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税收职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税收职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税收职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税收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其具体表现则为税收的作用。
税收作为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在性质上属于经济活动中的分配范畴,因此,税收的职能作用,也只能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中来考察。
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税收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税收越重要。
税收与经济的紧密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决定税收,这是前提。
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
商品生产、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使商品课税成为可能,而跨国经济的发展又促使税收分配范围的国际延伸,国际税收也随之产生和发展。
不仅如此,不同税种的构成、不同税制模式的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如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知识经济发展迅速,这些无疑都预示着税制将随经济的发展而面临新的创新和发展。
税收依赖于经济,只是一个方面。
从税收研究角度讲,更重要的还在于另一方面,即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随着税收分配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税收职能也随之拓展,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也不断扩大。
这主要表现在税收的财政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日益加强。
正因为如此,税收也随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二、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职能筹集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的首要职能,有的将其简称为税收的财政职能或财政收入职能。
由于税收分配是一种无偿分配,税收收入又具有及时、充裕、稳定、可靠的特点,因此,税收一直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绝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收入的80%以上都是通过税收筹集的。
税收的财政职能决定了税收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
税收与财政同属于分配范畴。
虽然税收是财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财政分配关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这种独特的地位,不仅表现在税收具有独特的调控功能,而且税收活动对财政的意义重大。
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看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1
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看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完善税收由来已久,税制更是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社会的进步而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从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最先以理论的形式提出了平等原则这个概念,由于被所处的时代所局限,斯密并未能够提出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到了19世纪,以瓦格纳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国民经济原则,这要求政府征税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避免危及税源。
20世纪,马斯格雷夫完善了斯密与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提出了效率与公平这两个概念。
至此,在经过了两百年的探索以后,终于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一项税收原则。
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现代的税收原则,并且后来的经济学研究者被不断地完善与补充。
税收原则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税收原则同样也受到经济政策的制约。
基于这两个原因,本文对于1984年的税制改革以前就不做赘述了。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无疑是中国税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全面改革工商税收制度,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其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体系。
”至此,我国的税收制度终于都体现了效率与公平二字。
税制的重大改革主要是,在不增加企业和个人总体税负的前提下,实施了以增值税为核心的流转税制,统一了内外资所得税,改革了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额是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应税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之所以推行增值税,是因为其在各个销售环节都要纳税,按产品或行业实行比例税率。
其税率表示的是整体税负而不是环节税负,能够保证纳税人不论出于哪一个流转环节,也不论其流转额多大,都需要纳税,体现了税收的效率性原则。
并且,增值税仅就其增加的价值纳税,避免了重复征税,有利于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也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效率的提高。
公平、效率原则与我国的税制设计
一、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 (一)1950年建立新税制 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令公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和《全 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一共设立14种税收。 (二)1958年、1973年简化税制 1958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货物税、商品流通税、印花税和工商业税种的营业 税部分简并为工商统一税。 (三)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全面税制改革 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将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了 30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 业利润分配领域。 (四)1994年税制改革 二、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 我国税制由20多种税组成,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五类: 1.流转税类 2.所得税类 3.资源税类 4.特定目的税类 5.财产和行为税类
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
效率原则
包括两层含义
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
税收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关系
1
效率与公平的相容性
