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培训PPT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4011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8.png)
.
18
四、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 (六)时限要求 • 1、早发现早报告 • 2、一般事件报告时限为24~48小时以内; • 3、严重不良事件,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
口头上报相关部门,由其核实后上报分管院领导。事后在 24~48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 4、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 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明显 重大医疗过失造成患者严重后果、医闹参与的重大医疗纠 纷等)紧急情况使用。 • 5、工作时间以外、周末、法定节假日期间紧急情况应首 先报行政总值班
25
六、不良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措施 • 1、优化上报流程,使报告工作简单易操作。 • 2、加大对员工不良事件培训力度,提高员工
知晓率。 • 3、改进奖励机制,简化报告表,提高员工积
极性。 • 4、监管部门运用管理工具加强对已上报不良
事件的分析深度,建立长效持续改进机制。 • 5、完善信息化建设,对接国家医疗安全(不
.
7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
➢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 (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 ➢ (四)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 (五)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 ➢ (六)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 ➢ (七)消防或医院人员财产安全的不良事件
.
8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
不良。
•(十二)医疗处置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
不良事件。
•(十三)检查、治疗或手术后神经受损。
•(十四)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送及输血反应等
相关不良事件。
•(十五)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
2024版医疗不良事件培训ppt课件
![2024版医疗不良事件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d3a7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3.png)
总结经验教训并持续改进
医疗管理部门应对医疗不良事 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 施和建议,并向全院通报。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对医 疗不良事件进行学习和讨论, 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 险防范能力。
医院应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持续 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医疗质量 管理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减 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合作与沟通在应对
05
中的作用
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01
02
03
倾听技巧
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 诉,不打断患者发言,充 分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
表达技巧
医生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 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 疗方案,避免使用专业术 语和晦涩难懂的词汇。
情绪管理
医生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 绪,面对患者的质疑和不 满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01
制定医疗安全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医务人员职责,确保医
疗过程的安全可控。
强化医疗安全监管机制
02
设立专门的医疗安全监管机构,对医疗机构进行全面、定期的
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03
建立医疗事故防范机制,对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及时、公正、
公开的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国内外现状分析
国内现状
我国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但近年来随着医疗质量管理 和患者安全意识的提高,相关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逐步完善 。
国外现状
发达国家在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和防控方面相对成熟,建立了 完善的报告系统、根因分析方法和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了医 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预防措施与制度建
02
设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警示教育精选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警示教育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3fa9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4.png)
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案例分析,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的重视程度和风险防范能力。
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
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确保事件得到及 时、准确、全面的报告和处理。
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权益保护。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研 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
合素质。
强化患者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患者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知和自我保 护能力。
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患者投诉,保障患者合法 权益。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监督,促进医患沟通和互动,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
建立健全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重要性
预防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提 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医疗机构应尽的 社会责任。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不良事件 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促进医患关系 的和谐发展。
02
典型案例分析
Chapter
诊断错误类案例
案例一
患者张先生,因胸痛到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心绞痛,给予相应治疗。然 而,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 患者死亡。
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 和纠正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 和标准,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化、标 准化。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 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
识。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 务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
知和防范能力。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警示教育精选课
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
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确保事件得到及 时、准确、全面的报告和处理。
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权益保护。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研 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
合素质。
强化患者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患者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知和自我保 护能力。
