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孟子、孔子,思想认识比较

合集下载

第十三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十三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2、形成原因 结合必修一、二所学知识
经济: 政治: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 速发展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 孔子、老子、墨子的思想 主张 微,诸侯争霸兼并政治分裂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这种景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阶级: 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提供条件 文化: 私学兴起 C.周王室衰微,对思想控制不力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 D.封建政府大力提倡
考 点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
• • • • • •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有什么内在关系? 3、孔子“仁”的学说在当时不受重视的原因? 4、孔子死后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的原因? 5、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孔子的思想?(史论结合) 6、孔子与老子思想之比较 ?(注重从内容、影响等)
(2)人性上:①孟子主张“性本善” ②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①荀子主张“制天命” ②老子主张“顺自然”
(4)人生态度:①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 ②道家主张“消极避世”(“逍遥、超脱”)
诸子百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 1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 2.庄子的天命观对我们今天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借鉴。 3.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韩 非主张的“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 对今天“与时俱进”的借鉴。 4.韩非重视法治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依法治国” 的借鉴。
考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

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

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
1、人和社会与天和自然
对于人和社会,儒家思想讲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儒家思想的讲求的是人道,孔子主张恢复到周,孟子主张恢复到尧舜,儒家主张用“德”来整治天下,达德以求道。

而道家思想讲的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天和自然。

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氏族社会,用“道”来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终也落实到社会中来。

2、有为与无为
儒家的思想是“有”,儒家思想讲的是入世的有为而治,而道家讲的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出世。

但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都是主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差别之处主要是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

一个“时”是治世,一个则是乱世。

道家思想则是“无”。

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3、人的思想
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人、社会、有为、人的责任,而道家思想讲的是天、自然、无为、人的解放。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一刚一柔,一阴一阳,一社会一自然,一有为一无为,一责任一解放,既对立又互补,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处世精神,汇成东方思想智慧的不竭源泉。

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

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

再次浅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下面谈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道”是虚空之间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

也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总则。

“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化生了万物,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四大,而人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的哲学产生了和谐。

和平、宽容、知足和简朴,这包括了愚者的智慧、隐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识世故者的简朴,给现代人以启示:做人要上善若水,要保持低调。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以道为师,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

主张《齐物论》,他以狂笑对待人生。

超脱世俗种种困境(包括病痛和死亡),对死亡作出“鼓盆而歌”。

他随顺造化、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突出了生命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老子与庄子固然超脱,若庄子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剑之喻、蛙鳖之语,也就够幽默与浪漫。

老子多苦笑,庄子多狂笑,老子的笑声是尖锐的,庄子的笑声是豪放的。

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人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求得“天人合一”境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平常心”去对待各种事物。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提倡“克己复礼”。

宣扬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套完整的规范。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其次是“义”,“礼以行义”。

“仁”字其实也就是“克己复礼”,使自己的举止、言行都遵循“礼”的规范。

“礼”、“仁”、“义”使孔子推崇和张扬“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中庸之道”的“致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尚和文化”,为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

“和为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

先秦诸子主要思想内容小结一、《论语》主要思想内容:关键词:仁义礼孝悌忠恕中庸之道《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典籍,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的、反映儒家思想的一部散文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

所谓“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切以礼为先,天下就可以归仁了。

所谓的“礼”,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尊卑贵贱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规定。

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仁”,指两个人,由二人延伸至各种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中首要的是五伦之首的父子关系。

所以“孝”是孔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儒家认为父子关系纯以天合,与生俱来,本于自然,所以孝乃是儒家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学而》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问之道在做人,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内心的修养,“本立而道生”。

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所以孔子强调“孝”当然对其它关系孔子也非常重视。

如孔子讲为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当然,无论是“礼”“仁”,要实现最终的要求都是以提高自我为始点的,要做到自省、自重、自立、有诚信。

如曾子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主要参考书目:⑴、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⑵、南宋朱熹·《論語集注》⑶、清刘宝楠《论语正义》⑷、钱穆《论语新解》,⑸、杨伯峻《论语译注》二、《孟子》主要思想内容:关键词:仁政王道人性善养气穷独达兼舍生取义1、仁政思想孟子“仁政思想”来源于孔子的“仁”。

但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及代表思想家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及代表思想家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及代表思想家思想主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由众多思想家提出,其中包括了多元的主张和理论。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哲学思想主张:1.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个人德行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和谐和道德的行为。

代表思想家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2.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无为而治的观念。

道家思想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和发展,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平衡。

