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规范(优选参考)
血管活性药使用规范
血管活性药使用规范一、概述:定义: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调控血压,影响心脏前负荷、后负荷,主要应用于高血压急症、休克、心力衰竭等。
血管活性药是临床、特别是危重病人常用的药物之一,用药剂量必须要精准正确,一般需要微量推注泵进行给药,所用注射器一般是50ml。
药物总量(mg)=kg体重X3,将kgX3的药物总量(mg)稀释为50ml,则ug∕kg. min=ml∕h.二、分类:1、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等。
2、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等。
三、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用法1.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药):是心搏骤停的首选药物。
除过敏性休克外,一般肾上腺素不作为休克或治疗低心排综合症的首选药物,仅在应用了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而升血压效果仍不好的顽固性严重低血压下才考虑使用。
低剂量可用于支气管痉挛。
用法配制:根据病人的需要量,体重(kg)×0.3,则每小时输Iml时肾上腺素的用量为O. lug∕kg. min一般先从O. 01ug∕kg. min开始输注,可逐渐增加至0. 2-0. 5ug∕kg. min□体重(kg)oXO. 03等于肾上腺素总量(mg),则每小时输注ImI肾上腺素用量:0. 01ug∕kg. minɑ2.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药):增加心室做功,收缩肾脏,肠系膜等内脏及外周血管系统。
用法配制同肾上腺素,用法:0.01-0. 2ug∕kg. min,用于改善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3.多巴胺(儿茶酚胺类)临床上常用多巴胺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循环阻力的作用而用于升高血压,也用于心力衰竭低心排量综合症。
较大剂量(大于10ug∕kg. min)可致心动过速,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但较肾上腺素少见。
小剂量(小于5ug∕kg.min)对内脏血管的扩张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这种作用在休克治疗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分布性休克的治疗中,在应用血管收缩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同时,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可拮抗肾脏血管的收缩作用。
护理制度规范-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指引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指引 ********医院 编号:NS -WI -3039版号:C.0页码:1/1 护理系统通用作业指导书 1. 定义血管活性药物是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功能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而达到抗休克目的的药物。
临床使用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影响大, 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
包括下列种类:血管收缩药: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间羟胺(阿拉明)、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酸甘油、异舒吉等使用指引医生应在医嘱上注明起始剂量及根据血压(心率)调节速度。
护士使用时逐渐调节用药速度,控制血压在 110~130 / 70~80mm H g (±10mm H g )、心率 60~80 次/分(±10 次/分)范围内,特殊要求者在医嘱中另行注明。
用药前评估患者血管情况,应尽量避免从下肢注射。
心血管特殊药物必须使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通道注入。
有条件时使用单独静脉通道。
药物使用时必须以微量注射泵或输液泵调节流速。
特殊情况未用泵控制者需做好特殊用药标识。
开始使用药物时应在心电和血压监测下进行。
使用前先测量血压、心率,并记录。
药物开始使用后根据医嘱或病情定时测量血压、心率,在每次调整剂量后5~30 分钟测量血压、心率,调节速度或剂量应在护理记录中记录。
抗心律失常药物开始使用时应同时通知医师,密切观察心律变化,根据医嘱调节流速或中止使用。
使用特殊药物期间应落实患者相关告知指导工作,如药物作用、不可自行调节速度、避免下床活动等注意事项。
做好防外渗、防脱管工作,每次测量血压、心率时应同时检查注射部位皮肤和管道通畅情况,发现有外渗、静脉炎、堵塞、脱管等应及时处理。
1.1. 1.2. 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观察注射泵的运行情况,发现流速异常、断电运行、机器报警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更换。
血管活性药物的规范使用优选全文
汇报人:张老师
A
血管活性药物的概述
B
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
C
血管活性药物的用法与配制
DHale Waihona Puke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目 录
A
血管活性药物的概述
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定义
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平滑肌 张力和改善或增加肾脏和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流 灌注,影响心脏前负荷、后负荷,纠正组织缺氧 ,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药物。
6、使用多巴胺时注意保护穿刺部位的血管,配置好的多巴酚 丁胺使用时限24 小时。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硝酸甘油注意事项:
