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和寨卡病毒病疫情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进展
既往寨卡病毒病疫情
• 2006年以前,散发病例14例 • 2007年,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暴发(185例) • 之后数年,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新喀里多尼亚旅行者中有散发病例报告 • 2013年~2014年,太平洋岛国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暴发,报告病例约10,000例 • 2014年2月,智利的复活节岛发现1例本地感染病例
➢ 致病性。致病机理知之甚少,约1/5的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一般较轻,症状持续数天到1周,症 状严重需要住院者少见,病死率极低。但是,有病例病毒感染后出现 综合征,胎儿感染可能引起小头畸形。
➢ 感染剂量。病毒感染引起人类疾病的剂量尚不清楚,及传播途径有关。黄病毒经蚊叮咬传播感染的剂量一 般为103-105。血浆中游离病毒感染性很快消失(<10)。
伊蚊媒介
1. 最主要媒介: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在中国分布广泛。(登革病毒蚊吸带毒血后8~12天产生传染性, 维持终生,并经卵传播)。
2. 蚊子飞多远?大部分母埃及伊蚊一生在初长成的房屋或周围生活,平均飞行距离约400米。病毒跨区传播主因 是人。
3. 什么时候叮咬人:主要白天叮人,白天户外蚊叮咬频繁,登革热感染率高;室内整天均可叮咬,蚊寿命长,家 庭聚集性感染。
末期可检出,但黄病毒间交叉反应常见,难以区别。可检测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可以区别黄病毒首次感 染产生的抗体。
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 传染源: •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可能的传染源 • 传播媒介: • 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其他输入病例国家: 澳大利亚 3例 中国台湾 1例 以色列 1例
暴发疫情国家/地区 (5)
散发病例国家/地区 (25)
输入病例国家/地区( 16)
几个重点国家(地区)疫情进展
巴西
• 据巴西卫生部估计,2015年巴西已有大约44万-130万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 巴西卫生部1 月20日通报,该国上周新增报告可能及 病毒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例363 例、死亡3人,累计
特点,黄病毒可分为血清群和亚群。
黄病毒基因组结构及病毒蛋白
病毒属黄病毒属 血清群
病毒分为亚洲和非洲两个基因型
病毒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 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报告3893 例小头畸形病例、死亡49人,分布于巴西21个省的764个市
例
库拉索岛、尼加拉瓜
、瓜德罗普、美属维
尔京群岛
佛得角 4,164例
圭亚那 1例 苏里南 5例 法属圭亚那 1例
萨摩亚 31例 法属波利尼西, 库克群岛, 新咯 里多尼亚,瓦努 阿图
哥伦比亚20,000+例 玻利维亚 源自文库例
巴西 56,318例 巴拉圭 6例
欧洲输入病例国家: 意大利、丹麦、芬兰 、德国、葡萄牙、荷 兰、西班牙、瑞典、 英国、瑞士、奥地利
伊蚊媒介生活周期
伊蚊媒介-病毒相互作用
1. 登革热:2007年,新加坡登革热暴发,病毒流行株基因亚型改变,2 占主导。新的2亚型流行,更适宜白纹 伊蚊(. )媒介,外潜伏期缩短至3天。
2. 基孔肯雅热:证据最充足的案例,膜蛋白突变(A266V) 致病毒适应白纹伊蚊(. ),外潜伏期缩短,传播能 力增加。
2015年以来寨卡病毒病报告国家/地区 (截止2016年1月31日)
输入病例: 美国 6例 加拿大 1例
墨西哥 3例 萨尔瓦多 3,836 例 巴拿马 99例 危地马拉 1例 洪都拉斯 2例
委内瑞拉 7例
厄瓜多尔 6例
巴巴多斯 3例
波多黎各 1例
海地
1例
马提尼克 1例
法属圣马丁 1例
多米尼加共和国 10
➢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患者所占感染者的比例约为80%。
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共流行 新喀里多尼亚
寨卡病毒和其他黄病毒交叉反应
乙脑
登革
Zika
黄热
西尼罗脑炎 初次感染
乙脑
登革
Zika
黄热
西尼罗脑炎
再次感染
诊断
• 诊断需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 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分离病毒、检测病毒的核酸或病毒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 • 发病后第一周,可通过的方法检测血清病毒核酸进行确诊。病毒特异性和中和抗体出现较晚,发病后1周的
3. 病毒基因组曾发生自然重组,包膜蛋白 N154糖基化位点丢失,可能是适应伊蚊宿主的反应。
人群易感性
• 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患者可能对未来感染具有免疫力
潜伏期和传染期
• 潜伏期:尚不清楚,可能为3-12天。 • 传染期: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患者发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有传染性,约为5-7天。
最新疫情概况
• 发生本地流行的国家(地区):30个 • 美洲的24个国家(地区):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法属圣马丁、巴拉圭
、巴巴多斯、玻利维亚、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海地、苏里南、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拿马、波多黎各、尼 加拉瓜、委内瑞拉、库拉索岛、多米尼加、瓜德罗普、美属维京群岛 • 非洲1个国家(地区):佛得角 • 大洋洲5个国家(地区):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新咯里多尼亚、斐济、瓦努阿图 • 出现输入病例的国家(地区):16个 • 美洲2个:美国、加拿大 • 欧洲11个:丹麦、芬兰、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瑞士、奥地利 • 亚洲2个:中国台湾、以色列 • 大洋洲1个:澳大利亚
寨卡病毒和寨卡病毒 病疫情课件
寨卡病毒历史
➢ 1947年首先从乌干达森林的猴血清中分离到寨卡病毒 ➢ 1948年在同一地区的非洲伊蚊中分离到寨卡病毒 ➢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 ➢ 1954年从西非“黄疸”暴发中的病人分离到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生物学特性
➢ 病毒为有包膜单股正链病毒,分类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可分为亚洲和非洲2个基因型。 ➢ 黄病毒属包含53个种,其中27经种蚊传播,12种经蜱传播,14种病毒传播媒介尚不清楚。根据血清学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