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模板】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f39cd95eff9aef8941e06a4.png)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x第一节:止血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对于创伤而致的出血,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就能在现场派上用场,就能缓解出血之急,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一、失血的表现:(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___~____。
(二)如果出血量占总量的20%(___~____)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三)如果出血量达总量的40%(___~____)时,就有生命危险。
大出血伤员拖延几分钟就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急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二、出血类型(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1)皮下出血;(2)内出血(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器官);(3)外出血(是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向体外)。
(二)根据损伤血管分为:(1)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色暗、不间断,缓慢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自行凝固,危险性小。
三、止血方法(主要是指外出血)1.包扎止血:适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然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图3-1)⑶就地取材可选用三角巾,手帕,清洁的布料包扎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精品PPT课件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39edbd1eb91a37f0115c48.png)
பைடு நூலகம்8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 管损伤时,出血凶猛,且其它止 血方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 •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 皮带)、 • 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 •布带止血带。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29
30
31
布带止血法
32
四、止血带止血法
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1. 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
2. 按损伤血管分: 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8
一、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
• 适用于各种伤口 •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
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 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 卫生巾、餐巾等替代。
9
10
11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较专业)
额部、颞部的外伤大出血。在伤侧耳前, 一手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 一手固定头部。
(2)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 出血。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 别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1厘米的凹陷处,阻 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 多小枝相互吻合,所以必须压迫双侧。
13
14
15
16
(1)指压肱动脉: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 下部位外伤大出血。用一手拇指压迫上臂 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手固定 手臂。
(2)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 血。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 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 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肢, 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19
指压肱动脉
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 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 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 症等均有良好作用。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PPT课件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845e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c.png)
固定的材料
1:夹板,是最常用的固定材料,其 长寛要与伤肢相适应。 2: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竹 片、硬纸板等来替代。 3:亦无替代材料时,也可把
断肢固定于健侧肢体上。
固定的方法
上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下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骨盆固定法:(讲解示范) 其他部位的固定。
1.内脏脱出; 2.异物贯穿伤; 3.断肢(指、趾)残臂(端)。
内脏脱出的包扎
异物贯穿伤 的包扎
三:骨折固定
通过固定来限制伤肢活 动,达到避免进一步损伤、 减轻伤员痛苦、便于伤 员搬运的目的。
骨折的症状
1:一般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如伤处 还 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等症,则骨折可能 性较大;
2:加压包扎止血:多用于小静脉和毛细 血管出血;也可用于四肢关节等处动脉出 血(屈肢加墊),有骨折不能用。
3: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部动脉出血。
4:止血带代用品止血:常用三角巾、布 带、毛巾、领带、回巾、衣袖等。
加压包扎止血
上止血带注意事项
1:止血带适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轻微 出血不 宜使用; 2:上止血带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 3:上止血带后,应做好明显标志,派专人护送,並 向接收医护人员叫交待查清楚; 4: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每隔一小时,应放松2─3 分钟,以避免肢体坏死; 5:上肢止血时,应避开上臂的中1/3处; 6:不能用铁丝、细绳索、线等替代止血带。
Thank You
理、微生物学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 五行、八 纲脏腑辨 证基础上 ,运用朴 素辩证法 及思辨推 理方法, 认识机体 、自然、 疾病三者 关系,发 展起来的 一门以“ 功能人”包 括功能脏 器为概念 的独特的 医学哲学 理论体系 。在治疗 上,除了 药物外, 还有针灸 、推拿气 功、耳针 等特殊疗 法,它是 世界传统 医学中最 完善的一 种医学理 论体系。 它为人类 尤其为中 国人民健 康和民族 繁衍做出 了巨大贡 献。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括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738e8c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4.png)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括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括:判断伤势、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处理烧伤和烫伤、处理骨折和脱臼、处理扭伤和拉伤、心肺复苏术。
判断伤势是外伤急救的第一步,通过观察伤者的症状和行为来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例如,如果伤者出现大面积出血、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止血是外伤急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当伤者出现出血时,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止血,以防止进一步失血导致休克。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直接按压、提高伤肢、使用止血带等。
包扎伤口是外伤急救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在包扎伤口时,应先清理伤口,去除异物,然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
