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辨治咳嗽验案赏析
顿挫喘咳32例的经验
顿挫喘咳32例的经验
郭子光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年(卷),期】1989(3)1
【摘要】根据杂志报导,全蝎、地龙、僵蚕对哮喘痉咳有顿挫之功效。
我在临床上对一些病势较剧的病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此三味药进行验证观察,到写本文时,共治男女病人32例,年龄由5岁到72岁不等,包括枝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病种,一般均能顿挫喘咳,尤其气喘与痉咳,每收桴鼓相应之效,深感其言不虚,值得再作介绍,兹举数例,以见一斑。
【总页数】2页(P7-8)
【关键词】喘咳;风痰痉咳;寒痰喘咳;痰热喘咳
【作者】郭子光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6
【相关文献】
1.运用郭子光教授“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临床观察 [J], 李强;刘洋伯
2.《金匮要略》治喘经验浅探 [J], 宋元泽;李兴芳
3.郑心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经验浅谈 [J], 蒋珊;郑心
4.《金匮要略》治喘经验浅探 [J], 宋元泽;李兴芳
5.睿岐喘咳灵治疗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证经验 [J], 廖成荣;刘桥龄;张小燕;陈小会;余江霞;金攀;程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医大师郭子光:经方治愈自发性气胸案
国医大师郭子光:经方治愈自发性气胸案唐某,男,46岁,打工农民。
初诊:1999年3月2日。
主诉及病史:10天前因受凉感冒咳嗽,未予介意。
昨日忽觉心悸、气短,咳则右侧胸胁疼痛,有少量泡沫痰,右侧睡卧时感到胸胁疼痛,只能仰卧或左侧卧,渐觉体力不支,而来就诊。
诊查:自诉一身酸软乏力,往来寒热,右侧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咳嗽,有少量泡沫痰,气短、心悸较前几日更甚,咳嗽、喷嚏时右侧胸胁更痛,因而不敢大胆进行,大便正常,饮食不香。
有长期吸烟史。
察其形体偏瘦,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口唇微紫暗,呼吸短气,呈抑制性咳嗽,咳时呈痛苦面容。
察其右侧胸廓明显高于左侧,右侧胸廓语颤消失,呼吸音明显减弱,舌苔白而干,脉濡数。
当即在本校附院作CT检查(CT 号:29126):自发性气胸,胸腔积液(少量)慢性支气管炎。
再三嘱其住院治疗,患者因经济困难,坚持门诊中医药治疗。
辨证:少阳不和,痰热结滞,形成“悬饮”。
治法:和解少阳,辛开苦降,清逐痰热。
处方:小柴胡、小陷胸合方予服。
柴胡20g、黄芩20g、法夏15g、泡参20g、炙甘草6g、黄连10g、全瓜蒌15g、生姜10g、大枣10g。
1日1剂,每剂浓煎2次,日3夜1予服。
二诊:3月8日。
上方服4剂,寒热尽除,精神好转,很少咳嗽,胸胁疼痛亦显著减轻,口苦、咽干等症消失,饮食知味,仍觉心悸、气短,扪其右侧胸廓仍无语颤,呼吸音未闻及,苔白润,脉细数。
是少阳半表之邪已解,而半里之“悬饮”未除,但已折其转化之势,仍以小柴胡枢转气机,合小陷胸,葶苈大枣泻肺、瓜蒌白化裁,积极清逐痰热结滞,以除其根本。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法夏15g、泡参20g、炙甘草6g、大枣10g、全瓜蒌15g、黄连10g、葶苈子15g、白芥子15g、茯苓15g、薤白15g、苏子15g。
1日1剂,服4剂三诊:3月16日。
自觉心悸、气短大减,已全日上班工作(轻劳动),右侧胸语颤明显,呼吸音清晰可闻,且较前平坦,但比左胸仍略高起。
从郭子光教授的医案浅谈中药药理在临床上的运用
I Ke y wo r d s J P r o f e s s o r G u o Z i — G u  ̄g ; me d i c a l c a s e ; p h a r ma c o l o y; g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
. J I A B o 2 『 / { 1 . S c h o o l fp o h a r ma c y ,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C h e n g d u 6 1 1 1 3 7 , S i c h u a n ; 2 . S c h o o l fB o a s i c Me d i c i n e ,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y t o f
中药 药理学是在 中医药理论指导 下,应用现代
科学 技 术 方 法 ,研 究 中药 与 机 体相 互 作 用 、作 用 规
化 是 中医 药 发展 的必 然 趋 势 的 观 点 ,且 主 张 中 医 的
发展应 该“ 充分 吸取 现代科 技 ( 包括现代 医学 )成 就 ,充实 、提高和 发展 中医学 ,使之获得 现代科学
郭子光教授治咳经验
3 讨论舌诊属中医望诊的范畴,是辨证的重要依据。
舌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舌苔系胃气所生故观舌质可知脏腑寒热虚实,察舌苔可知病邪深浅。
我们选择了H P感染阳性的患者,故采用悉尼系统的胃炎诊断标准,观察H P感染后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舌象特点,其目的在于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H P感染在中医学中属邪气犯胃。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H 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在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感染H P后引起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同时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形成糜烂乃至溃疡,炎症越重,阳性率越高,尤以活动性病变明显。
结合本组病人的舌象分析,患者淡红及红舌居多,占2 3,舌苔以厚腻苔为主,其比例亦近2 3,说明感染H P后,其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多以实证、热证或虚实挟杂为主。
感受外邪、脾胃内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气血郁滞,郁而化热是其病理基础。
本组胃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的病人舌质以淡红、红舌为多,而胃癌病人暗舌占一半,似可认为红舌与胃粘膜炎症程度有关,暗舌与血瘀程度有关。
邪气重,临床症状突出者,则多以厚腻苔多见,本组厚腻苔以溃疡病、十二指肠炎、隆起糜烂性胃炎多见,而萎缩性胃炎则以薄苔为主,可见苔之厚薄反映出胃内邪气的轻重。
因此在临床辨证治疗伴H P 感染之胃病时,应注意清热祛邪提高临床的治愈率及抗复发率。
(收稿日期 19970830)・名老中医经验・郭子光教授治咳经验刘 渊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主题词 中医师 郭子光 咳嗽 中医病机 咳嗽 中药疗法 咳嗽是一个常见病症,一旦失治或误治,往往迁延不愈,病人深受其苦。
正如《古今医彻》所说:“咳嗽,微疾也;连绵不已,则又痼疾也,夫岂容渺视哉!”当前治咳,见咳止咳者有之,结果是越止越咳,或暂减复增;寒热不察者有之,囿于一般理论,而不根据具体情况于细微之处查其真象,导致病人久咳难愈。
笔者平素见郭子光先生治咳,卓然独见,如洞墙垣,遂整理如下,以求于医道有补。
咳嗽诊疗验案一则
