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主要学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座里程碑
(13)60-70年代初由美国国会拨款实施的关于电视与社会 行为的大型研究,该研究的结果以《军医署长报告》发表, 包括《电视内容及其控制》、《电视与社会学习》、《电 视与青少年的侵害行为》等6卷。这是关于电视的社会化 功能及其正负效果的一次较全面的研究。 (14)1982年第二次“军医署长报告”以《电视与行为: 十年的科学进步及其对80年代的启示》为题发表,该报告 总结了第一次报告以后的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媒介塑造现代性人格
人的现代性形成与大众传媒的使用密切相关。传统 人倾向于将大众传媒视为危险之物,认为它败坏 了良好的风尚和道德,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因而 抱有敌意;
而现代人则愿意积极同信息来源保持接触。较现代 的人对新的现代大众传播工具较信任,不太现代 的人则重视传统的消息来源。
由此他得出结论:一个现代人应当经常与大众传媒 接触。
文化分析
主要观点: 众传媒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 众传播分为两部分:编码和解码 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 (meaning system)结合在一起的。
文化分析
1、“支配性的”价值体系:统治 2、“从属性的”价值体系:奴化 3、“激进的”价值体系:革命 大众传媒传播的是按照统治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 意义”的。 受众的三种解读形态: preferred/negotiated/oppositional reading:” 大众传媒编码和解码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 争”。
二、批判学派
20世纪60-80年代的大辩论 两派的接近 批判学派的由来及其立场 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新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m
批判学派
阿多诺的“很不适应”: 1、商业赞助、为资本服务; 2、把数据看作是“科学的本质”,社会理论只不过是“从 数据的整理中抽象出来的东西”。
3、媒介塑造现代性人格
* 国家落后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状况,也表现为一种
心理状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发展最终要求人的素质方面的改变。
•
英格尔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从心理学家角度提供了 传统人和现代人的概念。他认为,传统人(害怕 革新,被动接受命运,敌视新观念,与外界隔绝 等)的性格特质轻易不会改变,严重阻碍现代化 进程,因此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现代化,培养皿中 的现代化人格。
“霸权”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 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而实现“霸权”的 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方向,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生 产关系产生认同或从属意识。
“强制装置”和意识形态“霸权装置” 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 操纵形成“社会合意” 把支配阶级的意识形态“自然化”
基本观点
(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 的权利和自由。 (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 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 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 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 进行限制; 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 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 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拉扎斯菲尔德首先把反实用主义、反实证主义立场的传播 学者称为“批判学者”。 他意识到,二者的分歧不仅仅是方法论之争,而是社会观 的对立:阶级支配/多元利益、制度内部/制度本身
批判学派
罗杰斯:
经验学派:“如何”控制、“在多大程度 上”控制 批判学派:“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 着支配与控制”“为了谁的利益而控制”
文化分析
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 2、受众调查
3、意识形态的“霸权”理论
Hegwenku.baidu.commony by Antonio Gramsci
(1)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2)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合意”的组织化 而维持统治的社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 它将吸收政治社会而形成新型的国家。
意识形态的“霸权”理论
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政治经济学派
莱斯特大学为中心 物质上占统治地位的力量/精神上 现代媒介的高度集中与垄断的趋势及其社会后果。 大众传媒最终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 和统治权力 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
文化分析
伯明翰学派 Stuart Hall 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 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的二律背反功能: 以“不偏不党”的面目出现,提高社会成员对现存制度的向心力; 它通过消除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以保证其对政治权力的支配,与此同 时则通过阻碍被统治阶级的觉醒和组织化过程而把他们排除在政治权 力之外。 大众传媒——“赋予意义”功能(signification)——“合意”生产
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提出了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具体可以 发挥的功能,这包括:
1)扩张视野,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 的生活形态,并通过媒介唤醒国家意识,促进国家的整合。 2)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家的重要发展项目。 3)提高人民的抱负,拒绝被命运摆布。 4)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气候。 5)与人际管道沟通。 6)赋予人与事以地位。
(6)霍夫兰等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 说服效果的实验,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 条件性和制约性。
14座里程碑
(7)二战后至60年代的霍夫兰主持的“关于传播 与态度改变的耶鲁项目”,进一步从传播的主体 条件、内容条件、对象条件方面对传播的说服效 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实验。 (8)50年代《个人影响》是对《人民的选择》提 出的各项理论假说的进一步验证,其意义在于揭 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9)1951-1953年的“里维尔项目”,对传单和标 语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实验。