税收的效率不公平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认为它们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前提。没有效率,公平只是浅层次的公平,即使形 式上留有公平的痕迹,也丌过是无本乊木。另一方面,公平也是效率的前提。 因为失去了税收的公平就丌可能实现经济的高增长,效率的标志就无法反映。 可见,效率不公平的选择丌能顾此失彼,应该将相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税收制度及税制设计的概念与我国税制概况
我国税制设计丌足乊处
1.税种设计丌够完善
4.税收负担的公平性亟待加 强 5.地方税收体系丌完善
2.间接税不直接税比例丌合理 6.税制设计漏洞较多
3.税收调控力度欠缺
7.其他
税收制度及税制设计的概念与我国税制概况
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No. 1. Jan. 2007 Gen. No. 140
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研究
魏明英
( 西 北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3)
摘要: 要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职能, 必须在税制设置上 遵循税收 的公平与效 率原则。但在 我国的个 人 所得 税中, 核心要素税率设计的某些方面却有悖于这 一原则: 税率繁杂、边际 税率过高, 不符合 税收的效率 原 则; 级距过密、设计不科学, 不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我国应顺应个 人所得税的世界性改革潮流, 降低税率, 减 少税率级次, 从而简化税制。
- 3. 5%
4%
2. 8%
4%
4%
20%
2000
1%
12%
8. 4%
12%
12 %
20%
4000
5. 875%
16%
11. 2%
16%
1Hale Waihona Puke %20%12000
14. 208%
16%
11. 2%
16%
16 %
20%
32000
19. 453%
17. 75%
11. 2%
16%
16 %
20%
52000
22. 586%
3.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合理, 导致出现不同项目的勤劳所得, 其税负不同的有悖于税收公 平原则的现象。通过对上表个人所得税几项所得的税收负担率比较发现, 随着收入的变动, 它们的税收 负担率差距呈不规则变化: 收入为 4000 元以下时, 税收负担率高低为: 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和 财产租赁所得最高, 其次是稿酬所得, 再次是工资薪金所得; 收入为 12000 元时, 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 使用费和财产租赁所得仍为最高, 但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税负超过了稿酬所得的税负; 收入达 52000 元 后, 工资薪金所得最高, 其次是劳务报酬所得, 再次是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租赁所得, 第四是稿酬所得。 可见, 数量相同、类别不同的所得, 其税负高低亦不同, 而且各类所得在不同的收入区间, 税负轻重变化 无序, 税负公平在此无法体现。这种差别对待的税率政策会导致经济活动的扭曲, 给市场运行带来额外 的干扰, 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税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一个国家的税制设计应在满足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本文对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并对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税收;税收公平;税收效率;税制改革税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一国税制设计应在满足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有效地运用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协调各项税收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的设计,从而优化我国的税收体系。
一、公平原则如何征税对纳税人才是公平的,首先应该界定公平的涵义。
一般而言,公平是与价值判断相联系的社会伦理道德范畴,是国家想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之一。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要素的价格即是该要素获得的报酬,而要素的价格是要素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种分配原则下,要素所有者在初始禀赋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分配结果上的差异,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税收作为国家再分配的基本工具,自然应该体现国家追求社会公平的意图。
体现税制设计公平原则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是“纳税能力说”,其含义指的是就某一确定的财政总收入,根据纳税能力原则的要求,拥有相同能力的人必须交纳相同的税收,而具有较高能力的人则必须交纳更多一些,前者即称之为横向公平,后者则称之为纵向公平①。
无论是横向公平还是纵向公平,这两种原则的运用都要求有一种能对纳税能力进行衡量的数量标准。
从理想的角度看,这一标准应能反映每个人从所有可供他选择的机会中得到的全部福利,包括消费、财富的占有和对闲暇的享受等。
但这种全面的衡量标准不太现实,征税者与纳税者在纳税能力高低方面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征税者只能通过观察纳税人的行动来大致地确定其能力高低。
税收的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纳税能力说”中,同时还体现在“受益原则”中。
对当前我国税法的原则和作用的分析
对当前我国税法的原则和作用的分析我国税法是国家税收管理的基础性法律,其原则和作用对于税收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税法的原则和作用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税法的原则和作用进行分析,旨在清晰解读税法的重要意义。
税法的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基本规定和方式,是界定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
税法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原则、简易原则、稳定原则、效率原则等。
这些原则在我国税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落实。
合法性原则是税法的首要原则,即税收征收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税法不得违法强征。
公平原则是指税收征收应当平等公正,不得偏袒某一特定群体。
简易原则是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简化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程序。
稳定原则是指税法应当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避免频繁变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征收应当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减少征收成本,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税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法对税收的征收与分配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税法通过对纳税人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明确了税收的征收方式和纳税人的义务,保障了税收的正常征收和分配。
税法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调节和引导作用。
税法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来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也可以通过税收的优惠政策来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消费行为。
税法对税收征收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税法通过对税收征收的程序、资料和权利的规定,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障了税务机关的合法权力。
当前我国税法的原则和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税法的合法性原则得到了更加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收征收对象的不断增加,对税法的合法性要求更高。