包扎要紧而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骨折是处理骨折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固定骨折时,应先将骨折部位复位,然后用夹板或绷带进行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处理烧伤和烫伤也是外伤急救中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处理烧伤和烫伤时,应立即将伤口放入冷水中冲洗,以降低伤口温度,减轻疼痛。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覆盖,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处理骨折和脱臼是外伤急救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
在处理骨折和脱臼时,应先判断伤者是否有颅脑损伤,如果有则要先处理颅脑损伤。
然后进行骨折或脱臼的复位和固定,以恢复骨骼的正常位置。
处理扭伤和拉伤是外伤急救中常见的一项技术。
在处理扭伤和拉伤时,应立即给伤处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然后用绷带或护具进行固定,以保护伤处,促进伤口的愈合。
心肺复苏术是在休克、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术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通过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以维持伤者的生命体征,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在进行外伤急救时,需要冷静、迅速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当伤势严重或无法处理时,应及时呼叫急救车或就近送伤者到医院就诊。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是处理外伤的重要手段,掌握这些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救助伤者,减少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ppt课件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505e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f.png)
结束
代用。夹板与肢体之间要用布、棉花、纸
等软物充垫。一般情况下,现场对骨折不
作整复。
1、上臂骨折:将一块木板 放在外侧,用绷带或布条缠绕绷 扎,然后把上臂与胸壁固定,前 臂悬挂胸前。也可用装胶布的纸 板筒,纵形剪开,套于上臂捆扎 固定。
2、前臂骨折:在前臂外侧捆扎一块木板,长度自 肘后至手指,然后用三角巾悬挂。如无木板,稍厚的 杂志、书包均可代用
7、下肢出血:用两手大拇指压住大腿根部中间的股动脉, 也可用手掌按压。足部出血,应同时按住位于踝部或足 背正中的足背动脉和在内踝与跟骨之间的胫后动脉
(二)止血带止血法。
通常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损伤出血,止血带
以富有弹性的橡皮管为佳,也可用布带、腰带、
绷带等代替。皮肤与止血带之间要用绷带、布块
或衣袖衬垫。
部横行环绕打结,两 尾角分别从前后绕至 腹股沟内侧打结。臀 部反之。
5、手、足部包扎法:伤手置于三角巾中间,底边在 近侧,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背,再将两边于腕部交叉缠 绕打结。足部包扎与此相同
三、固定
现场对骨折、肌腱韧带断裂的病人应
作临时固定,所用夹板可就地取材,常用
木板条、竹片,甚至硬纸板、杂志本也可
3、颅骨骨折脑组织向外膨出或腹部开裂肠子外露者, 除消毒纱布敷盖外,环周用纱布圈套住或用干净碗扣 住,然后再包扎。
(一)绷带包扎
1、环形包扎法: 用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周可稍斜绕,以后 各周均平绕,绕第二周 时将第一周外露的斜角反折压住,这样不易脱落。
2、螺旋形包扎法: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由下向上 斜形缠绕,每周重叠约1/2 至 1/3。 3、螺旋反折包扎法: 适用于粗细变化较大的下肢, 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从下向 上螺旋缠绕,每绕至前面时 向下反折。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ppt课件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c7ed3dde80d4d8d15a4fd3.png)
48
双眼包扎
49
三、颈部包扎
适用于颈部外伤 1. 三角巾包扎:伤员健侧手臂上举
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成带状,中段压 紧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 结固定。
4. 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小时,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 一次,时间为1分钟。
5. 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记录并贴在前 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医院, 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时间和部位。
6.解除止血带: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 血手段后,缓慢松开止血带,切记突然完全松开 止血带,并能观察是否还有出血。
58
59
四、躯干包扎
5. 三角巾腋下包扎:适用于一侧腋下外 伤。将带状三角巾中段紧压腋下伤口敷 料上,再将巾的两端向上提起,于同侧 肩部交叉,最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 腋下打结固定。
60
61
四、躯干包扎
6. 腹部包扎: 三角巾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
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 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 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 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腹部有内脏脱出时,不要送回腹腔, 立即用大块敷料盖住脱出物,用环形圈 套住拖出物,或外面用饭碗将其扣住, 然后包扎固定,尽快送医院。
62
63
肠膨出的包扎(一)
64
肠膨出的包扎(二)
65
五、四肢部包扎
1. 单侧臀部包扎:
适用于臀部外伤。将三角巾折成燕 尾式,燕尾夹角朝下正对大腿外侧,大 片在伤侧臀部压住前面的小片,顶角结 带与底边中央分别绕腰腹部到对侧打结, 两底角包绕伤侧大腿根部打结。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47f53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b.png)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是指突发的、外伤性的伤害事故,包括车祸、坠落、刺伤等。
在现场提供基本救护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创伤伤害,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这四项基本的现场创伤救护技术包括:
1. 检查伤情:在现场救护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
这包括检查呼吸、脉搏、意识状态等基本生命指征,以及观察出血、骨折、刺伤等创伤情况。
2. 停止出血:创伤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这对伤者的生命非常危险。
因此,停止出血是必不可少的救护技术。
使用压迫止血法来控制出血,可以通过压迫伤口、提高伤肢、应用止血带等方法实现。
3. 固定骨折:骨折是常见的创伤伤害,而移动骨折部位可能会进一步伤害患者。
因此,在现场救护过程中,必须用固定物如夹板、夹板带等固定骨折,以减少移动并稳定骨折部位。
4. 给予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在事故中失去了呼吸或心跳,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是至关重要的。
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以维持人体的气道通畅和心脏的血液循环。
在现场提供基本救护技术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尽量不移动伤者,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并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稳定伤者的状况。
同时,在救护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并提供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有关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有关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292b6c331126edb6e1a108e.png)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行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稳、快速地睁开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第一节:止血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现场实时有效地止血,是拯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博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关于创伤而致的出血,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就能在现场派上用处,就能缓解出血之急,就能拯救病人的生命。
一、失血的表现:(一)血液是保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8 %,即 4000~5000ml。
(二)假如出血量占总量的 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降落、出盗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三)假如出血量达总量的 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1大出血伤员迟延几分钟即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急救中特别重要的技术。
