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衍生物进展论文

合集下载

葛根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广州市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805010005)作者简介:巫朝银(1979 12—),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E mail:20183112214@stu gzucm edu cn通信作者:王奇(1963 07—),男,教授,研究方向: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E mail:1055898390@qq com葛根素制剂的研究进展巫朝银 陈桐楷 王 奇(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广州,510405)摘要 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舒张血管、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但是葛根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

目前在临床使用的葛根素注射液、葛根素滴眼液、葛根素片等普通制剂存在需要多次、大剂量给药,此外葛根素注射液还有溶血、致敏等风险,限制了葛根素的临床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现已开发出多种葛根素的新剂型,可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 葛根素;制剂;纳米;缓控释;生物利用度;溶解度;进展;高分子ResearchProgressofPuerarinPreparationWUChaoyin,CHENTongkai,WANGQi(ClinicalPharmacologyInstitute,Guang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ina)Abstract PuerarinisoneoftheactivecomponentsofRadixPuerariawithmanypharmacologicaleffectssuchasvasodilation,an tioxidation,nervecellprotectionandimmuneregulationetc.However,thesolubilityandbioavailabilityofpuerarinarelowanditshalf lifeisshort.Puerarininjection,puerarineyedrops,puerarintabletsandothercommonpreparationsinclinicsneedmultipleandlargedoses.Inaddition,puerarininjectionhastherisksofhemolysisandallergicreactions,whichlimitstheclinicalapplicationofpuerarin.Tosolvetheseproblems,varietiesofpuerarinpreparationshavebeendeveloped,whichcanimprovethesolubilityandbio availabilityofpuerarin.Inthispaper,thepreparationmethods,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evaluationresultsbothinvitroandinvivoofthesenewpreparationsareintroduced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newpuerarinpreparations.Keywords Puerarin;Preparation;Nanometer;Sustainedandcontrolledrelease;Bioavailability;Solubility;Progress;Polymer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4.036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e(Willd )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中的活性成分之一,是异黄酮类化合物。

葛根素在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在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在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葛根素是一种从葛根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葛根素在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首先,葛根素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得到了广泛研究。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葛根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细胞周期进程,并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如PI3K/AKT、MAPK、NF-κB等信号通路。

研究者还发现,葛根素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细胞外基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干细胞等因素,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其次,葛根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葛根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可以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减轻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增强放疗的效果,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来增强放疗的疗效。

综合来看,葛根素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治疗价值。

再次,葛根素在肿瘤预防方面的研究也有所进展。

一些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通过减少DNA损伤和抑制肿瘤发生相关的炎症反应,来预防肿瘤的发生。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激活自身防御机制,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研究者还发现,葛根素可以增强正常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葛根素在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葛根素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调节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和调控肿瘤微环境,同时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效果。

此外,葛根素还具有潜在的肿瘤预防作用。

然而,葛根素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药物形式的选择、剂量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优化等。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仍然是必要的,以更深入地理解葛根素在肿瘤机制方面的作用,并加速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葛根素属于一种中药药材,具有活血、通络、升阳、胃经等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治疗工作中,豆科植物野葛可以提取出葛根素。

本文首先分析了葛根素的药理学作用,其次分析了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方式,旨在在结合葛根素药理学作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实现对葛根素的规范合理临床应用。

关键词:葛根素;药理学;临床应用葛属植物种类较多,并且分布范围较为广阔,主要分布地区为亚洲,我国葛属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能够作为药材应用的葛属植物有野葛和粉葛,野葛的用药价值更高分布也更为广泛,性味甘、辛、凉,主要被应用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突发性耳聋、脑梗死、心绞痛、眼科疾病等疾病治疗中。

1.葛根素的药理学作用1.1降低血压葛根素对于高血压动物而言均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有临床医学实验证实,高血压患者在注射了葛根素注射液后,其血压能够降低、心率也会变慢,同时总外周阻力也会降低,心肌耗氧量也会降低,冠状动脉血管会被扩张,血管血流量会增加,缺血区域内的心肌血流量也会增加。

具体来讲,葛根素之所以能够降低血压,是因为葛根素能够对ɑ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外Ca2+内流产生抑制效果[1]。

1.2增加脑血流量葛根素能够扩张患者脑部血管,这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被降低,血小板聚集被抑制,红细胞聚集被抑制,进而起到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的效果。

并且,存在脑部疾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会存在血流流变异常现象,而葛根素的应用能够扩张患者的脑部动脉,进而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因此,葛根素经常被应用在脑部疾病治疗中,尤其是缺血性脑部疾病,如脑缺血、脑梗塞等,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现象,改善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

1.3降低血糖葛根素能够做到对血糖浓度的有效调节控制,同时还能够对糖蛋白基化进程形成抑制效果,这样血清糖基化物的形成量便会得到控制。

同时,葛根素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控制,这是因为糖尿病高血糖导致的人体内蛋白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既然葛根素的应用能够起到对糖蛋白基化的抑制效果,这表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会降低[2]。

