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超微结构变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癌超微结构变化研究

(1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电镜室江西南昌330006) ( 2南昌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部江西南昌330006)(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西南昌330006)(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62)【摘要】目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10例人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癌淋巴细胞超微结构。方法:取人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标本,树脂包埋,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癌细胞大小不一致,细胞外形不规则,,细胞核呈畸形,核质比>1或更大,核呈镰刀状、锯齿状、扭曲和褶皱等形状,在细胞质中可见癌细胞分泌颗粒,淋巴管有癌细胞浸润,淋巴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器有明显变化,可见内皮细胞间连接开放及淋巴管壁的破坏和不完整。结论:结直肠癌的超微结构为临床诊断和癌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提供依据。【关键词】结直肠癌;超微结构;电镜【中国分类号】r73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

04-0083-01 全世界范围每年的结直肠癌发生率明显的增加,除了肺癌和乳腺癌,它的发生率是最高的,而它又是在全世界范围的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每年超过1百万的新病例,当中将近有50万死亡[1]外科手术将是他们主要的治愈手段,尽管如此,也将近有25%的病人发生移位转移[2],这将对病人的预后产生不良后果,在预后因素方面的研究,swanson等指出局部淋巴结的组织状况是病人生存最重要的指示器[3],局部的淋巴结转移的存在,暗示病

人五年存活率将下降40-50%[4],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对病人是至关重要的,而了解癌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的结构基础为病人的预后打好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取结直肠癌病人的手术标本,来观察癌组织的超微结构,为探讨结直肠癌的超微结构为临床诊断和癌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采集:10例结直肠中分化腺癌病人(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供,男女不限),6例癌周围淋巴结未发现转移,4例癌周围淋巴结发现转移,手术切除的组织中,肉眼下在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分别切取0.5×0.5×0.5cm 大小的组织。1.2 方法:(1)手术切取结直肠癌大体标本;(2)取材:在大体标本上切下数块癌组织 (每块<1 mm ×1 mm×lmm)分别迅速放进2.5 戊二醛瓶中,再用双面剃须刀修剪;(3)固定:立即将组织分别放于固定液(2.5% 戊二醛,ph 7.2~7.4)的小瓶里4 h固定;(4)后固定:用四氧化锇酸溶液再固定3 h;

(5)脱水:用50%,70%,90%,1o0% 乙醇依次浸泡,后用环氧丙烷浸泡15 min×2次;(6)包埋:用环氧丙烷+环氧树脂包埋剂1:1

包埋后置于37℃烤箱中1.0 h,再拿出置于环氧树脂中,在37℃烤箱中1.5 h。再置入胶囊包埋,放进60 ℃烤箱中48h;(7)修快切片:用超薄切片机,用玻璃刀切60~90 nm厚的切片,置于300个网目的铜网上;(8)染色: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9)电镜观察及摄片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2结果癌细胞大小不一致,细胞外形不规则,癌细胞游离面比光滑,癌细胞极向已发生混乱,

严重的甚至失去极向,癌细胞在整个膜表面都可见到稀疏的微绒毛结构, ,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交界处仍可见到基膜,但常常是不连续的,细胞间可见桥粒样结构,细胞核呈畸形,核质比>1或更大,核呈镰刀状、锯齿状、扭曲和褶皱等形状,有的整个基质几乎都有细胞核占据(图1),核内包含有晶状体,及核小体等物质,并见癌周毛细淋巴管腔轻度扩张,外形不规则,管壁薄 , 细胞质中可见癌细胞分泌颗粒(图2)淋巴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器有明显变化,可见内皮细胞间连接开放及淋巴管壁的破坏和不完整, 癌细胞几乎与其他细胞脱离,尤其内质网膜系统更多的出现在癌细胞靠近间质的区域,而胞质内的线粒体、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结构部分破坏和数量减少。(图3)3 讨论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9种癌症之一,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之比为1.1~3.4:1,好发于30~50岁。大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高脂肪饮食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结肠息肉,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很容易发展成为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也可发生癌变。其他如化学致癌物亚硝胺、营养失调也可能与大肠癌的形成有关。我国大肠癌近半数位于直肠,其次多位于乙状结肠,其余依此见于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结直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而治疗癌肿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肠癌也不例外。例如提到大肠癌大多呈缓漫进行,只要早期治疗,治愈率较高[5],这要求

我们对诊断结直肠癌早期的重要性,astler 指出 , 大肠癌局限于粘膜或肌层者五年生存率分别达100%和66.6%而贯穿肠壁或有淋巴结转移者五年生存率仅53.9-22.4%[6]好多学者都是通过基因水平来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7.8.9]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结直肠癌的超微结构,这样更能直观的观察癌组织结构。而用电镜诊断恶性肿瘤的一般标准有三个方面1细胞的改变 2细胞连接的失常 3恶性肿瘤的浸润。大肠癌的超微结构以核的改变最显著如图 , 核大、形态不规则 ,核仁大且数目增多。癌细胞大小不一致,细胞外形不规则,癌细胞游离面比光滑,癌细胞极向已发生混乱,严重的甚至失去极向,癌细胞在整个膜表面都可见到稀疏的微绒毛结构, ,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交界处仍可见到基膜,但常常是不连续的,细胞间可见桥粒样结构,细胞核呈畸形,核质比>1或更大,核呈镰刀状、锯齿状、扭曲和褶皱等形状,有的整个基质几乎都有细胞核占据,核内包含有晶状体,及核小体等物质,并见癌周毛细淋巴管腔轻度扩张,外形不规则,管壁薄 , 细胞质中可见癌细胞分泌颗粒淋巴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器有明显变化,可见内皮细胞间连接开放及淋巴管壁的破坏和不完整, 癌细胞几乎与其他细胞脱离,尤其内质网膜系统更多的出现在癌细胞靠近间质的区域,而胞质内的线粒体、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结构部分破坏和数量减少。综上所述,在结直肠中分化腺癌中,可以看到细胞核为最显著的变化,并可见微绒毛结构,淋巴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