二、出血种类(一)依据出血部位的不一样分为:(1)皮下出血;(2)内出血(指血液由损坏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器官);( 3)出门血(是指血液由损坏的血管流向体外)。
( 二) 依据伤害血管分为:(1)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色暗、不中断,迟缓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自行凝结,危险性小。
三、止血方法(主假如指出门血)1. 包扎止血: 合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而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2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起码 3 厘米(图 3-1)⑶就地取材可采纳三角巾,手帕,洁净的布料包扎止血。
2. 加压包扎止血:合用于浑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洁净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21fb5577232f60ddcca148.png)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迅速通知医疗救护机构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一)出血的种类:血液从体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较易为人们发现。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体腔内为内出血,不易被人们发现,更危险。
各种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须及时止血。
按照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1、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装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溢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8%左右,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者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二、包扎:(一)包扎的作用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者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的作用。
(二)注意事项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确、牢固。
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它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三)包扎的方法三、固定:主要是用于骨折的固定,所以要了解骨折的症状和骨折的急救要点。
(一)骨折的种类骨折: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称骨折。
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骨折。
闭合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骨折。
根据骨折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
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外伤急救四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316a8483d049649b665824.png)
拉车式
一个救护人员站在作病员的头部,两手从伤病员 腋下抬起,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 蹲在伤病员两腿中间,同时夹住伤病员的两腿面 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慢慢将伤病员抬起。
三人搬运法
搬运注意事项
移动伤者首先应检查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 如果有损伤,应先作急救处理。 要做好途中护理,注意神志、呼吸、脉搏以及病(伤)势 的变化。 担架搬运,一般头略高于脚,行进时伤者脚在前,头在 后,以便观察伤者病情变化。 用汽车、大车运送时,床位要固定,防止起动、刹车时 晃动使伤者再度受伤。
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时也可以进行临时性的自体固定, 如将受伤的上肢缚于上身躯干,或将受伤的下肢同 健肢缚于一起。
三、固定
固定注意事项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开放性骨折,严禁把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 超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固定应松紧适度。 (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捆上端,后捆下端。上肢屈着 绑(屈肘状);下肢固定要伸直绑。
包扎方法
包扎原则是远心端 →近心端,起止处 匀环形两圈。
固定
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
目的: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避免骨折 端因移位而损伤血管、神经等。也可防治休克、便 于伤员的搬运。
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固定材料: 木制夹板 、钢丝夹板 、充气夹板 、负 压气垫 、塑料夹板 、其他材料,如特制的颈部固 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 竹棒、木棍、树枝等。
指压止血
头顶部出血:伤侧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 脉。 头颈部出血: 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 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少血坏 死。 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 头皮出血: 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 颞动脉。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下方稍外侧的耳 后动脉。 腋窝和肩部出血: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压迫锁骨 下A。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eb0f61b998fcc22bdd10d86.png)
第二节应急医学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行外伤现场急救总的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出血按地点可分为内出血和出门血。
当血管破碎后,血液经皮肤损害处流出体外时,称出门血。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害出血,血液由破碎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体表见不到出血,称为内出血。
动脉出血:伤口呈发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与脉搏节律同样,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连续向外溢出暗红色血液,出血较迟缓,呈连续状,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溢出鲜红色的血液,危险性小。
(一)一般止血法。
用于创口较小的出血。
局部用生理盐水冲刷,四周用 75%的酒精涂擦消毒,而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先剃除毛发再冲洗、消毒并包扎。
(二)指压止血法。
合用于中等以上的动脉出血。
用手指(拇指)或手掌压住出血血管(动脉)的近心端,使血管被压在邻近的骨块上,进而中止血流,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本法只好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不宜久用。
此法操作重点:正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压迫 10~15 分钟,仅是短暂急救止血;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1)颞浅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顶部出血——颞浅动脉(同侧外耳门上方,压向下颌关节)⑵面动脉压迫法。
一侧颜面部出血——面动脉(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端,压向下颌骨面)⑶枕动脉压迫法。
头后部出血——枕动脉(耳后乳突下边稍外侧,压向枕骨面)⑷颈总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面部出血——颈总动脉(气管与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甲状软骨下方外侧,压向第 5 颈椎横突)⑸锁骨下动脉压迫法。
肩、腋部、上肢出血——锁骨下动脉(同侧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处,压向后下方第一肋骨面)⑹前臂出血。
肱动脉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尾端,或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⑺尺桡动脉压迫法。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9e66d3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e.png)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沉着、迅速地开展急救工作,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止血1、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外出血——体表可见到。
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
