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计[《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计与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计[《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

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生活》第七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四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 1.能够观察和发现商品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尝试了解造成差异、变化的原因;在购物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

2.了解选择商品的有关常识,会看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中的有关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识别商品的真伪,了解商品的构成(成分)、使用方法等。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完成课本第59页《我的调查记录》作业

(2)收集各种包装袋

2.教师准备:

课件:(1)新开张的小店商品图

(2)烦恼的莉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同学了,有哪些同学独立买过东西?比如吃的零食、用的文具、玩具……(学生举手回答)。买东西是消费行为,老师也经常买东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消费者。今天,我们就围绕“做聪明的消费者”这个话题来研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日常消费的状况,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消费者”这个专业词语,自然导入新课,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调查发现――价格会变

1.肖老师每天买菜,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活鳊鱼6元一斤,死鳊鱼只要4元一斤;早晨的蔬菜比傍晚贵;过年过节时菜比平时贵。你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有这样的体会吗?一起来说一说。(小组交流)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价格会变(板书)。

2.价格为什么会变?课前,同学们访问了长辈,请同学们拿出书,看第59页的问卷表。四人小组交流,看看哪一组最先发现价格变化的秘密?

小组代表汇报。(实物展示台展示调查问卷表)

小结:同一类商品因产品的质量、产地、研发时间或购买时机、场所而发生价格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将学生课前调查的现象展示出来,凸现了本课程的开放性;另外,经过教师的点拨、梳理,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初步明白价格变化的原因,培养了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意识。

3.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们购物时可以怎样利用这种变化?货比

三家(板书)。市场调查和通过共同探讨,我们已经掌握了聪明消费的宝典之一――货比三家。

三、模拟购物――识包装袋

1.学会看商品包装。让我们翻开书第61页,自学聪明消费的宝典又一个新举措。比比谁能说出这一举措?看清包装(板书)

2.包装袋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拿出你们收集的包装袋说一说。知道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其中成分、使用方法……再看看第60页书上孩子得到的信息。可见,包装袋上的学问真大啊!

小结:包装袋上学问大,聪明消费――要看清包装辨别真假。(板书“辨别真假”)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课件创设去新开张的小店抢购的场景,有效地将生活场景还原到课堂上,让学生在短暂的“实践”中体会抢购的冲动与快乐,体现了课程的活动性;又通过自学课本和看收集到的包装袋,让学生了解包装袋的学问大,把学生从购物的冲动中引向理性思考;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识别商品,学以致用,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四、友情提醒――聪明购物

我们有了这两个法宝,购物就不会上当了。可莉莉却不同意。她一家三口住在大商场附近,开学初,妈妈给她一些零花钱。她发现买东西有点烦。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她。课件:

①校门口小店的方便面里装了口哨,真好玩。不过,包装袋上没有厂址。买不买?

②秋天到了,妈妈带莉莉去买秋装,发现一批安奈尔夏装打5折销售。买不买?

③晚上,超市对第二天到保质期的大面包开展买一送一推销活动。买不买?

④晨光油画棒在大商场的超市每盒卖21元,批发市场的文具店每盒卖15元。到哪儿去买?

同学们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看看谁的主意好。

【设计意图】四个场景的预设,将生活中学生购物的“两难”情景展现出来,学生们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本课程的社会性特点。

五、小结延伸――生活验证

通过刚才帮助莉莉,你有什么体会?(购物不盲目,要理智;不图便宜,要按需消费;选择合适的场所……)板书:按需消费不盲从

如果买到不合适的商品怎么办?请看课本第62页《聪明消费》儿歌的第四句。

回家与父母一起购物时,看《聪明消费》儿歌能帮你什么忙?下节课来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谈体会,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编《聪明消费》儿歌,有利于记忆。同时,通过在生活中验证,架设起课堂与社会的桥梁,体现了本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特点。(: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黄安福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