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通用)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
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
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
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
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
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
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
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摘要:渔父,作为一类虚构的人物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尤其是古典诗词之中。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的诗词中,可以说渔父就是隐逸的象征,影响着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从而导致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也情不自禁的做了千百年的渔父,成为中国的文学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独特群体,影响着历代文人的仕隐观念。
关键词:唐诗渔父形象成因文人渔父作为文学形象,首先存在于历代的传说故事中。
《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太公钓鱼大概是中国最熟悉的典故之一,实际上姜尚也是最早出现的渔父形象。
体现的是待时而动川世立功的儒家人生追求。
最早把渔父这一形象作为抒情意象或典故运用于历代诗中的是《楚辞》中《渔父》“屈原行于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之曰:‘子非三閭大夫,与何故至于斯?’”[1]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隐居自全遭拒后,渔父遇尔而笑鼓身而去。
这与庄子中的渔父共同体现的是潇洒出尘、散淡闲适的道家人生理想。
渔父作为一个典型的隐士形象,并得以实践的是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密网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归耕。
”[2](p40)他全身退隐,远祸全身,寄情山水,直人与自然为一体。
为唐人写渔父形象标示了一种创作范式。
首先,唐代诗歌中的渔父以钓名的形象出现。
他们头戴“青蓑笠”身披“绿蓑衣”静坐河边,于诗中抒发感慨,志不在于钓鱼,而是“名”,走的是以隐求仕的行程。
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3](P83)诗人隐逸在景色优美桃花盛开的河边,读圣贤书,并垂钓江湖,希望有朝一日“鲤鱼上滩”自己施展才智实现抱负。
他们都表示出自己钓的不是鱼,而是希望和姜太公一样得以重用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诗人李白身上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盛唐时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他的钓鱼诗中,与他的浪漫气质相统一,他曾自称“海上钓鳌客”,他要钓的不是普通的鱼,而是“鳌、龙、吞舟鱼”,非平常人之所能想见:其次,唐代诗歌中的渔父孤傲、愤世嫉俗。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第一篇: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收入了《楚辞》中的《渔父》一诗。
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中,“渔父”是隐者的代表,其言行是隐逸意识的象征。
因此,让学生了解“渔父”这一常见的著名典故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个颇有意思的专题学习的小活动。
主持人:中学阶段,我们已经多次亲密接触渔父。
作为一种类型人物,渔父频频现身教材,在太史公《屈原列传》中,在张志和《渔歌子》词中,在柳宗元《渔翁》诗中,甚至在《桃花扇·余韵》传奇中。
为研究渔父的审美特征,探讨渔父的文化内蕴,老师要求我们上网搜寻关于渔父的资料,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渔父是怎样一种文学形象。
1:我来说说渔父的形貌衣着。
庄子终身隐居不仕,《庄子·渔父》中,一位“须眉交白,披发揄袂”的渔父下船而来。
李颀《渔父歌》:“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看来,这位渔父是白发老者,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2:渔父是一种共名。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渔父。
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遇到的渔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后世出现了众多渔父,无名无姓,亦无籍贯。
唐代的著名渔父“烟波钓徒”张志和是一个例外。
3:渔夫是一种职业,渔父不是一种职业。
岑参《渔父》:“竿头钓丝长丈余,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渔父垂钓不为鱼,为的是闲适的心境,这是渔父的行业特点。
4:渔父喜欢放歌一曲。
经典名曲是《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千秋万代吟唱不绝。
还喜欢原生态民歌《欸乃曲》,而且歌喉嘹亮,撼动绿水青山。
柳宗元《渔翁》:“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 贯云石《芦花被》:“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5:渔父另一嗜好是饮酒。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渔父》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的生活和悲剧,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的悲惨命运。
