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练习)

合集下载

刘向《新序》“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刘向《新序》“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刘向《新序》“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长曰遏,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札。

札即曰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

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义。

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札虽不才,愿附臧,以无失节。

”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遏曰:“今若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

”皆曰:“诺。

”故诸其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于身。

”故遏也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

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

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

不悦曰:“先君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

季子曰:“尔杀吾君,吾授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

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号曰延陵季子。

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

选自刘向《新序》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固.立之(2)弟兄迭.为君(3)国宜之.季子也(4)终身无已.也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最小而.贤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B.以.其不受国为义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C.长子之.庶兄也吾欲之.南海D.而致国乎.季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4.结合《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和本文内容,季礼的性格可以概括为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你所知道的文学常识,说说“季子”与“最小而贤”的关系,并推断“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句中“明季”的含义。

宋人有得玉者_练习

宋人有得玉者_练习

宋人有得玉者练习一、文学常识(9分)《新序》是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由北宋校订。

编者本名,字,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所撰《》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另有《说苑》、《列女传》、辞赋《九叹》,整理编辑了《》。

二、文言词语(53分)(一)通假字(1分)(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二)古今词义变化(12分)(1)虽然,吾心许之矣。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5)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

(三)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20分)1)不言而色欲之。

2)徐人嘉而歌之曰。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

5)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6)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7)不言而其色欲之。

8)然其心许之。

9)所宝者异也。

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9分)《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由北宋曾巩校订。

编者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所撰《别录》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另有《说苑》、《列女传》、辞赋《九叹》,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二、文言词语(53分)(一)通假字(1分)(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二)古今词义变化(12分)(1)虽然,吾心许之矣。

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古,方正、刚正;今,不贪为廉(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此处名作动);今,携带(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诸侯之间遣使通问;今,聘请(5)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20分)1)不言而色欲之言,说话(名作动)2)徐人嘉而歌之曰嘉,称许,赞许(形作动)歌,唱歌、歌颂(名作动)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名作动)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形作动)5)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老朋友(形作名)6)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名作状)7)不言而其色欲之色,从神色看上去(同上)8)然其心许之心,在心里(同上)9)所宝者异也。

沪教高中语文第四册《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译文

沪教高中语文第四册《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译文

沪教高中语文第四册《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译文沪教高中语文第四册《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译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白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季札挂剑①延陵季子②将西聘③晋,带宝剑以过徐君④。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⑤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⑥,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⑦.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⑧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⑨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⑩,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注释]①本文选自《新序·杂事卷七》。

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6、《新序二则》(字词答案).doc

6、《新序二则》(字词答案).doc

6、《新序二则》(字词答案)《新序》二则一、重点字词:延陵季子将西聘晋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___________ 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通问(出使)_2.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宝剑以过徐君____ 拜访•3.不言而色欲之_________ 神色中流露出想得到宝剑的意思—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因为•5.然其心许之矣_________ 心中许诺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 致使于晋 ____________ 达,达到•7.顾反_________ 还_________ .&顾反____________ 同"返”,返回_____________ .9.于是脱剑致之嗣君_____ 摘下______________ •10.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________ 奉献 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____ 继位的国君12.从者止之曰 ________ 劝阻 ___________ •13•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________ 用来””的(东西)_______ • •14. __________________ 先日,吾来_____ 先前•.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吾心许之矣____ 即使如此• •16.今死而不进________ 进奉 ___________ •17.爱剑伪心_______ 欺诈____________ •1&廉者不为也__________ 方正、刚正的人_____________ • •19.孤不敢受剑__________ 国君自称_____________ •20.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把―21.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挂22.徐人嘉而歌之曰称赞许许,23.带宝剑以过徐君佩带宋人有得玉者24. ____________________ 献诸司城子罕_________ 兼词,之于•25.以示玉人________ 雕琢玉器的工人____________ ..26.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不贪为宝_______ 把””当作• •27.若与我者________ 假若 ___________ •12&不若人有其宝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 •29.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若人有其宝_________ 各人,各自•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宋国之长者曰___________________ 年高而有德、有见识的人__________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婴儿• •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必取搏黍矣_______________ 黄禍(黄莺)的别名__________________ • •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俗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_____ 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35.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_______ 极其高超或高明的言论—36.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_____ 有道德情操的人—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人的知识愈精深,他所选择的也愈精妙3&其知弥粗___________ 粗浅 ___________ .39.其取弥粗________ 粗俗 ___________ .40.子罕之所宝者至矣_______ 极致,至极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_______ 名作状,向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人嘉而歌之曰_________ 名作动,歌唱•3.___________________ 所宝者异也_______________ 意动,以””为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特殊句式:1.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_______ 判断句_________2.吾非赠之也_________ 判断句 __________ ..3•先日,吾来(徐)_________ 省略动宾句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徐国国君)死而不进省略主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徐国国君)死而不进,是欺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断句、省略主语句—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判断句•7.宋人________定语后置句______________& (我)以(之)示玉人___________ 省略主语句、省略介宾句—9.子罕非无宝也_______ U断句 ____________ ..10.所宝者异也 ________ 判断句 __________ • 2。