葛根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的研究进展

第48卷第16期2020年8月广㊀州㊀化㊀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8No.16Aug.2020葛根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的研究进展∗刘潇潇,宋红霞,刘亚琦,闫㊀浩(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㊀咸阳㊀712046)摘㊀要:葛根素,一种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拥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受天然结构的影响,使葛根素的脂溶性和水溶性均较差,药效发挥受到限制㊂为了改善葛根素的生物活性,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结构修饰工作,改变了葛根素的原有性质,提高了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㊂本文以修饰位点分类,对近些年来葛根素的结构修饰及衍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葛根素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㊂关键词:葛根素衍生物;结构修饰;生物活性;研究进展㊀中图分类号:R284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1-9677(2020)16-0018-0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Q -874);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170406);陕西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培育基金(2016PY19);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9JK0232);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31033)㊂第一作者:刘潇潇(1998-),女,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及药理活性研究㊂通讯作者:闫浩(1988-),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物质基础及构效关系研究㊂Research Progress on Modification and Activity of Puerarin Structure ∗LIU Xiao -xiao ,SONG Hong -xia ,LIU Ya -qi ,YAN Hao(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aanxi Xianyang 712046,China)Abstract :Puerarin,a natural isoflavone compound,possesses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However,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structure,puerarin has poor fat solubility and water solubility,and its effect is limite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uerarin,researcher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work,changed the original properties of puerarin,and improved its bioavailability in the body.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dification sites,th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and derivative activity of puerarin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uerarin -related drugs.Key words :puerarin derivatives;structure modification;biological activity;research progress葛根素(Puerarin),一种天然异黄酮碳苷,是葛根发挥药效的关键成分㊂现代药理学表明葛根素具有抗肿瘤㊁抗炎㊁抗氧化㊁抗病毒㊁抗缺氧㊁保护心血管等药理活性[1-7]㊂临床上用于对冠心病,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8]㊂但受天然结构的影响,葛根素脂溶性和水溶性均较差,与银杏黄酮相比,葛根素的溶解能力仅为1/1000~1/10,约70%的药物以原型排除[9],影响了葛根素的药效[10]㊂近年来,众多研究人员通过结构修饰改变葛根素的原有性质,使其发挥更大的药效㊂本文对近年来葛根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葛根素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㊂1㊀葛根素结构及修饰位点分析葛根素(见图1),由A 环㊁B 环㊁C 环及糖环组成;其中4ᶄ㊁7位酚羟基及8位上的糖基是进行结构修饰的重要部位㊂糖环的存在,使7位羟基活性弱于4ᶄ位羟基[10]㊂在强活性的4ᶄ位羟基的带动下,3ᶄ㊁5ᶄ也具有较强的活性㊂此外,6ᶄᶄ位羟基也较易引入其他基团㊂图1㊀葛根素Fig.1㊀Puerarin2㊀葛根素衍生物及活性2.1㊀A 环衍生物及其活性葛根素的结构修饰多采取在活性位点引入相应基团来实现修饰目的㊂陈茹玉等[11]发现,磷酰胺及其酯类衍生物有广泛的生物活性㊂Zhang 等[12]又发现,引入磷酰基后7-磷酰基黄酮的抗肿瘤活性明显提高,因而袁金伟等[13]在7位引入磷酰基,合成了葛根素-7-磷酸二乙酯(1),增强了原料的溶解性及药理活性,降低了毒副作用㊂李新宇等[14]同样对7位羟基进行磷酸酯修饰,合成了葛根素-7-磷酸酯钠(2),提高了水溶性改变了第48卷第16期刘潇潇,等:葛根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的研究进展19㊀高脂血症大鼠全血高铁粘度㊁低铁粘度㊁血浆粘度等指标㊂韩瑞敏等[15]为探究葛根素的抗氧化机理,合成了7-丙基葛根素(3a ),依据不同pH 条件下生成衍生物的不同,阐明了衍生物抗氧化作用机理㊂邹奥男等[7]为获得强抗氧化活性的衍生物,合成了7-O -[3-(4-吗啉基)丙基]葛根素(4),小鼠灌胃和腹腔给药均显示(4)的抗缺氧活性显著提高㊂NO 能有效扩张血管,基于此原理石卫兵等[16]将硝酸酯类及呋喃类NO 作为供体引入到葛根素的7位(5),实验发现:呋喃类抑制血管收缩的活性为48.73%,硝酸酯类为43.12%㊂蒋洁蓉等[17]在7位引入糖基,得到葡萄糖苷衍生物(6),有较强的的药代动力学性质㊁较强的舒血管功能㊁较长的半衰期和平均滞留时间㊁在血液中能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㊂吴薛明等[18]发现(6)能够抑制乳癌活性㊂2.2㊀C 环衍生物及其活性王靖[19]为探究葛根素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合成了一系列4ᶄ位衍生物(7),研究发现:(7a )㊁(7b )㊁(7c )有较好的抗脑缺氧活性,(7c )㊁(7e )㊁(7f )有较强的雌激素活性,(7c )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㊂邹奥男等[7]合成了4ᶄ-O -[3-(4-吗啉基)丙基]葛根素(8),但抗缺氧化活性弱于葛根素㊂葛根素与阿司匹林都能抗血管收缩,因而胥俊等[20]在4ᶄ位引入阿司匹林(9),有效改善了葛根素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㊂霍丹群等[21]在4ᶄ位引入乳酸基,合成了乳酸葛根素(10),水溶性㊁脂溶性㊁抗氧能力均明显提高㊂陈立书等[22]发现(10)能对抗大鼠心肌缺血㊁心律失常,改变急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㊂YE 等[23]对葛根素进行羟基转化,得到3ᶄ-羟基葛根素(11),提高了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及溶解性㊂张首国等[24]针对葛根素水溶性差的缺点,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12)㊂活性测评得知:大多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原料基本一致;(12a )㊁(12b )㊁(12c )㊁(12d )㊁(12e )扩血管活性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扩血管活性随之增加㊂氨基酸载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和性[25];因而许庆兵等[26]合成了一系列的4ᶄ位氨基酸衍生物(13),增强了葛根素的脂溶性㊁水溶性㊁药理活性以及药效㊂图2㊀葛根素衍生物1~13的结构Fig.2㊀Puerarin derivatives structure of 1~1320㊀广㊀州㊀化㊀工2020年8月2.3㊀糖环的衍生物及其活性杨若林等[27]合成了6ᶄᶄ-苯甲酰基葛根素(14)㊁6ᶄᶄ-三苯甲基葛根素(15),采用彩色微球法验证发现:(14)㊁(15)均能使兔眼内各组织的血流量有所增加㊂对葛根素进行酰化修饰能使其生理活性明显增强,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修饰方法㊂张毅等[28]合成了四乙酰葛根素(4AC)(16),实验结果表明(16)即能提高葛根素的口服利用度,还有良好的舒血管作用㊁抗炎作用以及抑制环氧化酶作用㊂先后有不少研究者发现(16)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张毅等[29]发现(16)的舒血管作用与受体依赖性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均有关㊂郭东艳等[30]发现(16)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㊂侯丽等[31]发现口服(16)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㊂刘西京等[32]发现(16)能改善药物的吸收㊂董鑫鑫等[33]发现(16)能够改变大鼠的关节积分和血液流变指标㊂袁亭亭等[34]则在脂肪酶作用下成功合成了酰化衍生物(17),脂溶性明显高于原料㊂袁还发现(17)拥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还原能力却低于葛根素[35]㊂LEE 等[36]采用脱保护㊁氧化㊁还原等方法成功获得了6ᶄᶄ位上的H 被氘取代的衍生物(18),研究了葛根素参与中枢神经的奖赏通路㊁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特征㊂2.4㊀A 环C 环衍生物及其活性侯殿杰等[37]合成了7,4ᶄ-羟乙基葛根素(19),水溶性明显增加㊂潘燕等[38]证实了(19)可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㊂为提高葛根素的抗氧化活性㊂王靖等[19]合成了7,4ᶄ-O 二-(N,N -二乙胺基)葛根素(7g ),测试表明(7g )有强的抗氧化活性㊂韩瑞敏等[15]则合成了7,4ᶄ-二丙基葛根素(3b ),通过多种方法证明了葛根素抗氧化作用机理,为葛根素抗氧化研究提供了依据㊂依赖磷酰类及其酯类化合物广泛的生物活性,Yuan 等[39]对葛根素进行磷酰化修饰,得到了双磷酰酯衍生物(20)㊂袁金伟[40]发现(20)对肿瘤的抑制活性明显提高㊂2.5㊀A 环C 环和糖基衍生物及其活性杨若林等[27]合成了全乙酰基葛根素(21),使兔眼内各组织的血流量有所增加㊂雷军等[41]将烯丙基引到6位和3ᶄ位,合成新化合物(22),提高了脂溶性和水溶性㊂图3㊀葛根素衍生物14~22的结构Fig.3㊀Puerarin derivatives structure of 14~223㊀结㊀语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以中药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获得活性更好的化合物是研发新药的重要途径之一㊂葛根素药理活性广泛,药效明确,价格低昂,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已被多数人所认可㊂通过对葛根素结构的修饰,能够有效改善葛根素的脂溶性㊁水溶性差的缺点,提高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葛根素的药效及半衰期,增强药理活性㊂目前已有众多葛根素衍生物及药理活性被发现,但此领域依旧有很大的挖掘空间㊂因此,探究葛根素衍生物及药理活性具有非凡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未来以更简便的方法对葛根素进行结构修饰,改变葛根素原有性质,增强其药效的发挥将是相关研究者需要攻克的难关㊂参考文献[1]㊀ZHOU Y X,ZHANG H,PENG C.Puerarin: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effects[J].Phytother Res,2014,28(7):961-975.第48卷第16期刘潇潇,等:葛根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的研究进展21㊀[2]㊀ROMAGNOLO D F,ELMIN O I.Flavonoids and cancer prevention:areview of the evidence[J].J Nutr Gerontol Geriatr,2012,31:206-238.[3]㊀XIA J F,GAO J J,INAGAKI Y,et al.Flavonoids as potential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gents:recent approaches using HepG2 cell line[J].Drug Discov Ther,2013,7(1):1-8.[4]㊀XIE Y,YANG W,TANG F,et al.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flavonoids: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J].Curr Med Chem,2015,22:132-149.[5]㊀PELUSO I,MIGLIO C,MORABITO G,et al.Flavonoids and immunefunction in human:a systematic review[J].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15,55(3):383-395.[6]㊀GONZALEZ R,BALLESTER I,LOPEZ-POSADAS R,et al.Effectsof flavonoids and other polyphenols on inflammation[J].Crit Rev Food Sci Nutr,2011,51(4):331-362.[7]㊀邹奥男,彭涛,王刚,等.葛根素4ᶄ-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J].合成化学,2019,27(3):168-172.[8]㊀张晓娟,周海纯.葛根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7,34(1):124-126.[9]㊀孙金栋.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4,10(7):629-631.[10]张彬,向纪明.葛根素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5,27(5):99-103,111.[11]陈茹玉,刘纶祖.有机磷化学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5(1):44-48.[12]ZHANGT,CHEN X L,QU L B,et al.Chrysin and its phosphoricEsters of Flavone and lsofla-vone by Atherton-Todd Reaction[J].Synth Commun,2004,12:6097-6105.[12]袁金伟,陈晓岚,汪茂田,等.葛根素-7-磷酸二乙酯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5(4):409-415.[14]李新宇,支钦,张健存,等.葛根素单磷酸酯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效学的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2):30-33. [15]韩瑞敏,田玉玺,王鹏,等.葛根素衍生物的合成㊁表征及衍生化反应机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9):1716-1720. [16]石卫兵,张奕华,赖宜生,等.NO供体型葛根素衍生物及相关化合物的设计㊁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C]//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4152-4156.[17]蒋洁蓉.氧化微杆菌糖基化葛根素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8]吴薛明,许婷婷,潘扬,等.葛根素糖苷生物合成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6):558-560. [19]王靖.葛根素的结构改造和药理活性研究[D].南京:中国药科大学,2003.[20]胥俊.阿司匹林葛根素酯的制备及其药效学初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21]霍丹群,侯长军,舒茂.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制备方法[P].CN:1970558,2007-05-30.[22]陈立书,刘应杰,曲中堂,等.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生物活性初步研究[J].中国药业,2012,21(15):9-10.[23]YE H,YUNG S,CONG X.Biotransformation of puerarin into3-hydroxypuerarin by Tricho derma harzianum NJ01[J].Enzyme Microb Tech,2007,40:594-597.[24]张首国,王林,朱晓伟,等.葛根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缺氧活性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2):90-95.[25]叶因涛,孙蓓,王冬,等.氨基酸载体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5,24(8):666-670.[26]许庆兵.葛根素糖类及氨基酸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0.[27]杨若林,李娜,闵知大.葛根素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2):3-7.[28]张毅,钟国跃,李月明,等.葛根素乙酰化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利用度研究[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1(1):60.[29]张毅,李恒华,江兵,等.葛根素衍生物抗炎作用及对环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8-10. [30]郭东艳,杨大坚,陈士林.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52-54. [31]侯丽,魏欣冰,李雪梅,等.乙酰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9): 1469-1472.[32]刘西京.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内外评价[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33]董鑫鑫,高书亮,肖诚,等.葛根素衍生物4ac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4): 295-297.[34]袁亭亭,李晓凤,袁琨.酶法制备葛根素的丙酯衍生物[J].现代食品科技,2018,34(8):116-122.[35]袁亭亭.生物催化葛根素脂肪酸酯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36]Lee D Y W,Ji X S,Zhang X.Synthesis of tritium-labeled puerarin-a potential antidipsotropic agent[J].Journal of Labelled Compounds&Radiopharmaceuticals,2010,50(8):702-705.[37]侯殿杰,王建武,孙建龙.7,4ᶄ-二氧-(β-羟乙基)葛根素的制备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2(2):43-44.[38]潘燕,徐红岩,张岫美.羟乙葛根素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6(3):145-147.[39]YUAN J W,CHEN X L,TIANG MS,et al.A novel conformationinvestigation on newly synthesized composed of diethyl puerarin-7yl phosphate[J].Chinese J Struc Chem,2006,25(1):78-84. [40]袁金伟.葛根素的磷酰化结构改造和性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41]雷军,李养学,刘竹兰,等.葛根素的结构修饰[J].有机化学,2003,23(298):1-1.。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抗炎、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抗炎、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抗炎、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该文综述了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在抗炎、抗痛风方面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炎性因子、信号通路等方式起到抗炎作用;同时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清尿酸水平,达到抗痛风作用。