①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严格控制药物滴速。 ②由于硝酸甘油静滴时间长,且对皮肤刺激性大,易引起静脉 炎,穿刺时应注意,最好选择粗、直、易固定的前臂及手臂静 脉。 ③小剂量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尤其在直立位时,所以应取平 卧位用药。应慎重用于血容量不足或收缩压低的患者,发生低 血 压时可合并心动过缓,加重心绞痛。 ④易出现药物耐受性。 ⑤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应停药。 ⑥剂量过大可引起剧烈头痛。 ⑦静脉使用本品时须现用现配,分次少量并采用避光措施。
(6ml/H= 100μ g/min) 静脉点滴: 5% GS 250 ml +NG 50mg ivdrip
( 30m/h= 100μ g/min)
血管活性药物的用法与配制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用法与配置
硝普钠(50mg)
(1)用法: 0.5μ g/kg.min起始,一般剂量为3μ g/kg.min, 极量为10μ gkg.min, 每6小时换药,避光使用,注意肾损
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规范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六:观察记录 1.药物使用 1-2 小时内每 10-15 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达到目标血压脉搏稳定后
2、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阿拉明等。
三、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
1、硝酸甘油
(1)作用机制:a:松弛平滑肌,特别是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最明显,降低回心
血量和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b: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减轻缺血损伤。
用。
b:可出现快速耐受性,用药前要注意观察血压,根据血压调 速和用量。
c: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
d:不能与洋地黄及碱性溶液并用。
使用规范:
一:核对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落实交接班制度。 2.核对医嘱、给药途径、药物剂量,注明血压、心率等控制范围。 二: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史及不良反应史等,重点测量目前血
压与肺动脉压下降,心博出量增加。
(2)用
途:a: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及治疗其所致的高血压发作,包括手
术切除时出现的高血压,也可根据血压对本品的反应用于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协助诊断嗜铬细胞瘤。 b:治疗左心室衰竭。 c:治疗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外溢,用于防止皮肤坏死。 (3)不良反应:a:较常见的有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鼻塞、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指引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指引一、认真落实“医嘱执行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二、使用全过程必须有“防外渗”和“高危”标识。
三、做好巡视,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正确处理药物外渗。
四、根据每一种药物的特性观察病人用药后效果与反应,按医嘱减量和停用,做好记录和汇报。
五、保证用药安全。
接班后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安排时间计算、核实正在使用的药物剂量是否准确。
六、现配现用,瓶签必须有执行者签名、日期、时间。
七、新开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1、核实医嘱——请求发药——打印瓶签——配制药液。
2、根据剂量、浓度、体重准确计算输入速度(ml/h)。
3调整恒速泵正确输入药液。
4根据浓度、速度、体重复核并确认剂量是否准确。
5电脑签名。
八、持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1责任班护士(或当班护士)获知药物需要持续使用时,即计算当时至第二天9点内所需药量,提醒医师录入临时医嘱、以各药物。
2主班(或当班护士)核实医嘱——请求发药——打印瓶签。
(瓶签按规定放置好,跟进药物是否依时送回)3需要接加药物时,再次核对瓶签与医嘱相符——准确配制药液。
4按原速度调整恒速泵正确输入药液。
5根据浓度、速度、体重确认剂量是否准确——签名化疗工作指引一、化疗病人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指引1.处理化疗病人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时,护士必须戴有隔离作用的口罩、帽子、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2.化疗病人的尿液、粪便、呕吐物、分泌物及其他体液均应按污物处理。
化疗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马桶用后反复用水冲洗。
3.化疗病人用后的被服更换后用单独污衣袋装好后标志为化疗病人用后被服,由专人负责收集后送往洗衣房出洗。
4.清理时需戴手套、穿隔离衣,完毕后用肥皂彻底洗手。
二、化疗药物静脉给药的指引1.静脉给药时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并戴手套。
2.静脉滴注药液时,最好采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注射溶液以塑料袋包装为宜,以便防止操作时药液溢出,危害工作人员和污染空气,并且利于液体输入后污染物品处理。