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表格
一表汇总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
一表汇总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以气道的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以及气道重构为主要特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所致。
其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症状和气流受限的程度在不同时间和发作时的严重程度表现为多变性。
中成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且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成药治疗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
(1D)使用条件:小青龙制剂包括:小青龙颗粒、小青龙胶囊、小青龙合剂、小青龙口服液。
推荐按不同制剂说明书服用,疗程7日。
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胸闷、喉中哮鸣音、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天冷或受寒易发作、口不渴、面色晦暗、怕冷、舌淡苔白的中医寒哮证患者。
烦热燥渴、痰黄、面红、口干口苦、舌红属热哮证患者慎用。
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中成药治疗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咳嗽、咳痰较重(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
使用条件:寒喘祖帕颗粒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胸闷、喉中哮鸣音、咳嗽痰多,哮喘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中医寒哮证患者。
烦热燥渴、痰黄、面红、口干口苦、舌红属热哮证患者慎用。
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女性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运动员慎用;建议用法:开水冲服,1次6 g,1日2次,疗程7日。
中成药治疗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黏稠、烦热燥渴、舌红苔黄(热哮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
常用中成药临床应用
四、我院中成药注射剂品种介绍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成份】 每支含有银杏叶提取物17.5mg,其中银杏黄酮苷 4.2mg。
适应症: 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
急慢性脑功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 退、痴呆。
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添加标题
• 丹参(拉丁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又名赤参, 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 草本植物。
• 其根是一种中药。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 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 肿大,心绞痛。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5支,临用前将药物缓慢加于0.9%氯化钠250ml 或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液250ml中稀释,缓慢静脉滴注,一日1 次,用药期间需严格控制滴速,滴注速度不高于每分钟40~60 滴。疗程为14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四、我院中成药注射剂品种介绍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成份】
中成药的分类应用
添加标题
心脑血 管类
抗肿瘤 类添加标题
清热解 毒类
其它
添加标题
PART 02 中药注射剂常见 不良反应及原因
二、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及原因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不良反应的多发性和普通性,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均出现过不 良反应。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中药注射剂ADR常涉及多系统、多器 官。 不良反应种类的不确定性。 不良反添加应标的题不可预知性,是由于添加中标药题 成分中过敏反应物添质加的标题不确 定性及过敏种类众多无法通过预试验减少。有的中药注射液在与 常用输液配伍后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加,产生发热或过敏反应。 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因纯度、杂质含量不同,致敏率 也不同。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品,其临床应用广泛且多样化。
本文将分析几种常见的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包括参苓白术散、肠炎宁片、清热解毒胶囊和补肾益精片等。
通过详细的解析和举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参、苦参、苦苓、白术等草药成分制成。
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临床上,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这些是脾胃功能不良的表现。
此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道的吸收功能。
其次,我们来看看肠炎宁片的临床应用。
肠炎宁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板蓝根、黄芩和生地黄等草药制成。
其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肠胃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儿童肠炎流行季节,很多儿童容易患上肠病毒引起的肠炎。
这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肠炎宁片来缓解症状,抑制肠道病毒的生长。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清热解毒胶囊的临床应用。
清热解毒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芩、黄连、连翘等草药制成。
其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常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这些都是感染性疾病的表现。
此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清热解毒胶囊来清热解毒,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补肾益精片的临床应用。
补肾益精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枸杞子、淫羊藿、巴戟天等草药制成。
其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肾阳虚导致的性功能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中老年男性中,常出现性功能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这是由于肾阳虚导致的。
此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补肾益精片来补益肾阳,提高性功能,缓解腰膝酸软等症状。
综上所述,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参苓白术散、肠炎宁片、清热解毒胶囊和补肾益精片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成药能够对一系列疾病和症状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1:概述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和矿物质、动物性药物为主要原料,经特定
