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整体来看,难度处于中等,但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各方面如分析能力,文字叙述及探究等。整体来看,试题坚持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题结构

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和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选择题每个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这样的试卷结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更加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于实验现象描述的化学用语等,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

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立意均源自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结构见表3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5.强调实验基础,注重实验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特有的学习兴趣和形成一定的实验科学素养。加强实验教学应从基础抓起,我们要认真对待课本上出现的实验,切忌将课本实验程式化,用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应敞开实验的大门,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学生多角度多视野的观察与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惧怕实验的失败,恰恰相反,这样更能注意实验的干扰因素、成败的关键,这也往往是实验的创新点。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应低估学生的能力,使化学实验教学成为纸上

谈兵,要让学生真正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把化学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安全操作、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从本质上了解、体会和掌握化学实验的规律性。对有发散余地的、有创新点的实验多花费一些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向更深更广的方面探究

6.试题结构合理,梯级分布

整套题按题型从易到难,螺旋上升,形成梯度。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每题也是按三个层次设置的,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空间。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能力,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真正理解化学的精髓。教师要做到不仅关注知识内容的设计,更要注重能力、情感的设计,做到以教材上的双基为载体,注重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对知识不能生搬硬套,要能进行迁移,要能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中考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监督和检测作用。从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教学应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夯实“双基”基础上,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重视科学方法、学科思想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