这篇小说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具有多元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1. 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渔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他的生命轨迹被命运所支配,缺少自主性和选择的机会。
他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形而上学意味,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
渔民有时候就像一个被推着前进的棋子,没有发言权也没有选择权。
而这一点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命运和自由的思考。
2. 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故事背景是在民间,而渔民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构思也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风格。
文中渔民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选择了参拜神明,并且死后还被封为神,这种信仰和崇拜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传统的信仰和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的表现。
3. 意象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意象鲜明,如渔民坐在岸边划着小船、深夜中的海鸟鸣叫、渔民与海的互动等,这些意象使读者更加易于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描述渔民在乘坐小船出海的情景时,描写了水波涟漪的荡起,借生命与大海的关系体现出了小人物与大自然的互动。
这些生动的意象构成了作者的审美语汇,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文学技巧也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如对比法、暗示法等。
例如,小说中通过对比大海和小船的大小来表现渔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船上的划得不急的浆声来表现渔民的努力和无奈。
此外,作者还利用暗示法来引导读者的思考,例如用“问题”代替了“过错”,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总体而言,鲁迅的《渔父》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蕴含着多元的审美意蕴,包括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意象的审美意味以及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
这些审美价值为这篇小说的内在表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屈原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离骚》之前的代表之作。
这篇作品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述一个渔父的故事,展现了屈原对社会风气和人情冷暖的深刻触动。
渔父的品质也成为了这篇作品的核心。
在《渔父》中,屈原通过描写渔父的坚贞不屈和高尚品质,呼喊着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呼吁。
渔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渔父坚守正义。
在故事中,渔父看到有人欺负弱小的鱼,立即挺身而出,为鱼们伸张正义。
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保护了弱者,展现出他对正义的坚定信念。
这种不畏强暴的品质在屈原笔下得到了高度赞扬。
其次,渔父有同情心。
当渔父看到捕鱼者以残忍手段对待鱼儿时,他心生怜悯之情,感受到了鱼儿的痛苦和不幸。
他深切理解弱者的苦难,表现出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众生的关怀之心。
这种同情心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从而更加坚定地呼吁正义和善良。
此外,渔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当渔父发现世人对他的善行不以为然时,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善举。
他并不追求声
名利禄,而只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对善良的追求,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呼吁人们应该具备坚守正义、同情他人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他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勇敢地追求真理和善良。
渔父的品质成为了屈原作品中的道德典范,也传递着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和呼唤。
这种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屈原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古典诗文中渔父形象内蕴探微
2013.02陈琼渔父是中国古典诗文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形象,它作为文化艺术中独特的人文景观,一直为中国古代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的知识分子所青睐,成为了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符号。
而古典文学中意象的形成并非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历代文人墨客添薪加火、不断丰富,彼此相似,又彼此区别。
