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2020 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 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克己复礼》(共72张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是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是教化的规范。
天下无道的三个表现: ①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 ②诸侯国的大权落入大夫或家臣手中; ③老百姓议论政事。
【评点】
孔子这段话,是他从考察历史,尤其是 春秋时期的各国历史所得出的结论。孔子认 为,政权传代的长短,与这个政权的执政方 式是否合“理”有关。“逆理愈甚,则其失 之愈速”(朱熹《集注》)。例如鲁国三桓 当政,季氏自季友专政,经过文子、武子、 平子、桓子而被家臣阳虎所执,是孔子所亲 见,所以说“五世希不失”。至于“陪臣执 国命”,如阳虎、公山弗扰等都是当身而败 ,不曾到三世。
克 己 复 礼
背诵12.1、3.1、16.2、13.3章。
德政(为政以德) 礼治(克己复礼)
有一个叫伯高的人死了, 孔子却到了他的学生子贡的家 里去哭。这让大家很纳闷吧, 为什么他不到伯高的家里去, 却到子贡的家里哭呢?
——《礼记·檀弓上》
在失去亲人时的哭也是很有讲究的。孔子说 如果死去的这个人与我是兄弟关系,那我就得到 祖庙里去哭;如果死去的那个人是我父亲的朋友, 我就得在祖庙外面哭;如果那人是我的老师,我 就在他的正寝就是主卧室里哭;如果那过世的人 是我的朋友,我呢就在正寝的外面哭;那人如果 跟我是泛泛之交,我就得在郊外哭。可是孔子想 伯高和我是什么关系呢?似乎比泛泛之交要深一 点,但还没有达到朋友的程度,他想那我得去哪 儿哭呢。我和伯高的关系该去哪儿哭,周礼中没 有规定。既然周礼没有规定,我就创造礼。伯高 是子贡介绍我认识的,我就到子贡的家里去哭吧。
于:介词,对;状语后置句 君、臣、父、子:名词作动词,按照……(君 主、臣子、父亲、儿子)的守则去做; 而:连词,表承接。 诸:兼词,“之乎”的合音。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有一天,成王看到天气很好,就带着人马到宫廷 外去看看,走在路上,突然天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 这时成王就感觉到一定是他有一些做法不妥当,上天 才会有这些异象产生。
于是,成王就到太庙去祭祀,成王就发现了周公 祈祷周武王延寿的祈祷文,成王打开祈祷文一看,当 看到周公宁愿让自己折寿而祈求兄长武王能够延寿的 情真意切的话语时,成王内心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惭 愧,这么好的叔叔,我居然听信谣言,还让叔叔到比 较偏远的地方去。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衰老
吾衰也/甚矣
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主谓倒装
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 映了孔子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 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
礼——推崇周礼 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
——李零《丧家狗》
“礼乐”不在外表,非外在仪文、容色、 声音,而在整套制度,特别是内心情感。 即归“礼”于“仁”。
——李泽厚《论语今读》
连词,表假设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礼主敬,乐主和。 • 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 • 周公制礼,孔子明仁。礼义随时而变,
觚,酒器名。量可容二升者,其义寡也。…… 今淫酗之家,饮常过多,虽复持觚,亦不寡少, 故夫子借觚以叹之。——毛奇龄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以更改的, 从井田制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器,周礼规 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
又怎样呢?Fra Baidu bibliotek
介词,在 指示代词,这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周礼的内涵
(3)要有秩序,各守本分
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 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探究:宋代儒学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 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纲”, 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礼”——“仁”
何为“仁”?
仁的内涵——克己复礼为仁
仁的条目,即具体做法——四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认为,礼乐的精神实质、规范作用 比它依托的物质形式更重要。他强调, 礼不是礼物,乐并不是乐器。
孰不可忍也!”
状语后置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名词作动词,像个觚
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周礼的内涵: 社会要严守秩序,不可僭越。
怎样做到有礼呢?