税收征收的合法性不仅仅是从法律角度出发,更应当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在当前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税法的效率原则得到了更加凸显。
税收征收需要提高效率,减少征收成本,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效率原则也需要税法对税收征收方式进行革新和优化,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浅析
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浅析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税收基本原则的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也伴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逐渐呈现出来。
二者如何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也愈来愈引起经济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重点就人们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税收基本原则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
税收原则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提出平均税负的朴素思想,对土地划分等级分别征税;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则更明确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税负的轻重。
西方则在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税收原则,如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初步提出了“公平、便利、节省”等税收原则。
但一般认为,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即“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确实原则、税收便利原则、税收节省原则”。
此后,税收原则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集大成者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原则即节省原则。
而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又把税收原则归结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
综合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论述,均是围绕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政策三方面而论,他们认为的最高原则就是“效率”和“公平”。
我国经济学界也认同此种观点,并且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也是我国税法基本原则。
二、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它要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经济发展的妨碍。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doc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doc
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从政治-经济层面而言具有特殊的体现,而
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则用以作为税收政策颁布期间的衡量标准和先决条件,成为促使中国
税收改革和完善的动力之一。
本文将就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做出简要分析。
首先,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根据人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实际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确保人民财政与现实的公平分配,而形成的一种原则。
如我国的依法收税和社会公平方面,一方面法律明文确定,依据国家定好的税制法律,对纳税人进行税收调节;另一方面
也会针对特殊情况进行特殊扶贫,采取更合理的税收征管手段,使纳税人欠税的金额达到
最小,发挥税收的公平原则。
其次,税收的效率原则,是指在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处理税收时应以不影响被税
者正当依法进行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实现收税的效益的最大的原则。
中国税收改革以及税
收管理制度的完善都是建立在这条原则之上的,尤其是在营改增方案下,实行消费、关税、增值税等处理方式,不仅减轻了企业企业负担,促进了企业获得发展良机,也使得税收分
配公平普惠。
最后,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
面税收公平原则保证税收均衡公平,照顾特定群体,保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税收
改革与完善是建立在税收的效率原则之上,促进社会生产力多元发展,增强财政收入,从
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
总之,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应得到积极的贯彻,并努力以不断完善的基础
上实行改革,有效发挥税收所赋予的最大功能。
关于税制改革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分析
关于税制改革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的财税体制不断的深化,所依据的税收原则公平与效率也在不断的变化,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基本理论,回顾了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进而分析了不同的时期中国依据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不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指导思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应该建立以公平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平效率;税制改革;公平优先1.引言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发挥税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和促进作用,是一个存在很大分歧的难题。
在中国深化税制改革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能够完善中国的税制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公平是基本的税收原则。
国外学者对此比较统一的定义为:税收公平,是指纳税人之间在税收的负担上应公正、平等,即国家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与其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水平相均衡。
税收效率是指以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税收收益。
然而,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是矛盾统一的: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是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但是,在具体税种的设计上,二者又是相互矛盾的,往往难以兼顾。
2.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基本理论税收公平包括:一是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二是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不产生影响,从而使税收额外负担最小,额外收益最大。
而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既矛盾又统一的。
公平原则强调的是税收负担,而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尽量避免对经济产生干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会产生贫富差距,从而破坏公平原则。
