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内容摘要: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精神面貌。鲁迅,这位二十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也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改革和变迁的启蒙者和先锋,所以他对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命运和责任给予了更为热切的注视和思考。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他把知识分子分成五类:一、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二、苦闷彷徨、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形象。三、片面追求个性解放、个人自由的知识分子形象。四、敢于自我剖析、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五、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先生以寻求革命力量的态度来分析,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为他们呐喊,控诉,鸣不平。通过知识分子这一面镜子,照出令人窒息的病态社会的某些本质,也为知识分子指引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软弱性
一、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始终没有考上秀才的老童生,穷愁没落,最后悲惨地死去。鲁迅写孔乙己,主要是写他的穷酸、迂腐的性格特点。人物出场的第一句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表明了这一点。写他的穷酸、迂腐,是最能表现这个出身下层社会的老童生的性格特征的。他读过书,但是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过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可是封建教育不但与劳动相脱离,而且还教育人们轻视劳动,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体力强的人,也不愿意劳动;不劳动就不能生活,自然越过越穷,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但讨饭抛头露面,太不光彩,孔乙己自然不愿意干,所以就只好偷。可是他还是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还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应该比普遍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显一显自己的身份,卖弄一下“学问”。这样的人就不能不是又穷酸、迂腐不堪的人物。鲁迅写了孔乙己就是抓住了这个本质特征。
既是穿长衫的,理应“踱进屋里,慢慢地坐着喝酒”。可是孔乙己却不能够,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在柜台外站着喝。既然穷到这个地步,理应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脱下来,走进短衣帮的人群里。可是孔乙己又不承认自己的没落,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要摆读书人的架子。这种又穷又酸的性格,正是人物的内在矛盾、本质特征的表现。作者抓住了它,可以说是抓住了人物的“灵魂”。
孔乙己已经穷到毫无办法,便经常偷,也经常挨打。他甚至连书也偷了。当人们揭发他、讥笑他时,他还说什么“君子固穷”,明明是偷东西,被揭发,丢了脸,他还死不承认,还要冒充君子,大言不惭,说什么自己固守穷困,决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这个细节描写,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出孔乙己穷酸、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孔乙己受封建教育毒害极深。人家故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你当真识字么?”他便“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读书人那种骄傲自负、鹤立鸡群的神态又流露出来。这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已经走上穷途末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的深深烙印。但是,孔乙己越显出看不起人家的样子,人家就越要讥笑他,说:“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于是“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
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虽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但是他对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是没有任何认识,仍然不能忘情于科举,把自己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人家讥笑他偷东西,他还能涨红了脸,想法辩解,可是当人家讥笑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连争辩也没有力气,脸上立刻失了神色,话也说不清了。他是把考不上秀才,看得比偷东西被揭发还要难受。他对封建教育的毒害是连一点认识、一点觉悟也没有的。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1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他偷了举人的东西,被打断了腿。他最后一次在酒店门前出现,是“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坐着手走路。这是非常悲惨的,让人目不忍睹。这可以说它对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的更进一步的沉重控诉。孔乙己的腿是被丁举人打断的。打断腿而致孔乙己于死命,刽子手不是别人,是丁举人,他是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的代表人物。在这个制度之下,爬不上去,就活该倒霉;爬上去的,就作威作福,可以随便置人于死地。这的确是一种残酷的制度,吃人的制度。
孔乙己被打成这样,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掌权的第一句话是:“你还欠十九个钱呢?”接着的两句话是:“你又偷东西了”。“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周围的人发出的,也还是一片笑声。这完全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封建社会不仅毒害了孔乙己,把他造成一个十足的废物,而且还戕害他的身体,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周围的人还要摧残他,凌辱他,把他的痛苦当作取笑的材料。在这里,鲁讯提出了对于封建社会、封建文化教育的最深重的控诉。
在人们的讥笑声中,他只有恳求,没有愤怒,自然更谈不上反抗。他所关心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自己的身份。封建教育已经毒化了他和每一个细胞,他至死也没有任何觉悟的表现。孔乙己是即将崩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典型人物,他的穷酸、迂腐的性格,完全是封建教育制度造成的。作品正是通过他的性格、命运,来揭露封建教育的极端腐朽性,控诉这个制度毒害人、戕害人的罪恶。
再如《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和孔乙己相类似的人物,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的理想是“隽子秀才”,“一个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象看见神似的敬畏”。他是破落人家的弟子,脑子里仍然有浓厚的统治别人的思想。可是连考十六回,始终爬不上去,最后发了疯,在求贵不成,求富不得的情况下,茫然出走城外,淹死在万流湖里。他的这种遭遇虽然还引起读者的一丝同情,但人们却很难在他身上找到任何希望,因为封建教育已经毒化了他的每个细胞,他始终是个可笑可悲的昏虫。
二、苦闷彷徨、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五四”新文化陈营发生分化,昔日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的时候,鲁迅密切地注视知识分子的动向,剖析他们的思想特点,为我们写出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等人物形象。他们是从辛亥革命以前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知识分子,是作者曾经寄予希望,曾经在他们身上探索和寻找革命力量的人物。
吕纬甫年轻时曾和“我”同去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和别人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时竟至于“打起来”,可见他早年的激进。但当“我”在酒楼上与他重逢时,他却一再宣扬自己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奉母亲之命回乡来迁小弟的坟,明明已经找不到骨殖,却将原葬处的土胡乱捡些装进新棺材,煞有介事地迁
1王德禄《鲁迅作品赏析分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