加工工艺制得的药品。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中成药的详细应
用指导,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2:常见疾病及适应症
2.1:感冒
2.1.1、适应症: 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
2.1.2、药物推荐: 此处列出常用的中成药品种,例如感冒通、鼻炎康等。
2.1.3、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确定用药剂量。
2.2:消化系统疾病
2.2.1、适应症: 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肠胃功能紊乱等。
2.2.2、药物推荐: 此处列出常用的中成药品种,例如胃康宁、胃复安等。
2.2.3、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确定用药剂量。
3: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3.1:不良反应: 包括药物过敏、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3.2:禁忌症: 包括孕妇禁用、哺乳期禁用、严重肝肾功能
损害患者禁用等。
4: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4.1: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程、体质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4.2: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需避免
使用相关中成药,并注意患者的用药安全。
5: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表。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负责对药品的注册、审批和监管工作。
6.2:中医药管理局:指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对传
统中医药的管理和发展工作。
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大全表格
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大全表格药名一:人参片•功能:–提神补气,益肺止咳•主治:–疲劳乏力,气虚乏力,肺热咳嗽药名二:白加黑片•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毒血痢,便血下痢,痔疮出血药名三:黄连上清胶囊•功能:–清热除湿,泻火解毒•主治:–胃炎,肠炎,各种感染引起的发热、口腔溃疡药名四:川芎茶调•功能:–活血化瘀•主治:–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瘀血症状药名五:当归血府胶囊•功能:–补血养血,调理月经•主治:–血虚贫血,月经不调,痛经药名六:黄连上清丸•功能:–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药名七:小柴胡颗粒•功能:–解表泄热,疏肝理气•主治:–感冒发热,肝胆不和,头痛目眩药名八:复方丹参滴丸•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痛药名九:麝香壮骨膏•功能:–补肾壮骨,缓解关节痛•主治:–骨质疏松,关节炎,腰膝酸软药名十:伤湿止痛膏•功能:–祛湿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关节痛,韧带扭伤药名十一:复方双花藤胶囊•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小儿肺热咳嗽,口腔溃疡,乳腺炎药名十二:黄芩口服液•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毒血痢,便血下痢,肺热咳嗽药名十三:阿胶糕•功能:–补血养血,滋阴润燥•主治:–血虚贫血,久咳不愈,病后体虚药名十四:血糖康胶囊•功能:–调节血糖,保护胰岛•主治:–糖尿病,高血糖,糖尿病合并症药名十五:血脂康胶囊•功能:–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硬化•主治:–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药名十六:活络膏•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外伤,骨折药名十七:感冒清热颗粒•功能:–解表散寒,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发热,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药名十八:清火颗粒•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口腔溃疡,牙龈炎,咽炎药名十九:川贝枇杷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支气管炎药名二十:乌鸡白凤丸•功能:–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主治:–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以上为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大全表格,仅供参考。
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总结报告
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总结报告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总结报告一、引言妇科疾病在女性中十分常见,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除了手术治疗和西药治疗外,中成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妇科疾病中常用的中成药进行总结和报告,以期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二、妇科常见疾病及治疗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腰腹部疼痛和压迫症状等。
在中成药治疗上,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包括逍遥丸、当归饮子等。
逍遥丸活血化瘀,可缓解疼痛和减轻肿块压迫症状;当归饮子则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2. 不孕症不孕症是指夫妻在有正常性生活情况下,连续一年以上未遂妊娠。
中成药在不孕症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如逍遥散、四物汤等。
逍遥散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对黄体功能不全、闭经等情况有一定帮助;四物汤则补血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不孕症。
3. 经前期综合征(PMS)PMS是指女性在月经来临前的一到两周内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情绪症状。
中成药治疗PMS的常用药物包括逍遥丸、益母草颗粒等。
逍遥丸有平肝健脾、舒肝理气、活血调经的功效,对缓解PMS的情绪症状有一定作用;益母草颗粒则有调节女性内分泌、缓解月经不调的功效,对PMS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中成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中成药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能够辅助西药发挥更好的疗效,而且对于一些慢性病和调节内分泌的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在应用中成药治疗妇科疾病时,也需要注意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四、总结妇科疾病是女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子宫肌瘤、不孕症、PMS等妇科常见疾病及其常用的中成药进行了总结和报告,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了分析。
希望本文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妇科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法