咳嗽诊疗验案一则作者:张光斌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第03期【关键词】咳嗽;辨证论治;体会【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54-01咳嗽之证,症状简单,诊断也容易明确,但其治疗往往较难。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后世医家也多有阐述,如《景岳全书》说,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知之矣【1】。
现将我诊治一小儿的咳嗽经历记录下来,与同道相互学习。
初诊:患儿,女,1岁1月,反复咳嗽半月于2018.02.05就诊。
患儿母亲诉,半月前因受凉后复因饮食不当腹泻,继而反复阵发性夜间咳嗽,喉中痰鸣,背心扪之冰冷但头汗出湿巾,纳食如常,二便调。
多方治疗始终夜间咳嗽,喉中痰鸣,不能安睡,背心扪之冰冷但头部出汗打湿枕巾故来就诊。
诊时症见:面色红润,双目灵动有神,心肺听诊无异常,未闻及异常气味,纳食佳,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未现。
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风邪袭表。
治疗当疏风解表。
方选桂枝汤加味,方药如下:桂枝l包(6)白术l包(10)大枣1包( 10)甘草1包(3)杏仁1包(10)桔梗1包(10)荆芥1包( 10)竹茹1包(10)紫苏梗1包(10)射干1包(10)白芷1包(6)建曲1包(10)上诸药为新绿药业免煎颗粒,单位都是克,服法:上诸药用开水150ml溶解后,每日三次,每次30ml饭前温服。
二诊:2018.02.07患儿母亲诉上证依然如故,一点也没有缓解。
诊时无异常体征,也未闻及咳嗽声及异常气味,纳食佳,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未现。
诊断为咳嗽,证属痰饮伏肺。
治疗当温肺化饮止咳。
方药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味。
具体方药如下:桂枝6白芍6大枣6炙甘草6北细辛3茯苓6陈皮9白术6白芷6建曲5,单位都是克,上方水煎取汁,每天三次,每次30ml饭前温服,两日一剂。
三诊:2018.02.09患儿母亲诉上证大减,已不头汗出,背心也不凉,咳嗽基本消失。
名老中医郭子光经验方(过敏方、口炎方、眩晕方)
名老中医郭子光经验方(过敏方、口炎方、眩晕方)1过敏方组成:防风15-20克、蝉蜕15克、丹皮15克、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克、生地15-20克、白蒺藜15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甘草5-10克。
忌虾、蟹、甜酒、酒等发物。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
方解:各种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炎多是血热生风引起。
方中防风为祛风之圣药为主,而以蝉蜕佐之,蒺藜助之,其余诸药均为清热凉血之品,平淡之中具有协同之效,因血热得清则风无由生也。
加减法:1.过敏性鼻炎,风多于热者,可去银翘,酌加桂枝、白芍;自汗则加黄芪、五味子。
2.治各种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尤须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结燥者,加大黄10克另泡服,便通停后服。
病案举例:例1.过敏性鼻炎。
钟某,女,17岁,学生。
1989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一年多来,每日早晨起床后遇冷即不断喷嚏,有时连续数十下,清鼻涕长流,平时遇冷风也发作,甚感痛苦。
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西药后有疲乏倦怠之感,而来求治。
察其舌苔白润,脉浮缓。
是为风邪外袭,肺卫不固之证。
过敏方去银、翘、生地、白鲜皮,加黄芪20克、五味子12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
服4剂而愈。
例2.过敏性荨麻疹。
鞠某,男,13岁,学生。
1989年8月21日初诊。
患儿一周前全身突发皮疹,痒甚。
一般先从耳后发际等处开始,继则胸腹、四肢皮肤出现红色突起之痒疹,有的由散在性逐渐融成一片。
西医诊断“过敏性荨麻疹”,用扑尔敏等药有所减轻,但未控制发疹而来求治。
目前仍大片发疹,痒甚,且腹中隐痛,大便正常。
察其舌质偏红苔白干,脉滑数,乃血热生风之证也。
以过敏方加白芍15克,服3剂而愈。
2口炎方组成:麦冬30克、天冬15克、生地20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茵陈20克、石斛15克、玄参15克、丹皮15克、连翘20克、枇杷叶20克、前仁15-20克、生甘草5-10克。
适应证:口腔炎、舌炎。
郭子光辨治咳嗽经验
并发症等方面已体现出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优势,其治法有调气、活血、滋阴、补阳之别。
中药复方PRD超微粉针对糖尿病病机关键-“热、虚、瘀”,在中医“因虚致瘀,久病入络”理论的指导下,以临床研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6],加减化裁而成。
本方以人参、丹参、葛根益气生津,活血化瘀;苦瓜清解郁热;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益阴;水蛭祛瘀消癥,剔邪搜络。
诸药协同,达到益气养阴,调畅气血,化瘀通络的目的。
以调节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调整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液高凝状态为切入点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本实验中T2DM大鼠的主动脉病变与文献报道一致[7],表现为内膜增厚,内皮细胞破损,弹力膜变薄或间断。
中膜弹力膜变薄,层次减少,肌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增多。
这可代表T2DM大血管的主要病理改变。
同时本实验结果显示西药罗格列酮能有效地改善T2DM动物模型大鼠的主动脉的病理变化,其能使内皮细胞结构回复的清晰程度接近正常组,使中膜弹力膜恢复正常。
而中药PRD也能明显改善T2DM实验动物的主动脉病变,表现为主动脉内膜无增厚,内皮细胞已趋向扁平,清晰程度如正常组,并且内质网发达,收稿日期:2011-03-20作者简介:李翔(1964-),女,四川西昌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部分细胞器丰富。
中膜弹力层厚、规整,平滑肌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说明中药PRD能阻止或逆转T2DM模型大鼠的大血管病变。
