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五四运动》公开课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相关事件。
3. 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背景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教科书、教学大纲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相关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什么是五四运动?它为什么发生?二、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原因(15分钟)1. 讲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原因。
2. 解释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重要性。
三、探讨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相关事件(20分钟)1. 介绍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和相关事件。
2. 分析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主要表现和行动。
四、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影响(15分钟)1.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2. 汇总各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五四运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文章,总结影响和启示。
2. 提醒学生复习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五四运动展开讲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辨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五四爱国运动初中历史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初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和背景;2. 掌握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1. 清楚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2. 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深层原因;2. 讨论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和启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或小故事讲解的形式引入五四爱国运动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内容(25分钟)1. 起因和背景介绍1)时间和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2)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遭受不义待遇,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情绪2. 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主要内容:学生和知识分子参与了游行示威,提出了爱国救亡的口号2)影响:影响深远,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中国的爱国主义运动三、讨论与练习(15分钟)1. 小组讨论:为什么五四爱国运动会在北京爆发?对中国的现代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表演练习:学生可分组表演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一些重要场景或人物。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并帮助学生思考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小测验或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评价,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课外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更多细节;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理解和思考。
【板书设计】五四爱国运动- 起因和背景- 主要内容- 影响与启示。
第13课 五四运动 公开课教案 八上历史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教材分析:五四运动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深入人心,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得到传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口号和发展等情况)。
2.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通过对学生、工人和商人爱国行动的学习,感悟五四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中国青年是怎么做的?你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指出当代青年在国家和人民出现危难时的担当和责任感,那在100多年前,国家面临危难时,当时的青年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一、国家耻辱—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教师:中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还先后派出14万劳工“以工代兵”,积极参与一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对巴黎和会充满了怎么样的期待?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样的?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来到巴黎,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这次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可以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使中国能够与英法美并驾齐驱。
—1919年1月5日上海《民国日报》期待: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使中国能够与英法美并驾齐驱。
心情:喜悦对未来充满期待教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9页回答: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结果怎样?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二、废除“二十一条”三、收回青岛主权结果: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教师:想一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弱国无外交3、教师:请同学们自主思考: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人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巴黎和会的消息最后传到这里时,我们都感到非常震惊,中国没有太阳升起,甚至连国家的摇篮也给偷走了。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公开课教案_0
1.五四运动的意义?
2.五四运动的性质?
3.彻底体现在哪里?
4.新民主主义新体现在哪里?
【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拓展延伸】: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6.最先起来愤怒的是谁?
长期积压在人们心目中的怒火在也控制不住“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2、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2.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主力?
3.五四运动的口号?
4.不仅是口号也是五四运动的目的你同意吗?
5.口号当中体现了反帝反封建你同意吗?
6.如果你是当时一名学生你会怎么做?
4.这一时期的运动中心转移到了哪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加,使得五四运动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6.五四运动胜利的表现?
7.对比五四运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变化
8.通过五四运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9.我们要怎样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功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被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以此来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我国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
【教学目标】:1、五四运动背景、过程、意义
2、什么是五四精神?
3、怎样继承弘扬五四精神。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五四运动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2.为什么要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3.山东是中国的为什么转让给日本?
4.那么在巴黎和会上我们的外交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初中教案五四运动
初中教案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意义。
2.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
教学难点:1.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有何联系?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的失败,中国外交的失败。
2. 讲解五四运动的内容:学生的抗议活动,运动的扩展,学生运动的口号。
3. 讲解五四运动的结果: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和约,运动的胜利。
4. 讲解五四运动的意义:爱国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众觉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关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五四运动中的典型案例,如学生运动领袖、运动的参与者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和精神,讨论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强调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撰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短文。
2. 思考并回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意义。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五四运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并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第13课中,深入探讨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爆发背景、主要经过、各阶层人民参与情况,以及这场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掌握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3.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背景:讲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等情况,引导学生解五四运动爆发背景。
(2)过程:详细讲解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具体情况,让学生解五四运动主要经过。
(3)影响: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作用,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方面历史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阶层人物,模拟五四运动中游行示威活动,体验当时氛围。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五四运动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五四运动2. 内容:(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2)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影响: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认识。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示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一次伟大革命,它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五四运动理解程度,以及对课堂活动参与度。
五四运动教案人教版初中
五四运动教案人教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提取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法:通过讲解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3. 列表法:通过列出五四运动的重要事件和成果,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五四运动的进程。
4. 分析归纳法:通过分析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使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的本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巴黎和会的召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四运动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为什么发生的?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和原因。
2. 教师讲解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重要事件。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观察图片,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精神,如爱国主义、民主思想、科学精神等。
三、巩固知识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考如何将五四精神应用到当代的学习和生活中。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五四运动对当代的启示和意义,如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等。
五四运动教案初中历史
五四运动教案初中历史
1. 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2. 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3. 掌握五四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困境和青年学生的矛盾情绪。
二、学习(25分钟)
1. 背景介绍: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2. 发展过程:讲述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包括主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影响分析: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三、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四、总结(5分钟)
总结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文章,展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五四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提高了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相关内容的学习和探究。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四⽇是中国什么节⽇?这个节⽇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场伟⼤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炬穿透⿊暗,揭开了中国⾰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数青年热⾎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新课讲授⽬标导学⼀: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线?学⽣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分世界的第⼀次世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亥⾰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凭借着⼀种对祖国⽆⽐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勇敢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命求存的号⾓——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图⽚:时间:1919年5⽉4⽇;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争,还我青岛”、“废除⼆⼗⼀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
⽬标导学⼆:五四运动的扩⼤1.教师讲述:1919年6⽉,五四运动扩⼤到上海。
出⽰材料:“多国家之⼟地,再为学⽣被拘速求释放。