5
咳嗽类
燥咳:干咳,咽干,痰少不易咳出,苔薄 白少津,脉细弦数。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生津利咽,二母宁嗽丸、秋梨润肺膏等。
阴虚咳嗽:咳嗽日久,痰少咳吐不爽,痰 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养 阴清肺膏、百合固金丸、川贝清肺糖浆等。
4、热痹:痛处发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 或兼有发热口渴,心烦,怕热等。清热除湿, 活血通络,复方伸筋胶囊、通络止痛胶囊。
21
月经不调
包括先期、后期、不定期、过多、过少、延长等 1、气血虚: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经期延长,
行经量多,经色淡、质清晰,伴有精神倦怠,肢 体乏力,自汗出,头晕眼花等。苔薄白,舌质淡, 脉细无力。补气养血、活血,乌鸡白凤丸、八珍 益母丸、当归丸、四物合剂等。 2、血瘀: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月经持续七天以上 或淋漓不净半月以内,行经量少,经色紫黑,有 血块,小腹疼痛,或伴有经期头痛等。苔薄白, 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弦。活血调经的益 母草膏等。
安神片、眠安宁、神经衰弱丸等均用于虚证,特别 是阴血亏虚,血不养心。
16
安神 --- 失眠
重镇安神: 1、朱砂安神丸: 组成:朱砂、当归、地黄、黄连、甘草 功能:清心养血,镇惊安神。 主治:心火亢盛,心神不宁,胸中烦热,
心悸易惊,失眠多梦。 注意:不宜久服或多服。
17
2、妇宁胶囊
组成:黄连、琥珀、石菖蒲、茯苓、丹参、远志、 甘草、红枣、怀小麦、灵磁石、珍珠丹
14
郁病类
1、肝气郁结: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喜叹气, 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胃部闷胀,食欲不振, 或有呕吐,妇女月经不行或延迟。舌苔薄白, 脉弦。疏肝理气,消胀止痛之柴胡舒肝丸; 胃脘腹胀明显者,木香顺气丸。
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_表格
中成药临床应用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 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 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 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 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
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二、联合用药原则(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1. 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 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
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 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 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 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成药,即中药饮片或中药颗粒的一种,是一种中医药剂形式,是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制剂。
中成药是在中药基础上,根据现代药理学和药物学的原理,对一些中草药进行提取、精制、浓缩等工艺处理,制成易于口服、吸收迅速的药物。
中成药具有种类繁多、用法便捷、效果确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下面将就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情况进行探讨。
一、中成药的种类中成药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其功效和适应症进行分类,比如清热解毒类、补气养血类、理气健脾类等。
其中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常用于感冒、扁桃体炎等热病的治疗,如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补气养血类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气血两虚症状,如四物汤、当归片等;理气健脾类的中成药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如香砂养胃丸、六味地黄丸等。
二、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起到较快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中药煎煮的时间,方便患者服用。
中成药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量身定制,选择适当的药材搭配,制成中药颗粒或片剂,方便患者服用和调理身体。
在中医治疗中,中成药常常与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相结合,共同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三、中成药的副作用与禁忌虽然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
由于中成药中含有多种有效药物成分,若患者服用不当或过量,可能会引起腹泻、头晕、恶心等副作用,甚至损害肝肾功能。
此外,在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慎重使用中成药,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师,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四、中成药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不断传播和普及,中成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中成药将更多地应用于慢性病、亚健康等疾病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同时,中成药将更多地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发出更多新型中成药,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成药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院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我院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l 辨证论治综述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两部分。
辨证是一个过程,疾病的内涵包括其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证”的形式表现,所谓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得信息,包括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机、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论治又称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使用中成药就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确立疾病的证候属性,进而立法、处方、用药,即“法随证立,方从法出”。