虽然与临床使用的别嘌醇相比,其体内降尿酸水平活性较低,但葛根素能增强机体总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且抗炎作用较强,因此预测,以葛根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修饰或改造以期寻找活性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痛风药物将是一个有一定前景的研究方向。

标签:葛根素;葛根素衍生物;抗炎;抗痛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uerar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gout activitie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uerarin possesse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by affecting immunocyte,inflammation cytoki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 Puerarin also has anti-gout activity through inhibition of xanthine oxidase,promoting the excretion of uric acid to reduce serum uric acid level. Although its ability in reducing uric acid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llopurinol in clinical application,puerarin can also enhance the total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with stronge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o it will be a promising research direction to find new drugs with better anti-gout activity and less side effects by modifying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uerarin.[Key words] puerarin;puerarin derivatives;anti-inflammatory;anti-gout;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葛根素是從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葛根素4′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

葛根素4′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

葛根素( Puerarin) 是从中药葛根提取的主要 有效成分之一ꎬ其化学名为 8 ̄C ̄β ̄D ̄葡萄糖基 ̄7ꎬ 4′ ̄二羟基异黄酮ꎮ 研究表明ꎬ葛根素具有抗炎、
抗氧化、抗骨质疏松等药理活性ꎬ对神经系统及心 脑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 -3] ꎮ 有文献报道ꎬ葛 根素具备用于高原抗缺氧的研究前景ꎬ而抗缺氧
(1.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ꎬ Zhengzhou 450046ꎬ Chinaꎻ 2.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ꎬ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ꎬ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ꎬ Beijing 100850ꎬ China)
邹奥男1ꎬ2 ꎬ 彭 涛2 ꎬ 王 刚2 ꎬ 温晓雪2 ꎬ 王彦志1 ꎬ 冯卫生1 ꎬ 张首国2∗ꎬ 王 林1ꎬ2∗
(1. 河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ꎬ河南 郑州 450046ꎻ 2. 军事科学院 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ꎬ北京 100850)
摘要: 以葛根素为起始原料ꎬ经醚化反应制备中间体 4′ ̄O ̄(3 ̄溴丙基)葛根素(3)和 7 ̄O ̄(3 ̄溴丙基)葛根素(4)ꎬ 3 和 4 分别经胺化反应合成葛根素衍生物 4′ ̄O4 ̄吗啉基) 丙基] 葛 根素(2) ꎬ其结构经1 H NMR、 13 C NMR、 HR ̄MS( ESI ̄TOF) 和 NOE 表征ꎬ其中 4 和 2 为新化合物ꎮ 通过小鼠常压 抗缺氧实验对葛根素及 1 和 2 的活性进行评价ꎬ结果显示葛根素、1 和 2 灌胃给药对缺氧小鼠存活时间的延长率 分别为 24. 43% 、 10. 62% 、 28. 63% ꎬ化合物 2 的抗缺氧活性与葛根素相当ꎬ化合物 1 则较葛根素弱ꎮ 关 键 词: 葛根素衍生物ꎻ 合成ꎻ 构象异构ꎻ 抗缺氧活性 中图分类号: O621. 3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5952 / j. cnki. cjsc. 1005 ̄1511. 2019. 03. 19063

葛根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葛根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葛根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王劲;周长征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35)4
【摘要】由于葛根素的异黄酮结构特性决定其溶解性(脂溶性和水溶性)差,药物口
服生物利用度差,所以通过葛根素结构修饰来改善葛根素的溶解性能是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利用前药原理及拼合原理在葛根素的7位、4’位上引入活性基团以提过药效取得了一定成果,不仅改善了葛根素溶解性,而且部分衍生物的药理活性优于葛
根素。

对葛根素的几种衍生物的合成与目的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26篇。

【总页数】3页(P369-371)
【关键词】葛根素;结构改造;溶解性能;药理活性
【作者】王劲;周长征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5
【相关文献】
1.葛根素衍生物合成及其临床应用的探究 [J], 刘淑琴
2.点击化学应用于合成1,2,3-三唑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点击化学应用于合成1,2,3-三唑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点击化学应用于合成1,2,3一三唑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梁翠荣;金桂花;吴胜楠;陆晨;陈新;
3.葛根素单磷酸酯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效学的研究 [J], 李新宇;支钦;张健存;姚志勇
4.水溶性葛根素衍生物的合成 [J], 朱盼;张彬;向纪明
5.葛根素4'-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 [J], 邹奥男;彭涛;王刚;温晓雪;王彦志;冯卫生;张首国;王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葛根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研究

葛根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研究

葛根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研究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3)1.3 酪氨酸酶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 (4)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5)2.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6)2.1 葛根素的结构分析 (8)2.2 合成葛根素衍生物的基础 (8)2.3 葛根素衍生物的结构预测 (10)3. 设计与合成葛根素衍生物 (11)3.1 合成路线设计 (13)3.2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13)3.3 葛根素衍生物的收率与纯度 (15)3.4 衍生物的结构表征与验证 (15)4. 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研究 (16)4.1 酪氨酸酶的基本信息 (17)4.2 酪氨酸酶激活的实验设计 (18)4.3 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18)4.4 衍生物活性的筛选和优化 (20)4.5 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的分子对接分析 (20)5. 衍生物的结构-活性关系探讨 (22)5.1 结构修饰对活性的影响 (23)5.2 活性模型与药物设计 (24)6. 衍生物的生物体内实验研究 (24)6.1 体内生物分布 (26)6.2 生物代谢研究 (27)6.3 安全性和毒理实验 (28)1. 内容概要本研究专注于葛根素这一天然产物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探究。

葛根素是一种存在于葛根中的活性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以及可能的抗肿瘤活性。

我们首先通过对葛根素化学结构的改造,设计了一系列结构类似物。

这些衍生物在保持葛根素基本骨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的侧链或官能团,旨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药效或选择性。

本研究运用了有机合成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环合、交叉偶联、缩合反应等,成功实现了这些衍生物的全合成。

通过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和纯度分析。

我们还通过体外实验,对设计合成的新型葛根素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h p r pd mi a , t il gc l cii e w r u e ir t u rrn Co cu i n L —P r i hg e ci e a t —my c r il s h mi y el i e a r t i bo o i a i s a t t s e e s p r o p e a i. n l so A vi o u s a ih r a t n i v oada ic e a
中图 分 类 号 : 2 5 5 R 8 . 1 1 8. ;227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9 12 1 )5— 0 9— 2 10 4 3 (0 2 1 0 0 0
Pr l i a y t y o Bi l g c l Ac i iy f La t l Pu r rn ei n r S ud n o o i a tv t o c y e a i De i a i e m rv tv s
陈立书 刘 应杰 曲中堂 谭 , , ,
( .重庆 医药高等 专 科学校 , 1 重庆
韬 张亚红 侯长军 兰作平 , , ,
40 3 ; 0 0 0 401) 0 0 6
4 0 3 ; 2 庆大 学 生物工 程学 院 , 0 0 0 .重 重庆
3 .重庆 医科 大 学药 学院 , 重庆
c e a n a t—aryh a M eh d S rt n KM mie ee d pe t etbi te h mi a d ni r tmi. to s D as d h a c w r a otd o sa l h h my c ril sh mi mo e b ijcig s o ada ic e a d l y net n pti i f m al en te hooom —id cd r yh a mo e n te y el ie a b s b ua eu ijcin o pn p r e e i t n r ti i,h c lrfr ur o v n u e ar tmi d l d h h p r pd mi y u c tn o s ne t f e ie hi r— h a i o n