T2DM大血管病变产生的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而对T2DM病人大血管病变的防治,目前仍未有特异的治疗方法,中药PRD对T2DM主动脉病变的改善作用,无疑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相关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1]纪立农.对2型糖尿病新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11):642-647.[2]刘克军,王梅.我国慢性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10):77-80.[3]Yu Y.Lyons TJ.A lethal tetrad in diabetes:hyperglycemia,dyslipi-demia,oxidative stress,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Am J MedSci,2005,330(5):227-232.[4]庞宗然,李晓军,刘祖涵,等.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9):656-658.[5]李振中,尹翠梅,王德修,等.痰瘀互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J].新中医,2002,34(5):3-5.[6]庞宗然,贾春华,刘宝山,等.菩人丹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3):137-139.[7]袁明霞,高妍,郭晓蕙,等.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形态学改变与胰岛素受体底物1mRNA的表达[J].中国微循环,2007,11(1):27-29.郭子光辨治咳嗽经验李翔,王超,杨冬梅,王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72)关键词:呼吸疾病;咳嗽;中医药疗法;经验;郭子光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1)10-1925-03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常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可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气肿和肺癌等疾病。
郭子光教授“气为一切阴质之帅”观的临床应用
郭子光教授“气为一切阴质之帅”观的临床应用
李炜弘;江泳;刘渊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39)3
【摘要】"气为一切阴质之帅"是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提出来的诊疗观点,郭老认为
在阴津、阴液、阴血、痰饮等阴性精微物质或阴性病理产物所涉及的辨证施治中均以气的调控为主导,从气入手,补气生血生津、益气摄血摄津、降气祛痰、行气化饮、行气化瘀等,充分发挥气的推动、温煦、固摄、护卫作用,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文中引用郭老数则验案为佐,探讨气为一切阴质之帅的诊疗思路。
【总页数】4页(P5-7)
【关键词】气为一切阴质之帅
【作者】李炜弘;江泳;刘渊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R22
【相关文献】
1.运用郭子光教授“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临床观察 [J], 李强;刘洋伯
2.纳气敷脐散对气阴两虚质患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J], 冯秀兰
3.运用郭子光教授“全蝎、地龙、僵蚕”角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体会 [J], 范铁兵; 杨志旭
4.从郭子光教授的医案浅谈中药药理在临床上的运用 [J], 彭婉[1];许嗣立[2];罗世兰[1];贾波[2]
5.郭子光教授临床用药规律与理论研究 [J], 乔卫龙;李炜弘;史年刚;杨亦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中药1剂退高热,辨证论治很重要!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中药1剂退高热,辨证论治很重要!发热,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临床上最常遇见的症状。
不过虽然发热的症状相同,但是引起发热的原因却各不相同,临床一定要仔细辨证才能收获良效。
今天小师妹整理了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李乃庚教授、浙江省名中医许国华教授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医案3则。
让我们一起,学习名医医案,集各家所长,成就更有疗效的自己!感冒高热医案一则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黄某,男,52岁,教师。
初诊:1999年8月27日。
主诉及病史:前日午后突然恶寒发热,自测体温39.2℃,立即去某医院急诊。
作白细胞等常规检查,血象不高,认为“病毒感染”,当即输注青霉素、柴胡针等。
一度汗出热解,次日午后体温又上升,全身酸软乏力。
患者略知医道,听说是“病毒感染”,认为还是中医药较好而来求诊。
诊查:自测体温39℃(上午11时)。
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身痛,口苦欲呕,咽喉干微痛,口渴喜冷饮。
心烦,四肢烦软,两小腿疼痛,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2日未解。
察其体质中等,神志清楚,面色红光,唇红而干,舌质红苔白干,脉浮滑数。
辨证:寒温合邪,三阳合病。
治法:寒温合法,三阳并治。
处方:用柴、葛、羌、防汤、银翘、大板汤加白虎汤合方以治。
用药:柴胡、葛根、黄芩、银花、连翘各20g,防风、羌活、法夏、大青叶、知母各l5g,石膏50g,甘草10g、板蓝根、谷芽子各30g,2剂,每日1剂,每剂煎2次。
首次淡煎(煮沸10分钟),二次浓煎(煮沸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分4次(日3夜1)服完,进清淡饮食。
二诊:1999年8月29日。
上方服1剂,当天夜半汗出热退身凉,昨晨解大便1次,量甚多,诸症缓解。
已服完2剂,体温一直正常,一身轻松,惟两小腿疼痛虽减未消,口干咽干,口淡乏味。
察其神色正常,舌苔白干少津,扪其小腿有触痛感,脉细缓,是热病解后,津液损伤,脾胃未复。
而其小腿之触痛,当是寒温成毒,留滞筋肉,未能尽解之故。
郭子光治咳嗽经验-咳嗽治痰,治痰先降气。
郭子光治咳嗽经验-咳嗽治痰,治痰先降气。
1.抓住“邪,痰,火,虚”四字。
邪-六淫外感;痰-痰湿和痰热;火-肝火,阴虚火旺。
虚-肺,肾,且分阴阳。
咳嗽咽痒多属于风邪外感,治痒必祛风,风去咳自止。
常用蝉衣,防风,僵蚕,桔梗。
咽痒干多属于风燥疏风加玄参,桔梗,麦冬,青果等清润咽喉。
咽痒而痛,多属于风热,治风药加板蓝根,射干,虎杖。
咽痒向喉骨下延,提示外邪有向气管蔓延趋势,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
咽痒干咳不止,无痰少痰加罂粟壳,杏仁,平地木。
咽痒久治不愈,咽不红苔润和者加姜辛五味。
2.治痰的要点,A,治痰先治因。
分寒痰,热痰,湿痰。
色白清稀,易咳,无腥臭属寒。
用半夏,干姜,陈皮。
色黄,腥臭,粘稠属于热,用浙贝母,天竺黄,瓜蒌皮,竹沥。
痰稀,量多易出属于湿痰,用半夏,苍术,茯苓。
痰少难咳涩而难出,属实燥热伤肺,用天花粉,瓜蒌皮,沙参,麦冬。
肺气虚无力排痰,治当益气,选《伤寒总病论》的阴阳五味子汤(党参,麦冬,五味子,灸麻黄,生姜,大枣,杏仁,陈皮。
)以扶正治痰。
痰经久不消,加海浮石,蛤粉。
B,治痰要降气。
气顺则痰降,痰字从炎,降气就是降火,降火就是消炎,用黄芩,蛇草,鱼腥草。
如胸膜炎患者咳声不扬,痰粘涩难出,这是炎性疼痛抑制了肺气,用小柴胡合小陷胸汤加降香,延胡索,枳壳。
C,治痰要瘀。
用桃仁,矮地茶,虎杖。
3,久咳,痉咳,顿咳,咳引胸痛,痰瘀互结肺络,可用降气祛痰杏仁,枇杷叶,旋复花,冬瓜子,薏米仁配合桃仁,茜草。
甚着加全蝎,僵蚕,地龙。
服用全蝎出现口干停用,配以生石膏,麦冬之类。
4,止咳方:罂粟壳15 五味子15 杏仁15 川贝10 甘草10为散,每次5-10克。
用于干咳无痰,顿咳不止。
5,肺部感染方:芦苇30 薏米仁30 桃仁15 冬瓜子15 瓜蒌皮20 半夏15 黄芩20 桔梗12鱼腥草30 舌草30.加减,恶寒有表证家柴胡,防风。
胸闷气喘加麻黄,苏子,有冠心病薤白代替麻黄,痰粘难咳加浙贝母,天竺黄,桔梗。
运用郭子光教授“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临床观察