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规范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规范概述:一、定义: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调控血压,影响心脏前负荷、后负荷,主要应用于高血压急症、休克、心力衰竭等;二、分类:1、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等;2、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等;三、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1、硝酸甘油1作用机制:a:松弛平滑肌,特别是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最明显,降低回心血量和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b: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保护缺血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损伤;2用途:a:防治心绞痛、心力衰竭;b:静脉用药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C:用于高血压危象及难治性高血压病;3不良反应:a:搏动性头痛、头晕、体位性低血压、面部皮肤发红;b: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宜间歇给药;C:使用时注意观察患者血压情况;2、硝普钠1作用机制:选择性的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能强烈扩张动静脉,并降低心室前后负荷; 2用途:a:抗高血压危象首选药;b:顽固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左心衰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c:急性肺水肿;3不良反应:a:使用应密切观察血压、心律等情况,硝普钠在体内半衰期仅数分钟,一停用药物,药物代谢很快,作用迅速消失;b:长期使用需监测血亚硝基铁氰化物;c:停药时需逐渐减量;d:配好的溶液需要避光,若溶液变则不能使用;e:肾功能不全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慎用,代偿性高血压、动脉狭窄和孕妇禁用;3、酚妥拉明1作用机制:a:本品为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能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b:拮抗儿茶酚胺效应,用于诊治嗜铬细胞瘤,但对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甚小;c: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与肺动脉压下降,心博出量增加;2用途:a: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及治疗其所致的高血压发作,包括手术切除时出现的高血压,也可根据血压对本品的反应用于协助诊断嗜铬细胞瘤;b:治疗左心室衰竭;c:治疗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外溢,用于防止皮肤坏死;3不良反应:a:较常见的有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鼻塞、恶心、呕吐等,晕厥和乏力较少见,突然胸痛心肌梗死、神志模糊、头痛、共济失调、言语含糊等极少见;b:严重动脉硬化及肾功能不全者,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胃炎及胃溃疡、对本品过敏者禁用;4、去甲肾上腺素1作用机制:a:强烈的α-受体兴奋作用,除冠脉外,几乎所有的小动脉和小静脉都表现出强烈的收缩作用;b:兴奋β1-受体: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2用途:a:抗休克:感染性休克;b:上消化道出血:适当稀释后口服,局部止血;3不良反应:a:药物外渗可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一旦外渗应立即用酚妥拉明5-10mg 加%NS10-15ml局部封闭;b:急性肾功能衰竭使用时保持尿量>30ml/h;c: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患者禁用;d:因该药可导致心肌坏死出血,收缩肾血管损伤肾功能,一般不用于心肺复苏;5、肾上腺素1作用机制:a:兴奋β1-受体: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b:兴奋β2-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 c:兴奋α-受体,可使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肾脏血流减少; 2用途:a:心脏停博b: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c:解除支气管哮喘;d:与局麻药配伍和局部止血;3不良反应:a:心悸、烦躁、头痛、血压升高;b: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c: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d:对于有自主心律和可触及脉搏的病人禁忌静脉给药;6、异丙肾上腺素1作用机制:a:选择性兴奋β1-受体:加快心率及传导速度;对窦房结有显着兴奋作用;b:β2-受体兴奋剂: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2用途:a:房室传导阻滞;b:心脏停博:多用于自身节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弱而致的心脏停博;c:支气管哮喘:舌下或喷雾给药;3不良反应:a:头晕、心悸;b: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c:心律失常;d: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7、多巴胺1作用机制:a:兴奋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大剂/量使心率增快;b: 兴奋α-受体:多巴胺受体对收缩力和脉压差影响大,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c:兴奋多巴胺受体: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大剂量时可使肾血管明显收缩;2用途:a:抗休克,对于伴有心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不足的休克患者疗效较好;b:与利尿剂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c: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3不良反应:a:恶心、呕吐;b:大剂量或静滴过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c:与碳酸氢钠配伍禁忌;需避光保存d:外渗可致局部组织坏死;e:快速型心率失常嗜铬细胞瘤禁用;f:使用前首先使用补足血容量和纠酸;8、多巴酚丁胺1作用机制:a:对β1-受体有相对的选择性:明显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降低左室充盈压;b: 