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鹿鸣赋第七段赏析【清代】李光地骈体文
合集下载
所宝惟贤赋第七段赏析【清代】董鄂铁保骈体文
• 嘉庆十年(1805年),升任两江总督,赏一品顶戴,成为管辖江苏、安徽和江 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嘉庆十四年(1809年),发生山阳县令王伸汉冒赈, 鸩杀委员李毓昌事件,铁保遭到免职,流放新疆。道光初年,告病退休。道光 四年(1824年),去世。
• 铁保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曾任《八旗通志》总裁,并将旗人诗文编为《白 山诗介》134卷,个人作品则编为《惟清斋全集》。铁保是满人中最著名的书 法家,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朝四大书家”。书法早年曾学 “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体”带来的板滞之病。他谪居吉林时仍 勤于临摹古法帖,引起眼病,刻有《惟清斋帖》。
作品赏析
• 武王克商之后,周朝取代商朝的消息很快传遍周边少数民族。于是有西蕃进贡 宝犬。太保召公写了一篇文章‘旅獒(远处献来的狗)’,来提醒周武王。说: 啊!英名的天子能注意修身养性,四方少数民族才能拥护中央政府。于是不论 远近,都要贡献土特产,无非是些穿的、吃的和日用器物。您当以明德示范影 响这些藩国,别把人家当诸侯。以宝玉为信物分封王亲国戚和功勋大臣做诸侯, 为的是展现亲情。非叔伯之国不必交换信物,而是以怀柔尚德来维持同少数民 族的关系。德盛并不靠拉关系。简慢君长和官吏,是不能尽得人心的;简慢人 民,国家则不能尽得民力。不要刻意追求耳目之欢,百事都要走正道,切记玩 人丧德,玩物丧志。着眼于以正路子求安宁,命令则应通过正当途径传达。不 干那些有损正事的无益之事,才能为国建功;不因异物而忽视有用的东西,人 民才能得到温饱。犬马通常是不服异地水土的。珍禽异兽,都是不能关起来养 的。不贪图远方之财宝,则人缘自然远达;尊重人才,则中央政府运行平稳。 啊!若非早晚勤政,防微杜渐,您的威信就会受到伤害。即便是功比山高,差 一件也得前功尽弃。只有关注到这些,才能永保人民安居乐业,您和您的子孙 就能永保王位。
• 铁保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曾任《八旗通志》总裁,并将旗人诗文编为《白 山诗介》134卷,个人作品则编为《惟清斋全集》。铁保是满人中最著名的书 法家,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朝四大书家”。书法早年曾学 “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体”带来的板滞之病。他谪居吉林时仍 勤于临摹古法帖,引起眼病,刻有《惟清斋帖》。
作品赏析
• 武王克商之后,周朝取代商朝的消息很快传遍周边少数民族。于是有西蕃进贡 宝犬。太保召公写了一篇文章‘旅獒(远处献来的狗)’,来提醒周武王。说: 啊!英名的天子能注意修身养性,四方少数民族才能拥护中央政府。于是不论 远近,都要贡献土特产,无非是些穿的、吃的和日用器物。您当以明德示范影 响这些藩国,别把人家当诸侯。以宝玉为信物分封王亲国戚和功勋大臣做诸侯, 为的是展现亲情。非叔伯之国不必交换信物,而是以怀柔尚德来维持同少数民 族的关系。德盛并不靠拉关系。简慢君长和官吏,是不能尽得人心的;简慢人 民,国家则不能尽得民力。不要刻意追求耳目之欢,百事都要走正道,切记玩 人丧德,玩物丧志。着眼于以正路子求安宁,命令则应通过正当途径传达。不 干那些有损正事的无益之事,才能为国建功;不因异物而忽视有用的东西,人 民才能得到温饱。犬马通常是不服异地水土的。珍禽异兽,都是不能关起来养 的。不贪图远方之财宝,则人缘自然远达;尊重人才,则中央政府运行平稳。 啊!若非早晚勤政,防微杜渐,您的威信就会受到伤害。即便是功比山高,差 一件也得前功尽弃。只有关注到这些,才能永保人民安居乐业,您和您的子孙 就能永保王位。
南园赋第七段赏析【明代】祝允明骈体文
爾其百喙歌春,孤蟬呤秋。貴語雕籠之吉了,巧囀碧隂之栗留。 或雊谷雉,或走罝兎。或屏隱孔翠,或沙立鷗鷺。
……………………………………………………… ………………………………………………………
南海子距北京永定门南约二十里,位于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冲积扇前缘。“海子”之名始于 隋唐,这里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现存为清代遗址。 南海子自辽金肇始,元明拓展,清代鼎盛,经历了辽“四时捺钵”、金“春水秋山”、元“下马 飞放泊”、明“南海子”、清“南苑”五个历史发展时期,是古代帝王游幸、狩猎、阅兵、演武、 处理政务、接见使节的重要场所。“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骑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 欲下水边台。”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描绘的《南囿秋风》,被誉为“燕京十景”之一,每到秋季, 金风来时,秋水长天,鹿雉出没,晴云碧树,红果黄叶,鸢飞鱼跃,猿啼鹤唳,其景可与云梦、 上林媲美。
国学 骈体文
南园赋
第七段
明代 祝允明
作品赏析
• 南海子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前缘,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元、明、清三代皇家苑 囿,承担着生态保障、游幸狩猎、大阅演武、政务活动等功能。作为明清皇家园林理政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地位特殊。
• 《辽史·营卫志》:“辽国尽有大漠,侵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 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捺钵”在契丹语中专指皇帝畋 猎的行在之所。四季捺钵是指春、夏、秋、冬各季皇帝各行畋猎的地方。而当时辽陪都南京 (今北京)城南广衍无际的延芳淀地域,正是辽代帝王进行“春捺钵”最为理想的地方。虽然 南海子未在延芳淀的中心地区,却在其西北上游的水源陆淀相汇地带,亦成为“春捺钵”必经 之路和行在之所。明代徐昌祚在《燕山丛录》中这样描述了帝冑在京南郊“春捺钵”时情景: “辽时每季春必来此戈猎。打鼓惊天鹅飞起,纵海东青擒之。得一头鹅,左右皆呼万岁。海东 青大仅如鹊,既纵,直上青冥,几不可见。俟天鹅至半空,欻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天鹅惊鸣, 相持殒地。”辽帝王虽在陪都南郊设有“捺钵”行在之所,却还没有形成建园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 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 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北京大学 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 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 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 ………………………………………………………
南海子距北京永定门南约二十里,位于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冲积扇前缘。“海子”之名始于 隋唐,这里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现存为清代遗址。 南海子自辽金肇始,元明拓展,清代鼎盛,经历了辽“四时捺钵”、金“春水秋山”、元“下马 飞放泊”、明“南海子”、清“南苑”五个历史发展时期,是古代帝王游幸、狩猎、阅兵、演武、 处理政务、接见使节的重要场所。“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骑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 欲下水边台。”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描绘的《南囿秋风》,被誉为“燕京十景”之一,每到秋季, 金风来时,秋水长天,鹿雉出没,晴云碧树,红果黄叶,鸢飞鱼跃,猿啼鹤唳,其景可与云梦、 上林媲美。
国学 骈体文
南园赋
第七段
明代 祝允明
作品赏析
• 南海子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前缘,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元、明、清三代皇家苑 囿,承担着生态保障、游幸狩猎、大阅演武、政务活动等功能。作为明清皇家园林理政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地位特殊。