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患者投诉,保障患者合法 权益。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监督,促进医患沟通和互动,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
建立健全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重要性
预防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提 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医疗机构应尽的 社会责任。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不良事件 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促进医患关系 的和谐发展。
02
典型案例分析
Chapter
诊断错误类案例
案例一
患者张先生,因胸痛到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心绞痛,给予相应治疗。然 而,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 患者死亡。
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 和纠正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 和标准,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化、标 准化。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 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
识。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 务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
知和防范能力。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警示教育精选课
最新版不良事件ppt课件
![最新版不良事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76ae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8.png)
持续改进
对整改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监 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 行改进,不断完善不良事件处
理流程。
03
不良事件应对策略
风险评估与控制
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各种风 险因素,包括设备故障、人为错
误、环境因素等。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定 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不良事 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如改进设备、加强培 训、优化流程等,以降低不良事件 的发生概率。
危机管理与应对
危机预警
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 发现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危机征
兆,采取应对措施。
危机应对
制定详细的危机应对计划,明确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确保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够迅
详细描述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护不当等,这些事件可能对患者 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设备监 管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案例四:食品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总结词
食品药品安全不良事件是指食品、药品等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或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的事件 。
详细描述
其他行业不良事件包括交通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消防安全事故等,这些事件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造成影响。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最新版不良事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不良事件概述 • 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 不良事件应对策略 • 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对整改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监 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 行改进,不断完善不良事件处
理流程。
03
不良事件应对策略
风险评估与控制
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各种风 险因素,包括设备故障、人为错
误、环境因素等。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定 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不良事 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如改进设备、加强培 训、优化流程等,以降低不良事件 的发生概率。
危机管理与应对
危机预警
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 发现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危机征
兆,采取应对措施。
危机应对
制定详细的危机应对计划,明确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确保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够迅
详细描述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护不当等,这些事件可能对患者 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设备监 管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案例四:食品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总结词
食品药品安全不良事件是指食品、药品等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或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的事件 。
详细描述
其他行业不良事件包括交通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消防安全事故等,这些事件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造成影响。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最新版不良事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不良事件概述 • 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 不良事件应对策略 • 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be496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c.png)
负责护理相关不良事件 的报告、处置和改进措
施的实施。
药剂部门
负责药品相关不良事件 的报告、处置和药品质
量的监控。
其他相关部门
根据各自职责,积极参 与不良事件的处置和改 进工作,共同维护医疗
安全。
04
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保 障措施
CHAPTER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能力
01
加强医务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临床技 能和理论知识水平。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 训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 • 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保障措施 • 应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策略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 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危害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病人和医务人员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对病人而言,不良事件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残疾甚至死亡; 对医务人员而言,不良事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影响职业声 誉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医疗设备的管理 和维护、优化医疗流程和管理制度等。同时,还需要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 不良事件。
鼓励患者参与安全管理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
通过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患者普及医疗安全知识,提高 他们的自பைடு நூலகம்防范意识。
施的实施。
药剂部门
负责药品相关不良事件 的报告、处置和药品质
量的监控。
其他相关部门
根据各自职责,积极参 与不良事件的处置和改 进工作,共同维护医疗
安全。
04
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保 障措施
CHAPTER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能力
01