扩张冠张动脉;c:对α、β2及多巴胺受体作用微弱;2用途:a:能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b:尤其适用于心肌梗塞后的心力衰竭,以及心脏手术后心排血量低的休克病人;3不良反应:a: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妊娠时禁用;b:使用该药出现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c:禁与碱性溶液配伍;9、阿拉明间羟胺1作用机制: a:直接兴奋α受体:强烈收缩外周血管,升压作用强而持久;b: 兴奋β1-受体:作用较弱,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休克病人心排出量增加;2用途:抗休克,与多巴胺合用,特别适用于神经源性、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早期;3不良反应:a:恶心、呕吐、头痛、眩晕、震颤,少数患者会出现心悸或心动过速,偶尔可引起失眠;b:可出现快速耐受性,用药前要注意观察血压,根据血压调速和用量;c: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用;d:不能与洋地黄及碱性溶液并用;使用规范:一:核对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落实交接班制度;2.核对医嘱、给药途径、药物剂量,注明血压、心率等控制范围;二:评估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史及不良反应史等,重点测量目前血压、脉搏情况;2.患者心理状态和合作能力,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3.用药目的及药物的性质;4.检查微量泵、注射泵其性能;三:解释1.用药目的、药物性质、作用及副作用,给药途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表现;2.使用药物的特殊性,嘱患者家属切勿擅自调节滴速3.使用微量泵、输液泵注射,告知目的、作用、注意事项,有报警信号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四: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2.药物: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质量,配药后两人核对无误,瓶签上均签名;3.尽量使用中心静脉给药,否则必须使用留置针给药;备齐所有输液用物选择合适的针头;五:实施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患者适当的部位进行穿刺,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并确定输液通道是否通畅;2.使用微泵、输液泵,应先根据医嘱设置注射速度,两人核对无误连接药液,按压启动键开始注射;3.根据医嘱、病情严格调节合适速度,4.交待相关注意事项;严禁随意调速,停输液泵,避免下床活动,对不合作者可签字;并在床尾悬挂“重点药物”及“输液帮浦”等标识;5.记录执行时间、速度,并签名;6.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应该逐渐减量,不可骤然停用,缩血管药物及扩血管药应用不同静脉通路;7.需避光使用的药物应严格按要求避光使用,如硝普钠等,并注意药物的现配现用及有效期;8.在输液穿刺处前端可局部使用康惠而透明贴,以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六:观察记录1.药物使用1-2小时内每10-15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达到目标血压脉搏稳定后改为1-2小时测量;每次调整输液速度后15分钟必须测量血压脉搏;每次测量数据、调节速度必须在护理记录单;观察药物的使用效果与病情是否相符;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2.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每次测量血压脉搏时必须检查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有外渗、堵塞、静脉炎等及时处理,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3.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等;4.准确记录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输注速度及执行时间,病人病情,生命体征及用药效果,严格交班;。
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规范
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ICU xx休克分类:(1)血流动力学休克:其基本机制为循环血容量的丢失,如失血性休克。
(2)心源性休克:其基本机制为心脏泵功能衰竭,如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所致休克。
(3)分布异常性休克:其基本机制为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功能异常,血容量重新分布导致相对性循环血容量不足,体循环阻力可降低、正常或增高。
感染中毒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均属于此类。
(4)梗阻性休克:其基本机制为血流受到机械性阻,如肺血栓栓塞症所致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目前ICU 的难题,病死率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高。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
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应能迅速提高血压,改善心脑的血液灌注,或增加肾脏和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纠正组织缺氧,防止MODS的发生。
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目的:① 提高血压: 是感染性休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首要目标。
② 改善内脏器官灌注:内脏器官灌注减少是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也是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原因。
改善内脏器官灌注,纠正组织缺血,是休克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根本目标。
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符合:①迅速提高血压,改善心脏和脑血流灌注。
②改善肾脏和肠道等内脏器官血流灌注。
二、血管活性药物与肾脏功能1. 多巴胺:小剂量(0.5-2ug/kg/min) ,中剂量( 3-10 ug/kg/min ),大剂量( >10ug/kg/min ).小剂量多巴胺具有选择性扩张肾血管和增加尿量的作用,被称为肾脏剂量多巴胺。