2 近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了辨病辨证相结合、辨病论治两种方法理论,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2.1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要看到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又要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2.1.1 同病异治:中医学认为感冒由于四时受邪不同,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挟暑、挟湿的区分,虚人外感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小儿外感又有.感冒挟食、挟惊的不同特点,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必须对证选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风寒感冒者,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等;风热感冒者,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用桑菊感冒片、芎菊感冒上清丸等;感冒挟湿者,治宜解表祛湿,可选用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等;感冒挟暑挟湿者,治宜解表化湿祛暑,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暑湿感冒颗粒等;气虚外感者,治宜益气解表,可选用参苏胶囊等。
小儿外感挟食挟惊者,治宜解表、消食:定惊,可选用王氏保赤丸等。
2.1.2 异病同治: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急性黄疽性肝炎;胆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均属西医不同系统的疾病,这些疾病若都属于中医的肝胆湿热证时,则均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
中成药注射剂归纳表
中药针剂总结表醒脑静注射液成份麝香、郁金、冰片、栀子。
辅料为聚山梨酯80、氯化钠。
性状无色的澄明液体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
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智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
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证候者方解方中麝香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为开窍醒神之要药,故为君药。
郁金辛散苦降,寒能泄热,入血分能凉血祛瘀,入气分可行气解郁;栀子苦寒,既善泻火除烦利尿,又能清热凉血解毒,共为臣药。
冰片辛苦微寒,芳香走窜,善清郁热而通诸窍,以加强麝香开窍醒神之效,为佐药。
规格每支(1)2ml(2)5ml(3)10ml用法用量肌内注射。
一次2~4ml,1~2次;或遵医嘱。
临床应用1发热。
因邪热炽盛所致,症见高热,面赤,烦躁,抽搐,气粗,口臭,舌红绛,苔黄,脉数。
2昏迷。
邪热炽盛,内陷心包所致,症见神昏谵语,不省人事,烦躁,抽搐,身热,舌红绛,苔黄,脉数;脑血管意外、流行性乙脑、肝昏迷见上述证候者。
3中风。
由于毒瘀互阻,上扰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身热,面赤,烦躁,气粗口臭,舌红绛,脉数;脑血管病急性期见上述证候者。
4酒厥。
饮酒过度,酒毒渍于肠胃,流溢经络,充盈血脉,闭塞清窍所致,症见眩晕,头晕,语多无伦次,或含糊不清,时怒时喜,步态蹒跚,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者;急性乙醇中毒见上述证候者。
5外伤头痛。
因脑部外伤,脉络受损,瘀阻脑髓,蒙蔽清窍所致,症见昏迷、神志朦胧,烦躁不安,忧郁恐惧,恶心呕吐,舌质暗,脉弦涩;颅脑损伤急性期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作用1抗脑缺血损伤。
2改善学习记忆作用3抑制实验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体温升高;对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使升高的AST、ALT水平降低。
注意事项1外感发热,寒闭神昏忌用;慢性乙醇中毒,颅脑外伤中后期慎用;2孕妇忌用;3一般不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醒脑静注射液【处方】麝香7.5g,郁金30g,冰片1g,栀子30g【制法】以上四味,郁金、栀子加水约1500ml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ml;将麝香加入上述蒸馏液中,并加蒸馏水250ml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ml,备用;取冰片,加入8g聚山梨酯80,研匀,加入蒸馏液中,混匀,加入注谢用氯化钠8g,搅拌使溶解,混匀,放置;冷藏过夜,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收藏版-常见疾病中成药推荐大全(表格版)
亚健康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心脾两虚归脾丸肝郁气滞逍遥丸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气虚永盛合阿胶阴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上火胃火大山楂颗粒宽中顺气丸清胃黄连丸快胃舒肝丸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肝火泻青丸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肩周炎散寒活络丸腰背痛散寒活络丸中风以及后遗症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中风后遗症化瘀丸眩晕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便秘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虚秘阿胶、蜂蜜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阴寒凝滞半流丸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痰湿中阻二陈丸泄泻寒湿湿热四正丸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食道疾病痰气交阻二陈丸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食道疾病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腹痛虚寒证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血瘀证九气拈痛丸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气滞症舒郁九宝丸胃痛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良附丸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虚寒胃痛呕吐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痰饮内阻二陈丸月经不调肝气郁滞坤顺丸血虚证宁坤养血丸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心肌炎营心丹痛经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咳嗽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痰湿蕴肺二陈丸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乳腺增生乳核内消液急性乳腺炎活血解毒丸用眼过度杞菊地黄丸肾结石石淋通颗粒心绞痛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通脉口服液失眠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心悸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心阳不足营心丹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高血压瘀血阻络痰瘀互结,风痰上扰,愈风宁心片肾阴亏虚阴虚阳亢、肝阳亢盛、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骨折接骨回生第一丹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痔疮地榆槐角丸如意黄金散儿童感冒风寒儿感清口服液风热小儿清解颗粒成人感冒风热清热感冒冲剂灵翘解毒颗粒安嗽化痰丸风寒参苏宣肺丸参苏丸哮喘病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寒症哮喘气管炎丸小儿发热风热小儿清解颗粒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风寒儿感清口服液肺痨病利肺片中暑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暑厥用苏合香丸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气阴两竭生脉饮更年期百合更年安颗粒银屑病克银丸红眼病黄连上清片明目蒺藜丸糖尿病止渴降糖胶囊不孕症调经促孕丸五子衍宗丸闭经调经益灵颗粒复方益母草膏白带病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湿热下注二妙丸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毛囊炎解毒凉血合剂如意金黄散中医美容通便通幽润燥丸养血阿胶中药祛痘解毒凉血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慢性咽炎利咽灵片脂肪肝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风湿风湿关节酒小儿疳积肥儿丸烂积丸扁平疣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中医祛斑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100种疾病中成药推荐大全表格版
