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课程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育学》课程教案

《音乐教育学》课程讲稿

(第三周周第节讲授内容)—————————————————————————————————————

一、复习旧课:

提问1、关于“音乐的内容具有情感的确定性与对象的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点。”是怎样理解的?

提问2、超阶级、超时代、超民族的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怎样理解?

二、讲授新课内容(讲授法):

第二章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中国音乐教育简史

一、古代音乐教育

广义的音乐教育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已产生。

“礼”与“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们可以想象昔日葛天氏之民手操牛尾,踏着脚步、合着节拍,载歌载舞的情景。而儿童与成人在观看或参加这类歌舞表演时,自然的接受了音乐教育。

狭义的音乐教育是指学校音乐教育。《周礼》、《礼记》中都曾提到名为“成均”的学校。汉代学者郑玄指出,“成均”为五帝时学校的名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由此推论出“成均”是以乐教为其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继“成均”之后,又出现了名为“校”、“序”、“瞽gu宗”、“庠”、“学”之类的教育场所。

据《周记》所载,音乐教育机构人数达1463人,由行政、教学和表演三部分组成,主要讲述音乐美学、演唱艺术和舞蹈表演等方面的内容,学制七年。学员除少数低级贵族外,多数来源于奴隶阶级。杨荫浏先生认为:“光就音乐教育方面来看,也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

上述情况说明我们的先民早就认识到音乐的教化功能,并利用音乐教育达到国泰民安、一统天下的目的的。显然,这种音乐教育思想与原始社会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和本质的区别。观看哈辉《相和歌》孔子是教育家、音乐家,同时也是最早的、最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孔子

培养弟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里,“乐”排在第二位。孔子“礼乐并重”的教育观,对我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注意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他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和音乐美学思想,这种音乐思想与孔子“谓季氏八佾yi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音乐观相比,进了一大步。

荀子的音乐思想与孔、孟有许多不同。他提出了“人之初,性本恶”的主张;认为必须采用正确的教育手段,把人改变成善的和美的;欲达目的,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他认为听音乐是人生的快乐,是人天性的要求;人不能没有音乐;所以用“礼乐”来教育人民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因如此,音乐教育才能达到“化恶为善、化性起伪”的目的。使恶的人性变为善的人性,从而纳入社会的群体规范,否则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墨子反对儒家思想,他针对儒家"礼乐"思想提出"非乐"主张。他认为百姓在食不饱腹、衣不裹体的情况下,没有审美要求,也不具备接受审美教育的条件;认为儒家倡导的审美教育主张,没有审美价值,是“虚伪”的。它只为社会带来消极因素,加重人民经济负担,使君王贵族只顾享乐,不理国事,这样国不能强,民不能富。墨子将审美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对立起来,提出“非乐”主张。这虽然只是一种不合实际的片面观点,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提出这样的主张,还是难能可贵的。

但就整体而言,墨、道两家的音乐思想由于脱离现实,与社会发展的政治需求和文化意识脱节,在整个古代社会中没有像儒家那样兴盛发展,他的影响也无法与儒家思想相比。

儒家把音乐及音乐教育紧密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在实施音乐教育的同时不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注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正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得以发展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初建时期,素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学校、防奸养士。他还提出"三

纲"、"五常"的政治思想和教育主张。教育是第一位的,并主张采用儒家“六艺”内容进行教化。他对音乐的论述是精辟的:“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他的不少政治观点与教育主张被统治者采纳并付诸实施,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西汉陆续建立起许多教育机构。音乐方面影响最大的是西汉乐府。西汉乐府兴于公元前112年,废于公元前6年。主要任务是教学、演出、创作和搜集民歌。具有音乐教育的多种功能,是汉代最重要的音乐教育机构。以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李延年为代表的有千人之多的乐师、乐工,对促进我国古代音乐及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儒家经学退居次要地位。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在教育内容上都很少涉及音乐。音乐教育主要是在宗教领域中得到了发展。此时,我国已开始了同印度、朝鲜、日本等国的音乐交流活动。它为隋唐音乐教育事业的高度兴盛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音乐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与在位达44年之久的唐玄宗有着直接的关系。唐玄宗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教育家。唐代的音乐教育已自成体系,主要设有太乐署、教坊、梨园与“小步音声”。梨园是唐玄宗亲自执教的地方,主要传习法曲,一大批号称“皇帝梨园弟子”的音乐家曾在此就读。

小步音声—是梨园法部特设的一个少幼班,是在唐玄宗亲自倡导与关照下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唐乐的稳步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提供人才。这种对于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性音乐教育的尝试,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上是少见的。

宋元时期的音乐教育与唐代相比,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基本上是对唐代教育体制的沿袭。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音乐书籍得以刊行,乐律理论及乐器制造水平得以提高。宋代统治者除注重音乐的政治功能外,还特别强调音乐的消遣作用和审美意义。

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两代,在文化教育制度上日渐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特别是清代,学校音乐教育内容大大削弱,音乐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社会音乐活动受到统治者的严厉限制。

总之,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是以培养上层贵族子弟或宫廷乐手、舞手为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