葛根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673 2995(2020)05 0375 03·综 述·葛根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李智颖1,范红艳2 (吉林医药学院:1.药学院,2.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摘 要:近年来,葛根素的药理活性方面较研究为突出,并在临床方面有了更多应用。

本文对葛根素重要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以期为葛根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葛根素;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葛根为多年生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调节免疫、保护肝脏及心脑血管、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抗氧化、改善肾功能以及增加骨密度等药理作用[1]。

葛根中含有大量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葛根异黄酮含量在天然植物中最多,其中大豆苷和葛根素的应用价值最高。

除此之外,葛根成分中还含有葛根皂苷类物质。

葛根皂苷是二氢查尔酮衍生物,主要包括槐二醇、大豆皂醇B、大豆苷醇A等[2]。

葛根素又称葛根黄酮,化学名为8 β D 葡萄吡喃糖 4′,7 二羟基异黄酮,分子量为416kD,呈白色针状结晶。

溶于甲醇,乙醇中略溶,水中微溶。

因葛根素具有降血糖、调血脂、保护血管、抗氧化应激、抗感染、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指数等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较少,被誉为“植物雌激素”,已被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3]。

现就葛根素的主要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降血糖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糖尿病中医学名为消渴,其病程迁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水平及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刘扬[4]等研究显示,给予葛根素后的2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葛根素可增强小鼠的糖耐量程度,其机制可能是葛根素抑制了自由基的出现并加快其清除速率,初步表明葛根素具有降糖作用。

葛根素降糖机制可能为:①促进胰岛素受体底物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表达,进一步增加葡萄糖利用率;②上调B淋巴细胞瘤 2基因(bcelllymphoma/leukemia 2gene,Bcl作者简介:李智颖(1997—),女(汉族),本科生.通信作者:范红艳(1975—),女(汉族),副教授,硕士.2)表达,增加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激活肾上腺内皮细胞上α1受体,增加β 内啡肽的分泌,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5]。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葛根素是一种来自于豆科植物葛根中的成分,在冠心病、肾病等疾病中应用较多。

而其主要来源于葛根的干燥根,也被称之为野葛,在《药品化义》中对其的认知是它的根能够甘主散表,用两三钱的葛根素就能够治疗肌肉处存在的疾病,葛根的味道甘苦,性心凉,对于伤寒、发热等症状能够有效的缓解,鼻干口燥,眼睛痛失眠等情况。

从葛根的干燥根中提出的物质目前被制作成注射剂、胶囊、滴眼液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深受医疗人员、患者的喜爱,特别是在糖尿病、眼病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葛根素;药理学;临床应用第一章葛根素的药理学的研究进展1.1 葛根素的药理学介绍葛根这类植物中含有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能够清热解毒、扩张血管,抗癌等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葛根素对于人体来说,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浆内的皮素及血小板表面的活性,对于血小板而言能够有效的抑制其聚集、黏附,从而降低其胆固醇、血脂等;其次葛根素对于人体而言能够促使其血管的扩张,改善血管内细胞功能;当然对于人体冠状动脉而言能够得到扩张,加大其血流量,从而有效的改善人体缺血区的血流情况,从而保障心肌耗氧量,提供氧的供应量。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葛根素还能产生一种较为强劲的β受体阻断作用,且能够有效的抑制急性心脑缺血发作,导致体内NO(一氧化氮)酶的重新合成,提高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正常机体中的生物活力,导致含有CA2+在神经细胞腔内得到抑制和堆积,从而对正常脑神经组织中继续发挥起着较好的神经保护的功能,使各种急性脑梗死灶得到尽可能多的抑制减少;并且还可以通过使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出现障碍的情况变得更好。

当然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脂肪、骨骼肌中的蛋白激酶的产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1.2 葛根素的主要药理学及其性质作为重要葛根中的提取物——葛根素,不仅是中医药学中的瑰宝,并且其药理学作用也反映出它具有较大的潜能,在临床中具有较深的应用价值,其广泛的使用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从而限制其在临床过程中的使用。

葛根素的研究进展_李佳

葛根素的研究进展_李佳

鼠瓜中主要硫苷的提取及抗风湿作用 [J]. 中国医药导报,
用研究[J]. 农垦医学,2010,32(3): 205-208.
2008,5(6):34-35.
[13] 阿布拉海提·阿布都拉,阿力木江·阿吾提阿孜古力·色依提. [20] 包晓玮,韩海霞,张青梅,戴小华,雒秋江. 刺山柑总黄酮对大
褪果藤实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抗疲劳及耐低温作用的
摘 要 目的:葛根素为中药葛根的有效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具有疗效好、毒性小和安全范围
广等优点。本文主要对其近年来葛根素的结构特点、提取分离纯化方法、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
为进一步提高葛根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葛根素;结构特点;提取分离纯化;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paris sikkimensis [J].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用医学杂志,2005,21(9):982.
2003,13:2223 ̄2225.
收稿日期:2013-09-18
[17] 季宇彬,郭守东,汲晨锋. 野西瓜的化学和药理研究[J]. 哈尔滨
微波辅助萃取法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广泛应用
于中草药、食品、茶饮料、高粘度壳聚糖等行业。微波萃取已 被认为是中国 21 世纪食品加工和中药制药现代化技术 之—[9-11]。张喜梅等[8]经过研究发现,当溶剂为乙醇、超声功率 为 300W、超声作用时间为 20min 时,所得到的总黄酮的提 取率最大。 2.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张首国等[17]经过醚化和胺化这两步反应向葛根素较活 泼的 4' 位酚羟基引入水溶性较大的烷胺基烷基得到了一系 列的化合物。由抗缺氧活性试验得出结论,大多数新合成的 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缺氧活性,作用一般等于或略强于葛根 素本身。刘志军等[18]通过向葛根素的 4' 位酚羟基上引入 NO 释放基团,以协同葛根素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 3.2 7、4' 位酚羟基的修饰