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还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
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
危险性小。
2、失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
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伤者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
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
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
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
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4)止血带止血法。
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PPT课件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e244c54b35eefdc9d33316.png)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5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7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8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三、固定术: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 措施,可以防止骨折部位移动,具有减 轻伤员痛苦的功效,同时能有效地防止 因骨折断端的移动而损伤血管、神经等 组织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实施骨折固定 先要注意伤员的全身状况,如心脏停搏 要先复苏处理;如有休克要先抗休克或 同时处理休克;如有大出血要先止血包 扎,然后固定。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4
器械搬运方法
1、担架搬运: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方法。目 前最经常使用的担架有普通担架(特别是铲式 担架)和轮式担架等。用担架搬运伤病员必须 注意:①对不同病(伤)情的伤员要求有不同 的体位;②伤病员抬上担架后必须扣好安全带, 以防止翻落(或跌落);③伤病员上下楼梯时 应保持头高位,尽量保持水平状态;④担架上 车后应予固定,伤病员保持头朝前脚向后的体 位。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0
包扎术
1、头部包扎: (1)三角巾帽式包扎; (2)三角巾面具式包扎;(3)双眼三 角巾包扎;4)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如 下图所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1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2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4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5
包扎术
2、颈部包扎 : (1)三角巾包扎;2) 绷带包扎。方法如图所示。
41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2
包扎术
4、腹部包扎: 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 腹部外伤,方法如图所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血的种类: 血液从体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易 为人们发现;而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 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或体腔内的内出 血,不易为人们发现,更为危险。各种 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须及 时止血。按照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 l、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 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止血
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
血目的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 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见图3)。 当伤口 在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时,可在 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 等部位的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 折或关节脱位时,不宜使用此法。
止血
止血
足部出血压迫法: 用两手拇指分别 压迫足背拇长伸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 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是快 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只适用于不能 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方法是 用橡皮管或布条缠绕伤口上方肌肉多的 部位,其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的搏 动,伤口刚好止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
止血
头颈部出血压迫法: 方法是用拇指 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见图6),但 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 造成脑缺血坏死。 (3) 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下 颌角处的面动脉(见图7)。 (4) 头皮出血压迫法: 头皮前部出血时, 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
(2)
止血
(见图8)。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
包扎手、 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踝)部, 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将顶 角反折盖住手(足)背,两底角交叉压住 顶角绕肢体一圈,反折顶角后打结固定。 8、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 朝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
包扎
部与顶角打结,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
边打结固定。 9、绷带手腕、胸、腹部环形包扎法: 包扎手腕、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等的 部位时,可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每 一环均将上一环的绷带完全复盖,为防 止绷带滑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置,环 绕第二或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 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
固定
的危险,要先将伤员搬到安全地方,在
包扎固定时也不可避免要移动伤肢,这 时可以一人握住伤处上方,另一人握住 伤处下端沿肢体的纵轴线作相反方向的 牵引,在伤肢不扭曲的情况下让骨断端 分离开,然后边牵引边同方向移动,另 外的人可进行固定,固定应先捆绑断处 上端,后绑下端,然后再固定断端的上 下两个关节。
止血
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
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 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 的。 (2) 布条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 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 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子、 笔杆”等拧紧固定。
止血
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伤
包扎
10、绷带四肢螺旋包扎法:包扎四肢时,
将绷带作一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状 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 盖1/3或2/3。此法常用于固定四肢夹 板和敷料。 11、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 包扎粗细差 别较大的前臂、小腿时,为防止绷带滑 脱,多用包扎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此 法与螺旋包扎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 须反扎绷带一次,反扎时用左手
员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有条件的 可先输液,应迅速将伤员送到距离最近 的医院进行救治。
止血
外伤急救技术--包扎
包扎
(一)
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 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 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 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 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要求 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 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 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