但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方面来看,公平原则是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前提。
只有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平原则为前提,才能谈及效率问题。
财政学论文——税收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分析
税收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分析摘要:税收公平原则通常指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他们是各个时期众多国家所确认的税法基本原则。
由于在不同社会形态或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间对于“公平”的理解和实现之标准有所不同,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态度不同,与之相联系的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
本文重点放在人们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方面,从纳税意识入手对税收公平原则论证;用图示法对税收效率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税收公平税收效率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一: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的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一个合理的税收体系既要体现公平原则,也要体现效率原则。
什么是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一)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就提出税收的公平原则。
在他看来,税收要对任何人、任何东西“无所偏袒”。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眼中,公平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二是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收。
我们通常又叫做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由此观之,公平是基于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和纳税条件而言的,税收负担要和纳税人的经济能力和纳税能力相适应,而不能简单地看纳税的数额。
例如,一个贫苦的农民缴纳100元的税和一个亿万富翁缴纳10000元的税比较,前者的数额显然明显少于后者,但是实际的税收负担要比后者重的多。
亚当·斯密(1723—1790年)在其《国富论》中也对税收的公平原则作出以下解释:“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国家的保护下享得的收入的比例,缴纳国富,维持政府。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1000字税收作为一种政府强制性收入方式,具有调节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资源配置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从税收的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探讨税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税收的公平问题税收的公平是指在税收征收和分配过程中,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应得到合理的分配,具体体现在税收的税基和税率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税基不公平。
一方面,有些非法经营者和企业采用逃税手段规避纳税责任,导致公共财政收入减少,同时对合法纳税者不公平。
另一方面,税收立法和实践中较少关注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导致不同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均衡。
对于这些问题,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税收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逃税行为;制定和实施更为公平的税收政策,调整税制结构,将税收负担更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纳税人身上。
二、税收的效率问题税收的效率是指满足国家财政收入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对经济的阻碍以及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
具体表现在税收的选择、实施和监管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效率不高。
一方面,政府在税收筹集过程中往往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税制设计中往往存在税费太高、征纳复杂等问题,影响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回报。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对策: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注重对市场资源和企业的影响,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加强税收立法和监管,优化税制结构,改善税收征纳环节,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综上所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是当前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采取合理的对策措施,促进税收制度更加合理、公平、高效地运行,从而更好地发挥税收的社会作用。
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浅议
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浅议法基本原则——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浅议摘要:税收公平原则通常指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他们是各个时期众多国家所确认的税法基本原则。
由于在不同社会形态或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间对于“公平”的理解和实现之标准有所不同,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态度不同,与之相联系的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
本文重点放在人们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方面,从纳税意识入手对税收公平原则论证;用图示法对税收效率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税收公平税收效率税收超额负担一、税法基本原则正文文字大小:大中小界定税法基本原则,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抽象和概括,亦是一国内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包括征、纳税双方)应普遍遵循的法律准则。
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在税收法制建设中的反映,其核心是如何使税收法律关系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
西方税法基本原则理论的理论发端于17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实践的发展,西方税法基本原则理论在演变中不断完善。
一些理论已被许多国家以立法形式所采纳,并在全部税收活动中贯彻实施,这些理论便成了税法基本原则。
如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法基本原则理论曾被当时各国作为税收立法的典范;又如现代各国将学者提出的效率、公平理论作为立法的宗旨。
综合他们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论述,均是围绕着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政策三方面而论的,他们以为的最高原则就是“效率”和“公平”。
我国经济学界对此也共意无二,并且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也是我国税法基本原则。
二、纳税意识与税收公平原则中国人不愿意纳税,外国人也不愿意纳税;穷人不愿纳税,富人也不原意纳税;发展中国家不愿意纳税,发达国家也不愿意纳税。