• 《辽史·营卫志》:“辽国尽有大漠,侵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 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捺钵”在契丹语中专指皇帝畋 猎的行在之所。四季捺钵是指春、夏、秋、冬各季皇帝各行畋猎的地方。而当时辽陪都南京 (今北京)城南广衍无际的延芳淀地域,正是辽代帝王进行“春捺钵”最为理想的地方。虽然 南海子未在延芳淀的中心地区,却在其西北上游的水源陆淀相汇地带,亦成为“春捺钵”必经 之路和行在之所。明代徐昌祚在《燕山丛录》中这样描述了帝冑在京南郊“春捺钵”时情景: “辽时每季春必来此戈猎。打鼓惊天鹅飞起,纵海东青擒之。得一头鹅,左右皆呼万岁。海东 青大仅如鹊,既纵,直上青冥,几不可见。俟天鹅至半空,欻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天鹅惊鸣, 相持殒地。”辽帝王虽在陪都南郊设有“捺钵”行在之所,却还没有形成建园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 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 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北京大学 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 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 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胡琴赋第七段赏析【清代】高景芳骈体文
作品赏析
• 胡琴在唐宋时期,既是拉弦、又是弹弦乐器,两种演奏方法兼而有之。与陈旸同一时代的北宋 文人欧阳修,在他的《试院闻胡琴作》一诗中写道:“胡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 演奏方法则是弹拨,没有“用竹片轧之”的含意。在另一首诗中有着颇为详尽的记载:“奚人 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高堂一听风雪寒,坐客低回为凄怆。深入洞箫抗如歌,众音疑 是此最多,可怜繁手无断续,谁道丝声不如竹。”这里显然描写的是两弦弹拨乐器胡琴。可见, 唐宋两代,胡琴正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过渡的时期。
• 宋代的胡琴又称稽琴。宋代高承公元1080年撰辑的《事物纪原》中有:“杜挚赋序曰:秦末 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击弦于鼓 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今稽琴也。是稽康琴为弦鼗遗象明矣。”照此记述, 稽琴在北宋之时,仍靠弹拨琴弦来发音,而不是轧弦发音的拉弦乐器。在宋代陈元靓《事林广 记》(卷八)中,则明确地记载着稽琴是拉弦乐器。文中说:“稽琴本稽康所制,故名稽琴。二 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把稽琴归于公元3世纪的稽康所制,显然是伪托古人的一种附 会,这可能是陈氏效其“阮咸造阮”之说吧。同是宋人,又同是记述稽琴,却记载着两种不同 的演奏方法。这充分说明,宋代稽琴仍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的过渡阶段。,摘阮古朴。
……………………………………………………… ………………………………………………………
胡琴,属琴类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 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 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 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 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石韫玉赋第七段赏析【清代】王鸣盛骈体文
THANK YOU!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也需要聚精会神、光彩照人的 “眼睛”,古人将其叫做“诗眼”或“文眼”。它是全篇 的聚焦点,是全文最为光芒四射的地方。所以寻找到聚焦 王鸣盛(1722年7月4日—1798年1月18日),清史学家、 经学家、考据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 西江。江苏嘉定(属今上海市)人。官侍读学士、内阁学 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为“吴 派”考据学大师。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为传世之作。 另有《耕养斋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
骈体文
石韫玉赋 第七段
清代 王鸣盛
作品赏析
• 陆机的《文赋》里说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 媚。” 山,之所以倍增光辉,不是因为它本身绽放光彩,而是因 为其中蕴藏着美玉;水,之所以更加秀媚,不是因为它本 身清秀,而是因为里面含着珍珠。
• 人,之所以魅力无限,不是因为他外表有多么漂亮,而是 因为躯壳里有一个至善至美的灵魂。
徒观夫贵誇楚璧,美羡郑环,佩昭璀璨,车照孄媥,每焜煌于 朝庙,亦藻耀夫人寰,乃气如白虹,早伏一拳之内,而色运孚 尹。
……………………………………………………… ………………………………………………………
晋代陆机的《文赋》: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 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 于集翠。“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意思是:平淡无奇的山川因有了璞玉和宝珠的存在, 便拥有了光彩和可爱,拥有了令人神往的魅力。
碧梧栖凤赋第七段赏析【清代】高景芳骈体文
• 后延伸为 良禽择木而栖。
作品赏析
• 鸣凤栖梧桐源见“凤鸣朝阳”。比喻贤才得遇。唐 高適《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 • 《诗.大雅.卷阿》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
覩此碧梧,欣然而集。鸣则喈喈,飞则翕翕。翔云汉而 自娱,琢琅玕以为食。爱恣嘉树,枝劲干直。
………………………………………………………
………………………………………………………
传说很久以前有两只凤凰飞过一片梧桐林,那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凤凰很开心,于是决定在那里生 活,它们和当地的村民,和当地的动植物相处都很好,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出现了一条大蟒蛇,凤凰只能 很无奈的离开.凤凰离开之后,梧桐树和当地的村民,动植物都非常怀念凤凰,另一方面,凤凰也很怀念 在梧桐林里生活的那段时间,于是最后,凤凰还是回来了,继续栖息在梧桐树上。梧桐为树中之王,相 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 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 凤凰的这种君子风范在姜子牙、诸葛亮身上也能找到影子,他们在没有遇到“梧桐树”前,宁愿 做一个平凡的钓者耕者。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高景芳(1681―?),字远芬,汉军正红旗人,归张宗仁。《红雪 轩稿》张宗仁序曰:“余年十九,即受知于今大司空武原陈夫 子……越二年,就婚渤海……戊戌(1718年)秋,病初起,沦茗相 对,忽以汇成之稿六卷示余。且谓余曰:‘二十年绣余病后之绪言, 具在于是。’”由此上推,则其应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成婚。 景芳《七思》提到“承欢十八年”、“笄年归侯门”,可以推断她 应是18岁出阁,生年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其诗文集刊刻于康 熙五十八年(1719年),弟钦于同年所作序跋中均未提到其姊亡故, 可知景芳的卒年应在此后。
作品赏析
• 鸣凤栖梧桐源见“凤鸣朝阳”。比喻贤才得遇。唐 高適《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 • 《诗.大雅.卷阿》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
覩此碧梧,欣然而集。鸣则喈喈,飞则翕翕。翔云汉而 自娱,琢琅玕以为食。爱恣嘉树,枝劲干直。
………………………………………………………
………………………………………………………
传说很久以前有两只凤凰飞过一片梧桐林,那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凤凰很开心,于是决定在那里生 活,它们和当地的村民,和当地的动植物相处都很好,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出现了一条大蟒蛇,凤凰只能 很无奈的离开.凤凰离开之后,梧桐树和当地的村民,动植物都非常怀念凤凰,另一方面,凤凰也很怀念 在梧桐林里生活的那段时间,于是最后,凤凰还是回来了,继续栖息在梧桐树上。梧桐为树中之王,相 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 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 凤凰的这种君子风范在姜子牙、诸葛亮身上也能找到影子,他们在没有遇到“梧桐树”前,宁愿 做一个平凡的钓者耕者。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高景芳(1681―?),字远芬,汉军正红旗人,归张宗仁。《红雪 轩稿》张宗仁序曰:“余年十九,即受知于今大司空武原陈夫 子……越二年,就婚渤海……戊戌(1718年)秋,病初起,沦茗相 对,忽以汇成之稿六卷示余。且谓余曰:‘二十年绣余病后之绪言, 具在于是。’”由此上推,则其应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成婚。 景芳《七思》提到“承欢十八年”、“笄年归侯门”,可以推断她 应是18岁出阁,生年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其诗文集刊刻于康 熙五十八年(1719年),弟钦于同年所作序跋中均未提到其姊亡故, 可知景芳的卒年应在此后。