渔父意象的性格类型、思想意蕴比较复杂,不仅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变化,而且不同的文人思想情操、政治理想也塑造不同类型的渔父形象,但无论渔父形象如何嬗变,形象内蕴中的隐逸情结却是贯穿始终,一直不变。
本文试以《庄子》、《楚辞》、《江雪》、《吴越春秋》为例,将渔父形象分成四种类型,并从其形象内蕴中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一.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出现在《庄子·杂篇·渔父》。
此渔父出场就气宇不凡,“须眉交白,被发榆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而且言语不俗,当孔子虚心向其请教时,他侃侃而谈,说道:“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责真,不构于俗。
愚者反此。
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责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
惜栽,子之早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当孔子请求其“受业而卒学大道”时,渔父竟一口回绝:“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
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炙!”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拿音,而后敢乘。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奉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信念,孔子相信人的生命,只有承荷着崇高的品德和理想,才不失其价值,如果为此而捐躯,正是死得其所。
渔父的言语表现出了道家“万物之所由”、“得之者生”、“顺之则成”的虚静、无为之境。
渔父的这种思想也体现了庄子的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人生观,由此可以看出其渔樵于江渚,吸风饮露的生活状态,这是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形象。
楚辞渔父的意象
楚辞渔父的意象
楚辞中渔父的意象,是指一位生活在江边的普通渔民。
他穿着简单朴素,戴着斗笠,手持钓竿,身影孤独独立于江水之旁。
渔父专注地垂钓,眼神中透露出对江水的熟稔和对鱼儿的猎奇。
渔父的身影广泛出现在楚辞中,他经历着江水的变幻和沧桑,与江中鱼儿的欢乐和哀怨相伴。
他在水面上留下浩渺的涟漪,触动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在楚辞中,渔父不仅是一个形象独特的人物,更象征着勤劳、坚韧、冷静和淡泊。
他舍弃了世俗的名利,选择了与江水相依为命的简朴生活。
渔父的意象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追求真善美的追求。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吋£ 切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
漫议先秦文学中的渔父形象
的生活及观感,在给予他人思想 及行为自由的同时也给自己留 出一片安适自得的空间。
无心政事尧追求自由的隐逸 之士
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严光, 在光武帝即位后即隐姓埋名消 匿 于 世 俗 世 间 ,转 而 为“ 披 羊 裘 钓泽中”,光武帝不惜花去时间 和精力四处探访,三邀而至;面 对皇帝亲自“屈尊枉驾”,严光卧 在睡榻上,慵懒地回应:“昔唐尧 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 相迫乎?”武帝只得苦笑离去。严 光是何等放任坦荡,先后两次拒 绝加官进爵的优厚士人待遇;在 山间溪畔过起了“山耕湖钓”的 悠闲生活,放任自居。这是一种 不愿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态度, 虽蛮有才干却不愿出仕,于山水 之 中 放 松 身 心 ,怡 然 自 乐 ,抛 去 杂念烦恼,经营自己的一片山 水。
明哲保身尧置身事外的屈伸 智者
还有历史上有名的范蠡,其 在 政 治 、军 事 、商 业 领 域 均 颇 有 建 树 ,“ 与 时 逐 而 不 责 于 人 ”,与 越王勾践共事 20 余年,苦心勠 力 ,同 舟 共 济 ;帮 助 越 王 一 洗 会 稽之耻;在勾践重塑霸业之后, 深谙世道的范蠡选择了抛弃功 名利禄。《国语·越语》中有这样
倾心自然尧返璞归真的道家 真人
《庄子·渔父》一篇中详细地 记录了孔子与江上渔者的对话, 其间渔者对孔子的儒者思想以 及社会活动进行了批判与揭露。 渔者认为孔子及其弟子对于言 行忠信、礼乐人伦等说教都是 “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更直截了 当地批评孔子“不在其位而谋其 政 ”的 举 措 有 失 合 理 ,认 为 孔 子 对于本不应该由自己涉足的礼 乐、人伦、教化干涉过多,而针对 这些复杂多变的事项仅凭一己 之力难以有所成就也非异常,终 落得个忙于四处讲说自己的主 张却无人听之信之,身心俱疲而 未有所得的结果。渔者认为正确 的做法应该是重于修养自身,每 个人致力于使自己达到完美状 态 ,不 断 革 除 自 己 的 不 足 ,取 长
渔夫形象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
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
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
《楚辞·渔夫》记述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高蹈(高蹈:超脱)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
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
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
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因此,“渔父”的意象成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
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
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
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
