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狱中书简》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狱中书简》课件(共34张PPT)
品读探究第三段
1、找出文章中与整篇文章感情基 调不一致的语句。
①凄凉地坐在窗口,天气闷热,我是 头昏沉沉的像压着一块什么重物。 ②白云下面,在令人眩目的高空中。
2、⑴ “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 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
用拟人的手法表现的是人的感觉。 ⑵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没有 阴郁的感觉? 首先,文章的基调是愉悦和谐的。 其次,作者虽身陷监狱,却能正视 失去自由的现实,其愉快情调更显得 其人格的高尚。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掌握重点生字词
一、复习检查。 提写生字词
品读探究第一段
1、作者身在监狱与外界隔绝,然而 她的心是关不住的,那么她看到和听 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看到的:黄醋栗树、女贞、枫树、小栗树、 白杨、叶影、阳光、树叶上的水滴 听到的:木管风琴的声音、树木的飒飒、 小鸟的合唱、杜鹃的啼叫声 生机勃勃,美丽可爱。
狱罗
·
()
节中 莎
选书
卢 森
简堡
1、了解作者及背景识记生字、 生词。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主旨,品味作 者感情。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逆 境中也要坚强乐观。
题目解说
“书简”即书信,本文是作者在 1916年7月至1918年10月在狱中写给 自己的好友宋儒莎的信札(zhá)之 一。
作者及时代背景
阅读感知(一)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高兴啊”,从这句话中 你感受受到了什么?
⑴对弱者的扶助
⑵珍爱生活、关爱生命
⑶对自由的渴望
阅读感知(二)
找出“杨絮飘飞”景象的句子,想想这场景表现了什么?
白杨树花那亮丽、自由的生命和 顽强 的生命力,让作者感到振奋进一步体 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狱中书简ppt课件精品课件
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 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 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 艺术效果。
举例: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 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 即为通感。
通过本文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 赞美和热爱,对自由的渴望之情, 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毫 无畏惧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你知道哪些关于英雄慷慨就义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了解作者及背景识记生字、 生词。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主旨,品味作 者感情。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逆 境中也要坚强乐观。
品读探究第一段
1、作者身在监狱与外界隔绝,然而 她的心是关不住的,那么她看到和听 到了什么?
看到的:黄醋栗树、女贞、枫树、小栗树、 白杨、叶影、阳光、树叶上的水滴
从文章中那些语句能看出来?
我不禁大声说:你听, 这只小鸟歌唱得多愉快, 那么你这小小的生命也必须 恢复过来才是。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么高兴啊!
品读探究第二段
1、找出文中写我忧郁的语句
我等着太阳,我觉得太阳在昨日似 乎一定会,一定会出来。但是它竟没有 出来,我变得忧郁起来了。
2、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能感觉到作者 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描写景物的吗?
作者是满怀希望的心情去描写景物 的。她能够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对生 命充满热爱,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人生充 满希望。这就是我们学这篇课文应该得 3到、的你启看发到!过白杨树花絮飘飞的情景吗? 请你试着描述一下。
语文:第5课《狱中书简》课件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狱中书简(节选)
罗莎.卢森堡
第二课时
合作交流(一)
默读课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感。文章的基调 往往跟文中较大量出现的词语有密切关系,请找出 课文中的这类词语。
提示: 这类词语为“愉悦”类词语,核心词为“愉快”“
合作交流(二)
指出文中表现出“生命的沉醉”的美好感觉和赞美 生命力的相关重要语句,文中出现的“生命”现象都是 花、鸟、虫、木,这些跟人有什么关系?