刺绣赋第七段赏析【清代】高景芳骈体文
• 《刺绣赋》描写的是女子刺绣的过程和绣品完成后互相传 观欣赏 的乐趣。
作品赏析
• 清代刺绣,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 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 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 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 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 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 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 深受人们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初丝丝以积累,旋层层而璀璨。即叶襯花,由枝生干。 目流波以神凝,风行水而文涣。
……………………………………………………… ………………………………………………………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 (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 “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 需要。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也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 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 展成绣在服装上。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刺绣赋
第七段
清代 高景芳
作品赏析
• 刺绣起源很早。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虞舜之时,已 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 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 年)卢眉娘以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 见于前者著录。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 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作品赏析
• 清代刺绣,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 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 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 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 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 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 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 深受人们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初丝丝以积累,旋层层而璀璨。即叶襯花,由枝生干。 目流波以神凝,风行水而文涣。
……………………………………………………… ………………………………………………………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 (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 “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 需要。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也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 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 展成绣在服装上。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刺绣赋
第七段
清代 高景芳
作品赏析
• 刺绣起源很早。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虞舜之时,已 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 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 年)卢眉娘以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 见于前者著录。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 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尖山观潮赋第七段赏析【清代】盛大士骈体文
• 学问淹雅,诗、画俱佳,其山水以娄东王氏为宗,而加脱 略,落落有大家风格。其烟浔云峤图苍莽深秀,灵芬馆图 萧疏幽旷,真不婉娄东正派。有《蕴素阁集》、《溪山卧 游录》。所著《泉史》一书,成於道光十四年(一八三 四)。其名著录于《墨林今话》、《蝶隐园书画杂缀》、 《艺林见闻录》、《畊砚田斋笔记》、《清画家诗史》、 《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国学 骈体文
尖山观潮赋
第七段
清代 盛大士
作品赏析
• 在盐官东面,有一座突出在钱塘江湾的尖山,站在山上居高临下, 矗立沧涛,朝潮夕返,必经其麓,更是胜地。海宁观音寺就座落在 大尖山西侧,原名观音庙。
• 盐官始建于西汉,吴王刘濞煮海前,一直为海宁州、县治的所在地。
瞰潮汐之奔迅兮,駴洪流之汪洋。乍駕轶拔擢而揚汨兮, 旋溫汾滌汔。羌莫從而縷詳。
……………………………………………………… ………………………………………………………
盐官是一座千年古城,古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动人的传说和壮观的涌潮,可谓一日游千 年,满城尽奇观,景区集自然奇观与人文盛景于一身,以海宁潮胜景和盐官古镇风情取胜,海宁 潮胜景:盐官的不同凡响,就在于它是世界著名的观潮胜地,自古以来,天下奇观海宁潮以其独 特的壮美雄姿而令人神往。
THANK YOU!
• 在唐朝,盐官就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繁盛的宗教而名扬海内外;北宋 大文豪苏轼就曾在诗中称之为“古邑”;
• 至明清时期,更有海宁陈家“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荣耀而 声名远播;
• 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的史实和乾隆身世之迷的民间传说,使这座 地位显赫而又讳莫如深的陈阁老宅充满了传奇色彩。
作品赏析
• 海宁观潮习俗沿袭千年,经久不衰。自明清以来,每逢农历八月十 八为传统的“观潮节”。这一日,游客云集,热闹非凡。海宁每年 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八月二十举办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由 民间自发的观潮活动,转变成成熟的旅游活动,并融入了文化、经 济等时代概念,年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慕名而来,呈现了“万马奔 腾海宁潮,江潮人潮两相涌”的又一奇观。
国学 骈体文
尖山观潮赋
第七段
清代 盛大士
作品赏析
• 在盐官东面,有一座突出在钱塘江湾的尖山,站在山上居高临下, 矗立沧涛,朝潮夕返,必经其麓,更是胜地。海宁观音寺就座落在 大尖山西侧,原名观音庙。
• 盐官始建于西汉,吴王刘濞煮海前,一直为海宁州、县治的所在地。
瞰潮汐之奔迅兮,駴洪流之汪洋。乍駕轶拔擢而揚汨兮, 旋溫汾滌汔。羌莫從而縷詳。
……………………………………………………… ………………………………………………………
盐官是一座千年古城,古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动人的传说和壮观的涌潮,可谓一日游千 年,满城尽奇观,景区集自然奇观与人文盛景于一身,以海宁潮胜景和盐官古镇风情取胜,海宁 潮胜景:盐官的不同凡响,就在于它是世界著名的观潮胜地,自古以来,天下奇观海宁潮以其独 特的壮美雄姿而令人神往。
THANK YOU!