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梁鸿传》-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梁鸿传》-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梁鸿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

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

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

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同县孟氏有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

”鸿闻而聘之。

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

及嫁,始以装饰入门。

七日而鸿不答。

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

今而见择,敢不请罪。

”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

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

妾自有隐居之服。

”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

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

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

”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因东出关,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乃方舍之于家。

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

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

”葬毕,妻子归扶风。

(选自《后汉书·梁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校尉是中国古代高级军官,校指军事编制单位,尉即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

孔子在州里文言文翻译《新序》

孔子在州里文言文翻译《新序》

孔子在州里文言文翻译《新序》【原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

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

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心欲之。

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沪教版作“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原文翻译】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

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神色中流露出想得到宝剑的意思。

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

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

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

即使如此,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

爱惜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的人是不这样的。

”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 注释 • (1)延陵季子:季札,即公子札。春秋吴国人。 • (2)西聘晋:向西出使晋国。西,名词作状语。 • (3)徐君:徐国之君。徐国嬴姓。 • (4)色欲之:神色中流露出想要得到宝剑的意思。 • (5)为:因为。 • (6)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是相
对于吴、楚等国而言的。
• (7)心许:心中许诺。 • (8) 致:达到。 • (9) 顾反:还返。 • (10)致:奉献。 • (11)嗣君:即位的国君。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有关《新序》
• 《新序》,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 卷。后经曾巩搜辑整理。内《杂事》五卷, 《刺奢》一卷,《节士》二卷,《善谋》 二卷。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 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 策》、《史记》等颇有出入。
有关刘向
•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 (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 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 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 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 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 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 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 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 《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 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 辑为《刘中垒集》。
凶事则称孤,后来则不加区别。
• (21)带:挂。 • (22)嘉:称许、赞许。
字词分析
• 古今异义

①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出使)

②带宝剑以过徐君(过,拜访)

③遂脱剑致之嗣君(脱,解下)

④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即使这样)

秦晋肴之战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秦晋肴之战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秦晋肴之战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秦晋殽之战》基础知识练习答案〖⽂学常识〗1、《左传》是解释孔⼦《春秋》的著作,称《春秋左⽒传》,简称《左传》。

“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左传》实质上是⼀部独⽴撰写的史书。

它相当系统⽽具体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的重⼤事件,是⼀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秦晋殽之战》反映了春秋时代⼤国争霸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秦国统治者师出不义的罪恶⾏径,揭⽰了战争胜负的因果规律——贪暴轻狂必败。