各国偷漏税的事实与税法处罚的立法证明了人们从内心中对纳税的不情愿。
难道是他们的纳税意识不高吗?显然不是。
税法课税对象不外乎所得、财产与支出,作为经济人,没有人愿意所得减少或支出增加。
论当前税收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在税制中的协调
期中考试论当前税收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在税制中的协调姓名:卢艳学号:2110514324摘要:“公平”和“效率”是税收两大基本原则,然而,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并不是根本对立、互相矛盾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可以做到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强调“公平”但绝不能忽视“效率”;在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功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等各组成部分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税收制度,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引言:公平与效率,是税收的两大重要原则。
它们的关系问题,在当前条件下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税制建设乃至经济发展的一个实际问题。
因此,在税制建设中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公平,是当今法治社会的价值追求。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纳税人所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且在纳税人之间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是税收制度的重要原则,能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出合理的评判。
在最早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三原则中,公平原则为其核心。
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税收四原则中,公平原则列为首位。
税收作为政府进行调控宏观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个人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税收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社会平等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又称水平公平,是指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亦指应以同等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相同的人;纵向公平又称垂直公平,是指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亦指应以不同的课税标准对待不同经济条件的人。
因此,税收公平不仅要求税收是普遍的,而且要求税收对于高收入者、负税能力强者采用更加严格的课税标准,即负税能力越强的人纳税应越多在现代经济中,税收公平原则事实上不仅包括社会公平,还包括经济公平。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08公司理财3班杨如思 200801002341 林松焕 200801002303邓丽荣200801002313浅议税收中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摘要: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加强。
要进一步强化我国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在市场经济下对国民经济的调节效应,必须妥善处理税收调节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使用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人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
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排斥的。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税收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涵及关系。
二、我国税收公平与效率现状。
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税收效率公平调控征管前言: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和阐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税收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作为人们对税收认知的一种反映,税收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税收原则问题。
税收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内涵及关系(一)税收公平原则的理论含义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税收负担的公平,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和纵向公平——不通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二是税收的经济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实现起点的公平。
;三是税收的社会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对社会成员个人的收入进行调节,以征税或补贴方式实现社会成员间利益上的相对公平,实现结果的公平。
公平与效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启示
容完 全可 以为 我所 用 , 其 是 最优 商 品税 和 所得 税 理论 将 尤 为我 们带来很 多借鉴意 义 。西 方发 达 国家 以个 人所 得税 为 主体 的税制结构 在 调节 收 入 分 配 、 稳定 经 济 运行 等 方面 发 挥 了重要作用 。我 国仍 然 是 一个 发 展 中 大 国, 然关 注 提 依 高效 率 、 促进 经济增 长的 问题 ; 但是 在市 场经 济越 发成熟 的 今 天 , 得税 的功能 急需强化 , 主体地 位也会 在 未来得 到 所 其 确 立 , 种 转 变 在 税 制 设 计 时 需 要 考 虑 。 总 之 , 税 制 的 设 这 把 计 同本 国的实 际情 况和 长 远 发展 战略 结 合起 来 , 然是 对 显 公平 与效率二者更 深层 次和更 高层 次的兼顾 。 总之 , 国税 收分 配 中 公平 与 效率 原 则的 组 合 方式 有 我 个 层层递进 的过 程 , 效 率优 先 , 顾 公平 ” “ 率 与 即“ 兼 效 公 平 并 重 ” “ 平 优 先 , 顾 效 率 ” 这 一 过 程 是 社 会 主 义 一 公 兼 , 市场 经济体制建 立 、 发展和 完善 的过程 , 也是 中华 民族走 上 “ 同富裕” 共 的过 程 。这是 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济 条件 下 , 国家 宏观 调控方式 的发 展 演变 过 程 , 体 现 了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 它 济 体 制 下 税 收 最 优 理 论 的 规 律 性 。 认 识 我 国税 收 最 优 理 论 的应 用有利于我们 立足 现实 、 眼未来 , 着 搞好 我们 的税 制建
关 键 词 : 率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2 0 —2 50 1 7— 18 2 1 ) 20 5—1
效率和公平相互协调的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 ) 率 的经 济学 理论 分析 一 效
1 经 济效率 的福利 经济学 内涵— — 帕累托最 优 .
状 态
我国三级分配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导致现阶
段 收入差距 过 大 的主 要 原 因 。首 先 , 初 次 分配 角 从 度看 , 劳动者 的禀赋 和努力 程度 差异 、 生产要素 占有 状 况差 异等 合理 因素 , 以及 垄 断 、 超过 一定 限度 的城
一
、
引 言
败、 偷漏税 等不 合法 因素 是 导致 收 入 分配 差距 的最 主要 因素 。其 次 , 分 配 手 段调 节 不 利也 是 重要 因 再
党 的十 四届 三 中全 会 首 次 提 出 了 “ 率 优 先 , 效
兼 顾公平 ” 的收入分 配原 则 。这一 原则 适 合 我 国 当 时 的 尚不 发达 的社 会 生产 水 平 , 促进 我 国经济 发 对
21 0 1年 9月
山
东
经
济
S p. 2 1 e , 01 G n 1 6 No 5 e .6 .