脾两虚阴虚阿胶100 种疾病中成药推荐大全表格版亚健康归脾丸痰湿内生肝郁气滞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阴虚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子丸逍遥丸气虚阳虚肝肾永盛合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大山楂颗粒宽中顺气丸清胃黄连丸快胃舒肝丸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肝火泻青丸肺火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肩周炎散寒活络丸腰背痛散寒活络丸中风以及后遗症中经再造丸、散风活络丸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中脏腑阳闭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中风后遗症化瘀丸眩晕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便秘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虚秘阿胶、蜂蜜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阴寒凝滞半流丸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痰湿中阻二陈丸泄泻寒湿湿热四正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道疾病脾胃虚寒痰气交阻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食蔘二陈丸气虚阳亏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腹痛虚寒证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血瘀证九气拈痛丸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气滞症舒郁九宝丸胃痛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良附丸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虚寒胃痛呕吐夕卜邪犯胃藿香正气水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痰饮内阻二陈丸月经不调肝气郁滞坤顺丸血虚证宁坤养血丸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心肌炎营心丹痛经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咳嗽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痰湿蕴肺二陈丸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乳腺增生乳核内消液急性乳腺炎活血解毒丸用眼过度杞菊地黄肾结石石淋通颗粒心绞痛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通脉口服液失眠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心脾两养血安神丸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心悸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心阳不足营心丹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高血压瘀血阻络痰瘀互结,风痰上扰,愈风宁心片肾阴亏虚阴虚阳亢、肝阳亢盛、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槐角丸口服液风热风寒全大补丸活血化瘀消肿如意黄金散风热骨折接骨回生第跌打丸痔疮地榆儿童感冒风寒儿感清小儿清解颗粒成人感冒清热感冒冲剂灵翘解毒颗粒安嗽化痰丸参苏宣肺丸参苏丸哮喘病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寒症哮参苓白术丸、清血内消丸肝郁解毒凉血合剂、梔子金花丸血虚肝旺龙胆泻肝气管炎丸 小儿发热 风热 小儿清解 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风寒 感清口服液肺痨病利肺片中暑l==f暑的紧急救治 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暑厥用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暑热蒙心生脉饮 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气阴两屑病 克银丸 糖尿病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母草膏白带病 湿热下注 泻肝丸 中医美容 中药祛痘更年期 红眼病 止渴降糖胶囊二妙丸 毛囊炎 通便闭经 脾肾两虚百合更年安颗粒黄连上清片明目蒺藜不孕症 调经调经益灵颗粒复方益肝火旺盛型 解毒凉血合剂 通幽润燥丸千金止带丸泻青丸、龙胆如意金黄散 养血阿胶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利咽灵片脂肪肝肝胃不和 慢性咽 快胃舒 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 肝丸 脾虚湿盛 参苓白术丸、六君子丸、 平胃丸风湿风湿关节酒 小儿疳积肥儿丸烂积丸扁平疣 气虚血瘀丹梔逍遥丸、 理气化瘀口服液肺为蕴热参苓白术丸 气血不足 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加味香连丸、泻痢固丸、血府逐瘀汤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 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苓白术丸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外用肠丸前列腺炎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虚中骨质疏松症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参耳二鞭丸强阳保肾丸虚寒证气虚血万人参养荣丸、 补中益气丸、 永盛合阿胶、 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 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 龙胆泻肝丸、 四妙丸 溃疡 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脾胃虚肾阳虚粒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弱四神丸、 全大补丸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血瘀肠络九气拈痛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龙胆泻肝丸咼血月旨脾虚湿盛 痰湿中阻 陈丸同仁清脂茶 