狱中书简(节选)
罗莎.卢森堡
英雄赞歌
演唱:彭丽媛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题目解说
“书简”即书信,本文是作者在1916年7月至 1918年10月在狱中写给李卜克内西的夫人宋儒
莎的信札(zhá)之一。
作者及时代背景
罗莎·卢森堡(1871-1919), 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是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著名领 袖,出生于波兰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参加 波兰革命运动。1919年1月 德国柏林工人起义失 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卢森堡惨遭杀害。列宁称 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 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
举例: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 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狱中书简》
详细写了哪一天? 提示:
(1)时间→(作者)→ 做 → 什么 (2)概括从整体着发生的事情的感受如 何?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心理感受的 词语或句子,深情地读一读。 2.从“ ”中我
感受到卢森堡是一个
人。
的
不管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 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与我同在。 只有一个漠不关心的人的粗鲁的 耳朵才觉得鸟儿的歌唱永远是千篇一 律的。
——[德]罗莎·卢森堡
课外拓展
中国自古就是多灾多难的国家,也有民族 危亡的时刻,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 担起历史重任的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放牛 郎王二小、送鸡毛信的海娃,有用行动诠释中 国巾帼本色的江姐,岁月已逝,我们从他们身 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困难、自然、社会、人 生等)
红色精神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 因为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诸如“自强 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 取义”的牺牲精神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 取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我们要把红色精 神一代代传下去,不忘初心,感知岁月的沧桑、 生活的艰苦,用红色精神丰富自己的人生。
“红色经典”书目:
《红岩》 《红日》 《创业史》 《红旗谱》 《保卫延安》 《青春之歌》
《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
狱中书简(节选)
预习检测——积累词语
战栗( l ì ) 踱步( duó ) 飒飒( sà )
mò ) 鸫鸟(dōng ) 蓦然(
阴霾( mái ) ( )
zhuàn 鸣啭 (
)
pī l ì 霹雳( tí
yǎn ) 奄奄一息
zhòng
仲夏(
语文:第5课《狱中书简》课件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罗莎.卢森堡
英雄赞歌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演唱:彭丽媛
一声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 即为通感。
主题思想
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
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
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珍爱生
命、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对革命必胜的
坚定信念以及自豪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小 结
作者这样一个革命者虽然身陷囹圄,却 不悲观失望,以其细致的观察,清丽精致的 语言,细腻的情感,以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 怀和女性的爱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并寄托了 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些 无不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
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 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 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 艺术效果。 举例: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 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重点字词
信笺(jiān) 战栗( l ì ) 飒飒( sà) 鸫鸟(dōng ) 蓦然( mò ) 阴霾( mái) 奄奄一息( yǎn ) 踱步(duó) 鸣啭(zhuàn) 霹雳( pī l ì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 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八年级必修)一、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把握描述的顺序。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3.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步骤:课前预习方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信笺( )飒飒( )仲夏( )奄奄一息( )战栗( )鸫鸟( )哑然失笑( ) 踱来踱去( )绽裂( )晦暗( )阴霾( )均匀( )如痴如醉( ) 蓦然( )令人目眩( )万籁俱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语:隐约()茂盛()沉醉()嘹亮()神奇()散播()晦暗()烘托()3、解释下列词语:奄奄一息:哑然失笑:绽裂:目眩:万籁俱寂:阴霾:蓦然:如痴如醉:4、本文的文体是一封信,是(人物)写给(人物)的信。
猜一猜他们之间是关系。
5、阅读全文后,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参考答案:1、jiān;sā;zhòng;yǎn;lì;dōng;yǎ;duó;zhàn;xuàn;lài;huì;mái;yún;mò;chī2、隐约(模糊)茂盛(旺盛)沉醉(沉迷)嘹亮(响亮)神奇(奇妙)散播(播撒)晦暗(昏暗)烘托(衬托)3、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哑然失笑:形容笑声绽裂:裂开目眩:眼睛昏花万籁俱寂:形容各种自然界的声音都消失了。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蓦然:突然。