3、《左传》写战争的突出特点,重在写⼈物的议战,略写双⽅交战的场景。

本⽂以蹇叔论战为纲,以秦军东征为经,以场⾯描写为纬,以战争的始末经过为顺序,从各个侧⾯及战争的前因后果来印证蹇叔的分析。

本⽂叙事脉络分明,详略得当,中⼼突出;刻画⼈物,个性鲜明,语⾔简约。

〖⽂⾔基础整理〗⼀、通假字1、其北陵,⽂王之所辟.风⾬也 [辟,同“避”,躲避]2、以间.敝⾢ [间,同“闲”,休息]3、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同“砺”,磨砺]4、寡君若得⽽⾷之不厌. [厌,同“餍”,满⾜]5、堕.军实⽽长寇仇 [堕,同“隳”,损害,毁坏]6、乡.师⽽哭 [乡,同“向”,⾯对]⼆、词类活⽤1、秦伯素服郊...次 [穿着素服,名作动;在郊外,名作状]2、若潜师.以来 [发兵,派兵,名作动]3、秦师遂东. [向东出发,名作动]4、左右免胄⽽下. [下车步⾏,名作动]5、郑商⼈弦⾼将市.于周 [做⽣意,名作动]6、使皇武⼦辞.焉 [致辞,名作动]7、⼦墨.衰绖 [染⿊,名作动]8、遂墨.以葬⽂公 [穿染⿊的丧服,名作动]9、先轸朝.,问秦囚 [上朝,名作动]10、武夫⼒.⽽拘诸原 [竭尽全⼒,名作动]11、⼊险.⽽脱 [险境,形作名]12、⾏则备⼀⼣之卫. [保卫⼯作,动作名]13、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装载之物(⾏装),动作名]1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后援部队,动作名]15、未报秦施.⽽伐其师 [恩德,动作名]16、秦不哀.吾丧,⽽伐吾同姓 [为……感到悲哀]17、劳.师以袭远 [使……疲劳,使动;远⽅的国家,形作名]18、吾⼦取其麋⿅以闲.敝⾢ [使……空闲、休息,使动]19、秦违蹇叔,⽽以贪勤.民 [使……劳苦,使动⽤法]20、彼实构.吾⼆君 [使……结怨]21、以逞.寡君之志 [使……满意]22、孤违蹇叔,以辱.⼆三⼦ [使……受辱]三、⼀词多义1、败(1)夏四⽉⾟巳,败秦师于殽(《秦晋殽之战》) [打败](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赂秦(《过秦论》) [破坏、毁坏](3)然⽽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失败](4)于败堵丛草处,探⽯发⽳(《促织》) [破败、破旧](5)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垓下之围》) [打败仗](6)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之余烈(《秋声赋》) [残败、凋残] 2、报(1)未报秦施⽽伐其师(《秦晋崤之战》) [报答,酬谢](2)求⼈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回复,答复](3)⼠不敢弯⼸⽽报怨(《过秦论》) [报复](4)⾍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促织》)[报告](5)孟尝⾼洁,空余报国之情(《滕王阁序》) [报效](6)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通“赴”,到……去]3、超(1)左右免胄⽽下,超乘者三百乘(《秦晋崤之战》) [⼀跃⽽上,跳上](2)⼿裁举,则⼜超忽⽽跃(《促织》) [跳得轻快⽽⾼](3)听⾔则远超于上圣(《⼗渐不克终疏》) [超过]4、乘(1)以乘韦先,⽜⼗⼆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2)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明⽉⼏时有》) [凭借、依仗](3)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辆,古代⼀车四马为⼀乘]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顺应](5)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过秦论》)[趁着](6)乘鄂渚⽽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登上](7)⾃京师乘风雪,……⾄于泰安(《登泰⼭记》) [冒着](8)兵旱相乘,天下⼤屈(《论积贮疏》) [交加,连接]5、出(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秦晋殽之战》)[出兵,出征](2)果以富得罪出亡(《训俭⽰康》)[出逃](3)因出⼰⾍,纳⽐笼中(《促织》)[拿出,交纳](4)古之圣⼈,其出⼈也远矣(《师说》)[超过](5)愚⼈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产⽣,发⽣](6)⽽境界危恶,层见错出(《〈指南录〉后序》)[出现,显露](7)予出官⼆年。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

1999年人大考研真题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一、名词解释(4*5)1.九歌2.《董西厢》3.荆、刘、拜、杀4.《花间集》二、问答题(3*20)1.介绍五言诗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分析《红楼梦》围绕“金训之死”的种种描写。

