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民以食为天,土为农之本。耕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否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资源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及耕地流转困难等多种原因,我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抛荒撂荒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占耕地现象和耕地抛荒撂荒行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

一、耕地面积减少及抛荒撂荒情况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国家和城镇个人建设用地征用的增加,我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全市耕地面积由1952年的234.23万亩,减少到1978年的208.25万亩,进而减少到2005年的197.89万亩(2006年以后统计部门未开展耕地面积全面统计);耕地面积净减少36.34万亩,减幅15.5%,年递减0.32%。人均耕地面积由1952年的2.00亩减少到1978年的0.98亩,进而减少到2005年的0.69亩,低于联合国规定人均耕地面积0.8亩警戒线的13.7%。

近期,龙岩调查队对永定、上杭、长汀三个县41个村的耕地面积利用情况调查,41个调查村耕地面积由1998年的54921亩减少到2008年的48575亩,10年净减少6346亩,减幅11.6%,年递减1.2%

2、抛荒撂荒面积快速增加。据永定、上杭、长汀三个县41个村耕地利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41个调查村耕地抛荒(抛荒三年含三年以上)撂荒(抛荒三年以下)面积达到4807亩,占1998年承包时耕地面积54921亩的8.75%,占2008年市统计局统计数(村卡)52776亩的9.11%,相当于11亩耕地中有1亩耕地是抛荒或撂荒。

二、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

造成耕地大面积抛荒撂荒,既有主观上原因,也有经济结构调整、自然条件限制等客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耕作不便成为撂荒、抛荒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抛荒撂荒的耕地绝大部分是地处偏僻,离村庄较远,耕种十分不便或是地力比较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的耕地。2008年41个调查村因耕种不便造成抛荒、撂荒的耕地占调查村抛荒、撂荒总面积的35.7%,占耕地面积的3.2%。

2.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投入及管护不足成为撂荒抛荒的次要原因。由于现有的水利设施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目前已损坏严重。虽然政府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水利工程的维护,但由于大部分水利资金主要是用于大中型设施或重点项目,而用于农业生产灌溉沟、渠等修复的资金严重不足,再加上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农民“减负增收”和取消“两工”政策,乡、村集体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和维修的调控资金减少,致使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水源不足导致无法耕种而不得不抛荒撂荒。2008年41个调查村因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无法耕种而抛荒撂荒的耕地面积占抛荒撂荒耕地总面积的28.8%,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2.6%。2009年5月13日,《闽西日报》刊登了长汀县濯田镇街上村部分农田因灌溉水渠管护不足致使部分农田因无水源灌溉而无法耕种不得不弃耕。

3野兽危害导致收成不好,农户不愿耕种成为撂荒抛荒的

其次原因。近年来,由于封山育林,老鼠、野猪等野生动物迅速繁殖,一些靠近山边或山沟上种植的农作物经常遭受老鼠、野猪等野生动物的危害,严重影响农民的收成,农民不得不弃耕抛荒。调查村因野兽危害抛荒撂荒面积占抛荒撂荒总面积的22.5%,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2.0%。

4.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农户不想耕种成为撂荒抛荒的再次原因。近年来,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工价的大幅提价,种植成本节节攀升,但农产品价格却

上涨不多。与此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以及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种植业相当部分利润却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所抵消,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同时农产品生产经常受结构性、低水平过剩的影响,市场风险大,况且农业生产很大程度还是“靠天”吃饭,投入了大量的劳力、种子、化肥、农药,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就可能颗粒无收,有时甚至亏本,所有付出都将化为泡影。据上杭县临城镇官桥村10户农户稻谷种植成本调查,2008年该村风调雨顺,早稻、晚稻每亩产值分别为802元、861元,扣除成本后每亩收益仅为179.29元、120.46元。由于从事种植业效益比较低,且较为辛苦劳累。面对这一状况,大部分农民选择了“只求够吃,不图有赚”的心态,致使相当部分农民不愿种田,更不愿意多种田,因而造成耕地抛荒撂荒。据调查因种植效益低下农民不愿耕种的抛荒撂荒面积占抛荒撂荒耕地总面积的7.9%,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0.7%。

5.农业劳动力缺乏,农户无力耕种成为撂荒抛荒的另外原因。2008年41个调查村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0.6%,在家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只占31.1%,而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少之有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部分是素质低、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和妇女,因而耕作水平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耕种面积较多,致使一些农户不得不放弃部分耕地,造成抛荒撂荒。同时还有部分农户因全家外出或迁移,所承包的耕地尚未流转出去不得不撂荒。据调查因劳动力不足无力耕种的抛荒撂荒面积占抛荒撂荒总面积的4.2%,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0.4%。

6.因灾害损毁或耕地征而未用等原因无法复耕造成耕地

抛荒撂荒。近几年,市、县、乡三级都在热火朝天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些成片耕地被圈作工业用地,个别乡镇工业集中区周边耕地“征而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把大片良田圈好作为待嫁姑娘等待投资项目,却好几年未被使用,极大地浪费耕地资源。如永定县湖雷镇湖瑶村的一大片良田已闲臵至少有两年时间仍没有工厂进驻。另外调查

中发现部分县(市、区)工业集中区周边也出现耕地“征而未用”的抛荒撂荒状况。

三、防止耕地抛荒撂荒对策措施

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和抛荒撂荒面积的快速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后劲和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社会问题。为坚决制止乱占耕地现象,防止耕地抛荒撂荒行为,切实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几条对策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耕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耕地抛荒撂荒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解决农村耕地减少和抛荒撂荒问题摆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臵。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张贴到村到组,组织干部深入到基层宣讲,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配方施肥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爱惜保护耕地的自觉性,真正认识到保护耕地资源,制止耕地抛荒,防止耕地撂荒是每个村民应尽的义务,做到不乱占耕地,不抛荒不撂荒。

2、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国家对农民减负增收和取消“两工”政策的落实,乡村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和维修的调控能力减弱。因此要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我市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水源缺少、劳力不足,不少地方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再加上抛荒撂荒,近几年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据调查,2008年41个调查村农作物复种指数仅为126.2%,其中粮食复种指数只有94.4%,均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我们要切实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整村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