如痴如醉:形容情景迷人,使人陶醉。
4、本文的文体是一封信,是罗莎(人物)写给宋儒莎(人物)的信。
语文:第5课《狱中书简》课件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狱中书简(节选)
罗莎.卢森堡
第二课时
合作交流(一)
默读课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感。文章的基调 往往跟文中较大量出现的词语有密切关系,请找出 课文中的这类词语。
提示: 这类词语为“愉悦”类词语,核心词为“愉快”“
合作交流(二)
指出文中表现出“生命的沉醉”的美好感觉和赞美 生命力的相关重要语句,文中出现的“生命”现象都是 花、鸟、虫、木,这些跟人有什么关系? 这些生命现象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生活和自由的 美好感觉、激越情怀、热烈向往和热情赞美,尤其表 现了她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表现了一个女革命家 特有的激情、坚贞、优美、精致的情感品质。可以说, 文中的花、鸟、虫、木等自由自在的生命现象,正是 作者高尚情感的写照。
拓展链接
你知道哪些关于英雄慷慨就义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 夏明翰
哑然失笑:禁不住笑了起来。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阅读感知(一)
默读课文,概括内容,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边读边圈、点、勾、画) 注意文中的时间线索,如: 上午我…… 下午我…… 六点钟我……
阅读感知(二)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高兴啊”,从这句话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
生命的激情 对自由的渴望
题目解说
“书简”即书信,本文是作者在1916年7月至 1918年10月在狱中写给李卜克内西的夫人宋儒 莎的信札(zhá )之一。
作者及时代背景
罗莎· 卢森堡(1871-1919),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狱中书简》课件3
资源交流:
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政治活动家和 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
时代背景:一战期间她坚决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 右翼领袖的政策,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 争中,因而多次被捕。这一封信是她在狱中写给 李卜克内西夫人的。
一战刚刚结束,在战败国德国,极左派和极 右派之间冲突不断,双方都雇用了从一战战场归 来的士兵作为准军事部队。 1919年1月15日,与 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同被杀害。
资源共享:
生命是一枝铅笔,它告诉我们必须珍惜自己 的时光——须知铅笔越用越短。
生命如一首歌,越唱越响亮,让我们的人生 更精彩。
生命是一块橡皮,磨擦自己,更正错误。 假如生命是种子,不要怕被埋没,要勇敢起
来,生根发芽装点世界。
作业(任选其二个)
1、积累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续写拓展中的第3小题。 3、收集有关爱国革命英雄的事迹。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3)……(生质疑)
板书:
狱中书 简 ——罗莎·卢森堡
拯救孔雀蝶
看白杨树散播种子
暴风雨后,夜莺在歌唱
珍爱生 命、具 有革命 乐观主 义精神
拓展延伸:(任选其一)
1、请写出罗莎.卢森堡给你的感想。 2、展示你收集到有关作者的名言。 3、有人评价罗莎·卢森堡是用“美丽的生
命去诠释生命的美丽”。联系自己的体 验和对生命的认识,谈谈你对生命意义 的理解。
悟情感:
语文:第5课《狱中书简》课件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 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 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 艺术效果。 举例: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 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卢森堡惨遭杀害。列宁称
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 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
作者及时代背景
罗莎· 卢森堡坚决反对德国社会主义民主
党右翼领袖的政策,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战
争的斗争中,因而多次被捕入狱。《狱中书
简》这一封信是1916年7月
------1918年10月,她在狱中 写给朋友宋儒莎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 即为通感。
主题思想
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
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
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珍爱生
命、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对革命必胜的
坚定信念以及自豪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小 结
作者这样一个革命者虽然身陷囹圄,却 不悲观失望,以其细致的观察,清丽精致的 语言,细腻的情感,以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 怀和女性的爱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并寄托了 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些 无不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
拓展链接
你知道哪些关于英雄慷慨就义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 夏明翰
语文:第5课《狱中书简》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下)(1)
读内容:
生默读文概括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拯救孔雀蝶
看杨树花絮飘飞 暴风雨后夜莺在歌唱
品精神:
精读课文,画出三个画面经典语句。
(1)“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么高兴啊”从中你 感受到了什么? (2)杨絮飘飞的景象,此美景在革命者罗莎眼 中具有怎样的特殊含义? (3)夜莺是在什么环境下歌唱的?它歌唱得 怎样?夜莺的形象仅仅是一只鸟吗?
