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滑移线及冲击线的一些观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移线---板料与凸模棱线接触时,当板料棱线处开始塑性变形,并开始随进料的不均匀而移动时,就会在棱线一侧产生划痕。这个划痕就是滑移线。翼子板棱线,引擎盖棱线,侧围棱线,行李箱棱线及车门外板棱线都需要判断。
冲击线---板料与凹模入模角接触处会产生硬化,若进料量很大,硬化处板料会滑入产品,而产生冲击线。这些都会影响产品质量。翼子板侧壁,侧围侧壁及门槛处,都需要判断冲击线。
解决措施:
滑移线--调节拉延筋,使两侧进料均匀,保证棱线处半径移动距离一个R之内。
冲击线--在侧壁处做台阶,使冲击线消失在台阶上(废料区)
模上的高位棱线(High line)将最先接触坯料而使板料变形,产生冲击线,由于拉延的进行,这些冲击线,会因棱线两侧凸模区的材料分配及材料进料的不均衡而有移动。在拉延后的制件上,就是棱线一侧附近,有一条初始冲击线。这种现象称之为棱线滑移。
在Autoform里面称为Skid/impact line,即滑移/冲击线,是指材料在成形的过程中越过棱线/型线(style line)的距离,这个在外覆盖件的分析中比较重要,因为这个滑移距离关系到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一般要求棱线的R角大于10~15倍的料厚,即R>10t~15t
解决滑移线作根本的方法应该是在工艺设计阶段使棱线位于凸模的最高点,然后调整制品的旋转角度,使两侧平衡。通过调整拉延筋抑制滑移我觉得是调试阶段不得已而为之,这样会使制件拉伸率不足,会影响制件刚度。冲击线的问题也应该尽量在工艺设计阶段解决掉,调整工艺补充形状,压料面深度,分模线位置都可起到作用,前提是在可调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