葛根素单磷酸酯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效学的研究

葛根素单磷酸酯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效学的研究

图3:化合物2核磁共振谱图图4:化合物3核磁共振谱图5)化合物4的化学合成:取化合物3,50 g(79.8 mmol溶解于干燥的二氯甲烷500 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0.159 mmol,2.0 eq),降温到0 ℃,滴加氯代亚磷酸二苄酯的甲苯溶液69 mL(1.0 eq),滴加完毕,室温搅拌过夜;TLC反应完全,加入水500 mL,二氯甲烷萃取3次,每次500 mL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

6)化合物5的化学合成:将化合物4用甲醇500 mL5%钯碳2.5 g,氢气加压下氢化2 h,TLC检测反应完滤液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7)化合物6的化学合成:向上步所得化合物5的甲醇溶液中加入氨水50 mL,室温搅拌5 h,HPLC检测显示反应完全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固体用水100 mL溶解,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滤,滤液减压浓缩。

)葛根素-7-磷酸酯钠(化合物7a)的化学合成:将化合用甲醇100 mL溶解,往里加入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8,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滤液用甲醇重结晶,干燥得白色固体化合物,核磁共振谱图见图5,化合物7的质谱图见图(EI) m/z (%):497.0 [M+H+]; 495 [M-H+],光谱特HNMR(D2O,δ,ppm)8.34(d,1H,J=11.0Hz),8.25=7.7Hz),7.73(d,1H,J=7.8Hz),7.44(d,2H,6.52Hzd,2H,6.5Hz),5.41-5.16(m,1H),3.97-2.92(m,7H2.2 水中溶解度的测定图6:葛根素-7-磷酸酯钠(化合物7a)质谱图复测定5次。

葛根素及葛根素-7-磷酸酯钠水溶性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葛根素磷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葛根素。

2.3 葛根素及衍生物对高血脂SD 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将56只SD 大鼠按体重及性别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

分别作为:①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 mL/kg ,ig ;②模型组:蒸馏水,20 mL/kg ,ig ;③阳性药物对照组:200 mg/kg ,ig ;④葛根素组: 400 mg/kg ,,ig ;⑤衍生物组:510 mg/kg ,ig ;首先对各组动物连续灌胃5 d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组于第4天给药1 h 后,再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08 mL/100 g 。

葛根素防治绝经之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防治绝经之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防治绝经之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摘要:葛根中含有大量的异黄酮成分,其与雌激素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葛根的主要成分葛根素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关系。

关键词:葛根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的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形性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妇女骨丢失的主要原因。

目前雌激素替代疗法已被证实能有效地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但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也引发了一些安全问题,长期单独使用雌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率升高[1]。

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成分,属于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活性[2],但副作用却少得多。

近年来有关中药葛根的实验研究很多,本文就葛根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作一概述。

1 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葛根含有多种异黄酮、芳香类、三萜类及其它活性成分,异黄酮类是葛根的有效成分,其中又以对葛根素的研究更受关注[3]。

葛根具有扩张冠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控骨代谢及雌激素样活性等药理作用,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疗效显著[4]。

2 葛根素对成骨细胞的促进作用实验证明葛根素体外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5]。

范丽芳等[6]将含葛根血清作用于SD大鼠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含葛根血清能明显地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王久亮等[7]验证了葛根素对骨的形成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另一方面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效应。

郭辉等[8]在细胞分子水平观察葛根素对成骨细胞代谢调控的影响,发现葛根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增加成骨细胞中的骨保护素基因的表达,为葛根素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葛根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9 蜜炙 甘草 取 炮 制量 甘 草 片置 容 器 内 , 称 其 4 %的生 蜜 , 水加 少 量 用文火 炒 干取 出 。 先 0 以 酒 稀释 至不 黏稠 , 洒入 甘 草 内拌 匀 。 再称 取 2%的生蜜 , 0 同法稀 释 然而 工作 中常 遇 到这 种情 况 : 进 厚朴 并 未切 丝 。 所 而是 一 整 备用。 甘草 闷 润至 次 日, 置锅 内文火 翻 炒 。 约七 成 干时 , 至 再把 另 块 的厚 朴筒 , 质地 硬 脆易 碎 , 不能 切丝 。 花 大量时 间湿润 变软切 若 储 之蜂 蜜倒 人 。急速 翻炒 , 甘草 不 黏手 时取 出。 至 丝 后再 如法 炮制 , 费工 费时 , 过麻烦 。 则 太 笔者 常改 用铝锅 蒸煮 的 成 品表 面棕 黄色 , 光泽 , 焦香 气 。 有 具 办 法 。将 生 姜捣 碎后 平铺 锅底 ,再将 厚 朴筒 洗净 直插 于锅 内 , 插
黏手 时取 出 。
如 炒 制过 程 中出现 蜜 液粘 锅现 象 , 随时 以湿 布搽 净 。 要 麻 黄发汗之功很强 , 蜂蜜为补益之 品 , 炙后 可缓和其发汗力。 蜜 蜂 蜜 有润 肺止 咳 的作用 , 增 强麻 黄 的止 咳平 喘功 效 。 可 麻 黄 的 发 汗成 分 为 挥发 油 , 发 汗 的机 理 是 兴 奋汗 腺 , 炙 其 蜜 后 挥 发油 含量 约减 二分 之 一 , 发 汗作 用减 弱 。 故 常法 以 1. 2 %的 蜂 蜜稀 释后 全 部 与 麻 黄 搅 拌 闷 润 ,亦 需 炼 5 蜜 , 预 留打光 。今 改成 法 , 未 效果 较 好 。 麻 黄 外 表 结构 较致 密 , 液 能力 不 及 甘草 , 用 蜜 量远 较 甘 吸 故
草 为少 。
呕作 用 物疗 效产 生影 响。

葛根素4'-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

葛根素4'-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

葛根素4'-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邹奥男;彭涛;王刚;温晓雪;王彦志;冯卫生;张首国;王林【摘要】以葛根素为起始原料,经醚化反应制备中间体4'-O-(3-溴丙基)葛根素(3)和7-O-(3-溴丙基)葛根素(4),3和4分别经胺化反应合成葛根素衍生物4'-O-[3-(4-吗啉基)丙基]葛根素(1)和7-O-[3-(4-吗啉基)丙基]葛根素(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ESI-TOF)和NOE表征,其中4和2为新化合物.通过小鼠常压抗缺氧实验对葛根素及1和2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葛根素、1和2灌胃给药对缺氧小鼠存活时间的延长率分别为24.43%、10.62%、28.63%,化合物2的抗缺氧活性与葛根素相当,化合物1则较葛根素弱.【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19(027)003【总页数】5页(P168-172)【关键词】葛根素衍生物;合成;构象异构;抗缺氧活性【作者】邹奥男;彭涛;王刚;温晓雪;王彦志;冯卫生;张首国;王林【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1.3葛根素(Puerarin)是从中药葛根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化学名为8-C-β-D-葡萄糖基-7,4′-二羟基异黄酮。