• 在唐朝,盐官就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繁盛的宗教而名扬海内外;北宋 大文豪苏轼就曾在诗中称之为“古邑”;
• 至明清时期,更有海宁陈家“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荣耀而 声名远播;
• 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的史实和乾隆身世之迷的民间传说,使这座 地位显赫而又讳莫如深的陈阁老宅充满了传奇色彩。
作品赏析
• 海宁观潮习俗沿袭千年,经久不衰。自明清以来,每逢农历八月十 八为传统的“观潮节”。这一日,游客云集,热闹非凡。海宁每年 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八月二十举办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由 民间自发的观潮活动,转变成成熟的旅游活动,并融入了文化、经 济等时代概念,年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慕名而来,呈现了“万马奔 腾海宁潮,江潮人潮两相涌”的又一奇观。
士伸知己赋第七段赏析【北宋】蔡襄骈体文
•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黄石公说,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司马迁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吕坤说,富以能施为德; 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不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增广贤文》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 儒贝尔说,如果你贫穷,用你的美德来显示自己,如果你富有,用你的善行来显示自己。贫穷是不需要计划 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没有人会为你的贫穷负责,却有人为你的富有而喝彩。 • 心灵的困顿,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真正的富有,是让自己的心灵富足,不攀比,不张望,专注自己, 用心生活。贫穷和富贵就是一念之间,观念决定贫与富,心态决定苦与乐。。贫贱时,眼中不羡富贵, 他日得志,必不骄傲;富贵时,心中不忘贫贱,一旦失败,必不气馁。
•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 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 ;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 松,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 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其诗文清妙, 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传世。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 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 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 蔡襄逝;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 • 这话原是《吕氏春秋》里面引周公旦的话:"君子屈于不已知而伸于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吕坤说,富以能施为德; 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不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增广贤文》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 儒贝尔说,如果你贫穷,用你的美德来显示自己,如果你富有,用你的善行来显示自己。贫穷是不需要计划 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没有人会为你的贫穷负责,却有人为你的富有而喝彩。 • 心灵的困顿,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真正的富有,是让自己的心灵富足,不攀比,不张望,专注自己, 用心生活。贫穷和富贵就是一念之间,观念决定贫与富,心态决定苦与乐。。贫贱时,眼中不羡富贵, 他日得志,必不骄傲;富贵时,心中不忘贫贱,一旦失败,必不气馁。
•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 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 ;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 松,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 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其诗文清妙, 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传世。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 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 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 蔡襄逝;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 • 这话原是《吕氏春秋》里面引周公旦的话:"君子屈于不已知而伸于
钱唐怀古赋第七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THANK YOU!
• 据《汉书·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下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 武林山指西湖群山,其时发源于西湖群山的诸水(武林水),入海而不入湖, 可见西汉时期武林湾仍与海相通,杭州地区尚未成陆。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
骈体文
钱唐怀古赋 第七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钱唐,古代地名,西汉时会稽郡西部都尉治所。钱唐县的地理位置,最早见于 记载的为南朝刘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曾任钱唐县令的刘道真所著《钱 唐记》:“昔一境逼近江流,县在灵隐山下,至今基址犹在”。另有古代人物 钱唐(1314―1394),浙江象山丹城人,明洪武初刑部尚书。不仕元朝,隐 遁山中且耕且读,史称“博学敦行”、“强直”。作官后坚守所学,清正廉直, 以匡君为仁为己任,屡谏朱元璋,尤以1370年袒腹扶棺入朝反对朱元璋以孟子 “君轻民贵”、“草芥寇仇”、“为非臣子所宜言”下诏废孟,迫使其收回成 命,称著于史籍,《明史》有传。
浦寒积铁之幢,苔绣坦沙之镞,灵石未倾,断岸弥曲。此非射 朝之故迹,钱武肃王之所兴筑者乎。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 (1775)进士。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古体有时藻 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 能继朱(彝尊)、杭(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文的著名。 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
秋灯赋节选【清代】王鸣盛骈体文
以暑退宵凉,短檠可亲为韵
秋燈赋
清代
节选
王鸣盛
作品赏析
• • • • • • • • 八月残暑退,秋声满庭树。 岂无四方志,衰病迫霜露。 辽东黄头奴,稔恶天震怒。 南北会当一,老我悲不遇。 子孙勉西迁,俗厚吾所慕。 约己收孤嫠,教子立门户。 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 永为河渭民,勿惮关山路。
第一段
• 节届素秋,尽驱阑暑,看陇首之云飞,听阶前之虫语。商 飚乍系,既褪荷衣。溽雨初收,旋催霜杵。惟遥夜之泬寥, 坐空斋以容与。沉沉众籁,静挂银河。侧侧轻寒,先侵白 紵。爰继晷以焚膏,代然脂而束炬。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尔其月影斜,星光碎,籖响频漏,下再纸窻,竹屋佳趣, 何如绿幕,黄簾分阴可爱,擁万轴以自豪,与百城而堪配。 图史纷陈,圣贤相对。细字繁密而难分,倦腕摩挲而欲退。 凭策勋于一燈,洗昏眼而无礙。
第三段
• 于是露零浥浥,叶下萧萧。玉虫彩逗,金粟光摇。展绳床 而移照,拂棐几而重桃。留兹残烬,鉴徹清宵,伊青燈之 有味,兼秋夜之方长,晴霁纔开于积雨,郊墟巳送夫新凉。 襯瘦影之凄清,矮牕晕碧,数曙鸡之鸣唤,晓户馀光,差 比忠宣之帐无。需车胤之囊茗,椀略
第五段
省略
第六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王鸣盛( 1722 年 7 月 4 日 —1798 年 1 月 18 日),清史 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 字西庄,晚号西江。江苏嘉定(属今上海市)人。 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以 汉学考证方法治史,为“吴派”考据学大师。撰 《十七史商榷》百卷,为传世之作。另有《耕养斋 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
THANK YOU!
秋燈赋
清代
节选
王鸣盛
作品赏析
• • • • • • • • 八月残暑退,秋声满庭树。 岂无四方志,衰病迫霜露。 辽东黄头奴,稔恶天震怒。 南北会当一,老我悲不遇。 子孙勉西迁,俗厚吾所慕。 约己收孤嫠,教子立门户。 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 永为河渭民,勿惮关山路。
第一段
• 节届素秋,尽驱阑暑,看陇首之云飞,听阶前之虫语。商 飚乍系,既褪荷衣。溽雨初收,旋催霜杵。惟遥夜之泬寥, 坐空斋以容与。沉沉众籁,静挂银河。侧侧轻寒,先侵白 紵。爰继晷以焚膏,代然脂而束炬。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尔其月影斜,星光碎,籖响频漏,下再纸窻,竹屋佳趣, 何如绿幕,黄簾分阴可爱,擁万轴以自豪,与百城而堪配。 图史纷陈,圣贤相对。细字繁密而难分,倦腕摩挲而欲退。 凭策勋于一燈,洗昏眼而无礙。
第三段
• 于是露零浥浥,叶下萧萧。玉虫彩逗,金粟光摇。展绳床 而移照,拂棐几而重桃。留兹残烬,鉴徹清宵,伊青燈之 有味,兼秋夜之方长,晴霁纔开于积雨,郊墟巳送夫新凉。 襯瘦影之凄清,矮牕晕碧,数曙鸡之鸣唤,晓户馀光,差 比忠宣之帐无。需车胤之囊茗,椀略
第五段
省略
第六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王鸣盛( 1722 年 7 月 4 日 —1798 年 1 月 18 日),清史 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 字西庄,晚号西江。江苏嘉定(属今上海市)人。 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以 汉学考证方法治史,为“吴派”考据学大师。撰 《十七史商榷》百卷,为传世之作。另有《耕养斋 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
THANK YOU!