(即一个有礼的社会是怎样 的呢?理解周礼的内涵。)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 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 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 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 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
又怎样呢?
介词,在 指示代词,这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状语后置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名词作动词,像个觚
何为觚?为什么说“觚不觚”?
古人制器尚象,以一觚而言,上圆象天,下 方象地,且曲其置顿之安稳焉。春秋之世, 已有破觚为圆者。——杨慎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约束;复:回归;为:表判断,是; 一日:一旦,古今异义; 而:连词,表并列; 其:代词,它的,指“实践仁德的”; 非礼:不符合礼节,古今异义; 事:做,遵循。
结果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请回来,请周公制礼 作乐。所以,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 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 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 叫做“成康之治”。
概括讲来,周礼的内容应该包括礼义、 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 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 的礼乐制度,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 信、义等准则推衍而来,目的是为了“明 贵贱,辨等列,顺少长”;礼俗即周人的 社会风俗与道德习惯,它较礼节更细且繁, 只是并无硬性规定。就主次而言,礼仪 (或礼节)、礼俗是从属于礼义的,因为礼 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周王朝的统治,这才是 其本质所在。
而:连词,表顺承;为:治理; 奚先:“先奚”,宾语前置句; 有是哉,子之迂也/野哉,由也:主谓倒装句; 其:语气副词,表反问; 于:介词,对;其:代词,指自己; 中:适当、适中; 错:通“措”。放置; 名:名词作动词,给事物定名分、称谓。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 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为什么孔子说自己“久矣不复梦见周公”?
• 志衰不梦:已知复兴东周,恢复 旧礼不可能了,所以不梦;
• 志在身衰:因年老心有余而力不 足了,所以不梦。
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一种重重 的失落感: 1.表达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 理想努力却难以实现的感慨;2.对身体衰老、 身心疲惫的感叹;3.对周公的崇敬,对西周社 会的向往;4.对现实中礼崩乐坏的无奈。
《论语》选读之
克己复礼
背诵12.1、3.1、16.2、13.3章。
▪ 重要字音:
周监于二代( ) 八佾舞于庭( ) 觚不觚( ) 阙如也( ) 旧谷既没 ( )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 三年之丧 ( ) 期可已矣( ) 而好犯上者,鲜矣( )( )
何为“礼”
通“鉴”,借鉴 文采丰富的样子 完美
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 ——钱穆《论语新解》
由此,孔子认为当时的天下的无道是不 正常的,不会长久,天下最终必然归于有道 。历史的事实告诉人们:诸侯、大夫、家臣 执掌国政的传代数之所以递减,其原因就是 执政方式不合“理”。由此,执政者就不能 有效地教化民众、调节内部关系,因而政权 的基础自然薄弱了。孔子向人们预示春秋时 期历史演变的趋势。
周礼的内涵 (1)主张政治清明,天下有道 (礼的首要条件)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社会秩序、规范、礼制的具体法则】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 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周礼的内涵
(2)要“正名” (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孙钦善《论语本解》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 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 病时,周公写了一篇祈祷文在神明面前,在太王、王 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 把我的寿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吧!” 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 太庙里面。心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中 庸》说:“至诚如神。”真理之论也!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 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 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 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就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 言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 去居住了。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 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 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 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 讲君主的责任。
克己复礼
• 礼的内涵——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 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 克——约束,克制。 • 复——回归。 • 我的理解:克服内心的私欲和恶念,净
化自己的心灵,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 不断符合礼的标准。
道:合宜的政治主张、政治措施等; 礼乐:名词作动词,制作礼乐; 出:发布、发出; 希:通“稀”。少; 执:掌握; 命:政权。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 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探究:为什么偏偏是颜渊问仁?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22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汝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颜渊后来才赶到。 孔子说:“我以为你遇害了呢?” 颜渊说:“老师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 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 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 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 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 的崇拜和拥护。
孔子把周公视为周代文化的代表,把梦见 周公视为盛世有望的瑞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