扁桃体发炎风热外侵喉症丸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脾气虚参苓白术丸、喉症丸男性不育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气滞血瘀乌金丸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湿疹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血燥皮肤病血毒丸心脏病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心气不足营心丹滋阴补气强心丹眼圈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老年痴呆肝阳上杞菊地黄丸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痰湿蒙闭苏合香丸过敏健脾补气脾丸、参苓白术丸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和营卫防风通圣丸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白内障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脾肾阳虚四神丸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老年耳聋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全大补丸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女性排卵障碍闭经症调经促孕丸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口疮类心脾两虚导赤丹、黄清胃丸、锡类散、冰硼散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小儿脾胃积热小儿消热散八、、nyv导赤丸五迟肝肾不六味地黄丸、龙牡壮骨冲剂心血不足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五软脾肾两亏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气虚血弱八珍丸、大补丸内伤发热阴虚发热地黄丸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参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郁发热加味逍遥丸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牙痛风火牙痛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黄上清丸、立止牙痛散胃火牙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白清胃散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中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胶囊、脑血栓片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心悸心血不足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枕中丹水肿水湿浸五皮丸; 脾阳不振五苓散、参苓白术丸、胃苓丸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水痘毒外袭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毒热炽盛:绿雪、普济回春丹目赤肿痛外感风热明目蒺藜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肝经风热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开光复明丸目涩肺阴不足养阴清肺膏肝肾亏虚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石斛明目丸、琥珀还睛丸目痒风邪外袭桑菊感冒片肝肾阴虚桑麻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失眠肝瘀化火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阴虚天王补心丹、神经衰弱丸、安神补心胶囊、朱砂安神丸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人参琥珀丸耳鸣耳聋龙胆泻肝丸、通窍耳聋丸肾精亏虚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脾胃虚弱益气聪明丸、补中益气丸气血瘀阻血府逐瘀口服液厌食脾失健运曲麦枳术丸胃气虚参苓白术丸汗证营卫不和桂枝合剂肺气不固玉屏风颗粒阴虚火当归六黄散头痛风寒外袭川芎风热上扰芎菊上清丸、清眩丸降压片、脑立清痰浊阻遏半夏天麻丸瘀血阻滞天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咳嗽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燥热咳嗽秋梨膏、二冬膏、川贝枇杷膏痰湿犯肺二陈丸、橘红丸肝火犯肺黛蛤散、清气化痰丸虚咳嗽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养阴清肺胶囊火咳嗽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膏)、除痰止嗽丸、清气化痰丸小儿)风寒咳嗽解肌宁嗽丸、儿童清肺丸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解肌清肺丸痰热咳嗽清金理嗽丸眩晕脑立清、磁朱丸、杞菊地黄丸肾精不足左归丸、六味地黄丸气血亏虚八珍丸、全大补丸痰浊中阻半夏天麻丸瘀血停留血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烧伤獾油、紫草膏、生肌玉红粉刺肺胃实热连翘败毒丸、黄连上清丸、黄解毒丸、清肺益火丸、颠倒散湿热蕴结归参丸、二妙丸、茵陈五苓丸脾虚湿蕴参苓白术丸痔疮湿热夹风,迫血妄行地榆槐角丸、止红肠辟丸、消痔散、脏连丸、鳖甲消痔胶囊、荣昌肛泰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风寒感冒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防风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柴黄片、抗胶囊通圣丸、桂枝合剂、通宣理肺丸(片)风热感冒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祛暑丸感冒(儿)风寒感冒小儿羌活丸、九保丹风热感冒小儿感冒清热冲剂、妙灵丹暑邪感冒香苏正胃丸感冒夹湿至宝锭、小儿百寿丹感冒夹惊牛黄镇惊丸、琥珀抱龙丸食积乳积停滞小儿化食丹、小儿化滞丹食积停滞保和丸、大山楂丸脾虚夹积小儿健脾丸、小儿香橘丹鼻衄肺经热盛清肺抑火丸、荷叶丸胃热円八、、炽盛清胃黄连丸、小儿消热散肝火上逆当归龙荟丸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人参归脾丸痛经气滞血瘀调经姐妹丸、调经活血片寒湿凝滞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妇宝金丸、八珍益母丸肝肾不足当归调经丸月经先后不定期肝七郁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月经先期气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益气养元丸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阴虚内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气虚感冒参苏理肺丸、玉屏风颗粒暑湿感冒固经丸月经后期寒凝冲任少腹逐瘀丸阳虚内寒艾附暖宫丸、女金丹血虚失盈八珍益母丸、八珍丸、血瘀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舒肝保坤丸、七制香附丸内补养荣丸、人参养荣丸、八珍丸月经过少左归丸、六味地黄丸血瘀月经过多气虚鸡白风丸血热阳虚宫冷调经促孕丸安坤赞育丸、七制香附丸气滞肾虚精亏益母草膏、少腹逐瘀定坤丸、补中益气丸、乌加味逍遥丸、荷叶丸暖宫孕子丸、气血不足定坤丹、寒凝血瘀不孕症艾附暖宫丸、女金丹、鹿茸粉、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肝气郁滞少腹逐瘀丸、妇科得生丹、二温经丸痰湿壅滞陈丸、越鞠丸。
中成药处方点评表格
18
体炎
甘桔冰梅片
风热犯肺
96
20190104048 807
女
49
心脏病 盾叶冠心宁
气血瘀阻
片
97
20190104048 826
男
44
颈部损伤 气滞血瘀证
消痛贴膏
98
20190104048 822
女
99
20190104048 825
女
100
20190104048 829
男
总计
26
PCOS 气血两虚
定坤丹
1-8.用 法、用 量使用 “遵医 嘱”、 “自用 ”等含 糊不清 字句 的;
1-9.处 方修改 未签名 并注明 修改日 期,或 药品超 剂量使 用未注 明原因 和再次 签名 的;
1-10. 处方脚 注不规 范1-1的1.;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或采用西医诊断无中医诊断 的;
1-12. 无特殊 情况 下,门 诊处方 超过7 日用 量,急 诊处方 超过3 日用 量,慢 性病、 老年病 或特殊 情况下 需要适 当
男
89
门 诊 处 方 点 评 表(中成药)
处方总数:
诊断及 辩证
右手外伤
点评人:
注射剂 药品名称 (是\否)
1/0
云南白药胶
气滞血瘀证
囊
颈部损伤 气滞血瘀证
消痛贴膏
腰痛查因 气滞血瘀证
筋骨痛消丸
褥疮 瘀血阻滞
康复新液
发热查因 清开灵注射
外感风热
液
1
外伤 气滞血瘀证
云南白药膏
发热 热毒雍盛
肿节风分散 片
女
咳嗽 支气管
53
炎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注:鼻炎康水提干浸膏 的处方:苍耳子、 广藿香、野菊、麻黄、鹅不食草