总 16期 6
第 5期
S HANDONG ECONOMY
效率和公平相互协调 的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术
刘 普 照
( 宁大学经济学院 , 宁 沈阳 辽 辽 10 3 ) 10 6
[ 摘 要 ] 为 了更好地贯彻“ 效率优先 , 兼顾公平” 的收入分 配政策 , 应充分发挥税 收的作用。税收作为 国家 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可实现效率和公平 的协调 , 在促进 经济发展 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 , 但是我 国现行 的 税收状况和税制结构未能很好地解决效率和公平 问题。鉴 于我国 的经 济和社会 现状 , 我国应 以保 证效率 , 更加注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法规的重要宗旨。
当前,我国的税收体系逐步向社会公平、便捷靠拢,在法律法规形成的思想导向下,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税收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首先,公平原则是运用税法改善社会公平,这一原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税收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它赋予了税收分配过程的社会意义,强调的是公平的财产分配,以及减少财富不均的问题。
公平原则又可分为公平性和政治正义两个方面,前者强调税收合理性降低贫富差距,弥补社会不公;后者要求税收法律实施时遵循正义道德,确保平等尊严。
其次,效率原则是要求税收法规改善经济效率,以维护社会发展、促进市场运转。
经济效率是指企业、市场以及政府机构在面对有限资源时最大化实现其利益的能力。
在税收方面,效率原则的目的是降低政府的税收负担,最大限度地改善企业、市场经济的竞争程度和效率,有助于制定符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税收制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进一步来看,我国从近年来改革开放后,以“半个世纪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口号引起的改革与发展,也让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各种市场行为变得特别激烈,税收的优化、效率的提升也受到重视,使得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两者有了更加紧密的结合。
总之,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融为一体,已经被深刻地融入到税收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战略方向以及提高公平性和效率的重要宗旨。
它既鼓励劳动和创新,又保证平等尊严,注重经济效率,表现出了我国完善税收法制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调控能力。
税收效率和公平原则的理论与税收完善
及设置环境保护税和社会保障税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关 键 词: 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完善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8)12-0039-05
一、税收效率原则理论与税收完善
1. 对税收效率原则理论的探究 税收的效率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和制度效率, 其制度效率主要是税务行政效率, 即在法定税收收 入既定时尽量减少税务支出。 有关税收效率原则的理论观点早已有之。 重商 主 义 的 扛 鼎 人 物 托 马 斯·孟 曾 提 出 税 收 的 交 换 、 节 约 和民主原则。 重农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魁奈提倡 经济的自由放任、单一土地税和税负适度。 尤斯蒂是 18 世纪德国新官房学派的奠基者, 曾提出税收的七 大原则,即收入充分、自发纳税、合理负担、平等、确 实、费用最少和征税便利原则。 英国古典学派鼻祖配 弟倡导课税的公平、方便、节省。 斯密的税收四大原 则是公平、确定、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 李嘉图强调 税收的效率和经济原则。 西斯蒙弟所说的税收四原 则, 强调效率原则和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 活费。 萨伊提出的税收五原则,在基本上继承斯密的 税收四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利于国民道德”这一 原则。 约翰·穆勒肯定了斯密的四大税收原则。 ①马歇 尔分析了税收的中性、节省和公平的问题。 ②庇古从 福利经济学三个基本命题出发, 从新的角度诠释了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标准。 德国社会政策学派掌门人 瓦格纳提出税收的四项九目, 其四项分别是财政收
效率与公平的税收制度探析
效率与公平的税收制度探析一、引言税收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之一,为实现国家公共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和保障。
但税收制度的性质不仅体现在财政收入的源泉上,更深层的体现在对社会公平理念的支持和实现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建设一个公平、透明、可持续的税收制度”。
因此,如何构建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税收制度成为了国家税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税收制度的效率性问题1、税制对经济利益的影响税制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制度通过财政收入的调节,可以引导资源投入,对于经济的调控和支持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税收制度还可以减轻或者缓解经济中的差异化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税制的繁琐性问题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效率性与公平性之间往往存在矛盾。
在建立税收体系时,我们不仅要考虑税基宽度,还要考虑税率的设计、税收征收的方式等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税收制度的繁琐性问题容易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给纳税人和税收管理机构都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
三、税收制度的公平性问题1、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有效的税收制度应当尊重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这包括对于纳税人的隐私和安全保护,在征税过程中,不得侵犯税收征纳的公民基本权利以及遵循知情权、财产权、以及公平原则等法律原则。
2、税务机构公正执行法律公正的执行税务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准确收入纳税,没有滥用权力、没有行为走私,确保实现征税的公平和透明性。
3、税制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在资源分配中,税收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
例如,征税时,可以向那些收入更高、具有更多可支配财富的人征税,而减轻那些因为生产和经营等原因而遭遇困难。
四、效率与公平的税收制度取舍实际上,实现税收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并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实现合理平衡和取舍。
1、税制设计目标清晰在税制初建时,必须对于征税的目的、手段、地点以及税制的媒介进行明确规划,不盲目的跟随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确保税基完备且公平性充分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税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一个国家的税制设计应在满足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本文对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并对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税收;税收公平;税收效率;税制改革
