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不再沉溺于单纯生物因素的探讨,而是扩延探索至更广阔也更精微的心理世界与社会领域。为探索糖尿病的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在认识了糖尿病的生物性因素(如躯体肥胖因素、年龄因素、饮食因素等)之后,现从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糖尿病的诱发、致病因素及其防治方案。
一、心理情绪因素
1、现代心身医学认为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机体的内脏反应类型有密切关系,并可成为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不少研究表明,A型行为类型者,其中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血脂、血糖等经常处于较高水平,致其易患冠心病等,因此很多专家认为A型行为类型可能亦为糖尿病的致病潜因之一。
2、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生产及社会生活的高节奏以及激烈竞争等因素可使人们的心理应激增多、增强、甚至改变人的个性心理与行为类型。过于持久或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可明显影响大脑皮质功能,并可刺激,干扰边缘脑及下丘脑中的痛苦中枢。
3、在急性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可增加10倍以上,且由此引起的糖耐量降低等要持续数日方可恢复原先水平。持久或过强的心理应激,可导致体内皮质激素持续增高,而持续过高的皮质激素可通过促进糖异生,减少组织利用葡萄糖、促进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以及直接损害胰腺等途径扰乱糖代谢,进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4、医学心理学及免疫学的研究还发现,持续或过强的心理应激所产生的过多的皮质类固醇等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为致病微生物入侵感染诱发糖尿病制造内因条件。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婚配遗传因素: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上海医大的临床调查发现8.7%的糖尿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国外报道具阳性家族史可高达25%~50%。
2、中毒性损害:医学实验发现,四氧嘧啶、链脲霉素及某些食物中的亚硝胺等可直接损伤动物胰岛β细胞而致糖尿病。另外,重金属摄入过多以及吸入氧化锌的烟尘等,亦可损害细胞,导致糖代谢紊乱或引起糖尿病。另外在临界营养状态下,大量食入木薯或其含氧化物的食物,可致体内氧化物积累,继导致胰腺钙化,纤维化而发生糖尿病。
3、感染:社会经济、社会文明以及环境卫生等与人的身体素质及感染率有一定关系,当病毒感染后,β细胞破坏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某些细菌、微生物感染后可使胰岛遭受破坏,如细菌产物链脲佐菌素等即可直接损害β细胞,引起
糖尿病易感者胰岛淋巴细胞浸润等自体免疫反应,进而导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障碍。
4、药物影响:滥用或不合理用药导致医源性损害,据悉药物可影响机体糖代谢,若应用不当可致糖代谢紊乱,对敏感者诱发临床糖尿病,如女性避孕药、女性激素、β—肾上腺兴奋剂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可引起葡萄糖的不耐受性。
5、某些不良行为或嗜好的危害:如长期酗酒可导致慢性酒精中毒,不仅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且可影响内分泌功能及肝功能,扰乱糖代谢,香烟中尼古丁等毒物对体内多种脏器及血管均可造成损害,因此吸烟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明显增多。如患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增加3倍。
糖尿病在心理、社会、环境方面的致病、诱发因素不仅十分繁杂,而且具有多因子交错影响及经常联合作用的特征,因此欲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糖尿病的社会防治效果,应努力遵循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