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七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内容
• 概述 • 病因和分类 • 休克的发展过程 • 休克的发病机制 • 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变化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休克和MODS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病因及病因学分类
1.失血与失液 → 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 )
(取决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 急性失血15-20ˊ,10-15%左右→可代偿
• 20世纪初 休克关键是血压下降
• 一次大战 Cannon 提出毒血症学说
• 二次大战后期 Beecher提出关键是血、液体丢失
• 60年代 Lillehei提出休克的微循环学说
• 70年代 休克细胞、亚细胞、分子机制
• 80年代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讲授内容
• 概述 • 病因和分类 • 休克的发展过程 • 休克的发病机制 • 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变化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休克和MODS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概述
• 1737年 Le Dran首次提出“休克”
• 1895年 Warren描述休克的症状
• 1899年 Crile休克的血管运动中枢麻痹理论
15-20ˊ,>25-30%→休克 >45-50% →死亡
大出血
2、 烧 伤(失液、疼痛、感染)
表皮角质层
真皮
皮肤全层-皮下
3、 创 伤
战争、自然灾害 、交通事故等。
4、感染(Infection shock)
内毒素性休克(endotoxic shock)
5、心脏及大血管病变
大面积急性心梗、急性心肌炎、室壁 动脉瘤破裂、严重心律失常、肺栓塞 、张力性气胸等。
2. 血管源性(vasogenic ~)——分布异常性 3. 心源性 (cardiogenic ~)
低血容量性休克 ( hypovolemic shock )


血容量减少
压力感受器负反馈减弱

静脉回流不足
交感神经兴奋

心输出量减少
外周血管收缩

血压下降
组织灌流减少

三低: CVP, CO, BP↓

ຫໍສະໝຸດ Baidu
多系统器官衰竭 (MSOF)。
从缩血管到扩管扩容
概述
研究休克的历史概况
1.症状描述阶段 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
、神志淡漠、昏迷。 (典型的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系统定位阶段 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3.微循环学说创立 休克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休克的关键不是血压,而是血流量。
1、Dr. Norman Bethune 为什么先不 处理骨折,而急于给伤员输血?
2、Dr. Norman Bethune诊断休克的 依据是什么?
典型病例
患者黄××,男性,19岁,外出务工, 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体 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 ,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 。Bp:65/50mmHg,HR:125次/分 ,T:36.8℃。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 转入昏迷,皮肤瘀斑,最终死亡。 问题:该患者发生了什么病理过程?是怎 样发生的?处于哪一阶段?此阶段微循环 变化的特点是什么?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 应如何抢救此患者。
失血失液 创伤 烧伤
感染
过敏 脊髓麻醉
损伤
心衰
⌒ ⌒
血容量减少
血管床容量增加
有效循环血 量减少
微循环障碍
休克
心泵功能障碍
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血容量



微循环组成、调节与功能
7个组成部分:
1个功能单位:物质代谢交换 2种调节:神经体液缩舒血管 3条通路:营养、直捷、短路 3个闸门:前~(阻力血管)、后~(容量血管)、分~
一高: TPR ↑
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
炎症或过敏引起的内脏小血管扩张, 血液淤滞,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心肌源性: 心梗,心肌病等
非心肌源性: 急性心脏压塞 心脏射血受阻
三、血液动力学特点分类
1.高排低阻型(hyperdynamic shock,warm
4.分子生物阶段(败血症休克) 休克细胞、亚细胞、分子机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多系统器官衰竭 (MSOF)
休克的概念
多病因、多发病环节、有多种体液 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功能紊乱 ,尤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 果的复杂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 。
休克的发病过程
休克的始动环节
以失血性 休克为例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
休克发生的机制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维 持正常微循环其依赖于:①充足的血量;②有效的心排出量;③ 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血容量充足
心泵功能正常
血管容量正常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血容量
休 心泵功能障碍 克
血管容量
shock)
2.低排高阻型(hypodynamic shock,cold
shock)
3.低排低阻型休克
三、血液动力学特点分类
低动力型
高动力型
(低排高阻型) (高排低阻型)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皮肤 苍白、冷湿 温暖、潮红
临床 多见 部分感染性休克可见
冷休克
暖休克
讲授内容
• 概述 • 病因和分类 • 休克的发展过程 • 休克的发病机制 • 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变化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休克和MODS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6、过敏(anaphylactic shock)-Ⅰ型变态反应
某些药物 、血清制 品或疫苗 、食物、 花粉等。
7、强烈的神经刺激: 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醉→神经源性休克
(neurogenic shock)
二、起始环节分类
1. 低血容量性 (hypovolemicgenic ~)
“三低一高”——CVP、CO、BP ↓和总外周阻力(TPR )↑
微循环的功能
主要功能:物质交换——营养通路 其他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休克、SIRS、MODS、MSOF、 CARS等概念;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休 克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休克时的细 胞损伤和代谢障碍;休克时体液因子的变 化;MODS的病因及发病经过;SIRS的 诊断标准;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休克及MODS的发病机制。 了解:休克和MODS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