加强医务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临床技 能和理论知识水平。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 训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 • 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保障措施 • 应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策略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 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危害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病人和医务人员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对病人而言,不良事件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残疾甚至死亡; 对医务人员而言,不良事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影响职业声 誉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医疗设备的管理 和维护、优化医疗流程和管理制度等。同时,还需要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 不良事件。
鼓励患者参与安全管理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
通过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患者普及医疗安全知识,提高 他们的自பைடு நூலகம்防范意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ppt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57afb6763231126fdb1152.png)
(二) Ⅲ、Ⅳ级事件报告流程: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Ⅲ、Ⅳ 级事件时,当事人需及时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 1~2个工作日在医疗安全(不 良)事件报告系统内填写具体内容。
(三) 相关职能部门部接到报告后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及时审 核处理。同时调查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制定整改措施,定期通报, 督促限期整改。必要时将结果上报分管院领导。质控科每季度汇总各职能部门 的报告结果,依据评定标准,提出奖惩和整改措施,对制度或管理缺陷的问题 提交院长办公会决议。
(六)医疗器械事件:包括机械类设备故障、电器电路设备故障、老化磨损设备故障、设备软件故障、医疗耗材类 故障等;
(七)综合事件:查对/识别、信息传递(如口头/书面医嘱传递错误、结果报告丢失、危急值报告未执行等)、知 情同意(知情告知未执行、不准确、未告知先签字等)、诊疗记录(丢失、遗漏、涂改等)、饮食与营养时间、物 品运送、安全管理及意外伤害事件等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时限
7
早发现早报告,Ⅰ、Ⅱ级事件报告时间为1个工作日以内;Ⅲ、Ⅳ级事件 1~2个工作做日内;紧急情况下随时电话上报,事后在1个工作日内在医疗 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详细填写。
五、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8
(一) 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 级事件,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主任或护 士长报告,1个工作日内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详细填写具体内容。
(五)输血事件:包括输血前检验项目未执行、配型错误、血型错误、错误输注患者、成分输血及治疗错误、记录 错误、输血反应、输血量错误、无输血医嘱等;
(五)医院感染事件:包括呼吸机所致肺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血管系统感 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口腔感染、骨/关节感染、职业暴露等;
(三) 相关职能部门部接到报告后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及时审 核处理。同时调查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制定整改措施,定期通报, 督促限期整改。必要时将结果上报分管院领导。质控科每季度汇总各职能部门 的报告结果,依据评定标准,提出奖惩和整改措施,对制度或管理缺陷的问题 提交院长办公会决议。
(六)医疗器械事件:包括机械类设备故障、电器电路设备故障、老化磨损设备故障、设备软件故障、医疗耗材类 故障等;
(七)综合事件:查对/识别、信息传递(如口头/书面医嘱传递错误、结果报告丢失、危急值报告未执行等)、知 情同意(知情告知未执行、不准确、未告知先签字等)、诊疗记录(丢失、遗漏、涂改等)、饮食与营养时间、物 品运送、安全管理及意外伤害事件等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时限
7
早发现早报告,Ⅰ、Ⅱ级事件报告时间为1个工作日以内;Ⅲ、Ⅳ级事件 1~2个工作做日内;紧急情况下随时电话上报,事后在1个工作日内在医疗 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详细填写。
五、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8
(一) 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 级事件,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主任或护 士长报告,1个工作日内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详细填写具体内容。
(五)输血事件:包括输血前检验项目未执行、配型错误、血型错误、错误输注患者、成分输血及治疗错误、记录 错误、输血反应、输血量错误、无输血医嘱等;
(五)医院感染事件:包括呼吸机所致肺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血管系统感 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口腔感染、骨/关节感染、职业暴露等;
医疗不良事件培训PPT课件
![医疗不良事件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ce5f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f.png)
1. 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 2. 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 3. 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 4. 每病区各抽2名医护了解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度,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区别
【A】符合“B”,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20件。 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职能科室(医务、护理、总务后勤、保卫、件(提出处理意见)
组织相关委员会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召开院务会(决定实施意见)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图
(不良)事件报告表.doc
第三节、医疗风险预警及处置办法
医疗风险预警分级:分三级
一、一级预警范围
1、违反工作纪律 (1)上班或值班时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影响正常工作。 (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聊天、打手机。 (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有关患者的情况。 (4)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医院规定和其他科室、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方误会或不满。 (5)诊疗工作中违反各项医疗保险有关规定。 (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红包。
(9)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不及时。 (10)住院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指导。 (11)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院内会诊。 (12)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行延迟。 (13)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 (14)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 (15)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24小时内未随访。 (16)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17)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3日内无上级医师查房。
【A】符合“B”,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20件。 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职能科室(医务、护理、总务后勤、保卫、件(提出处理意见)
组织相关委员会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召开院务会(决定实施意见)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图
(不良)事件报告表.doc
第三节、医疗风险预警及处置办法
医疗风险预警分级:分三级
一、一级预警范围
1、违反工作纪律 (1)上班或值班时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影响正常工作。 (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聊天、打手机。 (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有关患者的情况。 (4)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医院规定和其他科室、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方误会或不满。 (5)诊疗工作中违反各项医疗保险有关规定。 (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红包。