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
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
其次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2021年整理〗《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渔父形象》优秀教案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渔父形象赵一明渔父,作为一类虚构的人物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尤其是古典诗词之中。
他们时而出没于茫茫雪江之上,时而出没于斜风细雨之中,时而坐忘于渭水之滨。
他们有的劝诫人生,出世隐居;有的潇洒出尘,恬淡闲适;有的清高孤傲,愤世嫉俗;有的蔑视功名,全身远祸;有的待时而动,用世立功。
但不管怎样,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是一个隐者。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的诗词中,可以说渔父就是隐逸的象征,是一个隐逸的符号,但是其所包含的意蕴却又远远超出了隐逸的精神界限,影响着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从而导致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也情不自禁的做了千百年的渔父,成为中国的文学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独特群体,影响着历代文人的仕隐观念,从而使我国的隐逸文学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渔父形象的发展脉络从先秦到明清,“渔父”这一形象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而绵延不衰,并且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一种神话,一种集体无意识而沉淀下来,一遇外界触发,即发为诗词曲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独特的一角。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渔父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发展轨迹。
我们不妨将其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有元、明清五个历史时期加以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有着较长时间的渔猎文明,《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对各种渔猎生活的描写,但不管这些活动的本身目的(食用),还是其文学表现形式(比兴或隐喻),都是功利主义的,并不具备超越性意义。
只有当“渔”这一行为超越功利目的,而被当作一种审美性或象征性活动时,渔父才真正的进入文学领域。
(1)(一)先秦时代在文学史上,最早描写渔父并赋予其超越性意义的当首推《庄子·渔父》与《楚辞·渔父》。
《庄子·渔父》虚构了一个“须眉交白,被发揄袂”的渔父,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批评孔子“苦心劳形以危害其真”的救世行为。
可以说,《庄子》中的渔父形象就是往来于江海之上,隐居避世的一类人物的代称。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
但两篇《 渔父》 又各具特色, 在表现手段、 塑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 楚辞 ・ 渔父》 篇中, 当个性耿介忠直 、 拳拳爱国侍君 的屈原在得知国破君亡后心灰意冷 ,颜色憔 “ 悴, 形容枯槁” 游吟至江边。 渔父如是一个专门在江边等候屈原 , 前来点化的长者, 一路踏浪而来。 当屈原 忧愤地倾吐出“ 举世皆浊我独清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以见放” 是 的苦水时 , 渔父便是一番开导:圣人不凝 “ 滞 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泥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酶?何故深思高 举, 自令放 为? 并且歌 日 :沧浪之水 清兮 , 以濯吾缨 ; ” “ 可 沧浪 之水浊兮 , 以濯吾足 。 一路 踏浪而 去 。 可 ” 钱 澄之在《 庄屈合诂》 自序中说 :屈子徘徊恋国, “ 至死不能 自疏 , 观其远游所称 , 类多道家者说 , 至卒章 日: ‘ 超无为 以至清兮 , 与太初而 为邻 。 ’文 中的渔父 为迷 途 的屈 原点化 悟道 , 然成 了屈原人 生 的领路 人 , ”囝 俨 也演化成点拨怀才不遇文人的开导者。 在《 庄子・ 渔父》 对渔父形象的烘托描写是 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展开的, 中, 通过记叙孔子与渔父关于
裘钓泽中。帝疑其光 , ’ 乃备安车元缥遣使聘之。但严光拒不入仕 , ” 光武帝只能叹息而去 。 严光埋名江海 , 羊裘垂钓 , 乐隐绝仕。他那追求人格独立 , 精神 自由的处世之道 , 在后人 的眼里便成了渔隐避仕 的典范。 除了有史书明确记载为证的 吕尚、 严光之外 ,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便是范蠡。在范蠡帮助勾践 灭吴之后 , 有关他 的去 向如何 , 成为了后人乐于揣测的话题。《 国语 ・ 越语》 中有这样的记载 :反至五湖 , “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 中,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其独特 的姿态傲立于文学史 , 但无论居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 他们往往都无法摆脱儒、 道的纠葛 , 无形 中便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 。 中国古代的隐 在 逸文化中,渔父” “ 这个看似平凡的劳动者形象却倍受彷徨 的古代文人青睐, 在中国文学世界构成了一道 独特 的 风景线 。 渔父 ” “ 这样 一个 文化 意象 为何 如此 频繁 出现 , 它与传 统文 化 中的隐 逸思想 及 士人心 态之 间隐含着 哪些 微妙 的联 系?让 我们一 起举 棹鼓 浪 , 逆流 而上 , 中 国古 代 文学 的诗 河词 海 中寻 觅 “ 父 ” 在 渔
浅析