代表思想家有老子和庄子。

3.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公平。

墨家思想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关爱,并推崇公平和平等的价值观。

代表思想家有墨子。

4. 名家思想:注重辩论和言辞的技巧。

名家思想主张言辞应该具有说服力,通过辩论来寻求真理。

代表思想家有荣誉学派和公输般。

代表思想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思想家:1.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道德和和谐。

2. 孟子(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儒家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道德的修养。

3. 老子(公元前6世纪):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主张追求自然和无为而治。

4. 庄子(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道家思想家,进一步阐述了道家思想,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和发展。

5. 墨子(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90年):墨家思想的创始人,主张爱的普及和公平正义。

6. 荀子(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儒家思想家,注重社会秩序和人性的修养。

7. 荣誉学派(战国时期):注重辩论和言辞的技巧,主张言辞应该具有说服力。

以上仅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主张和代表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孔子、孟子、老子

孔子、孟子、老子

1.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2009安徽卷)(代词,作宾语,那里; 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2.B. 非曰能之,愿学焉(2009江西卷)(代词, 它) 3.A.遂家焉 乃实告焉(2008山东卷) (兼词,于之;代词,他) 4.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 胶(2007浙江卷)(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 于“然”;兼词,“于之”) 5.C. 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2010浙江卷) (语气助词;兼词,于之)
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 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 家吗?”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解析】这是孔子在说他自己的人生历程。今天“二 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 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第六则: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 音zhì ,同“智”;乐,古音yà o,喜爱的意 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 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 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 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 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面对利字当头的梁惠王,孟子怎样游说自己的观点 呢?(也就是说说有什么艺术特色)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核心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

一个是“时”,由“时”发展为“中”、“和”。

另一个是“仁”,由“仁”发展为“义”、“礼”。

仁就是爱人,关爱他人。

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仁的另一方面是‘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我的理解就是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以和为贵。

2、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

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

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我的理解是以民为本。

3、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

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

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

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

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的思想主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

《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

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儒家、道家、墨家思想比较(转)

儒家、道家、墨家思想比较(转)

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异同(1)孔老比较。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

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

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老子说:“上善苦水”(八章),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

山的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云雨风雷以之出,仁慈而伟大。

水的形象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能胜,谦虚而深沉。

山岭育养生物,静中有动,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

孔子乐山.老子乐水,孔子好静(化人以德不以力),老于好动(因势利导不阏滞),不亦宜乎。

(2)人性论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苟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说,杨雄性善恶混说,程宋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说,陆王良知良能说等,其共同点是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如苟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苟于·性恶》),而正治的标准在于合乎宗法伦理。

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描康人性清高自适论,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论,《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如《庄子》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骈拇》)。

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人生论比较。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_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资料简介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_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资料简介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_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资料简介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在那个时代他们是领军人物。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子资料简介老子,姓李名耳,根据历史记载他大概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到公元前前47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

老子出生在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又名老聃,有传闻说他一生下来毛发就是白色的,所以当地的人称他为老子。

老子大约活动在春秋时期,曾经在东周国都洛邑担任守藏史这一职位,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老子博闻强识,据传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向老子问好并请教问题。

老子晚年时期在函谷关乘坐青牛向西去,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可惜的是《道德经》真迹最后不知所踪。

《道德经》富含丰厚的辩证法思想。

在现代,老子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一起形成了人类哲学上的两座不可比拟的高峰,老子也因为他深奥的哲学思想而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

后来庄子传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和儒家、佛家思想等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在道教出现之后,老子被后人尊称为“太上老君”。

甚至从汉代开始,历代皇帝会去河南鹿邑祭拜老子。

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无为而治",他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孔子资料简介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有弟子三千,比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而在教育方面,孔子施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孔子出身贵族,是商汤的后裔,商亡后,微子启建立了宋国,死后传位给弟弟微仲,其后世得孔姓。

孔父叔梁纥六十六岁娶得颜氏之女颜征在,彼时颜征在还不满二十岁,年龄相差有点大,这在当时于理不合,所以两人住在尼山,后得孔子。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都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学派,其主张的思想各有千秋,代表人物也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家。

这里将详细对最儒道法墨四家作出详细介绍。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思想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人物思想:孔子——”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人物思想:老子——“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庄子——“齐物论”、追求精神自由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人物思想:“法治”、“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四、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人物思想:“兼爱、非攻、尚贤”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的思想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会动荡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产生的。

2、这些思想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庄子,和韩非子的对治理国家的各自的态度。

3、从产生的作用来看,都是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不同点:1、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2、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