(9)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不及时。 (10)住院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指导。 (11)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院内会诊。 (12)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行延迟。 (13)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 (14)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 (15)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24小时内未随访。 (16)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17)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3日内无上级医师查房。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精品医学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83d638a5e9856a561260de.png)
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 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事件的主角既可能是患者,也可能是所有医院工作人员。
1.2为何要上报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哈佛医疗实践研究指出,4%的患者在医院受到医院不良事件的伤害,70%医 疗不良事件导致患者短期伤残。
美国每年有9.8万名患者因医疗过失死亡,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每 年也有10%的患者遭受一次医疗不良事件。医疗不良事件对经济的影响也是 严重的,美、英两国为此付出的开销每年高达290亿、60亿。
3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4 诊疗记录事件; 5 输血事件; 6 基础护理事件;
7 意外事件;
9 知情同意事件; 11 信息传递事件;
8 导管操作事件;
10 药物处方调剂事件; 12 院感相关事件;
13 医护安全事件;
15 物品运送事件; 17 放射安全事件;
14 设备器械使用事件;
16 治安伤害事件; 18 其它事件。
(三)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四)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五)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六)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七)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八)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九)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2.2 不良事件的分类
我院不良事件类别: 1 治疗查对事件; 2 医疗处置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 失
强制 上报 事件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 事件)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 果事件)
从系统找问题,不要处罚现行流程下的执行者
鼓励上报,从现有资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事件的主角既可能是患者,也可能是所有医院工作人员。
1.2为何要上报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哈佛医疗实践研究指出,4%的患者在医院受到医院不良事件的伤害,70%医 疗不良事件导致患者短期伤残。
美国每年有9.8万名患者因医疗过失死亡,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每 年也有10%的患者遭受一次医疗不良事件。医疗不良事件对经济的影响也是 严重的,美、英两国为此付出的开销每年高达290亿、60亿。
3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4 诊疗记录事件; 5 输血事件; 6 基础护理事件;
7 意外事件;
9 知情同意事件; 11 信息传递事件;
8 导管操作事件;
10 药物处方调剂事件; 12 院感相关事件;
13 医护安全事件;
15 物品运送事件; 17 放射安全事件;
14 设备器械使用事件;
16 治安伤害事件; 18 其它事件。
(三)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四)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五)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六)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七)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八)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九)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2.2 不良事件的分类
我院不良事件类别: 1 治疗查对事件; 2 医疗处置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 失
强制 上报 事件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 事件)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 果事件)
从系统找问题,不要处罚现行流程下的执行者
鼓励上报,从现有资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警示教育PPT精选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警示教育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c6df71f7ec4afe04a1df45.png)
21
案例1
又过了6个小时,右前臂高度肿胀,水泡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理员乙向医 生和院长报告。院长组织会诊决定转上级医院,因未联系导救护车暂行 对症处理,两天后,病人前臂远端2/3已呈紫色,只好乘拖拉机送往上 级医院。
为等待家属意见,转院后第三天才行右上臂由下1/3截肢术。术后伤口愈合 良好。但因病人年老体弱加上中毒感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于术后一 周死亡。
结果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责任为:一级医疗责任事故!!!
22
第四部分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3
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执业医师法》
24
规章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 医疗风险评估 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
• 不遵守规章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
违反操作规程
技术水平低
13
医疗安全隐患分析
人员素质隐患 (一)劳动纪律松散 (二)服务意识 欠缺 (三)违章违规操作 (四)工作责任心差 (五)科工作计划欠缺 (六)慎独精神欠缺 (七)情感身体影响
14
医疗安全隐患
技术隐患 新药品种多,医生对药物的用途,副作用不明 对新的医疗产品认识不够,使用错误或考虑不周 专业知识理论缺乏,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周到,不及时、
19
医疗安全防范
最为重要的还是医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医疗规范、常规是无医疗缺陷的最根本保证。
不断强化医疗法律意识 做到如何知法 懂法 守法 依法执业
20
案例1
病员,女、76岁。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 发肺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后由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甲在患者 右臂肘上3厘米处扎上血袋,当完成静脉穿刺固定针头后,由于病人的 衣袖滑落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接下止血带。随后甲有事,交护 士乙继续完成医嘱。 乙先静脉推注药液,然后接上输液管进行补液。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多 次提出“手臂疼痛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疼痛是由于四环素刺激静脉 所致,并且解释说: “因为病情的原因,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 经过6个小时,输完了500毫升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 轻度肿胀,以为是少量液体外渗所致,未予处理。 静脉穿刺9个小时后,因病员局部疼痛而做热敷时,家属才发现止血带还 扎着,于是立即解下来并告护理员乙,乙查看后嘱继续热敷,但并报告 高医生,止血带松解后4个小时,护理员乙发现病人右前臂掌侧有2*2厘 米水泡两个,误认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报告和处理。
案例1
又过了6个小时,右前臂高度肿胀,水泡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理员乙向医 生和院长报告。院长组织会诊决定转上级医院,因未联系导救护车暂行 对症处理,两天后,病人前臂远端2/3已呈紫色,只好乘拖拉机送往上 级医院。
为等待家属意见,转院后第三天才行右上臂由下1/3截肢术。术后伤口愈合 良好。但因病人年老体弱加上中毒感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于术后一 周死亡。
结果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责任为:一级医疗责任事故!!!
