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陈玉清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 宏观经济政策 • 开放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 微观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 单位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 大
穷无尽的。在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至还没有 完全得到满足时),新的欲望就会产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自我 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基本生理需要
(3)正确理解资源的稀缺性
• 欲望无限 资源的稀缺性
• 资源有限 • 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
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资源的这种相对有限性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行为。 (2)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3)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分析和解决单个 经济单位如何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通过价 格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主 要包括:
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1.1.3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示一个经济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 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的图形。
计算机 产量
3,000
2,200 2,000
1,000
1.1.3生产可能性曲线
D
C A
B
生产可能性边界
0
300
600 700
1,000
汽车产量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计算机 产量
3,000
2,200 2,000
1,000
• 亚当·斯 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这样 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手”。 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 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 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 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 是当她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 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 要比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 要好得多得多。
最大成本:时间
休息,娱乐的时间 做其他工作的时间 兼职的时间
你们上大学的机会的 机会成本是多少?
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 “小巨人”姚明没 有上大学而是同 美国休斯顿火箭 队签了3年2 000 万美元的工作合 同,到NBA打球。
姚明为什么不上大学呢?
• 姚明并没有上大学,他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凭姚 明的智商,考上国家重点大学一点没有问题。但 是,他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他有到NBA 打球的机会。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每年的实际 收入都在1 000万美元之上。
• 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放弃的机会, 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 000万美元。这就是姚明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 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 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候也感叹:“我 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 虽然他也想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 起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是指 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证 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 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 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
1.1.3生产可能性曲线
D
C A
B
生产可能性边界
0
300
600 700
1,000
汽车产量
1.1.3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一下四个方面:
• 机会成本 。边界线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 成本 • 线上的点是现有资源可以支持的产量组 合。说明资源利用达到了最大化。A、C点 • 资源的有限性。D点 • 处于生产资源闲置。B点
例如:政府应该更关注通货膨胀还是应该 更注重降低失业率?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例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否意味着人与人的 不平等,这是一个规范经济学问题;而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能否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则是一个实证经济学问题
1.4 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1、重商主义 • 2、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 • 3、新古典学派 “边际效用” • 4、 凯恩斯 经济学 • 5、现代主流经济学
1.1 经济学的含义
• 什么是经济学?
• 欲望的无限性 • 资源的稀缺性
矛盾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经济学
1.1.1资源的稀缺性 (1)什么是资源?
用来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可以分成
自由资源 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可以自由获
取的,它们的数量是无限的。如:阳光、空气
经济资源 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
得到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 的物品。如: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 种好机制 原理七: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 物品与劳务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纸币时,通货 膨胀就会出现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前 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大问题:一个社会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 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到充分利用
•(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经济水平为什么会波动?如何实现经 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3)现代经济社会中,如何解决失业与通 货膨胀?
有限的资源
无限的欲望 稀缺性
选择 机会成本
1.1.3 机会成本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 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 盾而产生的。即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 在而产生的。
1.1.2 经济学要回答的两大问题
• 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 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 经济学中的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的问题。
第一章 导论
导读
什么是经 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 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和劳务,并将他们 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美]萨缪尔森
• 讨论:空气、土地、食物、钻石
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学习目标
• 经济学的含义 •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生产可能性曲线 •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 经济学中只讨论经济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
小麦、馒头与面条的问题
• 任何一个社会都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并用 于生产各种物品,资源量是一定的,所能 生产的各种物品的量也是有限的
(2)无限的欲望
• 欲望 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 生的渴求和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 欲望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性与无限性。 • 由于人类需要层次的多样性,因而人的欲望是无
1.4.2 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决策需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 与收益。
• 1、上大学还是工作? 2、学习还是娱乐? 3、去企业工作还是去政府机关?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 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 做出决策就是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的成本与收益。
• 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 • 收益:知识,更好的工作机会 • 成本??
生产者行为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概念: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出发 点,研究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周期波动等全局性的问题。研究的是资源利 用问题。
注意: (1)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整个国民经
济问题 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主要目标——社会福利最大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 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方法性质的不同,也 可以把经济学范围两类: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看不 见的手”,指的是个人利益,是市 场机制,是价格机制。
这时英国又出现一个伟大的 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年)。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一本 书,名字叫做《就业、利息和 货币通论》,这本书是经济学 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问 世,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经 济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 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也引 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提出“看得见的手”的理论, 即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从此产 生以宏观经济总量为研究对象 的宏观经济学。
1.2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按照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 法,可以把经济学分为两大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概念:以单个经济实体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资源拥有者 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变化规律,所以微观经济 学又称作经济个量分析,它所要解决的是资源配 置问题。 注意:
(一)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 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将会降低失业率? 什么样的政策将会防止发生通货膨胀?
(二)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 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 这些标准。它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即价值判断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