3.汉赋的兴起、演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将下列古文加以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1*20)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月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现代汉语单科:(完整版,100分)一、简答题(6*5):1.现代汉语有哪七大方言?这些方言分别以什么地方的话为代表?2.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轻声?一个音节读作轻声时会发生哪些变化?4.怎样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5.举例说明确定语素的方法?6.修辞学与语法学有何不同?二者有无关系?二、分析题(6*5)1.对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分析结果用矩阵图表示)二胡琵琶扬琴钢琴手风琴2.分析“调整”一词的分布特征,再提出你的归类意见并证明之。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句,并说明它们的结构类型(1)指望司机老王能来帮助我们(2)找个安静地方弯腰放下箱子(3)这些情况他过去没有告诉过我4.分析下列各语段产生歧义的原因:(1)车上睡不好(2)我们要修订计划(3)两个人的房间(4)小红最喜欢洋娃娃(5)连老王都不相信5.下面这段描述是杨朔《雪浪花》初稿中的一个片段,定稿时作者将文中的“半信半疑”改作“不禁惊疑”,为什么?“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哈哈!六十?这一辈于别再想那个时候了——这个年纪啦。

”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半信半疑说:“你有七十了吗?身板骨还是挺硬郎。

”6.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带下划线的词在状物抒情方面的作用。

山,刺破青天饿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新序二则》复习卷(附答案)

《新序二则》复习卷(附答案)

《<新序>二则》复习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吾心许.之矣( C )A.左右,大约B.这样C.答应,许诺 D.处所,地方②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D)A.现在B.将要C.即,就 D.如果③带宝剑以过.徐君(D)A.经过,走过B.超过C.责备 D. 探望,拜访2.选出下列带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D )A虽然..,吾心许之矣(即使如此) B.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用来…的)C.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伪心,廉者不为也..(婴儿) D.爱剑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C )A.以示玉人(介,把)B.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介,把,那)。

C.带宝剑以过徐君(连,表修饰)D.我以不贪为宝(介,把)4.下列各句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吾心.许之矣”相同的一项是(D)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担忧)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把…放在前)C.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D.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向西)5.选出下列句式与“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同一项( D )A.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判断句)B.宋人有得玉者(定语后置句)C.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省略“献”的宾语“之”)D.以示玉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二、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然其心许之矣。

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

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

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带宝剑以过徐君(访问/拜访)②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命令/指令)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吾为.有上国之使/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带宝剑以.过徐君/ 以.剑带徐君墓树C.不言而.色欲之/今死而.不进D.不言而色欲之./ 遂脱剑致之.嗣君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积累(一)学案

文言文阅读积累(一)学案

文言文阅读积累(一)顾荣贻炙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

觉行炙①人有欲炙之色,因辍②己贻焉。

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

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①炙,烤肉。

②辍,停下来。

这里有让出的意思。

重点实词摘要分析:居:1、停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2、居住、安居(自吾氏三世居是乡)3、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尝:曾经(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贻:赠给(尝贻余核舟一)坐:1、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脚跟上,叫做“坐”(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2、座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3、因犯.....罪(王曰:“何坐?”对曰:“坐盗。

”)请:1、请求,请允许我做某事(请献百金)2、请求,请你做某事(请画地蛇,先成者饮酒)知:1、知道(不可知其源)2、了解、明白(不可谓知类)3、主持,管理(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4、通“智”,聪明、智慧(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异:1、不同的(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2、感到......惊奇、奇怪(父异焉,借近旁与之)左右:1、身边的人,待者2、操纵、支配而: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承接关系;不久,一会儿;表因果和目的以:1、因为2、表目的,相当于“以便”3、用4、把、拿5、凭借、按照6、在.....的时候7、已经8、认为例三、张耳张耳、陈余,皆魏名士。

秦灭魏,悬金购两人。

两人变姓名,俱之陈(1),为里监门(2)以自食。

吏尝以过笞(3)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4)之,使受笞。

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5)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

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注释](1)陈:陈国。

(2)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

(3)笞:鞭打。

(4)蹑:踩。

(5):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

重点实词摘要分析:皆:都俱:1、一起,在一起(蛟或浮或沉,行数十里,处与之俱)2、全、都(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之:1、代词2、助词3、到.....去,达到(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数:1、计算2、批评,数落见:1、看见(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拜见,谒见(曹刿请见)3、表示被动,相当于“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就:1、成就2、接近,靠近及:1、赶得上(偏不当道,皆不及往)2、趁着,等到.....时(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3、到、至(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4、如,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欲:将要例四、金壶丹书——《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纪①。

9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季李挂剑》

9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季李挂剑》

【欣赏感悟】这则故事以“剑”为线索,以“许剑”“赠剑”“挂剑”为中心,记述了吴公子季礼信守自己诺言,不欺骗他人,不欺骗自己良心的感人故事。

俗话说:君子一诺千金。

季子是用自己的真心兑现着曾经的诺言,哪怕那只是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一次暗许。