运用郭子光教授“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一症的临床疗效。
结果82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9例,无效1例。
结论顿挫喘咳方临床运用,加减得当,确有良效。
【关键词】国医大师顿挫喘咳方三虫2012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从医60周年学术及临床经验传承研修班”,期间郭老亲自授课,现场答疑,使我获益匪浅,所学之术应用于临床皆获良效。
现就运用郭老之“顿挫喘咳方”加减治疗咳嗽兼喘或哮病例82例临床疗效及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2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其中门诊患者65例,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在18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岁;病史最长的者为3年,最短者为2天。
住院患者27例,均为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在45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岁;住院患者病程皆较长,均≥10天,病史最长者为5年。
所有患者均以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内科学》为西医诊断标准,其中西医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为37例,慢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哮喘16例。
其主要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兼喘或哮。
2 治疗方法使用“顿挫喘咳方”进行加减,基本方为:全蝎(水洗同煎)10g、僵蚕15g、地龙15g、麻黄10g、杏仁10g、白果炒15g、防风15g、蝉蜕15g、瓜蒌壳15g、法半夏15g、薤白20g、甘草10g。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表现为痰郁化热,痰热壅滞者,酌加黄苓、石膏、鱼腥草、白花蛇舌草;舌质红,苔白、脉浮数或浮紧,表现为外寒内饮者则合用小青龙汤加减;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加天花粉、浙贝母、竹黄、桔梗等;痰色白、清稀、易咳出者加干姜、陈皮;素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者应去麻黄[1]。
每剂温水浸泡10分钟,煎服,每日一剂,治疗3—7天观察疗效。
对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急性发作者在症状缓解之后,及时给予服用郭老之“三阴固本方”以固本培元,达到控制或减轻复发,终止或延缓其病情发展的目的。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五)——辨治咳嗽验案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五)——辨治咳嗽验案
李今庸
【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
【年(卷),期】2014(13)4
【摘要】某某,女,55岁,住武汉市武昌区,干部。
1991年4月11日就诊。
咳嗽已两年,每于睡眠时人被则咳嗽频频不休,喉咙痒,干咳少痰,小便频数短少色黄,舌苔薄白,脉浮。
乃凉燥侵肺,肃降失职,治宜宣肺利水,下逆止咳,拟麻杏二陈汤加味。
药用:炙麻黄10克,京半夏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陈皮10克,车前子15克,泽泻10克,杏仁(去皮尖炒打)10克。
以水煎服,日2次。
药服5剂而咳已。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李今庸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4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六)——辨治妇产科疾病验案
2.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七)——辨治肝胆脾胃疾病验案
3.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辨治紫癜验案
4.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一)——辨治癫狂病验案
5.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二)--辨治儿科病验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医大师郭子光辨治咳嗽经验
国医大师郭子光辨治咳嗽经验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常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可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气肿和肺癌等疾病。
咳嗽发病率高,若失治误治,则成痼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对咳嗽的辨治认识独特,疗效卓著,总结如下。
咳嗽先治外感郭老认为,咳嗽一证,由外感所致者十之八九,而纯粹内伤咳嗽则较少,新病自不待言。
久咳也多以内伤夹外感的形式出现,“凡有外感先治外感”是郭老的一贯主张。
外感六淫之邪皆能致咳,常表现为咽痒即咳,咳嗽痒止。
以感受风邪、风热、风燥、风寒为多。
感受风邪以咽痒而咳,口中和为特征,常选用蝉蜕、防风、僵蚕、桔梗等疏散风邪。
感受风热以咽痒而痛、咳嗽为特征,常用治风药配合射干、板蓝根、虎杖等清利咽喉; 如果咽痒向喉骨下延,提示外邪有向气管蔓延趋势,可再配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
感受风燥以咽痒而干、咳嗽为特征,常用治风药配合玄参、青果等清润咽喉。
感受风寒如果咽痒而咳,咽不红、苔润口和者,多属风寒,须发散风寒,必要时加用干姜、细辛、五味子温散止咳。
治疗咽痒咳嗽,外邪未尽,不宜过早使用苦寒药物,苦易化燥、寒致气涩,对肺气宣畅不利。
但若咽痒咳嗽不止,无痰或少痰,影响休息,可酌情在辨证方药中适当加入罂粟壳 10 ~ 15g止咳。
治咳宣肺机理肺的宣发肃降,是维持呼吸功能的一个重要作用,若肺失宣通,往往导致肺气闭郁,轻则可见咳嗽、呼气不利、胸闷、气紧,重则咳喘并作。
因此,临床上凡见有肺气闭郁之象者,应注意宣肺一法的运用。
闭郁之浊气不出,则天地之清气不入,只有肺得宣发,则肃降自行。
治咳宣肺药物①麻黄:宣肺之品首推麻黄,凡咳嗽伴胸闷、气紧或喘,或肺上听到哮鸣音而又无高血压,皆可随症加入或选用麻黄制剂。
若血压偏高者,则不用之,而选用地龙。
②细辛、五味子、葶苈子: 若肺气闭郁较甚,尚可加细辛、五味子、葶苈子等。
治咳宣肺注意事项宣肺一法,用于咳嗽伴肺气闭郁的患者可获良效; 而咳嗽不伴有肺气闭郁之象的患者,则应注意保护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这样可缩短咳嗽的病程; 另外,不宜过早使用收敛止咳药物,以免妨碍肺气宣发,导致邪气恋卫入肺,久稽不去,引起久咳。
“阳康”后咳嗽,一付药止住了
“阳康”后咳嗽,一付药止住了胡希恕经方医学病历摘要:咳嗽,少量白痰,夜间明显,鼻塞,流清稀涕,无恶寒及发热,稍有口干,无口苦,无咽干咽痛,时有腹胀、嗳气,食欲可,大便溏,小便调,咳嗽影响睡眠。
舌淡、体胖大,苔薄微黄,脉浮细。