22
第四部分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3
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执业医师法》
24
规章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 医疗风险评估 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
• 不遵守规章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
违反操作规程
技术水平低
13
医疗安全隐患分析
人员素质隐患 (一)劳动纪律松散 (二)服务意识 欠缺 (三)违章违规操作 (四)工作责任心差 (五)科工作计划欠缺 (六)慎独精神欠缺 (七)情感身体影响
14
医疗安全隐患
技术隐患 新药品种多,医生对药物的用途,副作用不明 对新的医疗产品认识不够,使用错误或考虑不周 专业知识理论缺乏,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周到,不及时、
19
医疗安全防范
最为重要的还是医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医疗规范、常规是无医疗缺陷的最根本保证。
不断强化医疗法律意识 做到如何知法 懂法 守法 依法执业
20
案例1
病员,女、76岁。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 发肺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后由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甲在患者 右臂肘上3厘米处扎上血袋,当完成静脉穿刺固定针头后,由于病人的 衣袖滑落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接下止血带。随后甲有事,交护 士乙继续完成医嘱。 乙先静脉推注药液,然后接上输液管进行补液。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多 次提出“手臂疼痛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疼痛是由于四环素刺激静脉 所致,并且解释说: “因为病情的原因,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 经过6个小时,输完了500毫升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 轻度肿胀,以为是少量液体外渗所致,未予处理。 静脉穿刺9个小时后,因病员局部疼痛而做热敷时,家属才发现止血带还 扎着,于是立即解下来并告护理员乙,乙查看后嘱继续热敷,但并报告 高医生,止血带松解后4个小时,护理员乙发现病人右前臂掌侧有2*2厘 米水泡两个,误认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报告和处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1695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7.png)
总结词
意识培养、技能提升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医疗 安全不良事件。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因操作不 当导致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总结词
遵守规定、按章操作
详细描述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严格遵守。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规 定得到有效执行,减少因违规操作导致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流程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 程中发生的、与医疗行为有关的 、可能造成患者损害或伤残的意 外或偶然事件。
案例三:跌倒与坠床事件
总结词
意外事件,可能造成患者身体 伤害。
详细描述
某老年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 因地面湿滑不慎跌倒,造成骨 折。
原因分析
医院管理不到位,地面湿滑未 及时处理。
改进措施
加强医院地面管理,及时清理 积水等易滑物品,加强患者安
全教育。
案例四:院内感染事件
总结词
医院管理问题,可能造成患者严重感 染。
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影响声誉
经济损失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医院的 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患者对医 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和患者的再次入院治疗,给医院带来经济 损失。
意识培养、技能提升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医疗 安全不良事件。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因操作不 当导致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总结词
遵守规定、按章操作
详细描述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严格遵守。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规 定得到有效执行,减少因违规操作导致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流程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 程中发生的、与医疗行为有关的 、可能造成患者损害或伤残的意 外或偶然事件。
案例三:跌倒与坠床事件
总结词
意外事件,可能造成患者身体 伤害。
详细描述
某老年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 因地面湿滑不慎跌倒,造成骨 折。
原因分析
医院管理不到位,地面湿滑未 及时处理。
改进措施
加强医院地面管理,及时清理 积水等易滑物品,加强患者安
全教育。
案例四:院内感染事件
总结词
医院管理问题,可能造成患者严重感 染。
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影响声誉
经济损失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医院的 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患者对医 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和患者的再次入院治疗,给医院带来经济 损失。
医疗不良事件培训 PPT课件
![医疗不良事件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139071ad02de80d4d8407f.png)
3、医疗保障缺陷
(1)抢救药品器材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供应、补充、更 换不及时、账物不符。 (2)设备、器材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影响正常使用; (3)医技科室对仪器设备疏于维护,违规操作,导致结果失 真。 (4)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项目或检查部位。 (5)遗失检查者检验标本。 (6)特殊标本、病理标本保存时间不符合上级规定。 (7)检查检验结果出现可疑、互相矛盾资料或意外阳性结果时 未进行复核、主动报告或未通知临床科室及时重查。
(9)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 不及时。 (10)住院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 诊指导。 (11)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院内会诊。 (12)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 行延迟。 (13)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 (14)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 (15)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24小时内未随访。 (16)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17)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3日内无 上级医师查房。
2、违反诊疗规范