云无心以出岫赋第六段赏析【清代】李光地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云无心以出岫赋
第六段
清代 李光地
作品赏析
• 云无心以出岫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云朵已经无心出山,鸟儿飞累了而 回家。 比喻作者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隐,表露自己的高洁志趣和找到 归宿的愉悦。”岫(xiù袖):山穴。这两句大意是:白云无意间从山穴里悠然飘 出,鸟儿飞倦了自然知道返回山林。这是陶渊明初归田园怀着喜悦心情所看到 的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淡泊闲逸的心境和清静恬适的生活情趣。两句可用于 写宁静的山景。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 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 理学名臣。
•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 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 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迅回馬而驅車兮,望松菊之青青。離塵氛之靡靡兮,混 元化之冥冥。
……………………………………………………… ………………………………………………………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 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 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 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 心志。
•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县令, 政 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 元兴三年(404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 南京)。至义熙元年(405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 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 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 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 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 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城西老屋赋第七段赏析【清代】李慈铭骈体文
• 李慈铭乃清代旧文学的殿军,除经、史著述之外,刻有《越缦堂文 集》12卷、《湖塘林馆骈体文》 2卷、《白华绛跗阁诗初集》10卷 及《霞川花隐词》、《杏花香雪斋诗二集》、《桃花圣解庵乐府》。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李慈铭《城西老屋赋》说故居“三桥夹啮”是也。现下永乐桥、菜市桥均已不 存,独有迎恩桥依然故我,实为绍兴古桥之幸。
• 李慈铭诗中,雍乐桥有时写作永乐桥,每年春涨,水流鱼乐,便有非渔民来此 扳罾下网,坐收渔利。其实,西郭临近大江大湖,河网如织,正是鱼米之乡, 永乐桥至箭楼一带,恰便成为鱼市。李慈铭《城西老屋赋》,对于此处鱼市的 描绘尤其细致,曰:
诏幼子童孙以扬榷兮,勿笑前而拙古。溯厥相宅,面城 阻湖。门向朝日,室通曲渠。东庯而畐,西迆而纡。
………………………………………………………
………………………………………………………
李慈铭晚年居北京,有《梦故庐记》,说他横河旁的故居,“有屋三十间,为重屋者十间。”重 屋指楼屋。他说:“然比夕辄梦,梦辄在故居。或童幼嬉戏,或忧患屏营,游神悦魂,歌哭不舍。 及入京师,居益久,梦益数。近年屡梦营故居,或墙垣仅周,或堂寝粗立,亦欣然以喜,谓先业 之可就,暮年之有托。北望永乐之桥,南瞻箭楼之市,河水湛湛,里巷依然,俯仰之间,遽然以 醒,辄惝恍久之。”李慈铭横河街故居,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城时毁于战火,以至 同治五年(1866年)他请假南归时,已无一椽可居,不得不夜宿横河舟中。他后半生一直觉得愧 对先人,所以“屡梦营故居”,希冀恢复。
• 《城西老屋赋》记叙故乡祖宅的变迁,字里行间满怀着对先祖和儿时生活的眷念,记述了童年时的书屋 环境及放学玩耍的趣事,写水香书屋:维西之偏,实为书屋。先生言归,兄弟相速。探巢上树,捕鱼入 洑。书而出塾。水香书屋本是作者六世祖梅溪府君读书的地方,李慈铭七岁时在此读书。咸丰十年九月 二十九日,小窗临水,对面高柳一树,每晚课毕,尚未下水光黶然,微见树影;结合这一段描写不难看 出,水香书屋的读书生活在李慈铭一生中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李慈铭第二次入都时所作,其时他虽 然考中举人, 活依然穷困潦倒。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李慈铭《城西老屋赋》说故居“三桥夹啮”是也。现下永乐桥、菜市桥均已不 存,独有迎恩桥依然故我,实为绍兴古桥之幸。
• 李慈铭诗中,雍乐桥有时写作永乐桥,每年春涨,水流鱼乐,便有非渔民来此 扳罾下网,坐收渔利。其实,西郭临近大江大湖,河网如织,正是鱼米之乡, 永乐桥至箭楼一带,恰便成为鱼市。李慈铭《城西老屋赋》,对于此处鱼市的 描绘尤其细致,曰:
诏幼子童孙以扬榷兮,勿笑前而拙古。溯厥相宅,面城 阻湖。门向朝日,室通曲渠。东庯而畐,西迆而纡。
………………………………………………………
………………………………………………………
李慈铭晚年居北京,有《梦故庐记》,说他横河旁的故居,“有屋三十间,为重屋者十间。”重 屋指楼屋。他说:“然比夕辄梦,梦辄在故居。或童幼嬉戏,或忧患屏营,游神悦魂,歌哭不舍。 及入京师,居益久,梦益数。近年屡梦营故居,或墙垣仅周,或堂寝粗立,亦欣然以喜,谓先业 之可就,暮年之有托。北望永乐之桥,南瞻箭楼之市,河水湛湛,里巷依然,俯仰之间,遽然以 醒,辄惝恍久之。”李慈铭横河街故居,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城时毁于战火,以至 同治五年(1866年)他请假南归时,已无一椽可居,不得不夜宿横河舟中。他后半生一直觉得愧 对先人,所以“屡梦营故居”,希冀恢复。
• 《城西老屋赋》记叙故乡祖宅的变迁,字里行间满怀着对先祖和儿时生活的眷念,记述了童年时的书屋 环境及放学玩耍的趣事,写水香书屋:维西之偏,实为书屋。先生言归,兄弟相速。探巢上树,捕鱼入 洑。书而出塾。水香书屋本是作者六世祖梅溪府君读书的地方,李慈铭七岁时在此读书。咸丰十年九月 二十九日,小窗临水,对面高柳一树,每晚课毕,尚未下水光黶然,微见树影;结合这一段描写不难看 出,水香书屋的读书生活在李慈铭一生中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李慈铭第二次入都时所作,其时他虽 然考中举人, 活依然穷困潦倒。
秋云赋节选【清代】李雯骈体文
清代骈体文
秋云赋
节选
清代 李雯
第一段
• 象罔先生游于沆□(穴良)之野,弭节于洞庭之墟。案衍沅 湘徘徊江沱,览云梦而不足。横四海而焉如,于时白帝柄 矩,金虎含符,蓐收秉钺,天驷戒途。爰有飞云带于平芜, 雅雅邕邕,谸谸芃芃。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归雁横丽,群山遥耸,态淫裔而莫整,意修娟而动容。飞 黄腾趭,昂首而长嘶。翠虬苍麟,踯躅而羁空,乃命于餐 霞。公子曰:微夫秋云之为气也,蓬蓬乎发乎苍漭之野, 曼羡兮冠乎嶻嶪之峰。澹兮澄波之上,揫揫兮介士之胸。 蔚兮滉兮,不可得而称也,子盍为吾赋之。
THANK YOU!