多巴胺的肾脏保护作用是否确切,却很少被人注意。
目前认为,多巴胺对肾脏并无直接保护作用。
严重感染患者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具有利尿作用,仅一过性增加肌酐清除率,但对急性肾衰竭无预防作用。
通过对急性肾衰竭的研究显示,小剂量多巴胺既不能降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也不能降低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比例。
应重新评价肾脏剂量多巴胺的效应。
① 肾血管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小剂量多巴胺通过多巴胺受体扩张肾弓状动脉、叶间动脉、入出球小动脉。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规范护理课件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血管活性药物 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
困难等。
02
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管理
药物的储存与保管
储存环境
确保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通 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
有效期管理
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及时处理过期 药物,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使用。
力衰竭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ARB)是常用的降压药,能 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保护心
脏。
β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拮抗剂也 是常用的心血管药物,能够降低 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和缓
解心绞痛。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 中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等。
药物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疗效评估
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根 据评估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确保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 反应,如心悸、血压波动 等,并上报有关部门。
03
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主 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心
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血管活性 药物可分为收缩剂和舒张剂两 类。
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
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状态 ,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 用于治疗休克、心衰等危重疾
病。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
适应证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 的指导,合理选择血管
活性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安全输注 (2)优选全文
特殊光敏药物-硝普钠
硝普钠: 属于硝基类血管舒张剂,能促使NO释放于血液中,使NO激活鸟苷酸环化 酶,促进cGMP形成,从而产生强大的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临床上主要 用于需要快速降压的治疗。 药物溶液不稳定,易分解,在光照下加速分解。静滴时,输液器要用不透 光材料包裹以避光。 新配的硝普钠溶液为淡棕色,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若变为 蓝、绿或暗红色,提示已与其它物质起反应,溶液保存与应用都有特殊要求。
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及病人的安危,因而给药应以精准输 注为基础。
药物吸附
药物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上的物理或化学过程,输液耗材中, PVC最易与药物吸附。
吸附因素:管理是否为PVC材质;各类药物的吸附程度。 吸附危害:药物吸附是导致药物浓度改变的常见原因,必须增加药物剂量 才能保证用药的有效性。相同浓度下,输注速度越慢,吸附作用越大,速度 与吸附程度呈反比;相同输注速度下,浓度越高,吸附作用越大,浓度与吸 附程度呈正比;浓度越低,输注速度越快,吸附作用越小。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
评估: 应双人核对医嘱,确认药物的用量、用法、速度,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核实。 应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律、末梢循环、尿量等。 应评估血管通路、注射泵功能和蓄电池电量是否满足输注要求。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
推荐使用微量泵注射: 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人体内,定时、定量、根据病 情需要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使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运用 微量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 效的配合医生抢救。
3ml/h:40ug/min
40-180ug/min