1. 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 向内折叠约两指宽,放在前额眉上,顶 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 往后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 绕至前额打结固定(见图18)。 2. 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 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央,头部套
包扎
入风帽内,向下拉紧两底角,再将底边
向外反扎2--3指宽的边,左右交叉包绕 兜住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见图19 )。 3.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 包扎单眼时, 将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 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后,经健 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绕头 一周,于健侧耳上端打结固定(见图20)。
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时叫骨折。由于致 伤外力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 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叫开放性骨 折,未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根 据骨折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 折,不完全性骨折。
固定
依骨折线的走向不同,可分为横行骨折、
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等。 还可按骨骼的名称分为股骨骨折、尺骨 骨折、桡骨骨折等。不同类型的骨折其 治疗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 (二)骨折的主要症状:骨折的类型和部 位不同其症状不完全相同,但骨折的局 部症状主要有:
下方稍外侧的耳后动脉(见图9)。 (5) 腋窝和肩部出血压迫法:在锁骨上窝 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 脉(见图10)。 (6) 上臂出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抬高, 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止血
止血
(7)
前臂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肘 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 (8) 手掌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指分别压迫 腕部的尺动脉、挠动脉。 (9) 下肢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向 后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
{一}
止血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
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 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 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 脸色苍白,冷汗淋漓,
止血
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
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失血 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 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 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 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
止血
2、
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 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 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 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四肢的 动脉出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 头顶出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前, 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动脉 (见图5)。
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包扎双肩时, 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燕尾 巾,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左右双 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 腋后打结固定。 7、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膝、 肘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口稍宽的 带状,斜放伤部,两端压住上下两边绕 肢体一周,
包扎
在肢体内侧或内侧打结固定。
固定
2.
加垫:为使固定妥贴稳当和防止突 出部位的皮肤磨损,在骨突处要用棉花 或布块等软物垫好,要使夹板等固定材 料不直接接触皮肤。 3. 不乱动骨折的部位:为防止骨断端 刺伤神经、血管,在固定时不应随意搬 动;外露的断骨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 增加污染。但是,现场急救时,搬动伤 员伤肢是难免的,为防伤员再次受伤
包扎
2.
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 3、 4、 5、 6、 8、10厘米6种规格, 供包扎实际需要选用。绷带的一头卷起 为单头带,从两头卷起则为双头带。其 长度可视包扎部位的需要而定。现场救 护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 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地材料进行包 扎。
包扎
(三)包扎的方法
固定
(五)骨折固定的方法:
1. 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用夹板时,可把 两块夹板分别置放在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可 在伤员患侧掌心放一团棉花,让伤员握住掌 侧夹板的一端,使腕关节稍向背屈,然后固 定,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挂于胸前。无夹板 时,可将伤侧前臂屈曲,手端略高,用三角 巾悬挂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伤臂固定 于胸前(见图34) 。
包扎
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 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 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 末端,以便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的情 况。 (二)包扎的材料
包扎
1.
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 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 将三角巾的顶角折向底边的中央,再根 据包扎的实际需要折叠成一定宽度的条 带。若将三角巾的顶角偏折到底边中央 偏左或偏右侧,则成为燕尾巾,其夹角 的大小可视实际包扎需要而定。
包扎
拇指按住反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
拉紧绕缠肢体,但绷带反扎处要注意避 开伤口和骨突起处。
包扎
外伤急救技术--固定
骨折的固定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之一的固定术主
要用于骨折的时候, 因此,在学习固定 方法之前要先了解骨折的症状和急救要 点,才能正确地使用固定方法。
固定
(一)骨折的分类: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
包扎
5、三角巾下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
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 打结固定,顶角内两腿间拉至腰后与底 角打结固定(见图23)。 6、燕尾巾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 将三角巾折成约80度夹角的燕尾巾,夹 角朝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向前的角,放 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绕上臂在腋前方
包扎
打结固定,将燕尾两角分别经胸、背部
固定
4、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
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 液循环。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 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 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 重新包扎固定。固定完成后应记录固定 的时间,并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