(2)作者身陷囹圄,为何却有闲情逸致来描写 那么多的植物和动物?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 她关注的生命是极平凡的,她以普通人的 敏感流露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生命因奋 斗而美丽,生命也因发现而美丽,只有美 丽的生命才能欣赏和领会生命的美丽 卢森堡的名言:
蓦然( mò ) 阴霾( mái ) 霹雳(pī l ì )
奄奄一息( yǎn ) 万籁俱寂( lài )
2.资源交流:
罗莎 · 卢森堡( 1871 - 1919 ),德国共产党创始人 和领导者之一,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 著名领袖,出生于波兰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 后参加波兰革命运动。1919年1月 德国柏林工人 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卢森堡惨遭杀害。 列宁称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 “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她是西 方的秋瑾,不仅有一股英侠之气,而且满腹才华, 文采斐然 。九次被监禁,但斗志永不消沉 ,她 用美丽的生命感悟着生命的美丽。
具有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充满爱与美 的伟大心灵
拯救孔雀蝶 看白杨树散播种子 暴风雨后,夜莺在歌唱
主 题 思 想
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作者
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 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狱中书简》课件北师
一个时代一首歌,历史的昨 天有一首歌: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好,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秋瑾
不管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 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与我 同在。
——[德]罗莎·卢森堡
文体知识
书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种,话题作文常采 用一般书信。一般书信,是在自己有什么事情想和另一地方的亲友、 同学、同志联系,或者想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告 诉对方,或者要了解对方的什么情况,或者有求于对方时,要用到的 一种文体。一般书信的收信人是各式各样的。它的应用范围也极其广 泛,如政治、学术、文学艺术、家务、时代风习、人情世故等各个方 面。所以书信可以议论,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抒情。它的针对 性强,就是要针对收信人而言。书信作为与特定对象交流思想、感情 的工具,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此外,书信还有固定的格式:称 呼、问候、正文、结尾语、具名、日期。一般书信的语言要简洁明快 ,尽量口语化,还要考虑到收信人的身份、经历、文化水平等方面的 特点等。
速读课文,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 给朋友写信的? 2.在信中16年7月------1918年10 月,她在狱中写给朋友宋儒 莎的信件。
2、 A、拯救孔雀蝶 B、白杨花絮飘飞的景象 C、回忆暴风雨中夜莺的歌唱
品读探究第一段
万籁俱寂: 指自然界中什么声音都词消语失了理。解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
哑然失笑:禁不住笑了起来。
不可思议:
形容对事物和言论无法想象、很难达到。
导语:一、导入新课 导言: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生在和平中,长在顺境里,无 生命之忧虑,无衣食之愁苦。家有长辈的呵护,校有恩师的 教诲。你们是家庭的宝贝,学校的稚苗,国家的花朵。你们 没有遇到过多少困难,没有面临过多大的危险。如果有一天 你遇到了危难境地,那该如何?我们自然可以说大话,但具 体如何做,如何看,中国古代的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 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汉 代的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人贵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 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南宋文天祥更是挥笔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匈牙利 一个进步作家裴多菲也用诗歌表达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 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你看许许多多革命者前仆 后继,为了坚定的革命信仰,为实践他们革命的诺言,甘愿 抛头颅,洒热血,义无返顾。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前人 所做所说中汲取力量。请认真阅读我们的课文《狱中书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八年级必修)一、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把握描述的顺序。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3.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步骤:课前预习方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信笺( )飒飒( )仲夏( )奄奄一息( )战栗( )鸫鸟( )哑然失笑( ) 踱来踱去( )绽裂( )晦暗( )阴霾( )均匀( )如痴如醉( ) 蓦然( )令人目眩( )万籁俱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语:隐约()茂盛()沉醉()嘹亮()神奇()散播()晦暗()烘托()3、解释下列词语:奄奄一息:哑然失笑:绽裂:目眩:万籁俱寂:阴霾:蓦然:如痴如醉:4、本文的文体是一封信,是(人物)写给(人物)的信。
猜一猜他们之间是关系。
5、阅读全文后,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参考答案:1、jiān;sā;zhòng;yǎn;lì;dōng;yǎ;du ó;zhàn;xuàn;lài;huì;mái;yún;mò;chī2、隐约(模糊)茂盛(旺盛)沉醉(沉迷)嘹亮(响亮)神奇(奇妙)散播(播撒)晦暗(昏暗)烘托(衬托)3、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哑然失笑:形容笑声绽裂:裂开目眩:眼睛昏花万籁俱寂:形容各种自然界的声音都消失了。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蓦然:突然。
如痴如醉:形容情景迷人,使人陶醉。
4、本文的文体是一封信,是罗莎(人物)写给宋儒莎(人物)的信。
北师大语文八下《狱中书简》ppt课件
作业(任选其二个) 作业:(任选其中两题)
• 1、积累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 2、有人评价罗莎· 卢森堡是用“美 丽的生命去诠释生命的美丽”。联 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谈 谈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 3、收集有关爱国革命英雄的事迹 。
罗莎.卢森堡
作者简介
罗莎· 卢森堡(1871-1919)德 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 著名领袖,出生于波兰犹太商人 家庭,中学毕业后参加波兰革命 运动。1919年1月 德国柏林工 人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密, 卢森堡惨遭杀害。列宁称她是 “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 物”、“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 垂不朽的领袖”。
2、勾画出杨絮飘飞的景象。想象
杨絮飘飞的场景。思考此美景表现 出了什么?