1ml/h:0.1ug/kg.min 0.375-0.75ug/kg.min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指引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指引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指引1、医生应在该医嘱上注明血压控制范围或具体用量(如生理盐水16ml加硝酸甘油20mg微泵注入,依血压调速,血压控制在110—140/60—85mmhg或生理盐水16ml加硝酸甘油20mg微泵注入,0.6mg/小时),如未按上述要求注明的,过医嘱者需敦促医生将上述要求注明清楚。
2、使用前应先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
3、药物使用后每3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一次,共4次,如达到目标血压或脉搏、心率,则改为每2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8am —10pm)/每4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10pm—8am),如未达到目标压则按每1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8am—10pm)/每2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10pm—8am),每次调整剂量后30分钟需测量血压、脉搏1次,每次测量的数据、调节的速度或剂量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
4、使用特殊药物期间应落实相关告知工作,如药物作用、不可自行调节速度、避免下床活动等注意事项,对不合作病人可签字。
5、每次测量血压、脉搏的同时应检查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发现有外渗、堵塞、静脉炎等应及时处理。
备注:血管活性药(vasoactive drugs)是指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功能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而达到抗休克目的的药物。
包括血管收缩药和血管扩张药。
血管收缩药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和内脏血管,增加外围阻力,使血压回升,从而保证重要生命器官的微循环血流灌注。
适应症包括:①休克早期。
②高排低阻型休克。
③应用血管扩张药,并配合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强心等综合措施后,休克无好转甚至恶化者;或应用血管扩张药及扩容治疗后,症状有改善,但动脉压仍低者,可用少量血管收缩药。
常用于收缩血管的拟交感神经药有: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
血管扩张药包括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M-胆碱能受体阻滞药及其他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血管扩张药,能解除血管痉挛,使微循环灌注增加,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及功能衰竭状态。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规范及续泵流程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规范一、定义血管活性药物是通过调节血管的舒、缩状态,改变血管的功能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主要应用于高血压急症、休克、心力衰竭等。
二、分类血管舒张药: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等。
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三、使用规范(一)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并准确给药,将血压、心率控制在医疗要求范围内,同时关注内脏器官灌注情况。
(二)使用前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用药史、过敏史。
(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尤其是收缩血管药尽量从中心静脉滴注,未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且需长期使用者暂先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浅静脉,与管床医生沟通立即行置管术;家属拒绝签字置管者,告知药物外渗的可能性及危害性,并签字确认。
(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药物浓度、剂量准确,标签清楚明确,采用微量注射泵通过专用通路输入血管活性药,为避免输注浓度波动,原则上可使用极化液通过输液泵以10ml/h匀速推送血管活性药,不与中心静脉压测量及其它静脉补液在同一条通路。
(五)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需在不同管路输入。
(六)每30-6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心率并记录,根据血压、脉搏、心率等参数的变化,遵医嘱随时调节血管活性药物的输注速度;初用药或调整药物速度、剂量后,5分钟内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的改变以及仪器运转是否正常。
(七)血管活性药续泵时执行《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活性药续泵流程》。
(八)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加强输注部位的观察,发现有外渗、堵塞、静脉炎等要及时处理;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启动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九)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应该根据医嘱逐渐减量,不可骤然停用。
(十)密闭、避光保存,使用时应注意避光,现配现用,硝普钠每泵使用时限6小时。
(十一)准确记录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输注速度、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及用药效果;药物使用的开始时间、速率的调节、停用等均须准确记录,严格床头交接班。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ppt文档
2、每4--6个小时更换一次。( 标注清楚配药时间)
3、持续使用不超过72小时。
药物名 作用机制 称
用途
不良反应
①松弛平滑肌。 ①防治心绞痛、 ①低血压。
硝
② 松 弛 血 管 平 滑 心力衰竭。
②搏动性头痛、头晕、
酸
