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胃痛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义:腑会中脘、足三里 — 远近配穴法,可 和胃气,理气机,止胃痛;内关 — 为心包络穴, 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操作
针灸治疗学胃痛
13
配穴:
寒邪犯胃 — 胃俞;饮食停滞 — 下脘、梁门; 肝气犯胃 — 太冲;胃阴不足 — 三阴交、内庭; 气滞血瘀 — 膈俞;脾胃虚寒 — 气海、关元、 脾俞、胃俞。
针灸治疗学胃痛
18
证型
主症
苔脉
配穴
寒邪客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饮食停滞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苔薄白,脉弦 紧
苔厚腻,脉滑
胃俞 下脘、梁门
苔薄白,脉弦 太冲
气滞血瘀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舌质紫暗,脉 膈俞 涩
苔白,脉虚弱 气海、关元、
胃痛
针灸治疗学胃痛
1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反生的疼痛,又称胃脘 痛。
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 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病。
慢性胃炎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首批43 种针灸适应症之一。
针灸治疗学胃痛
2
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又称作“心痛”、“胃 心痛”等。本病与“真心痛”有本质不同,临床上应 加以区别。
多隐痛、胀痛
病势
较 夕 死急 死 ”, ,“ 夕旦 发针灸发 旦治疗学胃痛较作缓史,常有反复发
10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取胃的募穴、下合穴为主。 主穴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公孙 配穴
针灸治疗学胃痛
11
证型
主症
苔脉
配穴
寒邪犯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饮食伤胃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虚寒型者配穴用捻转提插补法,轻刺留针, 针后腹部加艾盒灸,待盒内灸条燃烧完毕起针,一 般留针约30 min。
虚热型者配穴用捻转提插手法,补中寓泻, 重刺疾出,不用灸法。隔日1次, 20天为1疗程。
针灸治疗学胃痛
24
3.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案
方案1:体穴为主
选穴:第1组:足三里、内关、公孙;
针灸治疗学胃痛
3
胃与脾相为表里,肝对脾胃具有疏泄作用,故胃 病与肝脾有密切关系。
如属肝气犯胃,多由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 失其条达,横逆犯胃,气机阻塞;
若脾胃虚寒,则因禀赋不足,中阳素虚,内寒滋 生,每因饮食不慎,思虑劳累,或触及寒邪均可引起 胃病发作。
针灸治疗学胃痛
4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 实证; 脾胃虚弱 → 虚证。
20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治疗
1. 急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 呕吐重者,加公孙;痛重者,加梁丘;寒泻 犯胃者,加神阙;食积者,加下脘、里内庭。
针灸治疗学胃痛
21
方法:疼痛、呕吐剧烈者,先针内关、足三 里、公孙,用捻转结合提插法强刺激,间歇行针, 每隔数分钟行针1次。待疼痛稍缓后,再针中脘, 平补平泻,刺激不宜过强,留针30分钟。
或迟缓
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舌红少津,脉 三阴交、内庭
细数 针灸治疗学胃痛
19
2.其他疗法
(1)穴位按压(指针) (2)耳针:
选穴:胃、肝、下脚端、神门、脑、膈(恶心呕吐)、胰、胆 (消化不良) 方法:每次取2-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适用于胃神 经官能症。 (3)穴位注射:
针灸治疗学胃痛
因寒所致者,在神阙、中脘加用温和灸,每 穴10~15分钟。每日治疗1~2次。
针灸治疗学胃痛
22
2. 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选穴:胸9-12、腰1华佗夹脊穴。 虚寒型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内关; 虚热型配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内庭。
针灸治疗学胃痛
23
方法:针刺华佗夹脊穴:进针深度40mm,以 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沉重或针感放射至胃部、 腹部为佳。
针灸治疗学胃痛
14
临床治疗参考
(1)寒邪客胃 治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胃俞。 方义: 随证配穴:痛甚者加梁丘。 操作:针用泻法加灸。
(2)饮食停滞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处方: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
针灸治疗学胃痛
15
方义:
随证配穴:胃脘胀痛、苔厚腻加阴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 (3)肝气犯胃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 方义: 随证配穴:嗳气甚者加内关、膻中。 操作:针用泻法。
针灸治疗学胃痛
16
(4)瘀血停滞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处方:
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期门、公孙、三阴 交。 方义: 随证配穴:便血者加血海。 操作:针用泻法。
针灸治疗学胃痛
17
(5)脾胃虚弱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处方:
脾俞、胃俞、章门、 中脘、内关、公孙、关元。 方义: 随证配穴:心悸气短者加内关、神门。 操作:针用补法加灸。
针灸治疗学胃痛Baidu Nhomakorabea
7
辨虚实: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著,纳 后痛减者多属虚证。病程短,痛处拒按,饥时 痛轻,纳后痛增者多属实证。
辨寒热:冷痛,喜温,泛吐清水者多属寒证, 灼痛,喜凉,泛吐酸水者多属热证。
辨气血:痛呈胀痛、窜痛者,多属气滞。病 程长,痛持续,固定不移刺痛者多血瘀。
针灸治疗学胃痛
8
1.实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苔薄白,脉弦 紧
苔厚腻,脉滑
胃俞、梁丘 下脘、梁门
苔薄白,脉弦 太冲、期门
血瘀停胃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舌质紫暗,脉 三阴交、膈俞 涩
苔白,脉虚弱 气海、关元、
或迟缓
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舌红少津,脉 胃俞、内庭
细数 针灸治疗学胃痛
12
2.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针灸治疗学胃痛
5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 实证; 脾胃虚弱 → 虚证。
2 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针灸治疗学胃痛
6
[辨证要点]
(1)辨虚与实 (2)辨寒与热 (3)辨气与血
时痛减,纳后痛增。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血瘀停胃。 2.虚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 纳后痛减。可分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
针灸治疗学胃痛
9
胃痛与真心痛之鉴别
鉴别要 点
真心痛
胃痛
疼痛部 位
当胸而痛
上腹胃脘部近歧骨 处
疼痛性 质
多刺痛、剧痛, 痛引肩背,并 伴有气短、汗 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