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创新_浅析中美德育方法之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4期

(总第64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 URE No 1412009General 1No 164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51

 比|较|与|创|新

———浅析中美德育方法之异同

孙永贺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50)

摘 要:中国德育方法由于受传统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通过中美德育方法的比较,分析两

国存在的共性、德育方法特点、具体手段的差异性,从而吸收、借鉴美国德育方法中的有益因素,作好新时

期德育工作,进而使德育充分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美国;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 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5409(2009)0420051203

收稿日期:2008211220

作者简介:孙永贺(1977),男,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网络文化与德育创新研究.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创新。批判地吸收其他国家德育方法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德育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为解决人们的道德问题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如果说,要解决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把锁,那么,德育方法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钥匙。没有对号入座的钥匙,紧闭的锁就打不开;没有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错综复杂的道德问题就难以解决。

一、中美德育方法共性分析

中美虽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迥异,但在德育的方法上,存在教育规律方面的共性。

首先,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是中美两国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进行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美国没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或道德教育类课程,主要通过开设历史、公民学之类的课程及有关专题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大学里每个学生也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在讲授这些课程的同时渗透基本的道德准则教育;我国高校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和政治理论课为主、渗透教育为辅,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

其次,通过校内外各种活动进行。美国学校通过各类社团、讨论会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社会问题,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利于交流思想、传播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国学校也以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来陶冶学生情操。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两国都通过国庆、各种纪念活动及入学典礼仪式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心理咨询与生活指导相结合,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美国高校德育注重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各类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拥有相对独立的编制及经费供给,由专门人士为学生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活动,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惑与问题并给予学生择业等方面的指导。近几年,我国各学校也陆续开设各种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并在大学设立心理辅导中心,针对大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校园氛围和社会设施熏陶相结合,潜移默化进行道德教育。美国学校重视校园环境、氛围对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强调校训、校规等。美国通过对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堂、国会图书馆、博物馆等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我国道德教育也特别注重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和革命名胜,参加社会服务、军训等,以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

第五,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大众传媒载体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向广大群众传播德育内容,使其在接受广泛信息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发展,中美两国的大众传媒都有快速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为德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技术手段。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4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 14,200952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二、中美德育方法特点比较

1.中国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1)封闭性。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整个教育系统一直是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总是把学生束缚在校园里,禁锢在课堂上和书本中,让学生接受既定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这种德育方法脱离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不给学生创造自己认识社会、自己判断思考的机会。

(2)单一性。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一些教育者只会按常规走路,习惯于单独运用某一方法,存在着单一化的倾向。德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者具有多维观念,从多种角度认识和运用德育方法,全方位地影响教育学生。

(3)明显性。中国学校德育方法一直以公开、显性、直接为特征,从小学到大学的各学校都设有专门的道德、政治理论课。

(4)灌输性。当今主导学校德育的德育范式是权威灌输式。虽然这种德育范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就是现在也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确立,这种强制灌输型德育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对于这种单向灌输式的德育方法,世界各国道德教育学家有着共同的呼声:“反复灌输道德规则和为数众多的惯例一样,不可能形成人的品德”。

2.美国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1)开放性。美国德育的流派、方法众多,并且不断吸收世界各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加以试用。这种开放性特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真理的探索,也反映了美国个人本位,自由竞争的社会特点。

(2)综合性。在对公民道德教育上,美国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机构、环境的有机结合。

(3)隐蔽性。在美国,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无论是在德育内容上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有隐蔽性特征,因此,在对公民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渗透性。美国德育方法注重全面渗透性教育而不是强行灌输方式的教育。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各门课程渗透性的间接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专门开设一门孤立的道德课。在学校之外以宗教、社会团体、环境及全方位的媒体对公民予以渗透性的道德教育。

三、中美德育具体实施方法比较

1.中国德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1)政治道德理论教育法。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教育系统中开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中心的各类德育课程。通过政治理论及德育课程的系统教学,向学生灌输无产阶级先进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政治素质和良好道德理念的养成和提高,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道德风尚,为掌握先进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科学的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思想发展,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说理教育法。说理教育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提高道德认识,最终使道德知识转化为个体道德观念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无产阶级事业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方法,决不能采取命令主义和强制手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

(3)典型形象示范法。所谓典型形象示范教育法,就是指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和示范作用,来感化和激励受教育者。通过典型形象和事例、崇高思想品德和行为,引起受教育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又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理念的升华,从而形成巨大而持久的感染效应,激励人们效仿榜样的良好思想情操及为人处事,并使自己逐步向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迈进。

(4)激励教育法。激励教育方式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其具有直观、实效、见效快的特点。精神激励是指通过信仰的树立、目标的确定、先进事迹的表彰、荣誉感的调动,从情感驱动来激发和调动蕴藏在人们心灵中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激发和鼓励大家不断向上,促进良好道德风范的形成,达到德育的目的。

2.美国德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