葛根素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摘要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属于异黄酮类衍生物。

中药葛根具有许多药理作用,例如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脂、降血压,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1]。

因此,人们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之后发现,葛根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四类,分别是异黄酮类、三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

其中异黄酮类中主要的化合物即是葛根素,属于其衍生物。

现在对葛根素的应用较多,因此,本文就葛根素如何提取及其含量的一些测定方法展开综述。

关键词葛根素;提取方法;研究进展1.提取方法1.1乙醇热回流法首先,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浸提法中的乙醇回流法,是有机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提取方法。

乙醇是一种沸点78℃左右的低沸点的有机溶剂。

实际生产操作中用到的工业酒精不仅价格便宜,并且对植物细胞渗透力强,提取率高。

但是由于在乙醇热回流法中溶剂用量大,消耗时间长,能耗比较大,并且需要加热处理。

这些均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原料的大量浪费。

在乙醇热回流法中,首先需要将鲜葛根洗净干燥粉碎,取其粉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65%~70%左右的乙醇,70℃左右加热回流1.5h~2h左右,多次过滤产物,将滤液合并。

加入氢氧化钙乳再提取,过滤将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50%之后离心,除去沉淀,滤液用浓硫酸调pH至4.0。

过滤弃去沉淀,将滤液减压浓缩至干,提取得到葛根素。

据研究表明,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葛根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0min,固液比为1∶20(g/mL),此组数据可作为乙醇回流法的参考数据。

乙醇热回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着技艺的成熟,人们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提取率上来。

因此,人们研究如何优化葛根素的提取工艺。

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葛根素的提取率会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幅度并不大。

在增加乙醇浓度超过80%时,葛根素的提取率急剧减小。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和乙醇都属于极性溶剂,但是水的极性比乙醇大。

葛根素衍生物4ac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葛根素衍生物4ac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葛根素衍生物4ac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董鑫鑫;高书亮;肖诚;赵宏艳;王燕;吕诚;杨大坚;吕爱平【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素衍生物4ac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观察4ac对大鼠关节积分和血液流变的影响.结果:4ac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改善大鼠的关节积分与血液流变指标.结论:4ac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16)004【总页数】3页(P295-297)【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血液流变学;葛根素衍生物4ac【作者】董鑫鑫;高书亮;肖诚;赵宏艳;王燕;吕诚;杨大坚;吕爱平【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北京,100700;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北京,100700;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现代中药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对称性、多发性并以关节损害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早期病变主要在滑膜。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常用的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青霉胺、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均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寻找新型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并分离出来的一种异黄酮化合物,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脑血栓等疾病[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250355)2012年4月12日收稿8盐炙车前子如上法先溶取盐水,将车前子直接放入锅中文火炒至略有爆声时,洒入盐水,炒干取出。

成品形如生品而鼓起,具焦香气,微有咸味。

炙后借盐润下之功,以增强其利水通淋的作用。

但要注意本品无需盐水闷润,否则易粘结。

9蜜炙甘草取炮制量甘草片置容器内,先称其40%的生蜜,以水加少量酒稀释至不黏稠,洒入甘草内拌匀。

再称取20%的生蜜,同法稀释备用。

甘草闷润至次日,置锅内文火翻炒。

至约七成干时,再把另储之蜂蜜倒入。

急速翻炒,至甘草不黏手时取出。

成品表面棕黄色,有光泽,具焦香气。

甘草蜜炙后味甘性温,能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因蜜的协同作用,也可增其润肺止咳之功。

甘草含甘草甜素,服用过多易引起“假醛固酮”症。

经蜜炙后,甘草酸的含量一般约减20%,而甘草甙的含量无变化。

但调配保肝剂时,在处方未明确标明的情况下,宜用生甘草。

常法蜜炙甘草用50%于甘草的蜂蜜,先炼制后再稀释,并且一次性加入甘草中拌匀闷润。

笔者认为,蜂蜜本须稀释后加入,且炒炙过程本身也炼了蜜,故将蜜先炼制再稀释纯粹多此一举。

另外,把蜜量由50%升至60%,分两次加入,后一次加蜜称为“打光”。

经“打光”的成品光泽丰富,远较常法成品为好。

常法仅用水稀释,现加少量酒,成品略有醇香气。

且部分酒渗入甘草内部,更利于产品贮存,不易变质,也不影响其功效。

10蜜炙麻黄量取麻黄量15%的生蜜,加5倍水稀释,以其三分之二倒入麻黄中拌匀闷润,另三分之一用于打光,如甘草般文火炒制,至不黏手时取出。

如炒制过程中出现蜜液粘锅现象,要随时以湿布搽净。

麻黄发汗之功很强,蜂蜜为补益之品,蜜炙后可缓和其发汗力。

蜂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增强麻黄的止咳平喘功效。

麻黄的发汗成分为挥发油,其发汗的机理是兴奋汗腺,蜜炙后挥发油含量约减二分之一,故发汗作用减弱。

常法以12.5%的蜂蜜稀释后全部与麻黄搅拌闷润,亦需炼蜜,未预留打光。

今改成法,效果较好。

麻黄外表结构较致密,吸液能力不及甘草,故用蜜量远较甘草为少。

据报道[4],蜜炙法亦可用恒温烘制法炮制,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火候。

不太熟手的药剂人员,均可制作出合格的炮制品。

笔者认为,其他药品的炙法也可考虑使用,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烹调新工具的不断涌现,采用微波炉烘制亦无不可。

11姜炙厚朴常法用厚朴丝。

称取厚朴量15%的生姜捣碎,用纱布包裹醮水榨汁,共榨三次。

将榨得的生姜水倒入厚朴中,闷润过夜。

次日用文火炒干取出。

然而工作中常遇到这种情况:所进厚朴并未切丝,而是一整块的厚朴筒,质地硬脆易碎,不能切丝。

若花大量时间湿润变软切丝后再如法炮制,则费工费时,太过麻烦。

笔者常改用铝锅蒸煮的办法。

将生姜捣碎后平铺锅底,再将厚朴筒洗净直插于锅内,插满,加水至半锅左右,覆盖蒸煮。

煮至一半,将厚朴筒上下调换位置继续蒸煮至水干时停火,取出摊凉后趁软切丝。

本法简单易行,可大量一次性加工,成品具较浓的姜味,吸姜量和均匀度都比炒炙法更好。

厚朴用姜炙可消除其对咽喉的刺激性,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12姜炙竹茹将竹茹揉成小团,姜汁洒入拌匀。