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 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 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 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 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 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 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7)扩大上下沟通的政策“对话”。 8)执守社会规范,使人不敢轻易逾矩。 9)形成文化口味。 10)改变比较不重要的态度,疏导强固的态度。 ●评价:对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持完全乐 观的态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但过高地估 计了大众传媒的作用。
大众传媒是“现代人格”的放大器
1、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 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 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发展学派
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 础上的。 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 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 动过程。 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 的空前增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 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等 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 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 代化。
14座里程碑
(3)1940年的“伊里调查”。(见《人民 的选择》一书)这项研究精心设计了方法 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4)40年代关于昼夜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 这些调查显示了受众媒介接触的一些基本 动机和利用形态,开创了“使用与满足” 研究的传统。
14座里程碑
(5)40年代艾奥瓦大学的农村科学家对玉米 改良品种推广与普及过程的考察,推动了 对新事物的“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的研 究。
14座里程碑
(10)50-60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 究,揭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 能、影响和效果。 (11)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 的一个重要转折,它使研究人员的关心由微观、个人层面 的效果开始转向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影响和效果。 (12)60--70年代由格伯纳等人进行的关于媒介暴力内容与 社会犯罪的研究,发现媒介内容在形成人们的现实观方面 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项研究后来发展成为“培养”理论。
•
特别强调人的现代化。将现代性人格定义为“移情性格”, 即考察世事不限于个人狭隘经验,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 度出发。工业化使人摆脱传统社会长期造成的惰性心理, 勇于接受与自己以往的经验截然不同的新思想、新事物, 关注个人经验范围以外的事情,敢于尝试社会赋予自身的 新角色。
* 最重要的论点:大众传媒不仅能刺激“移情性格”的产生, 还能将这种人格传播至全社会,即在国民中普及此种人格, 故称为现代人格的“奇妙的放大器”。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勒纳《传统社会的 消失:中东的现代化》,1985年)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作为高度组织化 和专业化的社会机构,具有强大的经济实 力。它是现代社会举足轻重的社会机构。
•
* 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传媒信息、 普及教育、参与政治、舆论监督。
大众传媒是“现代人格”的放大 器
Jurgen Habermas(德国)
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 革的观点。 片面追求“工具合理性”会导致人的异化, 提倡“综合合理性”(通过扩展“没有支 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 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
发展学派
发展传播学是施拉姆在60年代提出的。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 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美国的经验学派
两大特点:
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管理学派:多元利益的相互竞争与制衡
(三)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
14座里程碑 Shearon A. Lowery and Melvin L. DeFleur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DIA EFFECT (1)20年代的培基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 究。这项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 先河。 (2)对1938年“火星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 该研究侧重点不是为了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般理论, 而是探讨引起恐慌的各种心理因素。
传播学主要学派
毕研韬
主要流派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经验性方法
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思辩性方法
发展传播学
一、经验学派
(一)经验性方法的主要原则: * 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 数据和材料 • 学术讨论,建立理论模式或“定理” 不足: 1、经验材料的有限性,现实的复杂性; 2、实验条件下得出的结论的普适性 3、小群体 大社会 4、“纯客观”
(三)具体理论和人物
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 的作用》,1964) • 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 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 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 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 * 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严 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 面的发展,消除这种信息不平衡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面 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 信息传播在国家发展中有守望环境、参与决策和提供教 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