浅析《庄子》、《楚辞》中的渔父形象(一)渔父是众多中国古代文学形象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由这一形象建构了古代独有的隐逸文化。
本文拟就《庄子》、《楚辞》中的渔父形象对渔父作以简要探讨。
《庄子》、《楚辞》中都有《渔父》这篇文章,分别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当我们比较《庄子》、《楚辞》的《渔父》篇时,会发现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篇文章都是用对话的形式构成,现列举《楚辞》中屈原和渔父的对话:1、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实质是一场交锋,一场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交锋。
渔父的“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众人皆浊则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则哺其糟而啜其醴”等等语言的表述体现的正是典型的道家思想;而屈原的“宁葬身鱼腹”也不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体现了屈原“濯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是他一生执着追求和保持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
2、文本叙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彰显屈原的人生抉择,也就是说在屈原与渔父之间是偏向于屈原的,正如宋朝洪兴祖在其《楚辞补注》中所说的“假借问答以寄意耳。
”其“意”即在于彰显屈原的人格魅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是一种象征,一种隐逸的象征,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具象化,从“莞尔而笑,鼓渫而去”可以见出远离世俗的超脱,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说渔父形象是抽象的、理念的代表,是处于抽象具象动态平衡中的形象。
“ 渔夫”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追溯于源头,其最早应出现在历代的传说故事中,姜太公钓鱼这一典故中所传的“ 直钩钓鱼”者姜尚应该是最早出现的渔父形象之一。
然而这一形象却更多的用于其寓意中,就形象本身反而居于次要地位。
“ 渔父” 以一独立形象出现在文学中最早应归于《庄子·渔夫》,文章详尽的描述出渔夫与孔子的答对,用意是假借渔父之口,攻击孔子。
就形象的塑造而言却乏善可陈,不够丰满。
真正确立渔夫“ 形象” 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
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探秘
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探秘作者:曾萍萍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7期摘要:中国古诗文中的渔父形象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时而出现在江渚之滨,时而出现在江雪之中,时而出现在碧波之中,时而出现在斜风细雨中。
这一意象最早见于《庄子》和《楚辞》。
关键词:渔父古代文学形象中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古典之美。
经过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古诗文中形成了许多经典的意象,而渔父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渔父经常出现在我国古典文学殿堂中,他们时而出现在江渚之滨,时而出现在江雪之中,时而出现在碧波之上,时而出现在斜风细雨中……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隐者。
要说古典诗歌中最早的渔父意象,追根溯源要到庄子和屈原。
文学作品中较为完整的渔父形象最早见于《庄子》和《楚辞》。
《庄子》和《楚辞》中的渔父都被赋予极强的神秘色彩,成为介于神仙和普通人之间的一种特殊角色。
他们生活在山野泽畔,居无定所,悄然而至,飘然而逝,常人很难见其踪影,俨然一世外高人,他们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
《庄子·渔父》主要描写渔父如何训导孔子,通过渔父与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批评孔子危其本真,远离至道:“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正。
乌呼远哉!其分以道也。
”孔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执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之举被渔父斥为多事,告诫他要顺应自然“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才可以“无所累矣”。
如此这般渔父还怕孔子不知悔改,又用“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最后用“绝力而死”的小寓言故事开导。
《楚辞·渔父》主要描写渔父劝导屈原要像道家观念中品格高尚、智慧高超的圣人一样“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对屈原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惨遭流放所造成的内心巨大痛苦不以为然,并质问屈原:“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竭力劝导屈原遵循道家“和光同尘”的处世原则,摆脱尘世间一切不必要的烦恼。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渔父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离骚》中的一位角色,也是屈原的父亲。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个人遭遇挫折和不满的长诗。
在《离骚》中,屈原以渔父形象来比喻自己,通过渔父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悲愤和迷茫。
渔父在渔船上奋力划桨,期待着丰收的渔获,但是却遭遇了风浪和困境,最终一无所获。