延陵季子跳过了“言”,因为他懂得人心的交感才是弥足珍贵的天下之大道。

所以,千年以来,无论是万世先师的孔夫子,还是今天奔忙于纷繁现实的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面对延陵季子,感受到的仍然是一颗千年不灭的纯净心灵。

他可以洗去俗世凡尘给我们每个人无端铺设的繁文缛节,解开那些迷失人性光辉的重重桎梏,还原人心最原初的性灵与美丽。

1.选出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聘用)B、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献给)C、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已故国君)D、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挂)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2)吾为.有上国之使(3)从者止.之曰(4)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3.下列句子中的都含有“是”,选出与“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中的“是”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两项()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E.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4.为下列各句中的“为”选择正确的解释,把相应的义项序号填在括号里。

介词“为”的常用义项有:①替,给。

②表示被动,译为“被”。

③由于,为了。

④跟、同。

作连词时⑤译为“因为”,作动词时⑥译为“当作、作为”⑦译为“作、做”⑧译维“修筑、修建”(1)吾为有上国之使。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3)廉者不为也。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延陵季子访问晋国的时候,拜访了徐国国君,并拿出自己的宝剑让徐国国君观看,不料,宝剑被徐国国君看中,徐国国君请求延陵季子送宝剑给自己。

《新序》文言整理

《新序》文言整理

《<新序>二则》文言常识整理通假字顾反(反,同“返”,返回)古今异义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古:指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通问;近:聘请)今以白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古:婴儿;今:子女中的男性)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古:鄙俗的人;今:谦称,对人称自己)非所以赠也(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廉者不为也(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虽然,我心许之矣(古:即使如此;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一词多义带:致:带宝剑以过徐君(佩带)致使于晋(达到)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挂)遂脱剑致之嗣君(奉献)为:若:为有上国之使(因为)若与我者,皆丧宝也(如果)廉者不为也(做)不若人有其宝(如)与:宝:若与我者(给)我以不贪为宝(宝贝)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和)所宝者异矣(以……为宝)句式1、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判断句)2、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判断句)3、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判断句)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判断句)5、致使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6、则徐君死于楚。

(介词结构后置)7、宋人有得玉者。

(定语后置)8、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

(省略宾语“之”,代“玉”)9、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省略宾语“之”,代“剑”)词类活用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名作状,向西)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名作动,唱歌)所宝.者异也(宝,名作意动,以…为宝)爱剑伪.心(伪,形作动,欺诈)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形作名,故人,老朋友)。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延陵季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延陵季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延陵季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

嫡同母昆弟四人,长曰遏,次曰馀祭,次曰夷昧,次曰札。

札即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

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

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

君子曰:‘能守节矣。

’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

”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遏曰:“今若是作而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

”皆曰:“诺。

”故诸其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

”故遏也死,馀祭立:馀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

季子使而未还。

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

季子使而还,至则君事之。

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

不悦曰:“先君之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

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

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

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

季子曰:“尔杀我君,吾授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

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号曰延陵季子。

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

(节选自《新序·节士》)材料二: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季子必不受A请B无与子C而与弟D弟兄迭E为君F而致诸候G乎季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恶,哪里,怎么,与《兼爱》里“恶施不孝”中的“恶”词义相同。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练习卷班级姓名学号一.文学常识1.刘向,本名,字,(朝代)经学家、、。

曾任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

其所撰《别录》是我国。

另有《说苑》、《列女传》、辞赋《九叹》,并整理编辑了国别体史书。

2.《新序》是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由北宋曾巩校订。

轶闻轶事,________半闻。

二.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2)带宝剑以过.徐君(3)不言.而其色欲之(4)然其心.许之(5)致使于晋,顾反.(6)从者止.之曰(7)非所以..,吾心许之矣..赠也(8)虽然(9)今死而不进.(10)爱剑伪.心(11)廉.者不为也(1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1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14)徐人嘉.而歌曰2.请写出文中的四个判断句。

(1)(2)(3)(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

译文:(2)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译文:(3)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译文:(4)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文:(5)此吴国之宝,非所以献也。

