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黛玉的为人处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林黛玉的为人处世

论林黛玉的为人处世

论林黛玉的为人处世

作者穆修 2010 年 5 月 3 号摘要: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由于家庭原因,遂长期寄居在贾府,她孤单一人,深感寄人篱下的屈辱地位,时时“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养成“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孤标性格。林黛玉不仅生的风流婉转,而且多有才情。但在贾府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中也有很多匪夷所思之事。通过对林黛玉内在的思想性格和外在的行为气质的分析,以便更好的理解其为人处世。

关键词:林黛玉为人处世

一林黛玉为人的魅力

人们在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儿”的同时,又往往会被林黛玉的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等所感动。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可林黛玉却“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毫不介意。第二十二回,宝玉一时“感忿”写了一个字帖儿,林黛玉看了“不觉可叹可笑”,还把它带回去与湘云同看。此中并不因湘云刚不久曾当众说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可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被人视之为“小性儿”的心胸狭隘的林黛玉却能做到,足见其气量宽宏了吧!林黛玉不仅在十二钗面前表现得很宽容,就是在丫环面前也不例外,林黛玉与宝玉交往过程中,经常闹别扭,这是大家所

熟悉的,丫环紫娟就曾为此事当面批评林黛玉:“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当然此类事情中,紫娟有许多是不明就里的,但林黛玉却一声也不责怪她。在这些方面,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林黛玉,不是表现得非常豁达和宽容吗?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林黛玉当面对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当宝钗提出给她送燕窝时,林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别人不知,还以为林黛玉真是个多心的人。其实,林黛玉怀疑宝钗是有原因的,从滴翠亭宝钗扑蝶时偷听了丫环说话而后又使金蝉脱壳计嫁嫌于林黛玉这事就可知宝钗的为人的确奸诈,林黛玉对她怀有戒心是很自然的。而当林黛玉处在孤苦、愁闷的心境下,宝钗给她捎来一点燕窝并与她说了几句悄悄话之后,就把心都全盘掏出来给宝钗,把内心的秘密都说了给宝钗。“若不是从前日看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钗黛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在林黛玉的率直的坦白、纯洁的心灵面前得到了些许缓和。当然这正中了宝钗设的奸计,但至少在外人看来,包括林黛玉都认为,自己与宝钗关系好了。这从后面宝玉问林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林黛玉笑道:“谁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可看出,在这里,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就相信了宝钗,不仅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不是她幼稚无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的美德。

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多么热情!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不以词害意”。又给她推荐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批改诗篇尤其认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诲人不倦”。在“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的热心的人呢?何况香菱还是一个半妾半婢的可怜人呢!林黛玉关心他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当蘅芜苑的一个老婆子晚上给她送来一包燕窝时,林黛玉命她外头“吃茶”,还能为她想到“如今天又冷,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并“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在贾府又还有谁能如此细心体察并关心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婆子呢?只有林黛玉能做到,这就足于说明她那颗心是善良的了。

不少读者认为,林黛玉总爱和宝玉闹别扭,哭哭啼啼。其实,这些现象都发生在宝黛爱情的最初阶段。当宝黛爱情进入到一种默契阶段后,林黛玉对宝玉表现出来的都是无比的温柔体贴、细致周到的关心。当一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宝玉来探黛玉因“夜深了”要离开潇湘馆时,林黛玉问:“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有人跟着没有?”又嫌他的灯不亮,把自己最好的一个给他,并指出他重物不重人,变出“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又教他如何打灯笼、路上如何走等等。是何等的温柔体贴呀!

二林黛玉的处世之道

林黛玉生活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势力十分顽固的封建没落家族,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比如王熙凤“戏效彩斑衣”那样令人恶心的“孝心”;宝钗在饮食、穿衣、点戏、猜谜等各个方面对贾母所献的殷勤和在作诗等方面对元妃的奉承以及在丫环面前的所作所为;王夫人在人前的假慈悲;“薛姨妈的爱语慰痴颦”等封建社会的遗毒等等。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虽是个弱女子她又是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的呢?

我觉得林黛玉的处世哲学就是半居半隐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而充满勾心斗角的大观园,林黛玉选择了绝不妥协,绝不敷衍趋势,随波逐流。书至第二十七回的《葬花吟》就是林黛玉的誓词她选择的却是“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人生道路。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的三首菊花诗都透露着林黛玉对五柳先生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咏菊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菊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词组时。菊梦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第一首咏菊中的“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既是对菊花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又是对陶渊明的精神境

界所欣赏。第二首问菊的前面的意境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新浑厚的艺术境界,接下来的“一样花开为底迟”“何寂寞”“可相思”则又是对自己对现实的叩问。最后一首诗中的“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将其心思表露无疑了。另外为什么林黛玉可以在菊花诗中取胜,正如处事圆滑精通人情世故的薛宝钗可以“讽螃蟹咏”一样,林黛玉本身的气质含有一丝隐士的气息。

林黛玉的这种理想性质的隐居念头很快被现实粉碎。第五十七回合因邢岫烟在迎春哪儿受了些闲气,史湘云正要去骂那些丫鬟婆子。黛玉笑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报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和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这回合中。精明能干的探春要信誓旦旦的追究“奶妈抵押累金凤赌钱一事”而迎春去显得软弱,便问众人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林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由此可知林黛玉深知在那样的社会和大家庭中身为女子的小姐们想要有所作为的是不大可能的,而且连门也出不去何谈隐居,正如探春的说的“我要是个男儿之身,早出去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的道理。”若林黛玉可以出去那世间就多了位“山中高士寂寞林”了。

那么没有出去的可能林黛玉又是过着怎样的“隐居生活”的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林黛玉的住所,在住进大观园中时大家都选了地方,书中说道: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她,便笑道:"

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可见林黛玉喜欢清淡优雅的生活的环境,再加上林黛玉时常抚弄琴音,让人联想到那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不就是一个生活中的隐者的形象吗?林黛玉的室内环境就更奇妙了。原文是这样说的: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读到这林黛玉的生活已经不是单纯的隐居性质更是诗意栖居的代表。就连的陶渊明也未必比得上。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