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毒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又称为载体扩散(carrier diffusion) :

系指化学毒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侧经 生物膜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
易化扩散特点:
• • • • ①、顺浓度梯度转运; ②、不需消耗能量; ③、需利用载体; ④、生物膜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与选择性。
• 包括下列类型: • 1)、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和胞饮 作用(pinocytosis): • 2)、胞吐 (exocytosis):
二、吸收、分布和排泄
• (一)吸收(absorption) • 1、吸收的概念 • 吸收是指化学毒物从接触部位,通 常是机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如皮肤、消 化道粘膜和肺泡)的生物膜转运至血液循 环的过程。
3.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
• ①、流经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 • ②、器官或组织对化学毒物的亲和力 ; • ③、化学毒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 • ④、化学毒物通过组织、细胞屏障的能 力。
4.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
• 概念:化学毒物经过分布以相对较高 的浓度集中地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 的现象称为蓄积。 • 蓄积的部位可能是化学毒物的主要毒 作用部位,称为靶器官。化学毒物对于 蓄积部位并未显示出明显的毒作用,这 些组织器官称为贮存库。
经呼吸道吸收的特点:
• ①、直接经肺静脉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 环并在全身组织器官分布; • ②、由于肺泡壁极薄,气体和蒸汽的化 学毒物在肺内的吸收较为迅速和完全经 肺吸收的速度相当快,仅次于静脉注射。
影响化学毒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 素:
• • • • ①、空气中外来化合物的浓度; ②、血/气分配系数; ③、血中的溶解度; ④、肺通气量和血流量。
2)、滤过(filtration) 又称水溶扩 散(aqueous diffusion) :
• 滤过是化学毒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溶 性孔道的过程。借助于流体静压和渗透 压使水通过膜上的微孔,化学毒物随之 被动转运。
• 经滤过进行被动转运的化合物多为分子 量小、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如水、乙醇、 尿素、乳酸等水溶性小分子和O2、CO2 等气体分子。
体内常见作为贮存库的组织:
• • • • ①、脂肪组织; ②、骨骼组织; ③、肝脏和肾脏; ④、血浆蛋白质。
5.特殊屏障:
• 机体内有一些生物膜屏障,可阻止或 减少化学毒物进入某种组织器官,具有 重要的毒理学意义。但是这些屏障都不 能有效地阻止亲脂性物质的转运。 • ①、血脑屏障; • ②、胎盘屏障; • ③、其它如:血-眼屏障、血-睾屏障。
2、吸收途径:
• • • • 1).经胃肠道吸收: 2).经呼吸道吸收: 3).经皮肤吸收: 4).经其他途径吸收:
1).经胃肠道吸收
• 胃肠道是化学毒物的主要吸收途径。许 多化学毒物可随同食物或饮水进入胃肠道 吸收。 • 一般化学毒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主要是通 过简单扩散,仅有少数物质的吸收是通过 吸收营养素和内源性化合物的专用主动转 运系统。 • 化学毒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可在胃肠道任 何部位进行,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3).经皮肤吸收:
• 某些化合物如有机磷农药、苯胺、 硝基苯、有机溶剂(四氯化碳、苯)等 可通过完整无损的皮肤吸收。 • 经皮肤吸收的主要机制是简单扩散。
影响化学毒物在皮肤吸收的因 素:
• ①、外来化合物分子量的大小、脂溶性 (脂/水分配系数); • ②、皮肤角质层厚度、皮肤接触面积、 接触部位; • ③、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 ④、化合物的浓度、粘稠度
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学毒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 素:
• • • • • • ①、胃肠道腔内pH; ②、化学毒物的pKa; ③、化学毒物的脂溶性; ④、胃肠道充盈程度; ⑤、胃肠道蠕动情况; ⑥、某些特殊生理状况。
2).经呼吸道吸收
• 空气中的气体、挥发性液体的蒸汽和细 小的气溶胶(粉尘、烟、雾在空气中混 合物)状态的化学毒物都可经呼吸道吸 收,肺是呼吸道中的主要吸收器官。
4)、 其他途径吸收:
• 在毒理学动物实验中有时采用腹腔、 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进行染毒。