3、夜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歌 唱的?它歌唱得怎样?从它身上 我们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象征 意义?
主
旨
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
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 “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
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
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小结:作者身陷囹圄,写的不
是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也不是 对革命斗志豪情的抒发,甚至 没有对监狱艰苦生活的具体描 述。我们看到的是爱,是对大 自然,对动植物,对生活,对 共同战斗的朋友,对人类和世 界的爱。
Hale Waihona Puke 拓展延伸你知道哪些关于英雄慷慨就义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信笺( jiān ) 踱步( duó ) 鸫鸟(dōng) 蓦然( mò ) 霹雳 ( pī l ì ) 奄奄一息(yǎn)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八年级必修)一、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把握描述的顺序。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3.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步骤:课前预习方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信笺( )飒飒( )仲夏( )奄奄一息( )战栗( )鸫鸟( )哑然失笑( ) 踱来踱去( )绽裂( ) 晦暗( )阴霾( )均匀( )如痴如醉( ) 蓦然( )令人目眩( )万籁俱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语:隐约()茂盛()沉醉()嘹亮()神奇()散播()晦暗()烘托()3、解释下列词语:奄奄一息:哑然失笑:绽裂:目眩:万籁俱寂:阴霾:蓦然:如痴如醉:4、本文的文体是一封信,是(人物)写给(人物)的信。
猜一猜他们之间是关系。
5、阅读全文后,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参考答案:1、jiān;sā;zhòng;yǎn;lì;dōng;yǎ;duó;zhàn;xuàn;lài;huì;mái;yún;mò;chī2、隐约(模糊)茂盛(旺盛)沉醉(沉迷)嘹亮(响亮)神奇(奇妙)散播(播撒)晦暗(昏暗)烘托(衬托)3、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哑然失笑:形容笑声绽裂:裂开目眩:眼睛昏花万籁俱寂:形容各种自然界的声音都消失了。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蓦然:突然。
如痴如醉:形容情景迷人,使人陶醉。
4、本文的文体是一封信,是罗莎(人物)写给宋儒莎(人物)的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 选)
罗莎.卢森堡
10/31/2013
1、了解作者及背景识记生字、 生词。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主旨,品味作 者感情。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逆 境中也要坚强乐观。
10/31/2013
题目解说
“书简”即书信,本文是 作者在1916年7月至1918年10月 在狱中写给自己的好友宋儒莎 的信札(zhá)之一。
10/31/2013
作者及时代背景
罗莎· 卢森堡(1871-1919), 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者乊一。1919年1 月德国柏林工人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
密,卢森堡惨遭杀害。列宁称她是“世界
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社会
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
重点字词
信笺( jiān 飒飒( ) ) 战栗( lì ) 鸫鸟( )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 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10/31/2013
通过本文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 热爱,对自由的渴望之情,表现了作
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毫无畏惧的乐
观主义革命精神。
你们认为这封信特殊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狱中花园的环境描写:抓住描写的景物和作者的 热爱生命的情怀。(比喻、拟人)
一是在铅灰、艳紫的昏暗天色背景下,同为视觉形 象,对比鲜明。 二是在昏暗阴森的氛围中,夜莺毫无畏惧的啼唱, 给人特别亮丽耀眼的感觉。 三是用银光闪闪辉耀形容革命者面对黑暗显得格外 灿烂夺目。
10/31/2013
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 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 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 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 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 子;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预习第六课《绞刑架下的报告》
10/31/2013
阅读感知(三)
找出作者情绪最高涨的语段,先读后分析。
这里作者把夜莺强化到可以“压倒 雷声”“唱亮昏暗”的程度,显然这里 夜莺已经不是自然界平凡的小鸟,而是 作者对于革命必胜的信念,革命乐观主 义思想的写照。这也是情绪的高潮、思 想的高潮。
(3)“夜莺的歌声像灿烂的银光” 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形容?你能 仿造出这样的句子吗? 比喻和通感。特别是通感,将听觉转化 为视觉形象,给人鲜明豁亮的深刻印象。
作者是满怀希望的心情去描写景 物的。她能够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 对生命充满热爱,在任何情况下,都 对人生充满希望。这就是我们学这 篇课文应该得到的启发!