这个形象象征着屈原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失意和挫折。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忧虑。
他在诗中感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背叛和辜负,对于社会的不公和众人的冷漠感到痛心疾首。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迷茫和无奈,感叹自己像渔父一样在困境中徘徊,无法摆脱困扰和苦难。
屈原渔父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屈原通过渔父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坚持和不屈的精神。
尽管渔父遇到了困境和挫折,但他仍然坚持划桨,努力奋斗,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坚毅的品质。
这种精神也影射了屈原自己,他在政治上和个人命运上遭受打击和失败后仍然不放弃,继续努力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屈原渔父的意思是通过渔父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悲愤和忧虑,表达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不满和迷茫,展现坚持和不屈的
精神。
这个形象在《离骚》中起到了象征和寓意的作用,也展示了屈原作为伟大文学家的独特才华和思想境界。
古代文学中的渔夫意象
古代文学中的渔夫意象古代文学中的渔夫意象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
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一)早期的名士钓翁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
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
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
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
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
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
访得之,子陵不受封。
”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
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
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
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高考语文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那一个〞。
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
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
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
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
〞〔《庄子·杂篇·渔父》〕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而渔父所谓的“真〞,就是“受于天〞,主X“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碰撞。
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人。
累累假设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讽。
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我们的文学传统里,少不了浪迹烟波的渔父形象
我们的文学传统里,少不了浪迹烟波的渔父形象孺子歌(先秦民歌,又名“渔父歌”、“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石涛山水在源头上,是歌旋覆现在我们都熟悉这首歌,要归功于屈原的《渔父》。
渔父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屈原高洁傲骄,说宁肯死。
渔父于是“莞尔而笑”,唱着这首歌,划船走了。
结尾部分,屈原还多写了一笔“遂去,不复与言”,仿佛是站在渔父的立场,对自己的“深思高举”,也是无可奈何,宁愿把渔父写明白了。
这首歌屈原应该不是第一次听到,只是出现在当时的场景里,像神机开启,屈原不理,于是又合上了。
后面专写渔父这三行,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就没写,这是司马迁和屈原的差别,司马迁写的是屈原,而屈原写的是渔父。
渔父是先秦的渔父,唱的是沧浪歌,到了唐代,唱得不一样了:“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粘绕指风。
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不知若屈原听到船子和尚的这首拔棹歌,会不会还是一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铿锵。
更早记载这首歌的是孟子,说再早些时候,孔子在楚地游历,听到有“孺子”唱这首歌,于是对学生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孟子围绕这个典故,发的是政论和“人必先自侮而后人侮之”的议论,先放过不提。
不过孔子是真的利害,从“思无邪”到“哀而不伤”的文艺观,再到这里一句“自取之也”的点题,枝节未生,一语中的。
尤其当时这首歌从儿童嘴里唱出来,真是好上加好,所以至今,常常以“孺子歌”作为标题。
《庄子∙杂篇》里也有一篇《渔父》,以这首歌作引子。
《杂篇》向来被认为是伪作,且不管它了,只是可以想见这首歌在先秦时代的流传度。
还有个说法是“渔父”是老子弟子辛子的号,《辛子》中也有类似句子:“混混之水浊。
可以濯我足乎。
泠泠之水清。
可以濯我缨乎”。
或者大胆地说,渔歌、渔父、渔隐,在轴心时代,就已经是继承下来的东西了。
这首歌的历史,再远上一千年,也是有可能的。
我个人对这首诗歌无比推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收稿日期]2008-02-16[作者简介]慎春燕(1984-),女,浙江余姚人,浙江海洋学院2004级学生。