肌 , 减 轻 心 室 前 ②高血压 。
体位性低血压,面部
药物 名称
多 巴 胺
作用机制 用途
不良反应
慎用禁忌
① 兴 奋 β1- 受 ①抗休克。
体。
②与利尿剂
② 兴 奋 α- 受 合用治疗急
体。
性肾衰。
③ 兴 奋 多 巴 ③急性心功
胺受体。 能不全。
①恶心、呕吐。 ①快速型心律 ②心律失常、 失常、嗜铬细 心动过速。 胞瘤禁用。 ③外渗局部坏 死。 ④对于有自主 心律和可触及 脉搏的病人禁 忌静脉给药。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心脏β1-受体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心肌 耗氧量↑。
β2-受体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骨骼肌血管舒张, 周围血管阻力↓舒张压↓。
α-受体
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
多巴胺受体 肾小动脉血流↑ 尿量↑
血管活性药物的分类
➢ 传统意义上血管活性药物依其对血管的作用不同分为: ➢ 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
生理盐水50ml+硝酸甘油5mg
药物名称
硝酸甘油
硝普钠
多巴胺 多巴酚丁
胺
常用药物剂量的调节
起始剂量
每次调整剂 量
最大剂量
5-10ug/min
5-10ug/min 120ug/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规范概述:一、定义: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调控血压,影响心脏前负荷、后负荷,主要应用于高血压急症、休克、心力衰竭等。
二、分类:1、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等。
2、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等。
三、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1、硝酸甘油(1)作用机制:a:松弛平滑肌,特别是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最明显,降低回心血量和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b: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保护缺血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损伤。
(2)用途:a:防治心绞痛、心力衰竭。
b:静脉用药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
C:用于高血压危象及难治性高血压病。
(3)不良反应:a:搏动性头痛、头晕、体位性低血压、面部皮肤发红。
b: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
宜间歇给药。
C:使用时注意观察患者血压情况。
2、硝普钠(1)作用机制:选择性的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能强烈扩张动静脉,并降低心室前后负荷。
(2)用途:a:抗高血压危象首选药。
b:顽固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左心衰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c:急性肺水肿。
(3)不良反应:a:使用应密切观察血压、心律等情况,硝普钠在体内半衰期仅数分钟,一停用药物,药物代谢很快,作用迅速消失。
b:长期使用需监测血亚硝基铁氰化物。
c:停药时需逐渐减量。
d:配好的溶液需要避光,若溶液变则不能使用。
e:肾功能不全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慎用,代偿性高血压、动脉狭窄和孕妇禁用。
3、酚妥拉明(1)作用机制:a:本品为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能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b:拮抗儿茶酚胺效应,用于诊治嗜铬细胞瘤,但对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甚小。
c: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与肺动脉压下降,心博出量增加。
(2)用途:a: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及治疗其所致的高血压发作,包括手术切除时出现的高血压,也可根据血压对本品的反应用于协助诊断嗜铬细胞瘤。
b:治疗左心室衰竭。
c:治疗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外溢,用于防止皮肤坏死。
(3)不良反应:a:较常见的有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鼻塞、恶心、呕吐等,晕厥和乏力较少见,突然胸痛(心肌梗死)、神志模糊、头痛、共济失调、言语含糊等极少见。
b:严重动脉硬化及肾功能不全者,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胃炎及胃溃疡、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去甲肾上腺素(1)作用机制:a:强烈的α-受体兴奋作用,除冠脉外,几乎所有的小动脉和小静脉都表现出强烈的收缩作用。
b:兴奋β1-受体: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2)用途:a:抗休克:感染性休克。
b:上消化道出血:适当稀释后口服,局部止血。
(3)不良反应:a:药物外渗可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一旦外渗应立即用酚妥拉明5-10mg加0.9%NS10-15ml局部封闭。
b:急性肾功能衰竭使用时保持尿量>30ml/h。
c: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患者禁用。
d:因该药可导致心肌坏死出血,收缩肾血管损伤肾功能,一般不用于心肺复苏。
5、肾上腺素(1)作用机制:a:兴奋β1-受体: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b:兴奋β2-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
c:兴奋α-受体,可使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肾脏血流减少。
(2)用途:a:心脏停博b: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c:解除支气管哮喘。
d:与局麻药配伍和局部止血。
(3)不良反应:a:心悸、烦躁、头痛、血压升高。
b: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