(1)违反首诊负责制有关规定。 (2)危重患者来诊后,未在3分钟内开始抢救。 (3)危重患者在做CT或MRI等检查前医疗风险预料不足或 途中无医护人员陪同。 (4)门急诊医师对3次就诊未能确诊的患者未安排会诊或请 上级医师复诊。 (5)门诊、急诊或住院医师会诊时,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 或未诊查患者只看病历进行“书面会诊”或“电话会诊”。 (6)医生无暇书写书面医嘱,口头医嘱较多。 (7)门急诊医师不见病人即开具“住院通知单”。 (8)病房医师不查病人即开写医嘱。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课件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0685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f.png)
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 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 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 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 级划分
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 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 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 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 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 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各科职责
(二)护理部: • 1、护理部收集有关护理的《医疗安全(不良)事
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于 每月8日前将上月所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汇总, 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表》后上交医务科。 • 2、对全院上报的护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 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 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 3、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 识培训。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 目的 • 适用范围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 加强领导 • 奖惩
目的
•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 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 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 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 组长:李青青 • 成员:吴文涛 谢细英 胡建成 罗志东 陈建
华 钟会玲 罗运良 袁桂才 陈迎春 易志林 黄 明 邓添 钟小云 张小红 彭雪芬
各科职责
• (一)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 • 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课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d0c3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7.png)
重度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可能导致死亡或永久性残疾
极重度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极其严重伤 害,导致死亡或永久性残疾,且无法恢复
2
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的原因和
预防
原因分析
医疗人员疏忽:医疗人员 操作失误、判断错误等
医疗设备故障:医疗设备 故障、性能不稳定等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 疾病、过敏反应等
报告制度
01
报告范围: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等
02
报告方式: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电话报告等
03
报告内容: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处理措施、改进建议等
04 报告时间: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报告时间。
责任追究
1
2
3
4
明确责任主体: 医疗机构、医务
人员、患者等
追究方式:行政 处罚、民事赔偿、
全可靠
04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患者满意度
和信任度
谢谢
汇报人姓名
风险管理
3
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的处理和
报告
处理流程
1. 发现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并报告不良 事件
2. 分析原因:分析不良事件的原因,找 出问题所在
3.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原因制定解决方 案,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实施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确保 问题得到解决
5 . 报告和记录:报告不良事件,记录处 理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03
06
医患沟通不畅:医 生与患者沟通不畅, 导致患者不满或投 诉
05
院内感染:患者在 医院内感染,导致 病情加重或死亡
04
患者跌倒:患者在 医院内跌倒,导致 受伤或死亡
分析方法
极重度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极其严重伤 害,导致死亡或永久性残疾,且无法恢复
2
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的原因和
预防
原因分析
医疗人员疏忽:医疗人员 操作失误、判断错误等
医疗设备故障:医疗设备 故障、性能不稳定等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 疾病、过敏反应等
报告制度
01
报告范围: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等
02
报告方式: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电话报告等
03
报告内容: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处理措施、改进建议等
04 报告时间: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报告时间。
责任追究
1
2
3
4
明确责任主体: 医疗机构、医务
人员、患者等
追究方式:行政 处罚、民事赔偿、
全可靠
04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患者满意度
和信任度
谢谢
汇报人姓名
风险管理
3
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的处理和
报告
处理流程
1. 发现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并报告不良 事件
2. 分析原因:分析不良事件的原因,找 出问题所在
3.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原因制定解决方 案,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实施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确保 问题得到解决
5 . 报告和记录:报告不良事件,记录处 理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03
06
医患沟通不畅:医 生与患者沟通不畅, 导致患者不满或投 诉
