强化资产使用效益的分析和追踪评价。

2021 年1 月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中指出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立医院运营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抓手。

二、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缺乏评审机制
医疗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综合实力,医疗设备的短板可能会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因此部分公立医院盲目引进高精尖仪器,甚至存在医院间攀比医疗设备的现象。

部分公立医院缺乏设备采购评审机制,未
对计划采购医疗设备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评审分析,也缺乏对其经济性和公益性的科学有效论证。

同时,对于医院现有医疗设备的后续跟踪管理也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医院资产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医疗设备采购预算挤占医院其他预算,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医疗设备采购预算总量控制缺乏衡量标准
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在编制医疗设备采购预算时,主要考虑临床及医技医辅科室的业务需求、医院的资金状况,以及医院的建设发展规划,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对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的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导致医院管理层在决策时往往难以制定年度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的总额控制目标,仅能凭借其业务经验大致划定采购的额度范围。

该决策方式未经多轮论证,因此其科学性有待商榷。

(三)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缺乏全面绩效管理
许多公立医院对于医疗设备采购缺乏全面绩效管理,主要表现为在预算申报环节缺少事前绩效评估,如立项的必要性、投入的经济性、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等。

在预算执行完毕后亦缺乏事后相应的绩效评价及其结果的应用,医院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医疗设备后续缺乏效益分析和追踪评价,例如设备的使用率、投入产出比、维修保养情况,以及是否达到预算申报时的绩效目标等。

绩效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科室在申报预算时存在随意性;另外,对于没有完成既定绩效目标的科室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可能进一步加剧医院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
A 医院是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参照),是浙江省口腔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建设医院,同时也是浙江省口腔医疗卫生事业的引导者。

A 医院正稳步迈入“一体四翼”多院区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开放院区有华家池总院、湖滨院区、紫金港院区、大运河院区。

截至2022 年12 月,A 医院资产规模为8.31亿元,其中专用设备占固定资产(除房屋及构筑物)的比例达到74.72%,
且专用设备中大部分为医疗设备。

因此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的采购预算管理,可以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一)以全面预算为核心,构建全方位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体系
A 医院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构建以全面预算为核心,涵盖医疗设备采购总量控制、采购评审机制、全面绩效管理在内的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体系,多向发力,将管理延伸到业务,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提升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梳理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流程,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A 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对医院预算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提高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梳理预算管理流程,打通关键节点,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流程:采购申请—立项评审—预算编制—预算审批与下达—预算执行—项目预算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以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

(三)科学控制医疗设备采购总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公立医院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对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的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医院在编制预算时难以检验采购预算的总量控制是否合理。

A 医院根据业务需求,引入“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指标(由于《省级医院年度财务汇编》中仅披露各医院的专用设备情况,且医院医疗设备占专用设备比例较高,为方便数据横向对比,设置“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作为参考)。

该指标用于核算每百元专用设备所创造的医疗收入,相关计算公式如下: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专用设备原值*100。

通过与医院自身近年来的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同时与其他同级医院进行横向比较,再结合医院的近期发展规划,统筹制定年度目标。

2022 年,A 医院在组织开展2023 年的预算编制工作时,参考2021 年《省级医院年度财务汇编》中的披露数据——“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平均水平约为350 元。

同时,由于近年来部分医院院区扩张,需要采购大量医疗设备,加之
对于公立医院正常运营的持续性冲击,导致近年来同级医院“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的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9 年以前,A 医院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医疗设备采购量较为有限,因此“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指标在同级医院中处于前列。

随着2020 年紫金港院区规模扩大,2021 年华家池总院正式开业,2022 年又新增了大运河院区,近三年医院扩张速度较快,医疗设备采购量大幅上升,但新院区的规模效益尚未形成,导致医疗收入增长有限,因此2020 年以后A 医院“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水平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2023 年A 医院湖滨院区将迎来改造升级,需要采购一批医疗设备,因此预计2023年医院“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将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A 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发展战略,制定2023 年“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目标值,并根据2023 年预计的医疗收入推算出截至2023 年的专用设备规模总量,为控制2023 年医疗设备采购预算总额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预算管理委员会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工作规划,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多维度综合考量,以确定当年医疗设备采购总量。

(四)建立医疗设备采购预算评审机制,发挥资金使用效能
设备科是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的业务管理科室,A 医院设备科在接到各部门的采购申请后,考察各部门现有设备的存量及使用情况;协调财务科统计采购申请部门近三年的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调研同类型产品市场分布及价格情况等。