10/31/2013
品读探究第三段
1、找出文章中与整篇文章感情基 调不一致的语句。(忧伤的!)
凄凉地坐在窗口,天气闷热, 我是头昏沉沉的像压着一块什么重物。
速读课文,自主 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 给朋友写信的? 2.在信中作者向朋友诉 说了哪几件事?
10/31/2013
1、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答:《狱中书简》是作者被关在监狱里 的情况下,给朋友宋儒莎写的信件。
2、信中向朋友诉说了哪几件事情? (1)拯救孔雀蝶 (2)白杨花絮飘飞的景象 (3)回忆暴风雨中夜莺的歌唱
10/31/2013
阅读感知(一)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高兴啊”,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受到了什么?
对弱者的扶助 珍爱生活、关爱生命 对自由的渴望
阅读感知(二)
找出“杨絮飘飞”景象的句子,想想这 场景表现了什么?
白杨树花那亮丽、自由的生命和 顽强的生命力,让作者感到振奋 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 爱”。
我不禁大声说:你听, 这只小鸟歌唱得多愉快, 那么你这小小的生命也必须 恢复过来才是。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么高兴啊!
10/31/2013
品读探究第二段
1、找出文中写我忧郁的语句
我等着太阳,我觉得太阳在昨 日似乎一定会,一定会出来。但是 它竟没有出来,我变得忧郁起来了。
10/31/2013
2、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能感觉到作者 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描写景物的吗?
拯救大孔雀蝶:体现出女革命者对生命的珍爱和 细心的呵护。 白杨树花絮飘飞:抓住奇妙和神奇的特征来 描写,赞叹白杨生命力的顽强、旺盛,“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
10/31/2013
感受,突出了女革命者细腻的情感和热爱大自然、
雷雨前后的景象:
描写景物(事物)----燕子、灰云、雨点、
闪电、雷声、夜莺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 夜莺和环境的象征意义----革命者面对恶劣
sà yǎn dōng duó
)
仲夏( zhòng ) 奄奄一息( )
嘹亮( liáo 踱步( ) )
万籁俱寂( lài 霹雳( ) 阴霾( mái 鸣啭( ) )
pī lì
zhuàn
词 语 理 解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等微 尘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战栗:颤抖。 万籁俱寂:形பைடு நூலகம்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快要死 的样子。 哑然失笑:说不出话来,只能禁不住笑 了。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的环境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仍具有坚定的
信念
10/31/2013
你知道哪些关于英雄慷慨就义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10/31/2013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做完基训上 相关习题。
10/31/2013
品读探究第一段
1、作者身在监狱与外界隔绝,然而 她的心是关不住的,那么她看到和听 到了什么?
看到的:黄醋栗树、女贞、枫树、小栗树、 白杨、叶影、阳光、树叶上的水滴
听到的:木管风琴的声音、树木的飒飒、 小鸟的合唱、杜鹃的啼叫声
10/31/2013
2、作者身处逆境却对生活充满信 心,从文章中那些语句能看出来?
10/31/2013
2、“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 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 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没有阴郁 的感觉? 用拟人的手法表现的是人的感觉。 首先,文章的基调是愉悦和谐的。
其次,作者虽身陷监狱,却能正视失去 自由的现实,其愉快情调更显得其人格 的高尚,更是因为作者相信革命一定会 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