辨证分析:本着“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原则,首辨六经,鼻塞、流涕、脉浮提示仍有太阳表证,无口苦、咽干等少阳证表现,腹胀、嗳气、大便溏提示太阴证,稍有口干、舌苔微黄,提示可能有阳明热象倾向,但目前仍是白痰、清稀涕,且口干不甚,提示热象不明显,综合以上症状表现,辨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用小青龙汤,考虑有阳明入里化热倾向,加石膏以清内热,同时加苦杏仁、紫菀、款冬花以增止咳功效,加茯苓、厚朴行气祛饮以缓腹胀,故处方如下:炙麻黄9g,桂枝9g,干姜9g,细辛3g,五味子12g,清半夏10g,苦杏仁9g,紫菀10g,款冬花10g,生石膏30g,茯苓15g,厚朴15g,炙甘草6g。
浓煎(医院代煎),日1付,共七付。
结果:当天下午取到药,晚上服用半付,当天晚上几乎没有咳嗽,继续服用至今已4付,咳嗽止,嗳气、腹胀大减,已无鼻塞、流涕。
按:外感后遗留咳嗽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本次新冠同样如此,很多人反映“阳过”之后仍有很长时间的咳嗽,小编在疾病后几天同样如此,尤其夜间咳嗽甚是严重。
六经皆可致咳,但总以痰饮咳嗽居多,本人平素脾胃虚弱,易腹胀、大便溏稀,本次发病考虑外寒内饮之咳嗽,故小青龙汤较为合适,方中有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这也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中化痰祛饮的主要药物组合。
小青龙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共5条论述,其中《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是小青龙汤代表条文,从中可见小青龙汤的病机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太阳表不解,故用麻黄、桂枝解表,太阴水饮内停,故用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辛温之品温阳化饮止咳喘等,符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
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治验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成都市十二桥路#$号%&’(($)*收稿日期+,((-.(,.’&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0治验刘杨!郭子光%’1#,2*"男"承袭家学"为成都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留校任教并从事临床3科研工作"从医)(余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现为全国名老中医带徒导师3四川省政府确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4发表医学论文’,(余篇"编著或主编医学专著’(种"擅长内科病症诊治"对中医理论颇多发挥与创新4主题词肝风内动5中医药疗法6名医经验清代叶天士发明内风"认为/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0%7临证指南医案8中风9*4其后"张山雷更明确指出+/内动之风"皆肝木之旺"木火生风0%7中风硏诠8中风总论9*4近现代医家将其概括为/肝风内动0"并根据7素问8至真要大论9/诸风掉眩"皆属于肝6诸暴强直"皆属于风0的论述"将/肝风内动0的临证特点表述为+凡具有头摇眩晕"昏扑"肢体麻木3拘挛3动3抽搐"半身不遂"角弓反张"舌强不语"两眼直视等"具/掉眩03/强直0特征的证候"皆属/肝风内动0所致4而在引起/肝风内动0的原因方面"除/肝阳化风0外"更有/热极生风03/阴虚风动0等发挥4不过"就/肝风内动0的临床表现特点而言"尚不止于/掉眩0和/强直047素问8风论9指出+/风者善行而数变40由此可见"风病的共通性特点是/变0"即其证候表现变化多端6/动0"即其证候表现异常动态"且可发生于内外任何部位4这就说明/肝风内动0的证候表现除/掉眩0和/强直0以外"还具有/变0和/动0的特点4换言之"凡具有/变0和/动0特点的证候"都要考虑/肝风内动0的可能4这意味着/肝风内动0证候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4郭子光教授在临床上经治了几种少见的/肝风内动0顽症"印证了古人关于风病的/变0和/动0的认识4兹录于此"以供参考4’肝风内动所致肠鸣音异常亢进3下血案关于肠鸣音亢进的记载"早见于7金匮要略9两处条文"一是7金匮要略8腹满寒疝宿食9篇所载附子粳米汤证/腹中寒气"雷鸣切痛0"是寒气相搏所致4二是7金匮要略8痰饮咳嗽9篇所载+/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40是水气相搏所致4两者均无下血症状4在后世文献中更未有/肝风内动0引起腹中雷鸣3下血的记载4例’+杜某"男"-#岁"’11:年’,月,)日初诊4病史+自述数月前初觉腹中肠鸣亢进"沥沥有声"未予介意4病情逐渐增进"肠鸣音越来越大"乃至腹中整天无休止地/咕咚3咕咚0翻腾作响"甚至影响休息和睡眠"同时发现粪便变黑"但无腹痛腹胀等症状"乃就医于某医院"做过多种检查"除粪便潜血强阳性外";超3<线钡餐3肠镜3胃镜3=>检查等"均未发现异常"试用过西药抗生素3止血药和中医中药无效4现症+患者/咕咚3咕咚0之肠鸣音清晰可闻4随即扪其腹部"腹壁较薄3柔软3无压痛和反跳痛"其肠之蠕动犹如巨浪起伏翻腾不已4自谓只觉腹中冲动难受"偶有轻微烧灼感"从无腹痛腹胀之苦"近日大便黑如咖啡发亮"小便清"口中和"饮食尚可"形体渐瘦"有疲乏之感"无烟酒嗜好4察其形体瘦长"面色晦暗"性情偏激"精神欠佳"呼吸平匀"舌质淡3苔白薄润"脉沉细乏力4辨治+肝之疏泄太过"内动肝风"扰动肠系"肝失藏血夹瘀滞4以平肝息风"通络逐瘀"凉血止血法治之4处方+全蝎’,"地龙’)?"僵蚕’)?"白芍-(?"炙甘草&?"黄芩’)?"地榆’)?"生地黄,(?"仙鹤草#(?"延胡索’)?"’日’剂"浓煎分#次服4’11:年’,月#(日二诊+患者服,剂后肠蠕动和肠鸣音明显减轻"粪便颜色变浅4服-剂后"一日之中还有数次轻微的肠蠕动和肠鸣音的感觉"大便呈黄色"但潜血试验仍为弱阳性4效不更方"再加谷芽#(?"确保胃气4患者再服-剂后"乃持原方回家继续服’(余剂停药4电话追访至’111年)月-日"未复发4按+本例患者性情偏急"肝之疏泄太过"肝为风木之脏"疏泄太过"势必内动肝风4肝风内动"扰动肠系"使肠系蠕动翻腾"犹树欲静而风不止"故肠鸣亢进4其病初风不盛而未动血"继则风盛动血"使肝失藏血之职而引起下血4又因出血必有瘀"血瘀致出血"致使下血不断加重"脉络瘀滞日甚4此种风瘀搏击"比之痰饮3寒气所引起之肠鸣亢进自然更甚一筹4此状与肝风夹痰上扰"气血奔逆所致眩晕3抽搐3痉挛等症同理"不过一内一外表现不同而已4还应当指出"其瘀滞虽甚"可因强烈之蠕动而不断排出"故无腹痛腹胀之症状4治疗着重平肝熄风"抑制肝之疏泄太过"所选药品全具平肝抑81#$8中医杂志,((-年’(月第-)卷第’(期肝之用!其中芍药甘草汤平肝"柔肝"缓肝"敛肝#三虫平肝"熄风"解痉"通络#黄芩清肝泄热#地榆敛肝凉血#仙鹤草"生地黄入肝凉血止血#延胡索入肝行气活血!此种肝风内动$非风痰上扰$故不宜介类潜镇之品!由于用药得当而一举中的!%肝风内动所致顽固性呃逆案呃逆乃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此病在&内经’"&金匮要略’乃至&诸病源候论’中皆称(哕)$直到元代&丹溪心法*呃逆’才指出(古谓之哕$近谓之呃++)!其致之由$多责之脾胃$尤其是饮食"情志"寒热等引起胃气上逆动膈为多见$古今文献中尚未发现因肝风内动致呃逆的记载!然而$其按肝风内动治疗收效的呃逆患者已有,-余例$其中有的属多年呃逆的顽固性病例$并观察到肝风内动引起呃逆大多见于高血压患者!例%.李某某$女$/0岁$,112年3月3日初诊!患者多年糖尿病$长期每天自注胰岛素维持$又有高血压病$每天必须服降压药$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时发心绞痛$血脂偏高$血液比粘度也高$还有慢性胆囊炎$时发关节痛风$每天服用药物有4种之多!%年前出现呃逆$开始较稀疏$继则越发越频繁$初服西药镇静剂或中药有效$久之则中西药效果都不明显$西医认为(神经性膈肌痉挛)$做心理疏导也没有效果!