在筹备好相关基础资料后,设备科组织设备管理委员会进行项目评审,评审内容主要包括申报项目是否满足医院的资产配置要求;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是否满足相应的经济性及公益性要求;是否与医院的发展规划及战略目标相契合等;以及其他科室是否有满足使用条件的闲置设备可以调拨,以盘活资产,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另外,对于长期采购预算执行率偏低的部门,预算管理委员会可以考虑适当压减其申报的采购预算。

(五)全过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牢抓“事前、事中、事后”关键环节
公立医院采购的医疗设备,尤其是大型进口设备往往价格高昂,因此A 医
院针对医疗设备的采购预算申报制定了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确保科学、规范、合理地购置医疗设备,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1.事前开展可行性研究及绩效评估
在申报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前,设备管理委员会应提前设置共性的绩效指标,如:服务患者人次、设备使用率、投资回收期、患者满意度等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业务科室后续既可以选取共性指标,也可以根据所采购的设备特点及科室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的绩效指标。

在申报医疗设备采购计划时,设备使用科室除了需要确定所需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说明申请设备购置原因,开展可行性研究分析,还需明确项目绩效目标。

医院设备科应组织召开设备管理委员会开展集体讨论,结合医院近期的发展规划,评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审核业务科室设置的绩效目标是否科学、全面、可细化量化,是否合理可行,对绩效目标设置欠佳的项目要求其修改至满足申报条件或取消该项目预算。

设备管理委员会应当摒弃低效益项目,筛选高效益项目及重点紧急项目,在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的总量控制额度内确定采购设备清单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医院党委会审批。

2.事中开展绩效跟踪监控
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动态跟踪监控项目绩效目标阶段性完成情况,确保医院支出实现预期目标。

对绩效监控中发现的绩效目标执行出现偏差和管理存在漏洞的项目启动纠偏和整改;对进度滞后的项目督促加快执行;对绩效目标发生重大偏离的项目和绩效监控中发现严重问题的项目调整使用。

3.事后绩效评价考核
经医院讨论决定批准购置的医疗设备,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设备采购并投入使用一定时间后,业务科室应当开展绩效自评。

同时,A 医院组织设备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及临床业务科室有关专家组成绩效考核小组,定期进行绩效评价考核,主要从预算执行率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两个维度进行评价。

预算执行
率能够反映项目使用科室的预算管理水平,预算执行率过低会造成医院资金资源的浪费,增加医院闲置资金,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另外,考核小组需结合设备使用科室提供的佐证材料,针对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逐一进行考核,形成考核结果。

如在考核期内,确有不可抗力的客观因素导致预算执行率较低或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绩效指标的,可由考核小组集体讨论决策后酌情对考核成绩进行调整修正。

4.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绩效考核小组在绩效考核结束后将通报考核结果,对于在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项目负责科室,提出整改要求,同时监督落实其整改,并将形成的考核结果应用于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及次年预算批复额度中。

对于绩效考核情况优异的科室根据医院奖惩制度进行表彰,并在次年予以预算倾斜;对于考核情况较差的科室进行约谈及处罚,同时视情况考虑核减其次年预算额度。

四、实践成效及体会
A 医院通过构建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体系,并建立项目评审机制,同时引入“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这一指标控制医疗设备采购预算总额,并通过纵向及横向指标对比,同时结合医院自身发展规划,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预算年度的医疗设备采购预算总量,再通过对各采购项目的评审决定最终采购的医疗设备清单。

通过这一举措,A 医院科学控制医疗设备的采购总量,在考虑医院资金能力的同时,控制采购额度与收入来源相匹配,强化医疗设备投入的经济性,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A 医院在全面实施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绩效管理之前,由于供需关系的矛盾,预算申报科室与医院层面往往存在一种博弈关系,即有限的资源导致科室需求可以被改变,使得原本可能并不稀缺的资源变得稀缺。

主要表现为许多科室在申报采购计划时,认为医院在审批时通常会进行压减,按实申报有可能会“吃亏”,因此总是抱着能多报绝不少报的心态,在预算申报阶段随意提高预算申报额度。

这种现象容易造成后期预算执行率低,资金闲置浪费。

通过全面绩效管理的实施,
A 医院明确了预算使用科室的责任,虚报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的现象显著减少,缓解了大额资金闲置及浪费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能,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结语
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工作涉及医院多个业务部门及职能管理部门,必须以全面预算制度为抓手,优化医疗设备预算管理流程,强化对采购预算总量的宏观调控,构建采购项目评审机制,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合理降低医疗设备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