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长江大桥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水文地质条件

1.2.3.1、区域含水层性质

(1)、区域含水层的划分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5.9),桥位区揭露的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地层时代及岩性划为三个亚类,分别为潜水、上更新统承压水、中更新统承压水。

①、潜水

含水组地层属全新统,为河口三角洲相,岩性为灰黄、灰色亚粘土、亚砂土、粉砂与亚砂土互层及粉细砂,水平层理发育,局部呈千层饼状。该层单井涌水量100~1000吨/日,据区域资料,该处潜水为淡水,矿化度小于1,水质类型以重碳酸型与重碳酸氯化物型为主。

②、上中更新统承压水

含水砂层的粗细、厚度变化与晚更新世长江古河床分布密切相关,岩性主要为灰色砂砾石、含砾粗砂,含水砂层厚度主要表现为主河床中心厚,南北两边薄,长江三角洲潜水层与该层并无稳定的隔水层,二者形成统一的自由水面。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0~3000吨/日,由于受晚更新世两次海侵的影响,水的矿化度由西向东,由淡水变为微咸水。

③、中更新统承压水

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砂砾石为主,含水层埋深一般为80~150m,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0~3000吨/日,其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型、重碳酸氯化型水,基本上为淡水。

(2)、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

由于南塔墩位于长江岸边边滩,长江水位标高一般在1~2m左右,地下水补给均为长江江水补给或上部含水层向下部含水层补给;迳流方式一般以水平迳流或垂直迳流为主;排泄则为上层含水层向下层排泄或上游向下游排泄。

1.2.3.2、南塔墩含水层分布及其特征

南塔墩主要含水层分为三类:浅层潜水含水层、中部弱承压含水层及下部承压含水层。

(1)、浅部弱承压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于南塔墩区,主要含水地层为2-4层粉砂、细砂。平均厚度约20m。其主要特征是:

①、含水层上部直接与长江水接触,接受长江水补给;

②、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砂细砂,局部夹亚粘土薄层,渗透系数一般在6×10-4~1.2×10-3cm/s。

③、其主要迳流为层间迳流,排泄水式为上部向下部水层排泄及上游向下游排泄。

(2)、中部弱承压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于南塔墩区域,主要含水地层有4-3层粉砂、细砂;4-5层粗砂、砾砂、4-6层中砂、5-1层粉砂、细砂、5-3层粗砂、砾砂。平均厚度40m 左右。其特点为:

①、含水层厚度大,层顶面标高一般在—34.91~-37.63m。

②、虽然含水层顶部分布相对隔水层2-6a层亚粘土,但随着地层向长江方向延伸,2-6a层亚粘土补切割,上下两个含水层相连,长江水同时补给上部含水层和下部含水层,故两个含水层地下水位几乎相同。

③、该含水层上部以粉砂、细砂为主,下部以粗砂、砾砂为主,上部土颗粒相对较细,中部夹粉砂、细砂及中砂、下部为粗砂、砾砂。5-3层粗砂、砾砂渗透系数一般在6.0×10-3~2×10-1cm/s,为强透水层。

④、该含水层主要接受上部含水层垂直补给及上部含水层的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水平向向下游排泄向下部含水层排泄。

(3)、下部承压含水层

下部承压含水层主要为6-1层粉砂、细砂及其以下各层,总厚度大于100m。其主要特点是:

①、总厚度大,埋深深,本次勘察最大深度170.6m才穿过该含水层。

②、该层土性为砂性土及碎石类土,渗透系数有变化,一般在 6.0×10-4cm/s~>1cm/s。

③、其主要补给方式为上层含水层补给及上游含水层补给。

1.2.3.3、地下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根据桥址区南塔区深部地下水水质分析试验成果,桥址区地下水潜水质为低矿化度淡水。化学表达式为HCO

-Ca·Mg型水,PH=7.95,矿化度=1.23g/l。在

3

Ⅱ类环境条件下,对水泥、混凝土、钢结构无腐蚀性。

1.2.3.4、江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勘察期间在低潮位和高潮位时分别采取江水水样,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D中相关要求进行水质简分析,水质分析成果显示:江水化学类型为-Ca型低矿化度淡水。总硬度约122.6mg/l,属微硬水。

HCO

3

(1)、江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为“弱腐蚀性”。

(2)、江水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无腐蚀性”。

(3)、江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