近来越发严重$以致晚间因呃逆而失眠$做过胃镜及5超检查无阳性发现$出示中药处方一叠$不外丁香柿蒂"旋覆代赭"膈下逐瘀"黄连温胆"桂附理中等方加味化裁$有的略有暂时减轻$大多罔效!做过针灸治疗亦未能中止!现症.患者频频呃逆$几天无休止$以至晚间不能入眠$胁下腹壁因呃逆牵拉作痛$从不呕吐"泛酸$口中和$能进食$但不可过热过凉$过则呃逆更甚$同时还有胸闷窒塞时而隐痛之感$心累气短$乏力$常自汗$膝关节酸痛$二便尚可!察其形体肥胖$腠理疏松$情绪抑郁$痛苦面容$面色白少华$呼吸平匀$其呃逆有声低微而不高亢$舌质胖淡两边有瘀点"苔灰白厚润$脉沉而细!辨治.本例病情十分复杂$其心累气短"呃声低微是气虚之象$而情绪抑郁又夹气郁#其胸痛有定处"舌有瘀点为血瘀之征$而胸闷"体肥"舌胖又夹痰湿!从整体观之$其气虚为本$气郁血瘀夹痰浊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但当务之急为呃逆所苦$详辨其呃逆之因$当为风痰瘀三气相合所致!盖(风以动之)"(善行数变)$肝风夹痰瘀$郁久不解$深入络道$引起时时呃逆$而与风痰瘀所致手足痉挛同理$此亦即叶天士所谓(久病入络)之机!目前之治疗$当顿挫呃逆$然后再治其虚!用平肝熄风"豁痰通络法$以通络三虫药合芍药甘草汤"旋覆代赭汤化裁!处方.全蝎,%6$僵蚕"地龙"制天南星7先煎3-分钟8"法半夏"旋覆花7布包8"酸枣仁"丹参各,/6$白芍0-6$赭石7布包83-6$石菖蒲"甘草各,-6$,日,剂$分390次服!,周后$患者复诊$叙述上方颇效$第,剂服下即明显减轻$当晚安然入睡#第%剂服完呃逆停止#又服完%剂$胸闷胸痛等症状也有所缓解!乃转用针对气虚血瘀夹痰湿的病机$以治疗其冠心病"高血压诸疾!3肝风内动所致痉咳昏厥案古今文献对咳喘的讨论多多$外感内伤皆可致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就是没有肝风内动引起咳喘的记载!郭教授经治数例肝风内动所致咳喘$其特点是.咳嗽呈痉挛性阵咳$咳剧时发生昏厥$年事较高!例3.李某某$男$42岁$,122年:月3-日初诊!患者陈述$,-余年来$每于咳喘之际$随即昏倒不省人事$,月发作数次$或数月发作,次!近月来咳喘气逆而昏迷$,日发作数次之多$其咳嗽呈痉挛性连续频咳$以致颜面通红$气逆不转$随之昏迷$历时数分钟至,-余分钟不等$气息平缓方才慢慢苏醒$吐少量稠痰!近日来发作频繁$服中西药无效!现症.患者形体丰盛$唇甲微紫$苔白滑$脉弦滑$血压不高$余同上述!辨治.此证乃肝风内动$夹痰气上逆$阻闭气道$引起一时性气机失调所致$由于风善行而数变$夹痰为患$上壅气道则痉咳气逆而昏迷$直当痰降风平"气息缓和之时又苏醒!以平肝息风解痉"降气豁痰通络法治之!处方.全蝎26$地龙,/6$僵蚕,/6$半夏,/6$天竺黄,-6$茯苓,/6$甘草/6$厚朴,/6$杏仁,/6$前胡%-6$,日,剂$分3次服!上方服后症状大减$仅在服第,剂后轻微发作,次!效不更方$再进3剂!2月:日三诊$咳嗽昏迷完全停止$乃以柴芍六君子汤调理善后收功$服0剂!随访%年余未复发!按.查患者原服之方药尽是祛痰止咳降气之品而无效$加入平肝息风"豁痰解痉通络之品$如全蝎"地龙"僵蚕"天竺黄等$一举奏效!从中可体会到$平肝息风解痉有利于降气化痰$否则$不会如此速效!0肝风内动所致眼睑痉挛案眼睑痉挛即动眼神经痉挛$其发生之原因$古今医家有谓贼风内侵$或痰火上炎者$有谓邪气闭塞$或气血失调者$有谓劳瞻竭视$阴亏失于濡养者!然而$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肝风内动引起眼睑痉挛却不被古今医家所重视!郭子光教授认为眼睑痉挛"磨牙等以肝风内动引起者居多$从此论治多应手取效!例0.许某某$女$4,岁$%---年,,月,0日初诊!7下转第:23页8*-:*;<=>?@A B?%--0$C D E?0/$F D?,-痰热分解而易于清化等!同是"风温#$由于时期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我们在临床教学中$经常选择同一种温病或证型相同的不同温病要求学生分析$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病例讨论形式教学法的运用课堂教学一直是医学教育主要的形式$要在一定的课时内把问题讲清楚$目前仍摆脱不了满堂灌!学生则忙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能有机地把基础知识与临床内容结合起来$以至于到临床不知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生机理&对患者诊断治疗等实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多年来温病临床教学中$临床病例讨论一直是我们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在每周星期三下午$对病区中典型病例或诊断不明的病例进行讨论$包括中医诊断&治疗等!由于病例分析前学生和教师均有充分的准备$通过病例讨论$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给学生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机会!同时增加了学习兴趣$一旦学习中有了乐趣$那么再学习时就易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病例讨论要求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病例讨论的问题可以较广$但必须参照温病学的教学大纲$突出重点和要点!例如湿温在传变过程中$脾胃功能的状态&中气的盛衰决定着湿热的转化和本病的发展趋势$一般而言$此阶段可有湿偏重&热偏重&湿热并重三种类型$而辨清湿热偏盛程度就是本病辨证论治的关键!我们对临床实习学生进行了本教学法后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为’(()!*开展临床系列讲座以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出发$组织一系列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进展性讲座$以问题+疾病,为纽带$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强化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好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温病学是由大量有关温病著作汇集而成$属于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温病学的学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知识不断更新必然是现代医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温病学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要促进温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对学生开设临床系列讲座$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例如$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我们认为属于温病范畴$利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开展有关-./-的一系列讲座$介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和中医治疗!