(二)分布(Distribution)
• 1.分布的概念 • 分布是指化学毒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 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 各组织的过程。
2.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
• 外源性化合物在体内并非均匀分布 于全身组织细胞,而是一种不均匀分布。 • 化学毒物经过初始分布后,随时间延 长可进行在分布。
③、经肺随呼出气排泄:
• ★在体温下优先以气态存在的物质,主 要经肺排泄。如C0、醇类等可通过简单 扩散经肺排出。 • ★化学毒物经肺排泄的速率与其吸收速 率成反比。 • ★血/气分配系数低的物质排泄快,血 /气分配系数高的物质排泄慢。
④其他排泄途径:
• 随各种分泌物,如汗液、唾液、乳 汁、毛发等排出。 • 乳汁虽不是排泄毒物的主要途径,但 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有些化学毒物 可经乳汁由母体转运给婴儿,也可由牛 乳转移至人
贮存库意义:
• ①、机体对急性中毒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减少 化学毒物到达靶器官的数量从而减弱其毒性作 用。 • ②、由于贮存库中的化学毒物与其在血液中的 游离态部分处于动态平衡,随着血液中游离化 学毒物的消除,贮存库中的相同物质会逐渐释 放到血液循环中来。这样,贮存库就成为了体 内不断释放化学毒物的来源,并可能引起毒性 反应。
第三章
毒物的生物转运
一、生物转运
• 概念: • 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 泄过程,统称为生物转运 (Biotransformation)。
生物转运的机理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生 物 转 运
被动转运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滤过(filtration)
②、经肝脏随同胆汁排泄:
• 经胆汁排泄是一个主动转运过程,也 是血液循环中的化学毒物进入消化道的 主要机制。
• 外源性化学物从胆汁排入小肠后有两条 去路: • ★随粪便直接排出体外 • ★肠肝循环
随粪便排出化学毒物的来源:
• • • • ①、与未吸收的食物混合; ②、胆汁排出; ③、肠内排泄; ④、肠道内菌群的生物转化。
2、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 其特点是: • ①、可逆浓度梯度转运,故消耗能量; • ②、转运过程需要载体参加; • ③、载体有一定的容量; • ④、主动转运有一定的选择性; • ⑤、需要同一载体转运系统的两种结构 相似的化合物,可产生竞争抑制。
3、膜动转运(cytosis):
膜动转运(cytosis)
胞吞(endocytosis),胞饮(pinocytosis) 胞吐(exocytosis)
1、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 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又 称脂溶扩散(lipid diffusion) : • 简单扩散是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 运的主要机理。外来化合物依其浓度梯 度差决定物质的扩散方向,即由生物膜 的浓度较高的一侧向浓度较低的一侧扩 散,当两侧达到动态平衡时,扩散即中 止。
简单扩散过程的条件:
• ①、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 • ②、化学毒物必须有脂溶性; • ③、化学毒物必须是非电离状态。
简单扩散的特点:
• • • • ①、不消耗能量; ②、不需要载体; ③、不受饱和限速; ④、不受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
• • • • • ①、生物膜两侧浓度梯度差; ②、外来化合物在脂质中的溶解度; (可用脂/水分配系数表示) ③、外来化合物的电离或离解状态; ④、其他因素如分子大小与构象。
外源性 化合物
皮肤 肺
血液循环 白蛋白结合型 游离型
靶器官 (损伤作用
器官组织 (贮存)
消化道



分泌腺
胆汁
尿
呼出气
乳汁 汗液
粪便
外源性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过程
(三)排泄(Excretion)
• 1.排泄的概念 • 排泄是指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向 机体外转运的过程,是生物转运的最后 一个环节。 • 2.排泄途径 • ①、经肾脏排泄; • ②、经肝、胆排泄(粪便排泄); • ③、经肺和其他途径排泄。
①、经肾脏随尿液排泄:
• • • • • 主要排泄机理: ★肾小球滤过、简单扩散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主动分泌 其中简单扩散和主动转运更为重要
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culation )
• 是指部分外源性化学物在生物转化 过程中形成结合物,并以结合物的形式 排出在胆汁中;肠内存在的肠菌群以及 葡萄糖苷酸酶,可将部分结合物水解, 则使外源性化学物又重新被吸收的过程。 • 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 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