第五段
省略
第六段—第八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李雯(1607—1647),字舒章,江南青浦(今上海)人。 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 五年(1642)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被 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乡 试同考官。顺治三年(1646)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京途 中染病,后不治而亡。著有《蓼斋集》四十七卷、《蓼斋 后集》五卷。
第三段
• 餐霞公子操笔而言曰:若夫凉驾徐引,阖风既飘,高旻敛 气,山川潚漻。素霓屈尾而菌蠢兮,青女皎彯而峙乎西郊。 览丰沚之澄夷兮,隒厓漮泂之飗飂。玉绳静暟以幽虯兮, 析津泞濪而迢遥。灏溔廓空不可得而沂兮,亦独有流云而 为之招。
第四段
省略
• 尔其出自岩窦,放揽大寞。撇裂广除,腾驾飞阁。经玄丘 以淡浮兮,渍澧浦之沃泽。纡廻薄之流离兮,扬轻溶而自 适。蹠高衢以纵送兮,工缮緻而靡格。岁芳华其日倦兮, 翩独滉漾而不可止。眷顾芳楚以掩蔼兮,亦又沄沄其未下。
秋云赋
节选
清代 李雯
第一段
• 象罔先生游于沆□(穴良)之野,弭节于洞庭之墟。案衍沅 湘徘徊江沱,览云梦而不足。横四海而焉如,于时白帝柄 矩,金虎含符,蓐收秉钺,天驷戒途。爰有飞云带于平芜, 雅雅邕邕,谸谸芃芃。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归雁横丽,群山遥耸,态淫裔而莫整,意修娟而动容。飞 黄腾趭,昂首而长嘶。翠虬苍麟,踯躅而羁空,乃命于餐 霞。公子曰:微夫秋云之为气也,蓬蓬乎发乎苍漭之野, 曼羡兮冠乎嶻嶪之峰。澹兮澄波之上,揫揫兮介士之胸。 蔚兮滉兮,不可得而称也,子盍为吾赋之。
THANK YOU!
第五段
省略
第六段—第八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李雯(1607—1647),字舒章,江南青浦(今上海)人。 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 五年(1642)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被 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乡 试同考官。顺治三年(1646)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京途 中染病,后不治而亡。著有《蓼斋集》四十七卷、《蓼斋 后集》五卷。
第三段
• 餐霞公子操笔而言曰:若夫凉驾徐引,阖风既飘,高旻敛 气,山川潚漻。素霓屈尾而菌蠢兮,青女皎彯而峙乎西郊。 览丰沚之澄夷兮,隒厓漮泂之飗飂。玉绳静暟以幽虯兮, 析津泞濪而迢遥。灏溔廓空不可得而沂兮,亦独有流云而 为之招。
第四段
省略
• 尔其出自岩窦,放揽大寞。撇裂广除,腾驾飞阁。经玄丘 以淡浮兮,渍澧浦之沃泽。纡廻薄之流离兮,扬轻溶而自 适。蹠高衢以纵送兮,工缮緻而靡格。岁芳华其日倦兮, 翩独滉漾而不可止。眷顾芳楚以掩蔼兮,亦又沄沄其未下。
七疗其五饮酒之乐第七段赏析【清代】张潮七体赋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张潮生于清顺治七年(1659年),卒于康熙四十六年 后(1707年),字山来,又字心斋,号三在道人,安 徽歙县柔川村人。张潮出生于官宦书香之家。其父张习孔, 字念难,号黄岳,顺治已丑(1649年)进士,官至刑 部侍郎、山东督学佥事。张潮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 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张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 《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 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饮中八仙令》、 《鹿葱花馆诗钞》等。 张潮也是清代刻书家,曾刻印《檀 几从书》、《昭代从书》(山帙、水帙、花帙、鸟帙、鱼 帙、酒帙、书帙、御帙、数帙)等。
THANK YOU!