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温病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对温病理论的理解和运用0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临床考核制度的实施充分利用有限的实习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临床训练$强化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训练确实起到把关&强化的作用$不失为培养医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我们对实习生还进行了学生出科的考核$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教学医院医师的工作模式$处理患者的思维方法及规范的技能操作0学生的毕业成绩加大临床能力+病例分析&技能操作,考核的比重$减少理论考试$新增"病例分析#水平评分$这样能促使学生安心临床实习$真正掌握实习期应掌握的内容!我们的临床考核分为两部分$即基础理论部分和临床技能操作!基础理论包括温病学的诊法&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治法和方药等$临床技能操作包括心电图&23及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基本技能!温病学蕴含着历代医家防治温病的丰富的学术理论和经验$实践证明$这些理论和经验对于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故强化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是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考核$实习生整体成绩明显上升$4()以上的学生成绩在5(分以上$无不及格者$达到了教学要求!+上接第6*(页,患者陈述’月多来发生右眼跳动但不痛$其初是间断性的跳动$继则越来越频繁$目前是整天几乎不停止的跳动$以致使人心烦不安!曾服几种镇静药都无效$而且越发越频繁$乃请针灸科医生配以针刺治疗$针刺时跳动减轻$起针后不久又跳动如故$已针刺’(次没有改善!经介绍前来求治!现症7右眼不断跳动$不胀不痛$晚间睡后则跳动停止$时有头晕$心烦易怒$眠食二便均可$血压不高!察其形体略矮而偏胖$性情偏急$面色白润$舌质略淡而苔白润$脉弦细沉!辨治7肝风内动$夹痰上扰$阻滞络道$使眼部肌肉失于濡养而抽动也!当平肝缓肝$祛风豁痰$辛咸通络以治之!用三虫药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7全蝎’(8$僵蚕&地龙&制天南星+先煎%(分钟,各’18$白芍&菊花&石决明各%(8$炙甘草’(8$9剂$水煎服$’日’剂!’’月9’日复诊7上方服9剂后跳动停止$又自配’剂服用以巩固疗效!察其舌正脉平$阴阳和调$告之不必服药$注意不要过分用眼即可!:%56:中医杂志9((*年’(月第*1卷第’(期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治验作者:刘杨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610075刊名:中医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年,卷(期):2004,45(10)被引用次数:5次1.周唯肝风内动别论[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9(3)2.韩静.贺用和内风性论[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4)3.He Yonghe.Han Jing.Duan Shumin On "Wind" and Cancerometastasis[期刊论文]-中医杂志(英文版) 2006(4)4.贺用和.韩静论"风"与肿瘤转移[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2)5.贺用和内风概论[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11)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zz200410014.aspx授权使用:广东商学院图书馆(gdsxy),授权号:1ce9460f-051d-401e-b4e9-9e2100dd4e02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日。
小柴胡汤定证、定则与应用的再探讨(郭子光)
关于本方剂量问题
• 据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关于汉代“权”的发现与折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解》),伓景书中所言1斤合 今250克,一两合今15.6克;一升合今200毫升。如 此,则本方柴胡半斤应为125克,黄芩三两应为 46.8克(其余以此类推)用量比目前习惯用量偏大 。 • 但伓景只煎煮一次,以2400毫升水,煮取1200毫升 ,去滓,再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按一般煮药 三次推论,实际上只用到所用剂量的三分之一,或 略高,即柴胡42克、黄芩15.6克(其余以此类推) 。 • 这个剂量与现今有效的习惯用量相似。
三、病案讨论
• 1、口苦、咽干、目眩案
• 案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何× × 男 31岁 • 初诊:2010年4月8日。 • 主诉:目睛发黄,小便呈酱油色, 反复发作5年余。
• 病史:患者陈诉,2005年5月一次感冒后出现面 色、目睛发黄,小便呈酱油色,疲乏殊甚,乃入 住某省级西医院,经血液、骨髓等多种检查,确 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用强的松等 支持疗法,缓解后出院。不到一周又复发,此后 频繁复发,2005至2007年间,几乎每月都要先后 去不同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结果皆相同。 • 此时肝功能已有损伤,黄疸(目黄、面黄、小便 黄)始终未消除,贫血始终未恢复。
• 但是,由于宋元以来,流行所谓柴胡大升大散, 大劫肝阴之说,伓景之后,很少有按原剂量应用 者。连清代名医徐灵胎,一方面猛烈抨击叶天士 不敢用柴胡,而他自己有时柴胡仅用八分。其实 ,本方主药柴胡,用量过小,难起治疗作用。根 据《伤寒论》,柴胡的用量可分三等:大剂量半 斤,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中剂量四两,如柴 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剂量二两十六 铢,如柴胡芒硝汤。本人经验,柴胡大剂量30— 40克,用于往来寒热、潮热、热势较高者;中等 量15—20克,用于低热、黄疸等证; 小剂量10—15克,用于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辨治头痛验案赏析
肝火、痰浊、瘀血等 因素上扰 清窍,致气血紊乱而发病, 固治宜理气通 窍 ,温通脉络 ,活血止痛 。庞 桂海l认为 8 】
对本病 因机证 治的认识和对 郭老验案 的赏析 ,冀 以弘扬 岐黄 ,传承仁术 。
1 病机阐微
本病为多种病因诱发 , 其病机 多为虚 中夹实,本虚标实, 下虚上实 。下虚多在肝脾 肾,上实常为风痰瘀 , 固治疗 宜上 以疏风化痰 ,活血化瘀治标 ,下 以补肝脾肾治本 。
瘀 ,因瘀致 痛是本病 的主要病机 。谢 昌仁 教授认为头 j 痛病 因大致可分为外感 、内伤两大类 。外感者 ,感受风
邪 ,常兼夹 为患,如风寒 、风热 、风湿上犯清 空。内伤 者 ,有情志所伤 ,肝郁化火 ;有肝 阳上亢 ,清空受扰 ; 有素体 阴虚 ,水不涵本 ;有脾虚 失运 ,痰浊上扰 ;有气 血不 足 ,不能上荣等 。国医大师路志i [教授认 为头痛 E5 J 成因虽多 ,常见的有脾虚湿滞,痰蒙清 窍;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脾肾阳虚 ,脉络瘀阻;肝郁脾虚,湿热 内注 等 。而郭老认为 ,头痛之因 ,既要知常 ,又要达变 ,尤