3、法家以韩非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反对礼制,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4、墨家以墨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是同一时期的吗?不是同一个时期的。

道家比儒家早。

儒家比墨家法家早。

道家思想从远古时代就开始起源。

从炎黄时期就有道家思想萌芽。

但是没有命名为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的丧葬制度。

墨家思想产生于儒家思想流派。

法家思想流派产生的最晚。

是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舆论。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思想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思想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思想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是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哲学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庄子的哲学思想“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

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

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孟子的哲学思想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是非之心和辞让之心,这是他的四端学说的理论基础,但是孟子的这一观点不是要讨论人为什么天生就是善良的,而是为他的政治观点——仁政,做理论准备,是为政治服务的。

所以孟子的思想的哲学性就弱了很多。

孟子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家,他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是很伟大的思想,但是却不是很严谨的逻辑观点,孟子往往直接提出他的观点是什么,但是却不说明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那样的,而哲学是最讲究逻辑的。

孟子善于辩论,往往很轻易地就驳倒了对方的观点,他很快就能找到对方的思维漏洞,从而进行辩论。

但是仔细读《孟子》,里面经常是通过寓言故事,或是很强烈的修辞手段来达到目标的,很少有很严谨的论证,即便是像名家惠施那样的诡辩也是很少见的。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周瑾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

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诸子百家核心思想是什么

诸子百家核心思想是什么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诸⼦百家核⼼思想是什么,欢迎阅读! ⼀、儒家:代表⼈物:孔⼦、孟⼦、荀⼦。

作品:《孔⼦》、《孟⼦》、《荀⼦》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它以春秋时孔⼦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的⾃⾝修养的⼀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尚的⼈。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道。

⾄战国时,儒家分有⼋派,重要的有孟⼦和荀⼦两派。

⼆、道家:代表⼈物:⽼⼦、庄⼦。

作品:《道德经》、《庄⼦》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称「道德家」。

这⼀学派以春秋末年⽼⼦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为,万物⾃然化⽣,否认上帝⿁神主宰⼀切,主张道法⾃然,顺其⾃然,提倡清静⽆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国寡民」、「⽆为⽽治」。

⽼⼦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派:庄⼦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学派。

三、墨家:代表⼈物:墨⼦。

作品:《墨⼦》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创始⼈为墨翟。

这⼀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如⼰;兼爱,即爱⼈如⼰。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思想上提出尊天事⿁。

同时,⼜提出「⾮命」的主张,强调靠⾃⾝的强⼒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蹈⼑,以⾃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

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者死,伤⼈者刑」(《吕⽒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

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

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

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

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

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

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

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

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

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

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老子 庄子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於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份,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七贤论道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七贤论道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七贤论道四十三、七子论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横跨了549年,这段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涌现出了许多大学问家,先秦七子尤为代表,分别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

七贤跨越时间比较长,有的是同一时期,彼此见过面;有的素昧平生,差了好几代。

七贤是凑不到一起论道,不过从他们留下的古籍中,仍能看出他们所持的观点,彼此有相似点,也有不同。

请他们聚在一起论道,不如说是他们的思想论道。

先秦七子坐在圆桌旁,主持人说:先秦七子,跨越春秋与战国,七位贤士,我想请问一下,何为道。

老子曰:大器晚成,大音若希,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

道是说不上名来的,大道很晚才会成就,它的声音稀微,样子无形,称之为道。

主持人说:老子不愧是道家的创始人,说得微妙含蓄,我们现代人还是不懂。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有余。

所谓的“道”,就在这里,世间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事物间总是相辅相成的。

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恶,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走到尽头,就转化为另一面。

所谓物极必反出。

道广布天地间,它可大可小,可左可右。

它谦卑低调,没有自我私心,可小如微尘;它包容万物,大公无私,可大到无边。

这种可大可小,正体现了道的弹性和能量。

孔子曰:老子的道,引述来了做人之道,人与人交友之道,对待朋友要忠实诚恳,如果朋友违反道义,就要尽朋友的责任加以规劝。

要善意的引导朋友,如果朋友不接受,就不要勉强,适可而止,以免友谊破裂。

庄子曰: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探寻着生活的意义,并忙碌着为自己所谓的道寻找依据。

然而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道到底有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可以评判呢?是不是终日无休无止地劳碌就算有意义的一生呢?如果你是一个毫无闲暇的奋斗者,那么请你试着在你的水壶上画一些花纹,在你的头发上束一条彩带,你会发现生活的意义也许不止于你所知道的那些。

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主要思想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

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

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的主张各是什么?