译文:4.分别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1)致致使于晋达,(2)为吾为有上国之使于是脱剑致之嗣君我以不贪为宝(3)若若与我者(4)精其知弥精不若人有其宝其取弥精(5)至道德之至言(6)然虽然,吾心许之矣子罕之所宝者至矣然其心许之矣(7)之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8)以带宝剑以过徐君此吴之宝也我以不贪为宝子罕之所宝者至矣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三.课文理解1. 概述《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的写作思路。

2. 季子的诚信有何特别之处?四.写作训练结合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以“诚信”为话题,以本文材料为例证写一写自己的见解。

要求:有观点,有本文材料依据,写出原因分析。

语言简洁、准确。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练习卷答案一.文学常识1.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朝代)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昭明文选25

昭明文选25
卷二十四 诗丙
书名:文选 作者:萧统选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赠答二
【赠徐幹一首(五言)】
※曹子建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夫日丽於天,风生乎地,而言飘者,夫浮景骏
奔,倏焉西迈,馀光杳杳,似若飘然。古《步出夏门行》曰:行行复行行,白日
薄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圆景,月也。《论衡》曰:日月之体,
陈思王植。《左氏传》曰:郑罕驷丰同生。杜预曰:罕,子皮。驷,子哲。丰,
公孙段也。三家本同母兄弟也。《汉书》武帝诏曰:梁王亲慈同生,原以邑分弟。〕
孤魂翔故城,〔魏志城作域。〕灵柩寄京师。〔《汉书》贡禹上书曰:骸骨弃捐,
孤魂不归。〕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汉书》
李陵谓苏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薤露歌》曰:薤上零露何易晞。
起也。《地理书》曰:迎风观在邺。《列子》曰:周穆王筑台,号曰中天之台。〕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櫺轩。〔《尔雅》曰:扶摇谓之飙。郭璞曰:暴风从上下
者。猋与飙同,古字通。《说文》曰:櫺,楯间子也。徐幹《齐都赋》曰:窗
櫺参差景纳阳。轩,长廊之有窗也。〕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蓬室士,
谓徐幹也。《苍颉篇》曰:顾,旋也。《列子》曰:北宫子庇其蓬至,若广厦之
妇,为枭为<玄鸟>。《汉书》杜文谓孙宝曰:豺狼当路,不宜复问狐狸。《公羊传》
曰:楚庄王伐郑,放乎路衢。何休《注》曰:路衢,郭内衢也。〕苍蝇间白黑,
谗巧令亲疏。〔《毛诗》曰:营营青蝇,止於樊。郑玄曰:蝇之为虫,汙白使黑,
汙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广雅》曰:间,毁也。〕欲还绝无蹊,揽辔止
踟蹰。〔其三。《楚辞》曰:揽騑辔而下节。《毛诗》曰:搔首踟蹰。〕踟蹰亦

季札挂剑文言文

季札挂剑文言文

季札挂剑文言文原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翻译: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

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

延陵季了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于是,季了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

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

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

吊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

因为爱惜宝剑而违背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

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

”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啊!他不忘老朋友,解下千金剑啊!挂在了国君之墓。

"、、、、、、、、、、、、、、、、、、、、、、、、、、、、、、、、、、、、、、、、、。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填年号)^一年写(填人名)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学之祖。

部书。

其所撰《别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练习、文化常识。

1《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字_______________ ,本文是他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