c: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d:对于有自主心律和可触及脉搏的病人禁忌静脉给药。
6、异丙肾上腺素(1)作用机制:a:选择性兴奋β1-受体:加快心率及传导速度;对窦房结有显著兴奋作用。
b:β2-受体兴奋剂: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
(2)用途:a:房室传导阻滞。
b:心脏停博:多用于自身节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弱而致的心脏停博。
c:支气管哮喘:舌下或喷雾给药。
(3)不良反应:a:头晕、心悸。
b: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
c:心律失常。
d: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7、多巴胺(1)作用机制:a:兴奋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大剂/量使心率增快。
b: 兴奋α-受体:多巴胺受体对收缩力和脉压差影响大,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c:兴奋多巴胺受体: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大剂量时可使肾血管明显收缩。
(2)用途:a:抗休克,对于伴有心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不足的休克患者疗效较好。
b:与利尿剂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c: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
(3)不良反应:a:恶心、呕吐。
b:大剂量或静滴过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c:与碳酸氢钠配伍禁忌。
需避光保存d:外渗可致局部组织坏死。
e:快速型心率失常嗜铬细胞瘤禁用。
f:使用前首先使用补足血容量和纠酸。
8、多巴酚丁胺(1)作用机制:a:对β1-受体有相对的选择性:明显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降低左室充盈压。
b: 扩张冠张动脉。
c:对α、β2及多巴胺受体作用微弱。
(2)用途:a:能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
b:尤其适用于心肌梗塞后的心力衰竭,以及心脏手术后心排血量低的休克病人。
(3)不良反应:a: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妊娠时禁用。
b:使用该药出现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
c:禁与碱性溶液配伍。
9、阿拉明(间羟胺)(1)作用机制:a:直接兴奋α受体:强烈收缩外周血管,升压作用强而持久。
b: 兴奋β1-受体:作用较弱,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休克病人心排出量增加。
(2)用途:抗休克,与多巴胺合用,特别适用于神经源性、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早期。
(3)不良反应:a:恶心、呕吐、头痛、眩晕、震颤,少数患者会出现心悸或心动过速,偶尔可引起失眠。
b:可出现快速耐受性,用药前要注意观察血压,根据血压调速和用量。
c: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用。
d:不能与洋地黄及碱性溶液并用。
使用规范:一:核对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落实交接班制度。
2.核对医嘱、给药途径、药物剂量,注明血压、心率等控制范围。
二:评估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史及不良反应史等,重点测量目前血压、脉搏情况。
2.患者心理状态和合作能力,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3.用药目的及药物的性质。
4.检查微量泵、注射泵其性能。
三:解释1.用药目的、药物性质、作用及副作用,给药途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表现。
2.使用药物的特殊性,嘱患者(家属)切勿擅自调节滴速3.使用微量泵、输液泵注射,告知目的、作用、注意事项,有报警信号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四: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2.药物: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质量,配药后两人核对无误,瓶签上均签名。
3.尽量使用中心静脉给药,否则必须使用留置针给药。
备齐所有输液用物(选择合适的针头)。
五:实施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患者适当的部位进行穿刺,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并确定输液通道是否通畅。
2.使用微泵、输液泵,应先根据医嘱设置注射速度,两人核对无误连接药液,按压启动键开始注射。
3.根据医嘱、病情严格调节合适速度,4.交待相关注意事项。
严禁随意调速,停输液泵,避免下床活动,对不合作者可签字。
并在床尾悬挂“重点药物”及“输液帮浦”等标识。
5.记录执行时间、速度,并签名。
6.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应该逐渐减量,不可骤然停用,缩血管药物及扩血管药应用不同静脉通路。
7.需避光使用的药物应严格按要求避光使用,如硝普钠等,并注意药物的现配现用及有效期。
8.在输液穿刺处前端可局部使用康惠而透明贴,以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六:观察记录1.药物使用1-2小时内每10-15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达到目标血压脉搏稳定后改为1-2小时测量。
每次调整输液速度后15分钟必须测量血压脉搏。
每次测量数据、调节速度必须在护理记录单。
观察药物的使用效果与病情是否相符。
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每次测量血压脉搏时必须检查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有外渗、堵塞、静脉炎等及时处理,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3.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等。
4.准确记录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输注速度及执行时间,病人病情,生命体征及用药效果,严格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