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的主张各是什么?

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的主张各是什么?一,孔子的主张:“德”,“仁”,“礼”。

1,“德”。

孔子认为“德”的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

“为政以德”表现在法理思想上,就是“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

2,“仁”。

他提出以“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仁”。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3,“礼”。

孔子认为“礼”作为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对于新起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同样是需要的。

“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就是对自己有个要求,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影响许许多多的人。

二,孟子的主张:“仁政”“性善论”,“正经界”,“制民之产”,“管理制度”,“取民有制”。

1“仁政”。

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行“仁政”。

他把孔子的“德治”主张发展为“仁政”学说,以宗法血缘道德释仁义,主张恢复井田制,反对兼并战争。

孟子的“仁政”要求广大平民生活能够稳定,赋税徭役能够减轻,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仁政”,就必须让百姓们得到实际的好处,能够生活的衣食无忧、幸福安宁。

2,“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者.仁、义、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核流程说明一、个人申请资格的复核申请人审核未通过的,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根据查询到的未通过原因,向相关审核部门提出复核申请,经复核合格后,参加下一次摇号。

1.内地居民个人身份信息复核本市户籍人员需要对个人身份信息复核的,需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和《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表(本市户籍人员)》到户籍登记地公安派出所办理个人信息复核。

非本市户籍人员需要对个人身份信息复核的,需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暂住证》和《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表(持有效暂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到《暂住证》签发地公安派出所办理个人信息复核。

驻京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需要对个人身份信息复核的,需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军官证》、《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表(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到签发居民身份证的公安分县局户政(证)大厅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信息受理窗口办理个人信息复核。

2.港澳台居民、外国人身份信息和在京居住信息复核港澳台居民、外国人对身份信息和在京居住信息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复核,复核方法如下:受理地点: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二层咨询台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号受理时间: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1:00 下午13:00-17:00咨询电话:84020101申请复核所需材料:(1)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复核请提交:①十年有效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原件;②在京居住一年及以上的有效临时住宿登记证明。

(2)台湾居民申请复核请提交:①五年期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原件②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一年及以上有效签注③在京居住一年及以上的有效临时住宿登记证明(3)外国人申请复核请提交:①本人有效护照,如护照变更,需同时提供新旧两本护照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北京市签发的一年以上有效居留许可(学习类、任职类、就业类、探亲类、记者类)或访问签证的原件。

③在京工作的,需提供本人就业证或专家证④在京居住一年及以上的有效临时住宿登记证明3.个人车辆信息及个人驾照证件信息复核申请人对车辆信息及个人驾照证件信息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登录网站,点击“复核”按钮,向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提出复核申请。

失败原因是“驾照有关信息填报有误”的,不能复核,需要重新申请,并修改有关信息。

4.个人所得税信息复核“连续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指的是申请年的上一年开始往前推算连续五年,每年都有缴税记录,可以断月,不能断年。

如有断年,补缴无效。

比如:2012年提出的指标申请,应从2007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信息审核结果有异议的申请人,可携带二代身份证到各区县地税所进行身份核准,获取个人所得税纳税信息查询密码之后,登录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站个人纳税信息查询界面(https:///gsmxcx/grnsxx.htm)核实个人纳税信息。

对系统信息查询后有异议的个人,可自行或委托代扣代缴单位携带有关纳税资料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核查。

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的地点: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纳税人,可向全市任一个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受理窗口提出申请,受理人员确认其身份及在一定期间内个人所得税纳税额后,为其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持其他有效身份证件的纳税人,应向其扣缴单位的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受理人员确认其身份及在一定期间内个人所得税纳税额后,为其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核查后,仍然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持最近5年连续的完税证明、个人身份证、审核不通过的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表到北京市地税局个税处(车公庄大街8号)申请复核。

5.个人社会保险缴纳信息复核“连续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指的是从申请月的上一个月开始往前推算60个月连续,不能断月。

如有断月,补缴后有效。

对社会保险审核结果有异议的申请人可按以下步骤操作:(1)登录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网站()的“社会保险网上办事大厅”查询本人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记录。

查询个人缴费时采用的用户名、口令方式。

用户名为本人的“身份证号”,初始登录密码为“医保卡面上条形码下方的号码”或四险系统的“电脑序号”(电脑序号的获得可通过社保部门给参保人每年邮寄的对帐单上右上角打印的电脑序号或通过单位查询自己的电脑序号)。