05
院内感染:患者在 医院内感染,导致 病情加重或死亡
04
患者跌倒:患者在 医院内跌倒,导致 受伤或死亡
分析方法
不良事件课件(共33张PPT)
![不良事件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9d130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5.png)
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时限(重大不良事件)
1.现场调查时限 • 1-3天 2.调查报告完成时限 • 3天 3.审核及上报时限 • 3天 4.上报部门管理员(负责纸质及电话报告录入及审核、指导改进、
效果评价)
• 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设备科 5.职能部门每季度完成本部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医疗类不良事件
1 医疗意外事件 2 非计划二次重返住院或二次手术 3 手术部位摆放错误、手术部位标识错误,患者信息记录错误
护理人员发错药、输错液、输错血或错误注射
病人穿刺输液部位出现渗血、渗液、血肿、感染、脉管炎或 5 皮炎等
6
药品、血液、标本、器械或遗体丢失或标签错误
7
非计划拔管事件
药品类不良事件
1 药品因质量原因被主管部门查封、损毁,毒麻药品丢失
2 发出国家规定或药品说明书规定明显配伍禁忌的药物
3 发出超极量、过期的或不合格的药品
因医疗意外事件,而非疾病因素需要后续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非计划再次手术、血肿、出血) 后勤人员的各类违规操作行为导致漏电、漏水、漏气、漏油等
7 火灾需要人员撤离疏散事件
Ⅱ级不良事件
序号
事件
1 发生医务人员被故意伤害事件
2 一年内多次发生对病人或医务人员身体或语言恐吓或威胁事件
3 心智障碍患者走失
非毒性物质外1泄1,不需要因外部意协外助 导致财务损失估计超过1万元以上
后勤人员的各类违规操作行为导致漏电、漏水、漏气、漏油等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及报告时限
非预期死亡,或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不良事件分级1及2对策行动燃油等非毒性物质外泄,需要外部协助
13 火警初期,火灾即已控制
Ⅳ级不良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 中,因医疗行为而非疾病本身造成患者的损害或 虽未造成损害但导致病人延期出院等不良诊疗行 为,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的失误及相关的设施、 设备引起的损害。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 属类别不同划分为24类,内容涵盖医疗、护理、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和运行、行政后勤 等各部门。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处理; (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感染管理 部处理; (四)药品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药学部处理; (五)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器械材 料中心处理; (六)设施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后勤保障服务 中心处理;
医疗安全不良事 件
1、学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 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方式。 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包括网络直报的流程) 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原则。 7、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监管机制。 8、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奖励机制。 9、明确本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及负责人。 10、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定时向本科室医护人员通报本科室医 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11、科室医护人员明确每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内容。
监管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实行医院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部、相 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及病区参与的管理 体系。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自愿性、保密性、 非惩罚性 (一)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提供信 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二)保密性:报告人可通过各种形式具名或匿 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三)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 人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 罚的依据。
(一)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不包括手术病人或部位错 误)。 (二)治疗、检查或手术后异物留置体内。 (三)手术事件: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四)呼吸机事件: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 (五)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等相关的不良 事件。 (六)特殊药品管理事件: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 (七)烧烫伤事件: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 (八)压疮、坠床、跌倒事件。 (九)管路事件:管路滑脱、自拔事件。 (十)院内感染相关事件:可疑特殊感染事件。 (十一)医疗沟通事件: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 检验检查结果判读错误和沟通不良。 (十二)医疗处置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 (十三)检查、治疗或手术后神经受损。 (十四)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送及输血反应等相关不良事件。 (十五)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天灾、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 事件。 (十六)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 (十七)治安事件:偷窃、骚扰、侵犯、暴力事件。 (十八)伤害事件:言语冲突、身体攻击、自伤、走失等事件。 (十九)病人不满:病人或家属对工作人员不满。 (二十)非预期事件:非预期重返ICU或延长住院。 (二十一)病人约束事件:不适当约束或执行合理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 (二十二)针扎事件:针刺、锐器刺伤等。 (二十三)医疗器械事件:内固定断裂、松动等。 (二十四)其它事件:非上列之异常事件。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 (一)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 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 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 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 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 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