作品赏析
《七疗》为张潮自抒丧偶之痛的散文,与枚乘《七发》同其辞旨。 时人称此文“愈出愈奇”,“非世间之文人才子,不能有此情癖; 非世间之文人才子,亦不能疗此情癖”。 • 《七疗》中蕪园主人抱悲愤郁懑之疾,形容惨淡,情思消阻,舌辩先生 为之消恨解忧,分陈陆博之豪、骑射之豪、功名之会、翰墨之娱、饮 酒之乐、遨游、神仙道术之事,最后以访仙谒神求灵药而使主人 “鼓掌而笑,色飞眉舞,耳目发皇,不知疾之已去。 采瑶池之上药,摘蓬莱之异草,筐碧藕兮筥蟠桃,篚交梨兮笼火枣。 此句出自清朝张潮的《七疗》,句中所列全为奇珍异宝。林语堂认 为“火枣”是“熏烤过的枣子”,没有译出magic dates这一真正 意义。事实上,“火枣”是传说中的新鲜仙果之名,食之能腾飞。 陆龟蒙有“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之句。
七体赋 骈体文
七疗其五饮酒之乐 第七段
清代 张 潮
作品赏析
• 酒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以年节为例,最著名的就有:正 月初一喝的“年酒”,贺岁喝的“年节酒”,端午喝的“菖蒲酒”, 中秋喝的“团圆酒”,重阳喝的“菊花酒”、“良乡酒”等。而文 人是一个较为独特的阶层,即使在年节活动中,他们也会深深烙上 自己的印迹。如重阳节,他们就会“提壶携盍,出郭登高,南则在 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 则西山八刹等处”,在此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也”,这就非一般平民所从事的了。又如二月初三日,甘肃成县儒 生“集文昌宫祝寿,作会饮酒”,成为“文昌会”;二月十五日学 者士人“采百花酣饮赋诗,各学徒争谒长,谓之花朝酒”,都是文 人的独占品。
秋云赋第十一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畸頔媞尼,纵横肆诞。莽霭蓊藯,濂瀸漪澯。嵸巃葳蕤,郁桡 颓澹。岐岐苞苞,倢傛而佔襜,貌层山丛石之崷崪。
……………………………………………………… ………………………………………………………
秋天的云是温柔而富有诗意的,它没有夏日的狂燥,没有春天的变幻不定,更没有冬天的阴沉无 情。秋天的云更像怀春的少女,在天空中编织她美丽的梦,那是绚丽多姿的梦。有时候就像少女 青丝飘逸而柔顺,在天空中自由的摆动。古人有个说法“风从虎,云从龙”,说是虎的出现必然 伴随着风,《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中的描写也是先起了一阵大风而后一只吊睛白额的“大 虫”才出现在丛林里。而“云从龙”的影响更是深远,直到现在也有人起名叫“云龙”。
• 古代诗歌中对云的描写也增加了云的“仙气”。比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句就通过 云将“隐者”形象变得更神秘了,再如“白云生处有人家”,更是借助云的奇幻特点增加了诗 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云在古人心中的形象。当然有时候这种形象 带走迷信色彩,但是也是古人在云这一事物中的思想观念的体现。
作品赏析
• 艾草的防蚊虫作用记载古已有之,很多地方端午节都要插艾草,也有防蚊驱虫远离病灾的寓意。 类似的办法梅尧臣也写过:“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可见古时候艾叶的使用相当广泛和流行。
• 艾叶是初级蚊香,古代还有成品的蚊香,宋代就已经出现。宋代的一本《格物粗谈》中记载了 当时的蚊香:“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宋代诗人 华岳的诗《苦蚊》也写到了蚊香的使用:“四壁人声绝,榻下蚊烟灭”,还有陈藻《乐轩集》 也提到蚊香“野店蚊烟接,官途松吹长”,这些诗句说明当时蚊香已经很普遍,各处都能使用。
•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生命轻。颈已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 幮,一使夜景清。”(《蚊》)。
……………………………………………………… ………………………………………………………
秋天的云是温柔而富有诗意的,它没有夏日的狂燥,没有春天的变幻不定,更没有冬天的阴沉无 情。秋天的云更像怀春的少女,在天空中编织她美丽的梦,那是绚丽多姿的梦。有时候就像少女 青丝飘逸而柔顺,在天空中自由的摆动。古人有个说法“风从虎,云从龙”,说是虎的出现必然 伴随着风,《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中的描写也是先起了一阵大风而后一只吊睛白额的“大 虫”才出现在丛林里。而“云从龙”的影响更是深远,直到现在也有人起名叫“云龙”。
• 古代诗歌中对云的描写也增加了云的“仙气”。比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句就通过 云将“隐者”形象变得更神秘了,再如“白云生处有人家”,更是借助云的奇幻特点增加了诗 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云在古人心中的形象。当然有时候这种形象 带走迷信色彩,但是也是古人在云这一事物中的思想观念的体现。
作品赏析
• 艾草的防蚊虫作用记载古已有之,很多地方端午节都要插艾草,也有防蚊驱虫远离病灾的寓意。 类似的办法梅尧臣也写过:“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可见古时候艾叶的使用相当广泛和流行。
• 艾叶是初级蚊香,古代还有成品的蚊香,宋代就已经出现。宋代的一本《格物粗谈》中记载了 当时的蚊香:“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宋代诗人 华岳的诗《苦蚊》也写到了蚊香的使用:“四壁人声绝,榻下蚊烟灭”,还有陈藻《乐轩集》 也提到蚊香“野店蚊烟接,官途松吹长”,这些诗句说明当时蚊香已经很普遍,各处都能使用。
•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生命轻。颈已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 幮,一使夜景清。”(《蚊》)。
秋阳赋第八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图片欣赏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 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 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国学 骈体文
秋阳赋
第八段
北宋 苏 轼
作品赏析
• 东坡之秋阳赋,起于与越王之孙的对话。他说:“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 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在这样的浩 淼文章里,我只能叹息自己笔力的不健。东坡以心之明、气之清、善恶之坚百谷、恶欲之陨群 木来比拟秋阳无比的繁华和光芒万丈,这样的气势和辉映万千,真是古今之大文章也!接下来, 东坡用一些比喻来比喻秋阳的浩大和稳健,来表达一种自比宇宙之无限的悠然心情。他说: “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温, 寒至于凉而已矣。”秋阳生于华屋之下,就是说秋阳与大地民间紧紧相连;秋阳长游于朝廷之 上,就是说古今贯穿一切的光和热量出没于辉煌的庙堂之上,与政治的功罪千秋而千秋。然而 秋阳的本质并不只是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硕大无边,更是指它的出神入化,它的入于四季之变 迁和宇宙之根本的变化演进。所以,苏轼以如椽的巨笔勾勒了一个浩大的秋阳世界。
•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歌赋第七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其语调发音还有高雅、文雅、风雅、清雅、幽雅等大雅脱俗之义,娓娓道来圆 润清丽,美妙悦耳,理应成为国家正音,人人学范,学说秦声雅言成为附庸风 雅之风尚。《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论语骈 枝·释雅言》曰:“夫子诵诗、读书、执礼必正言其音。”为此,王朝定期召 集各诸侯国雅语推广人员进行语言文字教范和语音训练,统一通用文字和发音 标准,以“达其志,通其欲。”
作品赏析
• 郑卫之音,意思是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自《礼记·乐记》。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 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 《歌赋》虚构了 东吴公子与西楚大夫” 两个人物,以东吴公子寄情宴乐,西 楚大夫造访给他讲歌之所发与所兆 , 最后以西楚大夫赋《幽兰》与《渌水》之 歌结束全文。
• 郑卫之音是周代民歌的总称。周代特别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是民歌繁荣的时 期,各种类型的民歌大量涌现,其中尤以产生于黄河流域郑、卫、宋、齐等诸 侯国的民歌最具特色①,“郑卫之音”即由此得名。
• 周代民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是史有定论的,它的题材相当广泛。仅从《诗经》里 收集到的而言,就有反映妇女集体采集的欢乐情景(《芣苢》),控诉农民饱 受严重剥削、讽刺剥削阶级不劳而获(《七月》、《伐檀》),歌颂青年男女 的纯真爱情(《关雎》、《出其东门》、《木瓜》),再现夫妻之间的离愁别 绪(《君子于役》),同情对强迫婚姻的反抗(《行露》、《氓之蚩蚩》), 等等等等,实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
•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都有很深厚的功 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 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 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
作品赏析