第26卷第2期2009年6月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 ITIES SCIENCE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慎春燕(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316004)[摘要]频繁出现的渔父意象,是中国文学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古代文人笔下的渔父纷繁复杂,既有超脱旷达、恬淡自适、乐山爱水的隐逸者,又有怀才不遇、苦等时机、期待一飞冲天的垂钓者,还有坚守人格信念、追求至情至性的侠义者。
林林总总的渔父意象,寄寓着无数文人的梦想,勾勒出古代文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渔父;原型;类型;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9)02-0010-06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姿态傲立于文学史,但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往往都无法摆脱儒、道的纠葛,无形中便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中,“渔父”这个看似平凡的劳动者形象却倍受彷徨的古代文人青睐,在中国文学世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渔父”这样一个文化意象为何如此频繁出现,它与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及士人心态之间隐含着哪些微妙的联系?让我们一起举棹鼓浪,逆流而上,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河词海中寻觅“渔父”的足迹。
一、“渔父”形象的原型(一)历史原型追溯起“渔父”形象的历史原型,首推的便是姜太公吕尚。
在《吕氏春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
”同样,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有类似记录,讲的是年老穷困的吕尚钓于渭水,遇见周文王,文王拜以为师。
其后,吕尚辅佐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自己也得以流芳百世。
吕尚因钓而遇,由遇而达,最终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实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入仕建功的理想。
这样的经历对追求入世为目的的知识分子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榜样。
于是,后世文人就以磻溪渔父的典故隐喻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姜太公钓鱼也便成了渔隐逐志的典型。
这也是最早与政治牵扯上关联的渔父形象。
大概从这时开始,人们就自然的把渔父的垂钓和微妙的政治目的相关联了。
另一个因钓鱼而出名的人物当推东汉的严光。
《后汉书·严光传》中这样写道:“(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元纁遣使聘之。
”但严光拒不入仕,光武帝只能叹息而去。
严光埋名江海,羊裘垂钓,乐隐绝仕。
他那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处世之道,在后人的眼里便成了渔隐避仕的典范。
除了有史书明确记载为证的吕尚、严光之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便是范蠡。
在范蠡帮助勾践灭吴之后,有关他的去向如何,成为了后人乐于揣测的话题。
《国语·越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逐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后世不得而知。
但因范蠡曾浮于五湖,于是,后人便把泛舟与垂钓联系了起来,附会出五湖垂钓的典故,把范蠡视为功成身退、由仕入隐的渔隐归世的典型。
由此,我们不妨把范蠡这个经过后人一定修饰的渔父形象也包括在渔父的历V ol.26No.2June .,2009慎春燕: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11第2期史原型之内。
这三种性格迥异的历史“渔父”原型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被不断的重构创作,对后代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文学心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文学原型“渔父”文学形象源远流长。
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隐约出现了“渔父”形象。
“瞿瞿竹竿,以钓于淇,莫不尔思?莫远致之。
”“之子于狩,言张其功。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1]这可谓是有关“渔父”形象的最早文学描写。
诚然,在上古那个食物短缺的时代,人们垂钓江河湖海,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不可否认,它是描写“渔父”意象最早的文学源头。
在文学史上,最早较细致的描写渔父并赋予它超越性意义,使之成为较为完整的“渔父”文学形象的文学作品,是《庄子》和《楚辞》。
《庄子》、《楚辞》里都有《渔父》篇。
两篇同名,并且一文一赋都出现在战国时期。
不仅如此,这两篇《渔父》都借用了渔父这一形象来表现一种批判的、超越的道家思想,以此塑造出了一个超俗高人、悟道哲人的圣贤者形象,展现于世人一种清醒、得道、敢于探索、启蒙世人的圣人精神内涵。
但两篇《渔父》又各具特色,在表现手段、塑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楚辞·渔父》篇中,当个性耿介忠直、拳拳爱国侍君的屈原在得知国破君亡后心灰意冷,“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游吟至江边。
渔父如是一个专门在江边等候屈原,前来点化的长者,一路踏浪而来。
当屈原忧愤地倾吐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苦水时,渔父便是一番开导:“圣人不凝滞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并且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一路踏浪而去。
钱澄之在《庄屈合诂》自序中说:“屈子徘徊恋国,至死不能自疏,观其远游所称,类多道家者说,至卒章曰:‘超无为以至清兮,与太初而为邻。