11 鼻炎康片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通窍, 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急慢性鼻炎,过敏 性鼻炎等。
11 鼻炎康片 注意——用药期间不宜驾驶
车辆、管理机器及 高空作业等。
返回
5、桑菊感冒片
5、桑菊感冒片
处 方 桑叶 菊花 连翘 薄荷油 苦杏仁 桔梗 甘草 芦根
功效——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5、桑菊感冒片
主 治
风热感冒初起,头痛, 咳嗽,口干,咽痛。
5、桑菊感冒片
临床应用 感冒、流行性感冒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 风疹、麻疹 流行性结膜炎 急性支气管炎初起者
第一章 解表剂
1. 感冒清热冲剂、 2. 小青龙颗粒、 3. 小儿至宝丸、 4. 银翘解毒片 5. 桑菊感冒片
6. 芎菊上清丸、、 7. 双黄连口服液 8. 小儿退热颗粒、 9. 抗病毒口服液 10.小儿七珍丹、 11. 鼻炎康片
返回、
1 感冒清热颗粒
处方主要组成 :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 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 白芷、苦地丁、芦根
2 麻仁润肠丸
主治
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同类方:麻仁丸)
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厚 朴、白芍
2 麻仁润肠丸
临床应用
本方为治肠胃燥热引起的虚人 便秘、老人肠燥便秘、产妇便秘、 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多种便 秘的常用有效成药。
2 麻仁润肠丸
注意
身体虚弱、大病初愈者慎用。 孕妇忌服。 睡前服用。
1、清宁丸
本方主要用于胃肠湿热,上焦火盛 以及湿热下注之便秘、咽痛、牙痛、 口疮、黄疸、痢疾等多种病证。
妇科、外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2)
10、请将该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5益气养血 八珍益母丸(胶囊)
84养血理气 艾附暖宫丸
❖ 组成:艾叶(炭) 120g 香附(醋制) 240g 吴茱萸 (制) 80g 肉桂 20g 当归 120g 川芎 80g 白芍 (酒炒) 80g 地黄 40g 黄芪(蜜炙) 80g 续断 60g
❖ 功效:理气养血,暖宫调经。 ❖ 主治: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
【药物组成】 益母草、熟地黄、当归、白芍(酒炒)、川芎、党参、 白术(炒)、茯 苓、甘草。
【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 不调, 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淋沥不净、精神不振、肢体乏力。
【方 解】 方中重用妇科良药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是为主药。熟地 黄、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是为辅药。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之效。
❖ 注意事项: ❖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
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3.少女、孕妇、绝经后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4.伴有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 5.腹痛较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 6.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解表剂解表剂是以柴胡、荆芥、防风、桑叶、菊花、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
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
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二、泻下剂泻下剂是以大黄、芒硝、火麻仁、芫花、甘遂、大戟、牵牛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利大便、泻下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
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及攻补兼施五类。
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少尿、无尿、胸水、腹水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幽门梗阻、胸腔积液、腹水等见上述症状者。
三、和解剂和解剂是以柴胡、黄芩、青蒿、白芍、半夏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用以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胃肠不和、肝脾不和等证。
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
临床以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呕吐下利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疟疾、感冒、各类肝炎、胆囊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见上述症状者。
四、清热剂清热剂是以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中成药。
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等六类。
临床以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与非感染炎症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牙龈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各类肺炎、肝炎、胃肠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五、祛暑剂祛暑剂是以藿香、佩兰、香薷、鲜银花、鲜扁豆花、鲜荷叶、滑石、西瓜翠衣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去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中成药。
祛暑剂分为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利湿和清暑益气四类。
临床以身热、面赤、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洪大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等见上述症状者。
六、温里剂温里剂是以附子、干姜、肉桂、桂枝、细辛、小茴香、高良姜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中成药。
温里剂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大类。
临床以畏寒肢凉、喜温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末梢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七、表里双解剂表里双解剂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的中成药。
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三类。
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标实里虚、表虚里实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痢疾、胃肠型感冒、急性肾炎等有表里同病表现者。
八、补益剂补益剂是以人参、黄芪、黄精、玉竹、当归、熟地、女贞子、鹿茸、肉苁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中成药。