• 郑卫之音,意思是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自《礼记·乐记》。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 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 《歌赋》虚构了 东吴公子与西楚大夫” 两个人物,以东吴公子寄情宴乐,西 楚大夫造访给他讲歌之所发与所兆 , 最后以西楚大夫赋《幽兰》与《渌水》之 歌结束全文。
• 郑卫之音是周代民歌的总称。周代特别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是民歌繁荣的时 期,各种类型的民歌大量涌现,其中尤以产生于黄河流域郑、卫、宋、齐等诸 侯国的民歌最具特色①,“郑卫之音”即由此得名。
• 周代民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是史有定论的,它的题材相当广泛。仅从《诗经》里 收集到的而言,就有反映妇女集体采集的欢乐情景(《芣苢》),控诉农民饱 受严重剥削、讽刺剥削阶级不劳而获(《七月》、《伐檀》),歌颂青年男女 的纯真爱情(《关雎》、《出其东门》、《木瓜》),再现夫妻之间的离愁别 绪(《君子于役》),同情对强迫婚姻的反抗(《行露》、《氓之蚩蚩》), 等等等等,实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
•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都有很深厚的功 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 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 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
秋夜读书赋第七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潘耒幼年失怙,先后受学于长兄潘柽章、戴笠、吴炎、王 锡阐、徐枋、顾炎武等遗民学者,“于经籍、子史、诗赋、 古文词、历算、声音之学,课习讨论,遂无不洞达”。康 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开“博学鸿儒”制科,延揽 天下名士,潘耒于困顿之馀以布衣膺荐;次年三月试为二 等第二名,授官翰林院检讨,人《明史》馆,充纂修史官, 负责草拟《明史·食货志稿》与洪武至宣德《五朝史稿》。 后又充日讲官,知起居注,兼修《清世祖实录》《圣训》。
国学 骈体文
秋夜读书赋 第七段
清代 潘 耒
作品赏析
• 潘耒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 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 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 《圣训》。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 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本朝旧制, 京官并许条陈。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夫人主明 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 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其在 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如此,则 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 擢,以作敢言之气。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既以布衣进,齿 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收众珍于沧海,揽羣材于邓林。艺无誇于游目,道唯取 乎会心。言无言而逾贵,味无味而可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 谥号“文贞”。雍正元年(1723年),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THANK YOU!
• 《乐府诗集·琴曲歌辞·题解》:“古琴曲有五曲、九引、十二操。五曲:一曰《鹿鸣》,二 曰《伐檀》,三曰《驺虞》,四曰《鹊巢》,五曰《白驹》。”
作品赏析
• 《孟子·尽心上》:“ 孟子 曰:‘君子有 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 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 鹿鸣周朝宴乐群臣嘉宾所用。为汉代仅存雅歌四篇之一。蔡邕《琴赋》、《琴操》中均有此曲 目。据说,由汉末杜夔传至魏左延年,晋荀勖用为行礼诗。唐代韩愈在《送杨少尹序》中说: “举于其乡,所传,即是 所谓开元遗声。”明张延玉将此曲收入《理性元雅》,直至清末仍有刊传。现存琴曲与历史上 记载的同名曲有无联系,尚待研究。
是以嘉祐追論,美歐陽之司柄。元和動色,為權公之作 楨。寄語太忙,無煩地上之友。
……………………………………………………… ………………………………………………………
鹿鸣宴源于周代兴贤能的乡饮酒礼,《仪礼·乡饮酒礼》贾公彦疏引郑(玄)目录云:“诸侯之乡大 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则此礼一开始就与地方向国君献贤 能有关,故唐以后很自然地被引进为科举礼仪。又《礼记·乡饮酒义》有“工入,升歌三终”语, 孔颖达疏:“‘工入,升歌三终’者,谓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 一终也。”因升堂乐首奏《鹿鸣》,故称“鹿鸣宴”。《宋史》卷114《乡饮酒礼》谓该礼有三种 类型:一是乡大夫三年大比,兴贤者能者,于是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以礼宾之”;二是祭祀时 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三是春秋习射,先行乡饮礼。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 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 理学名臣。
•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 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 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国学 骈体文
秋高鹿鸣赋
第七段
清代 李光地
作品赏析
• 秋高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 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 《鹿鸣》出自《诗经·小雅》,是《小雅》的首篇,为先秦宫廷乐歌。《仪礼注疏》:“《鹿 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修政之乐歌也。此采其己有旨酒,以召嘉宾,嘉宾既来, 示我以善道。又乐嘉宾有孔昭之明德,可则效也。”
THANK YOU!
• 《乐府诗集·琴曲歌辞·题解》:“古琴曲有五曲、九引、十二操。五曲:一曰《鹿鸣》,二 曰《伐檀》,三曰《驺虞》,四曰《鹊巢》,五曰《白驹》。”
作品赏析
• 《孟子·尽心上》:“ 孟子 曰:‘君子有 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 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 鹿鸣周朝宴乐群臣嘉宾所用。为汉代仅存雅歌四篇之一。蔡邕《琴赋》、《琴操》中均有此曲 目。据说,由汉末杜夔传至魏左延年,晋荀勖用为行礼诗。唐代韩愈在《送杨少尹序》中说: “举于其乡,所传,即是 所谓开元遗声。”明张延玉将此曲收入《理性元雅》,直至清末仍有刊传。现存琴曲与历史上 记载的同名曲有无联系,尚待研究。
是以嘉祐追論,美歐陽之司柄。元和動色,為權公之作 楨。寄語太忙,無煩地上之友。
……………………………………………………… ………………………………………………………
鹿鸣宴源于周代兴贤能的乡饮酒礼,《仪礼·乡饮酒礼》贾公彦疏引郑(玄)目录云:“诸侯之乡大 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则此礼一开始就与地方向国君献贤 能有关,故唐以后很自然地被引进为科举礼仪。又《礼记·乡饮酒义》有“工入,升歌三终”语, 孔颖达疏:“‘工入,升歌三终’者,谓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 一终也。”因升堂乐首奏《鹿鸣》,故称“鹿鸣宴”。《宋史》卷114《乡饮酒礼》谓该礼有三种 类型:一是乡大夫三年大比,兴贤者能者,于是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以礼宾之”;二是祭祀时 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三是春秋习射,先行乡饮礼。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 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 理学名臣。
•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 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 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国学 骈体文
秋高鹿鸣赋
第七段
清代 李光地
作品赏析
• 秋高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 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 《鹿鸣》出自《诗经·小雅》,是《小雅》的首篇,为先秦宫廷乐歌。《仪礼注疏》:“《鹿 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修政之乐歌也。此采其己有旨酒,以召嘉宾,嘉宾既来, 示我以善道。又乐嘉宾有孔昭之明德,可则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