2 治则探 幽 关 于本病 的治则 ,任彬 彬【认为凡 五脏 精华之血 , 6 J 六腑清 阳之气 ,皆上注于头,外感 内伤 ,均可致气血逆 乱,瘀 阻经络,脑失所养 ,而发生头痛 。因此 治则从 调 理气血入手 ,临床多喜用清 代名医王清任 的补 阳还五汤 治疗气虚血瘀 头痛。汪建 7 ] 认为本病 由风热 、情 志、
张强 等 以气 虚立论 ,认为肝脾 肾三脏 受损 ,气血生化 ]
关于本病 的成 因,董 立均【 为清代温病学派创 始 l 】 认 人 叶天士见解尤为精辟 。叶天 士认为头痛与肝 的关系最 为密切:肝胆风火上 冒,或肝。 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 动扰 是头痛 的主要病 因, 久痛入络是其主要病机归属。 而 张伟【认为头痛 的成 因无外乎外感或 内伤两类 ,外感多 2 】 是 由风寒、风热、风湿所致 ,内伤多是 由阴虚 、血虚 、 痰浊 、瘀血 引起 。因邪阻脉络 ,不 通则痛 。杨春玲口认 】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奇疑难症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奇疑难症验案赏析
谢天;江泳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38)4
【摘要】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临床六十余年,多遇奇疑难症,总能独辟蹊径,收获佳效。
本文精选郭老辨治此类病证验案三则,并根据郭老自注按语或笔者侍诊记录,加以充实整理,以管窥郭老精湛的学术思想。
【总页数】4页(P10-12)
【关键词】国医大师;郭子光;奇疑难症验案
【作者】谢天;江泳
【作者单位】成都市武侯区晋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2;R24
【相关文献】
1.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案赏析 [J], 高尚社
2.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辨治心律失常验案赏析 [J], 高尚社
3.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辨治心力衰竭验案赏析 [J], 高尚社
4.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辨治头痛验案赏析 [J], 高尚社
5.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J], 高尚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 致 。《 医学 三字经 ・ 咳嗽》: 咳嗽 不止 于 肺 , 亦不 “ 而
离于 肺 也 。 外 感 以祛 邪 宣 肺 为 主 , ” 内伤 以调 理 脏 腑 、 气血 为主 。按病 邪 分 , 伤 风 咳 嗽 、 有 风寒 咳 嗽 、 伤燥 咳 嗽 、 热 咳嗽 、 饮 咳 嗽 、 热 咳 嗽 、 嗽 、 行 嗽 、 燥 痰 风 热 时 寒 嗽 、 咳 、 咳 、 咳 、 咳 等 ; 脏 腑 气 血 分 , 肺 虚 湿 暑 火 食 按 有
咳嗽 是指 因外感 六淫 , 腑 内伤 , 响 于肺所 致 的 脏 影
喉, 发为 本病 。刘 勤 建 认 为 本 病 多 为 感 受 外 邪 , 郁 而生 热 , 灼津成 痰 , 及肺 系 , 热 郁 肺 , 失 宣肃 , 伤 痰 肺 肺
有声 有痰 之证 。 《 问 ・ 机 气 宜 保 命 集 》 “ 素 病 : 咳谓 无
1 病 机 阐 微
对于 本病 的 治 则 , 伟 认 为 因 脾 肾 虚 寒 , 本 郭 根
不固, 水泛 为痰 , 湿痰 内盛 , 肺失 肃 降 , 上逆 而 咳者 。治
宜外 散风寒 , 内化寒 饮 , 以宣 发肺 气 , 降肺 逆 以 止 咳 肃 平喘 。王 丽 认 为 , 治 疗 小 儿 咳 嗽 ,h 小 儿 为 稚 编辑 部
国 医大 师郭 子 光 教 授 辨 治 咳嗽验 案 赏 析
刘 淑 红 高 尚 社
关键词: 郭子光; 咳嗽; 验案; 国医大师;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di1 .9 9 ji n 10 -94 2 1 . 1. 1 o:0 3 6/.s .0 38 1 .0 10 0 0 1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0 1 41 — 6 — 10 — 4 2 1 ))01 90 9 9 4
腑之 华盖 , 之则 虚 , 之则满 , 呼 吸 只受 得本 然之正 气 , 受
不得 外来 之客 气 , 客气干 之则 呛而 咳矣 , 只受得 脏腑 之
清气 , 不 得 脏腑 之 病 气 , 受 病气 干 之 亦 呛 而 咳 矣 。 国 ” 医大师 王绵之 教授 认 为 其病 主 要在 肺 , 主 一 身 之 肺
咳、 咳、 咳、 咳、 咳、 肺 心 肝 脾 肾咳 、 大肠 咳 、 肠 咳 、 小 胃
气, 外合 皮毛 , 窍于 鼻 , 呼 吸 , 吐故 纳 新 的枢 机 , 开 司 是 防御 外邪 的藩 篱 。一旦 外 邪 乘 人 之虚 而发 病 , 多 始 则
于皮 毛肌 腠 , 肺气 不 得 宣 畅 , 肃之 令 失 常 , 窍 闭 致 清 毛 而身 热 , 气郁 而 咳嗽 。同 时 , 肺 肺输 精于皮 毛 的功能失 职 , 聚 为痰 , 津 阻滞 气 道 , 则 气 上逆 而 为 喘 。另 外 由 甚 于“ 气积 于胸 中, 于喉 咙, 心脉 而行 呼吸 焉” 宗 出 贯 ( 灵 枢 ・邪 客 》 。所 以 当邪 舍 于 肺 , 机 严 重 失 常 《 ) 气 时, 自然影 响宗 气 的流 畅而心 脉为 之不畅 。郭老认 为 , 本病 主要 有感 受外邪 和肺 失宣 肃两 途而发 病 。
痰而 有声 , 肺气 伤 而不 清 也 ; 是 无 声 而有 痰 , 湿 动 嗽 脾 而为 痰也 。咳嗽谓 有痰 而有 声 , 因伤 于 肺 气 动 于脾 盖 湿, 咳而 为嗽也 。 因外 邪犯 肺 , 脏 腑 内伤 , 及 于肺 ” 或 累
气上 逆所 致 。正如 《 学 三 字 经 ・咳 嗽》 : 肺 为脏 医 谓 “
光 明中医 21 0 1年 1 0月 第 2 6卷 第 l 0期
C G M O t e 0 1 V l 6 1 J MC c br 1. o 2 .0 o 2
・1 6 ・ 99
【 医大师 典型 验 案 赏析 】 国
编 者 按 为 了传承 国医大师高超之 临床技艺和学术经验, 本刊特设本栏 目, 欢迎广大作者参考本期文稿格式
2 治 则 探 幽
咳 、 胱 咳 、 焦 咳 、 咳 、 嗽 、 嗽 、 血嗽 等 。按 咳 膀 三 胆 劳 气 瘀 嗽 的发 病 时 间 与 特 点 分 , 久 咳 、 更 咳 、 嗽 、 咳 有 五 夜 干
嗽、 呷嗽 、 哑嗽 、 顿嗽 等 。西 医学所说 的上呼 吸道感 染 、
急慢性 支气 管炎 、 气管扩 张 、 支 肺炎 、 性咽炎 、 慢 咳嗽变 异 性 哮喘 、 肺结 核 、 癌 等 , 属 于本 病 的范 畴 。 国 医 肺 均 大 师郭 子光 教授 , 术 造 诣深 厚 , 床经 验 丰 富 , 用 学 临 在 中医药 治疗 各种 疑难 重 症 方 面 验识 俱 丰 , 临床 上 治 在 疗 咳嗽 方 面疗效 卓著 。现 结合 一些 医家 对本 病 因机证 治 的认 识 和通过 郭 老辨 治 本 病 验 案 的赏 析 , 以 弘扬 冀 郭 老 的诊治 经验 , 承郭老 的妙 手 回春之 术 。 传
阴稚 阳之体 , 感风 邪 , 有 夹寒 夹 热 之 别 , 易 且 形成 肺 炎 喘嗽后 , 已化 热化火 , 对其治 疗 主张宜 清肺 、 咽 、 多 故 利 平 喘 、 咳。张 玲军 认 为 , 止 急慢 性 支 气 管炎 , 由于 多 风 寒 风热外 侵 , 邪袭肌 表 , 气不 宣 , 肺 清肃失 职 , 液滋 痰 生; 或感 受燥 气 , 气道 干 燥 , 咽喉 不 利 , 津受 灼 , 涎 肺 痰 粘 结等 引起气 道 不利 而发病 , 因此在其 急性 发作期 , 以 燥 热痰 火为 主要 矛盾 , 以治 宜 养 阴 润肺 , 热 解 毒 , 所 清 止 咳化 痰 , 瘀 降 气 。故 张景 岳 日: 内伤 之 咳 , 化 “ 阴病 也, 阴气 受伤 于 内 , 治 宜 甘平 养 阴 , 故 阴气 复 而嗽 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