用文火炒至液干,色加深时取出阴干。

竹茹团内空,常法炒制内外受热不匀,不理想。

笔者思考改用隔水蒸煮法,即放少量水于锅内,上覆筛样多孔蒸板,将洒湿姜汁充分拌匀的竹茹团放在隔板上,加盖蒸煮,至水干时停火取出晾干。

成品姜味更浓,无焦黄色。

另一方法:待竹茹团润透后置烘箱烘烤,或先蒸后烤亦可。

竹茹有清热止呕的作用,姜亦为止呕之品,姜炙可增强其止呕作用。

中药炮制贵在适中,太过或不及都会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

火候的掌握需在日常工作中慢慢体会,非一日一时所能尽窥其奥。

所谓工多艺熟,此之谓也。

本文述及的所有中药材均购自贺州市医药总公司中药材公司。

参考文献[1]路英才.中成药研究[M].1983,6:21.[2]四川医学院主编.中草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3.[3]李臣宝,等.中药材[M].1986,5:29.[4]叶明波,等.中成药研究[M].1986,4:16.摘要:综述葛根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介绍葛根素衍生物制备的思路方法以及未来研究的热点动向。

关键词:葛根素衍生物;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049-02葛根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周长征*葛根素为一种β受体阻断剂,能扩张冠状动脉,减少人和动物急性心梗面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用药。

但因其异黄酮结构,该药水溶性和脂溶性都相当差,生物利用度不好,故限制了它更广泛的应用。

1葛根素衍生物研究背景王成等[2]利用加入络合助溶剂的方法来提高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蒋洁蓉[3]采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得到了葛根素-7-O-葡萄糖苷,其衍生物的水溶性较葛根素增加了18倍,而葛根素-7-O-葡萄糖苷的舒张血管作用也略优于天然葛根素。

DubeySarasw ati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分析葛根中存在7-羟基-4’(β-D-吡喃葡萄糖苷基)葛根素,其水溶性明显优于葛根素。

因此,通过结构修饰,改善脂溶性和水溶性,增强药理活性,已成为葛根素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者通过各种途径来对葛根素进行修饰。

2葛根素衍生物的合成2.1葛根素水溶性脂溶性改进2.1.18-β-D-吡喃葡萄糖的修饰:张毅,李恒华等通过对葛根素进行结构修饰制备出葛根素衍生物即四乙酰葛根素,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有明显的舒张血管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四乙酰葛根素具有与Pu 相同的抗炎作。

杨若林等分别选择了对葛根素脂溶性、水溶性和空间结构有较大影响的基团用酰化方法对葛根素酚羟基和糖C6醇羟基进行了修饰,均可增加眼内各组织的血流量。

2.1.24′-7-二羟基的修饰:许庆兵等以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溴化、醚化及醇解,合成了7-羟基-4(β-D-吡喃葡萄糖苷基)葛根素,经水溶性测定,7-羟基-4(β-D-吡喃葡萄糖苷基)葛49内蒙古中医药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5例临床治疗资料。

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为168例,总有效率为96.0%。

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根据个体差异合理选择降压药,平稳控制血压,药物剂量适宜,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050-02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探讨田麦会**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722200)2012年4月26日收稿根素的水溶性是葛根素的15.2倍。

石卫兵,张奕华等将呋喃类NO 供体通过醚键引入到葛根素7位或4、7位羟基上,合成了系列衍生物,在葛根素的4或4、7位羟基上以醚键或酯键连接羧基、胺烷氧基、糖苷和氨基酸等合成了系列衍生物,改善了脂溶性,提高了药效。

2.1.34位羟基乳酸化结构修饰:舒茂以葛根素为原料与乳酸酰氯在吡啶溶液下经过酰化反应生成衍生物经过红外、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衍生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确定了乳酸葛根素的结构,不仅溶出度好而且抗缺氧能力增强。

2.1.44位羟基磺酸化结构修饰:张平平通过将葛根素与浓硫酸直接反应制得磺酸钠葛根素,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159.2倍,衍生物的油水分配系数P 值较小,说明水溶性优于醇溶性。

2.1.54位羟基琥珀酸化结构修饰:郝燕先利用酚的烷基化原理合成4氧羟乙基葛根素再与琥珀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合成琥珀酸酯葛根素,然后与NaOH 反应合成葛根素琥珀酸钠,该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41.63g/ml ,水溶性是葛根素的53.24倍。

3NO 供体型葛根素衍生物刘志军,李美英等将有机硝酸酯通过不同长度的碳链与葛根素4、7位酚羟基连接,或通过哌嗪与葛根素4、7位-酚羟基连接,得到7-单取代或4、7位双取代的葛根素的硝酸酯衍生物,通过NO 与葛根素的协同作用,增强衍生物在心血管方面的活性。

石卫兵,张奕华等利用前药原理和拼合原理,从改善脂溶性、水溶性,引入活性基团和提高药效方面出发,将硝酸酯类NO 供体通过酯键引入到葛根素7位或4、7位羟基上,可以在体外不同程度的释放NO 。

4展望目前葛根素结构修饰改造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深度还远远不够,基于引入基团的方法和原理研究还不够深入。

将一些具有其他药效作用的功能基团与葛根素结合,来增强并改变葛根素的功效,是今后葛根素分子修饰值得研究的方向。

对葛根素的结构改造目前还多属于非合理的药物设计,希望以后能更多与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进行结合,寻找出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更好的葛根素衍生物,使合成的过程更加明确,更加可控。

参考文献[1]Chang Y,H sieh C Y,Peng Z A,et al.Neuroprotect ivem echan ism sof pu erarin in m iddle cereb ral artery occlusion induced b rain in farct ion in rats [J].Journal of B iom ed ical Scien ce,2009,16(9):1-13.[2]王成,刘玉玲,谷士杰.葛根素的溶解性及其络合助溶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3,28(5):294-296.[3]蒋洁蓉.氧化微杆菌糖基化葛根素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1],是指静息状态下患者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 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研究表明[2、3],60岁以上患者中一半以上都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终身用药治疗,如何通过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预后已成为临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4]。

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5例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策略,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5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79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为(67.6±9.5)岁;患者中合并冠心病61例,糖尿病33例,脑卒中27例,慢性心功能不全25例,心绞痛29例。

1.2药物治疗方法1.2.1确定适宜药物剂量及给药时间: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足量药物使用,应当避免过量服用;药物剂量应当循序渐进[5],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大至有效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时也应避免突然改变,防止患者症状恶化,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尽量选择每天一次或一片药物,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冬天气温下降,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则相反,故药物剂量也应当进行相应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