网上查询具体操作可登录网站了解个人使用须知和说明。

申请人也可到本人缴费时所在单位核实缴费情况。

(2)经核查,缴费记录符合摇号资格规定的,本次审核不通过就是因为您参加审核时最近1个月的缴费款未到帐,现在只需点击“重新申请”。

(3)经核查,缴费记录不符合摇号资格规定的,申请人请与本人应缴费月所在单位核实单位是否已代扣代缴。

如果是缴费单位原因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则由单位按相关政策到人力社保局相关部门办理社会保险补缴手续。

办理补缴手续后(缴费款到帐后),申请人需点击“重新申请”。

6.个人工作居住证信息复核持工作居住证申请摇号审核未通过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非持证人申请(随带配偶无法申请);2.未领到证件提前申请(请拿到证件或在工作居住证系统查询本人审批状态为“可取证”时再申请);3.聘用单位未及时在工作居住证系统进行年检(请年检后再申请);4.申请使用证件无效等其他情况。

如排除以上几种情况仍审核不通过,可登录网站点击“复核”按钮提出复核申请,并将网站下载的“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表(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人员)”内容发邮件至renbaofuhe@,预约后持原证到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流动调配处复核。

预约电话:63167592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西街5号二、单位申请资格的复核申请单位审核未通过的,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根据查询到的未通过原因,向相关审核部门提出复核申请,经复核合格后,参加下一次摇号。

1.企业增值税信息复核当您对公布的审核确认结果持有异议,需复核实际缴纳入库的增值税税额时,请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上一年度缴纳的全部(12个月)增值税《税收缴款书》复印件以及填报的《单位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表》到以下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分局申请核对(详见车购税网点、地址、电话)。

不要到缴纳增值税的税务机关申请核对,也不要找税务管理员申请核对。

2.企业营业税信息复核对企业营业税审核结果有异议的企业,可携带营业税有关纳税证明材料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复核申请。

3.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复核凡对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北京市单位可登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网站(),中央单位可登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网站(),查询相关组织机构代码信息。

对审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携带以下材料到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请复核:1、单位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表;2、执照(登记证)副本原件和复印件;3、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和复印件;4、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5、单位公章。

复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20号标准大厦六层604房间。

4.企业工商登记信息复核企业对工商注册登记信息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登录北京市工商局网站()的“网上办事→企业信用”模块,查询本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

按照公安部门的要求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向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机动车时,应当填写《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确认机动车并解体,向机动车所有人出具《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

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在机动车解体后七日内将《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交回车辆管理所。

因机动车灭失申请注销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车辆管理所申请注销登记,填写《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并提交有关灭失证明。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办理注销登记,收回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对因机动车灭失无法交回号牌、行驶证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公告作废。

机动车所有人因其他原因申请注销登记的,填写《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办理注销登记,收回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所以您应该把你的车拉到报废场.车辆注销需要去车管所办理 :1、车主的身份证明;2、机动车行驶证、牌照、登记证书;3、回收证明;4、报废证明;具体来说:一、办事条件:(一)本市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因其他原因申请注销的,应办理注销手续。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不得办理。

二、需提供的材料(详见文后的有关说明):(一)机动车登记证书。

(二)机动车行驶证。

(三)二块车辆号牌。

(四)机动车回收企业代机动车所有人申请的,需《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

(五)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六)《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表格内容用钢笔或水笔填写,不得涂改)。

(七)委托代理人办理,还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并且在《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上与机动车所有人共同签字。

三、办理程序:(一)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报废期满前将机动车交售机动车回收企业,由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在机动车解体后7日内将《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报废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和《上海市机动车登记表(副表)》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二)机动车所有人逾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告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

(三)办理车辆注销时,如遗失号牌、行驶证和《上海市机动车登记表(副表)》的,应同时办理补发手续。

对其他原因无法交回机动车号牌、机动车行驶证的,由车辆管理所公告作废。

四、收费标准:报废手续费:5元/辆涉[92]191号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405号)《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2004第72号)六、办结时限:车辆管理所自受理之日起手续齐全的,一个工作日完成。

交巡警网上就有规定了你要的话下次可以登陆交巡警网查找。

机动车注销登记一、应提交的资料:1、《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2、机动车登记证书;3、机动车号牌;4、机动车行驶证;5、机动车所有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6、属于车辆灭失的,需提供灭失证明材料;7、属于报废的,需提供《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8、属于使(领)馆外籍机动车退运出境申请注销登记的,应当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进(出)境领(销)牌照通知书》;9、属于因质量问题退车的,还需提交相关证明。

10、对于机动车号牌、登记证书、行驶证灭失的,还应领填一份《补领、换领机动车牌证申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