2. 《新序》是作者录》,为我国_二、常见文言实词积累。

1. 安:(1)居安思危()(3)死于安乐()(5)先安笔砚对溪山()(7)沛公安在()2•诚:(1)必竭诚以待下()(3)诚能见可欲()3. 过:(1)带宝剑以过徐君()(3)其过人也远矣()(5)过而能改,善莫大焉()(7)闻将军有意督过之()4. 简:(1)简能而任之()(3)盖叹郦元之简()5. 进:(1)今死而不进()(3)诸军并进()(5)是进亦忧,退亦忧()(2)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6)安其所习,毁所不见()(8)安求其能千里也()(2)子以吾言为不诚()(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大母过予曰()(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6)主虽过与,臣不徒取()(8)每一书皆做数过尽之()(2)及得师鲁手简()(4)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2)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6)公卿大夫方进于朝()(7) 虽欲言,无可进者( )6. 克:(1)克终者盖寡( )(3)日中而克葬( )(5) 帝克期至都()7•弥:(1)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3) 舍中蓬蒿弥望( )&善:(1)善始者实繁( )(3) 素善留侯张良( )(5) 善罢甘休( )(7)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 9.殷:(8) 推贤进士( )(2)攻无不克( )(4) 克己复礼( )(6) 然性俭克,少恩情( )(2)马畜弥山( )(4) 旷日弥久( )(2)积善成德( )(4)此人好生面善()(6) 不如因善遇之()(8) 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 )(1)盖在殷忧( )(3)家殷人足()(5)五年而再殷祭( ) 10.诸:(1)献诸司城子罕( )(3)诸如此类()(2)累累乎殷如贯珠( )(4)熊咆龙吟殷岩泉( )(6)曾闪朱旗北斗殷(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 (4)告诸往而知来者( )参考答案贞观(637)文U向目录1. (1)安定,安稳(2)安抚,抚慰(3)安逸(4) 奉养(5)安置(6)习惯于(7)哪里,疑问代词,表处所(8) 哪里,怎么,语气副词,表反问2. (1)真诚(2)真实的(3)果真,如果确实(4) 实在,确实3. (1)拜访(2)探望(3)超过,胜过(4)过错(5)犯错误(6)过分(7) 加罪(8) 次,遍4. (1)挑选,选拔(2) 信札,书信(3)简单(4) 简慢,轻视5. (1)进献,献上(2) 前进(3)进攻,进军(4) 超过,超出(5)出仕,做官(6)进用,晋升,任用(7)进谏(8)推荐,举荐6. (1)能够(2)战胜,攻下(3)完成(4)克制,约束(5)严格限定。

文言文注读第118章翻译

文言文注读第118章翻译

文言文注读第118章翻译
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

翻译;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

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

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

(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序》二则一、文学常识《新序》是--------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由北宋----------校订。

编者本名---------,字---------,---------(朝代)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所撰《------------》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另有《----------》、《列女传》、辞赋《九叹》,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二、课文字词句梳理: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①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从者止.之曰:“②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①②宋人有得玉者①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

”子罕曰:“②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③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①②③三、词类活用练习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无乃尔是过与?C、刑人如恐不胜D、年十七,好古文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B、骊山北构而西折C、天下云集响应D、道芷阳间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小学而大遗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则其至又加少矣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却匈奴七百余里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吾得兄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以愚黔首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后世必为子孙忧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秋毫不敢有所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头发上指D、有泉侧出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火尚足以明也D、秦孝公据殽函之固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B、履至尊而制六合C、谨庠序之教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则修文德以来之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外连衡而斗诸侯D、以弱天下之民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素善留侯张良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D、序八州而朝同列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今入关,财物无所取B、前辟四窗C、沛公欲王关中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范增数目项王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1、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项伯杀人,臣活之C、顺流而东也D、使不上漏2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B、垣墙周庭C、必为之辞D、填然鼓之23、下列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而其见愈奇C、西望下口D、而耻学于师24、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了的一项是()A、而卒莫消长也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C、白露横江D、内外多置小门2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过秦论26、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群聚而笑之。

B、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C、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7、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

B、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8、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道芷阳间行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C、君子不齿。

D、而此独以钟名。

29、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B、登高而招C、蜂房水涡D、日削月割。

30、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B、择善而从之。

C、多可喜,亦多可悲。

D、隧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31、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B、思知止以安人。

C、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

D、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32、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惧谗邪B、何必劳神苦思C、人君当神器之重D、不念居安思危33、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苌弘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34、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尊贤而重士B、六王毕,四海一。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3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惊姜氏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C、以侮辱先人D、《齐谐》者,志怪者也36、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于是从散约败B、而后乃今将图南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7、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内立法度。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8、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B、秦地可尽王也C、猥以微贱D、会盟而谋弱秦39、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歌台暖响,春光融融B、沛公奉卮酒为寿C、谨拜表以闻D、无以终余年40、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一、基础知识1、作者,字,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

赠太师、温国公、谥。

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著有《》等。

2、资治通鉴二、课文字词句梳理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qiu1)知其及祸﹔及戌(xū),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