’”[2]文中的渔父为迷途的屈原点化悟道,俨然成了屈原人生的领路人,也演化成点拨怀才不遇文人的开导者。
在《庄子·渔父》中,对渔父形象的烘托描写是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展开的,通过记叙孔子与渔父关于“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及“人有八疵,事有四患”的论答,引出文中对论的双方:代表着儒家思想的孔子和拥有着道家修为的渔父。
孔子主张人的生命应该和崇高的思想品德联系起来,只有这样生命才有存在价值,体现着颇为浓厚的儒家思想。
而做为论辩的另一方渔父,其文学形象十分丰满。
文中不仅记述了他的言论,还生动细致地描摹了他的外貌神态。
譬如在渔父出场时,文中是这样描写的: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身的仙人将至的韵味,传神地表现出渔父不同与文中其它人物的轩昂气宇。
他的一席纯善之言使沉迷入世思想的孔子豁然开朗,心折诚服。
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卷五)[3]他认为《楚辞》与《庄子》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非以捕鱼为生的打鱼人,可谓是“古来贤哲,多隐于渔”[4]。
二文中的渔父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神秘色彩,他们介于人与仙之间,生活在山野泽畔,居无定所,飘然而至,行踪难测,从而折射出在儒、道文化背景下的古代隐士风范。
这就是先秦文学中的“渔父”,也是“渔父”形象的文学雏形。
(三)生活原型到了春秋后期,“渔父”形象在民众歌颂声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吴越春秋》中的“渔父”就是一个典型。
这个文学形象产生在水文化显著的楚国。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
因伍奢直言进谏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因此受牵连,被楚王追杀,被迫逃亡吴国。
在逃亡途中,伍子胥逃至一江边,眼见追兵将至,他将走投无路。
在这危难时刻,江上隐约出现了一位划舟水面的渔父。
伍子胥恳求相助。
于是渔父就载其渡江脱离危险。
过江之后,伍子胥嘱咐其保守秘密。
渔父见状,为免去他后顾之忧,便毅然纵第26卷身跃至江中,沉水自尽,永保秘密。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对“侠”的概念有过一个界定:“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即己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着焉。
”从此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侠义精神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首先,它必须讲求信义。
对于豪侠义士而言,信义有时候会比生命更为重要。
其次,它应该救人于危难而不以其能邀功,不贪求任何回报,甚至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吴越春秋》中的渔父,同时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充分阐释了侠义精神。
“渔父”形象已经从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一付热心肠,劝说开导他人悟道醒世的圣人形象发展到了坚守德操、义气冲天的侠客形象。
这个“渔父”的文学原型开启了中国传统文人坚守人格信念、追求至情至性的精神之源,在后世的“渔父”文学中发展成为不同于前者的独特一脉。
综上所述,关于“渔父”原型的溯源分析,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道家“渔父”,类似严子陵、范蠡、《庄子·渔父》、《楚辞·渔父》这样追求心境淡泊、超脱俗世、遵循时命、顺应自然的清高知识分子。
第二类是儒家“渔父”,像姜尚式借助隐逸之行来等得贤主慧眼相识而获取功名,名垂史册的入仕者。
第三类是游侠“渔父”,如同《吴越春秋》中为我们展现的坚守人格信念、追求至情至性的义侠渔父形象。
这三类“渔父”形象对后世中国文人的思想、人生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都非常大,它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连绵不绝的渔父意象系列。
二、渔父形象的文学演进第一类是道家“渔父”。
它赋予了“渔父”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使“渔父”定格为身披道袍,追求出仕,淡泊名利,乐山爱水,冲淡脱俗的隐逸符号的象征。
道家“渔父”是后世渔父文学中歌颂最多,描绘最细致,表现最传神的一类。
而把这类渔父形象描绘到极致,推向致高点的,当属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
在他的五首《渔父词》中,广为世人传颂的佳句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这首词中透露出来的是一股安和超然的气息。
从表面看,似乎在轻描淡写地描绘一幅绝尘脱世的场景,实则不然。
当词人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写人时,画面中因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而把意境刻画得更为飘逸、洒脱。
透过外表再细品此词时,我们不难感觉,渔父既是作者笔下所刻画的一个景物又是那个“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5]的张志和本人的意念化身。
虽然外表的渔父是正在品尝雨中垂钓的情趣渔父,可内在的渔父所在品味的却是物我合一的境界。
这是一种观美景、品人生的高级审美境界,是抛离了世俗,心静一体的脱世情怀。
可谓是一身蓑衣渡风雨,从容自得品人生。
而词句中所极力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高远、冲淡、悠然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正是一个高洁的隐士所拥有的超于常人的精神风貌。
这已远远超出了渔父这个单纯从事捕鱼为生的劳动者的定义。
可见,在唐代,“渔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怡情山水、遁迹江湖的隐士的典型。
在张志和的《渔父词》之后,在创意和艺术表现上能与之相媲美的当属大文学家柳宗元笔下所描绘的渔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