税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一国税制设计应在满足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有效地运用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协调各项税收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的设计,从而优化我国的税收体系。
一、公平原则
如何征税对纳税人才是公平的,首先应该界定公平的涵义。
一般而言,公平是与价值判断相联系的社会伦理道德范畴,是国家想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之一。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要素的价格即是该要素获得的报酬,而要素的价格是要素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种分配原则下,要素所有者在初始禀赋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分配结果上的差异,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税收作为国家再分配的基本工具,自然应该体现国家追求社会公平的意图。
体现税制设计公平原则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是“纳税能力说”,其含义指的是就某一确定的财政总收入,根据纳税能力原则的要求,拥有相同能力的人必须交纳相同的税收,而具有较高能力的人则必须交纳更多一些,前者即称之为横向公平,后者则称之为纵向公平①。
无论是横向公平还是纵向公平,这两种原则的运用都要求有一种能对纳税能力进行衡量的数量标准。
从理想的角度看,这一标准应能反映每个人从所有可供他选择的机会中得到的全部福利,包括消费、财富的占有和对闲暇的享受等。
但这种全面的衡量标准不太现实,征税者与纳税者在纳税能力高低方面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征税者只能通过观察纳税人的行动来大致地确定其能力高低。
税收的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纳税能力说”中,同时还体现在“受益原则”中。
即每个纳税人根据其从公共劳务中得到的受益而相应纳税,谁受益,谁纳税。
在该原则下,公平的税制依支出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受益说”仅适用于缴纳的税收直接对应着某项公共物品服务,其应用的范围领域很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往往并不直接对应某项公共物品,人们缴纳税收的多少也并不必然与其享受到的公共物品成比例,这正是税收三性“无偿性”所隐含的意义。
无偿性并非意味着人们纳税是无偿的,从广义上来讲,人们向政府缴纳了税收,同时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司法、教育等服务,因而,税收是人们享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代价。
然而税收三性中“无偿性”主要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如收费而言的,即政府提供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具有纯公共品特征,为这种公共品筹资更多
是量能纳税的。
“受益说”不能处置这一类的公共物品所需要的那部分税收,也无法实现社会公平所要求的再分配目的。
二、效率原则
征税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
这里的效率包括两层意义: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
税收行政效率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的耗费(征税费用和纳税费用)最小化。
税收行政效率是征税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简化税制、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
税收经济效率是指政府通过征税把数量既定的资源转移给公共部门的过程,应尽量使不同税种对市场经济产生程度不同的扭曲(偏离帕累托最优)而对经济造成福利损失(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它是税收更高层次的效率要求。
税收经济效率对税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税收收入应该充分且有弹性,满足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二是税收应该调节市场经济运行,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三是税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干扰,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收制度的设置应该是“中性”的,即税收应该尽量地不影响或不干扰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
税收调节和税收中性是一对矛盾,但是它反映了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效率的客观要求。
税收调节是基于“市场失灵”这一现实,而税收中性则假设市场自身可以使资源的使用处于效率状况。
事实上,绝对的税收中性是不可能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存在“失灵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税收调节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三、税收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既矛盾又统一的,矛盾性表现在:在具体的税收制度中往往很难兼顾公平与效率。
公平原则强调量能负担,而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尽量避免对经济产生干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可能拉开贫富差距,从而破坏公平原则。
但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方面来看,公平原则是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前提。
只有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平原则为前提,才能谈及效率问题。
如果不以一定的公平为前提,政府征税就不会为纳税人接受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扭曲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当然也就无法提高效率。
从另一方面看,效率原则为公平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动力。
效率的提高可以保障公平更好地实现,盲目的平均主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只有在整个经济都很活跃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才能提高一个层次,公平程度也就会向前迈进一步。
事实上,公平和效率都是社会主义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没有效率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而社会的不公平也制约和阻碍着效率的提高。
第一,收入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会导致占比重相当大的低收入者有效购买力低,有效需求不足,使生产力发展受到制约;第二,实现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如果低收入者通过主观努力和勤奋劳动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便
会损害效率,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现在,我们一方面应坚持不懈地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的作用,坚持公平税负,鼓励竞争;另一方面,要强化税收在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功能,调整税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