补益剂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种,临床以气、血、阴、阳虚损不足诸症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贫血、休克、衰老、退行性病变、内分泌与九、安神剂安神剂是以朱砂、磁石、龙齿、珍珠母、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安定神志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神志不安疾患的中成药。
安神剂分为重镇安神和滋养安神两类。
临床以失眠、心悸、烦躁、惊狂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睡眠异常(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出现上述症状者。
十、开窍剂开窍剂是以麝香、冰片、石菖蒲等芳香开窍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用以治疗神昏窍闭(神志障碍)、心痛彻背诸证的中成药。
开窍剂分为凉开和温开两类。
临床以神志障碍、情志异常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尿毒症、肝昏迷,癫痫、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见上述症状者。
十一、固涩剂固涩剂是以五味子、桑螵蛸、金樱子、乌贼骨、煅龙骨、煅牡蛎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的中成药。
固涩剂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
临床以自汗、盗汗、久咳、久泻、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肺结核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神经衰弱、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慢性咳嗽等见上述症状者。
十二、理气剂理气剂是以枳实、陈皮、厚朴、沉香、川楝子、乌药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中成药。
理气剂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
临床以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胸胁胀痛、游走不定、情绪抑郁、月经不调或喘咳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肠胃功能紊乱、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十三、理血剂理血剂是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三七、水蛭、虻虫、苏木,大小蓟、花蕊石、血余炭、藕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用以治疗各类瘀血或出血病证的中成药。
理血剂分为活血祛瘀与止血两类。
临床以刺痛有定处、舌紫黯、瘀斑瘀点、痛经、闭经、病理性肿块,及各种出血病症(吐血、衄血、咳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类骨折、软组织损伤,疼痛、缺血性疾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性疾病、血液病、风湿病、肿瘤等有瘀血表现及各类出血性疾病如外伤出血、月经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见上述表现者。
十四、治风剂治风剂是以川芎、防风、羌活、荆芥、白芷及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天麻、鳖甲、龟板、牡蛎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等作用,用于治疗风病的中成药。
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
临床以头痛、口眼 斜、肢体痉挛、眩晕头痛、猝然昏倒、半身不遂或高热、抽搐、痉厥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偏头痛、面神经麻痹、破伤风、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病、妊娠高血压、癫痫发作、震颤麻痹、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十五、治燥剂治燥剂是以桑叶、豆豉、杏仁、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用于治疗燥证的中成药。
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剂与滋阴润燥剂。
临床以干咳少痰、口渴、鼻燥、消渴、便秘、舌红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百日咳、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习惯性便秘、糖尿病、干燥综合征、肺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十六、祛湿剂祛湿剂是以羌活、独活、秦艽、防风、防己、桑枝及茯苓、泽泻、猪苓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中成药。
祛湿剂分为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湿化浊五类。
临床以肢体麻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腰膝疼痛、屈伸不利及小便不利、无尿、水肿、腹泻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类风湿病、各类骨关节炎、骨质增生及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产后小便困难等见上述症状者。
十七、祛痰剂祛痰剂是以半夏、贝母、南星、瓜蒌、竹茹、前胡、桔梗、海藻、昆布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病的中成药。
祛痰剂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和化痰熄风等五类。
临床以咳嗽、喘促、头疼、眩晕、呕吐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更年期综合征、癫痫、中风、前列腺增生、冠心病、肺炎、高血压病、眩晕等见上述症状者。
十八、止咳平喘剂止咳平喘剂是以杏仁、苏子、枇杷叶、紫菀、百部、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止咳平喘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咳、喘证的中成药。
临床以咳嗽、咯痰、哮喘、胸闷、憋气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胸膜炎、肺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见上述症状者。
例如止咳中成药消咳宁、咳特灵胶囊、蛇胆川贝枇杷膏。
平喘中成药如固本咳喘片、固肾定喘丸、苏子降气丸。
注意事项:外感咳嗽初起,不宜单用收涩止咳剂,以防留邪。
十九、消导化积剂消导化积剂是以山楂、神曲、谷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中成药。
消导化积剂分为消食化积剂和健脾消食剂两类。
临床以脘腹胀闷、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腹胀、腹痛或泄泻、舌苔腻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胃肠炎、胆囊炎、细菌性痢疾等见上述症状者。
二十、杀虫剂杀虫剂是以苦楝根皮、雷丸、槟榔、使君子、南瓜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作用,用以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中成药。
临床以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定能食、面色萎黄,或面白唇红,或面生干癣样的白色虫斑,或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为主要表现。
临床可用于驱杀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内的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
例如乌梅丸、化虫丸、布袋丸。
注意事项:(1)宜空腹服,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2)有时需要适当配伍泻下药物,以助虫体排出;(3)驱虫药多有攻伐作用或有毒之品,故要注意掌握剂量,且不宜连续服用,以免中毒或伤正;⑷年老、体弱、孕妇等慎用或禁用。
⑸临证时结合粪便检验,若发现虫卵,再辨证选用驱虫剂;⑹服驱虫剂之后见有脾胃虚弱者,适当调补脾胃以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