”——⼯⼈罢⼯“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公开课获奖教案_0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宣言和徽章永久地烫在了我们民族向文明迈进的历史画卷中。
同时,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运动中体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学好本课对于更好的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
在知识方面,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对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学习难度不大,但对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理解有难度,所以在学习中需要老师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必要的学习指导。
在学习兴趣方面,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知识水平有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初中历史教案五四运动
初中历史教案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2. 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 能够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2. 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如何评价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五四运动相关资料;
3. 学生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二、讲授(15分钟)
1. 给学生讲授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2. 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三、讨论(20分钟)
1. 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分享对五四运动的看法。
四、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特殊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五四运动,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更多细节。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组合作,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分析,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部编)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部编)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五四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近代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探索的继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和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始,我国产业工人的队伍逐步壮大。
到1919 年五四运动前,产业工人有两百多万人。
那时,工人罢工仍属于经济斗争。
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但提出的合理要求却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
这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由于北洋政府的镇压,激怒了中国的工人阶级,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席卷全国。
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图示法、材料分析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视频、图片、课件等。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五四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2. 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难点:学生对于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料;
2. 练习题目;
3. 阶段性小结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五四运动的话题;
2. 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意义。
二、讲授(15分钟)
1. 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2.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 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三、讨论(10分钟)
1.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五四运动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强化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理解。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写一篇对于五四运动的总结论述;
2. 布置预习任务: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反馈(5分钟)
1.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2.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有明显提高,但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节课需要更加富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范例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范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1.上课前,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搭配相关文字画面。
2.教师询问学生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这首歌跟什么运动相关?3.教师从这样的歌曲情境中,带着学生重新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环环相扣,讲授新知(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图片展示巴黎和会的图片,提问学生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要求?结果如何?2.学生依据教材内容作答: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被列强瓜分了主权。
3.学生观看《五四运动》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了维护中国主权,爆发了什么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斗争的对象又是谁呢?4.学生回答五四运动。
5.教师提问:北洋政府采取什么措施镇压这次起义呢?6.学生回答:逮捕30多名爱国学生。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提问:从1919年6月起,五四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斗争的形式有什么变化?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
2.教师提问学生,完成表格。
3.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4.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教师展示裴多菲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引出中国也曾有这么一批热血青年,在巴黎和会上祖国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他们共同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
你们怎么看待青年学生打行为呢?2.学生被这样的情景所感染,感受到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三、课堂练习,思维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教师点拨: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面貌,群众基础,时代特点方面进行总结。
3.提问: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4.师生共同总结:(1)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2)指导思想不同。
(3)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广度不同。
(4)结果与前途不同。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
本课设计中,以“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走进五四:北京学生的壮举”“见证五四:全国民众的斗争”“追忆五四:不同时代的声音”为框架,多层次、不同角度的再现五四运动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史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同时,注重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五四运动中标语、口号和斗争史实的了解,理解北京学生的爱国精神即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问题连续体理论落实。
此理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本课设计了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么推进的?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什么?五四精神是什么?”通过这三个核心问题,再层层设问,使问题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跟随问题设置,不断思考,迸发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与学的状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和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情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所以结合智慧学伴的内容给学生进行了课前的检测,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听说过五四运动,知道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但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经过和历史意义不明确,所以根据检测结果,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启发探究教学模式。
运用文字材料、图片、节选视频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再结合问题导读、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在复杂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智慧学伴辅助教学技术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视频三、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了。
五四运动教案初中
五四运动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历史素养。
教学重点:1. 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爱国运动。
2. 引导学生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
3. 学生总结五四运动的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亲日官员,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
三、五四运动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 学生分享对五四运动意义的理解: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2. 学生探讨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五四运动激发了一代青年的爱国热情,促使他们寻求革命真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大革命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公开课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掌握新文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②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历史的进步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历史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探索、努力。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突破方法:阅读教材、引入材料、问题探究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突破方法:情景创设、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观察《讲坛上的教授》设问:你熟悉或了解图片中的哪些人物?这场有众多学者的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怎样来看待呢?重温历史:观看影视资料,概要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和运动中心。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合作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灯片展示:《不合时宜现象一》、《不合时宜现象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思想上: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合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内容灯片展示:鲁迅及作品《药》《狂人日记》片段、陈独秀有关德先生和赛先生言论、场景《陈烈女之死》、漫画《靠不住》、胡适作词《兰花草》、胡适与陈独秀有关新文学的言论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核心)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合作探究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灯片展示:三则材料辩论:新文化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从性质、进步性、局限性三方面评价)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灯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提问: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教师点拨并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小结: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新的思想潮流。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中公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中公教案
学校:XXX初中
年级:初三
科目:历史
教案主题:五四运动中的公教案
教学内容: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中公教案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公教案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五四运动中的公教案的基本情况;
2. 掌握公教案的发生背景和过程;
3. 分析公教案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公教案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2. 公教案对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引出公教案的重要性;
2. 讲授:讲解公教案的发生背景和过程,重点介绍公教案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公教案的意义及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4. 归纳总结:带领学生总结公教案的重要性及其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五四运动和公教案。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公教案的发生背景和过程;
2. 学生能够分析公教案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 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就公教案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新文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②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历史的进步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历史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探索、努力。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突破方法:阅读教材、引入材料、问题探究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突破方法:情景创设、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观察《讲坛上的教授》
设问:
你熟悉或了解图片中的哪些人物?
这场有众多学者的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怎样来看待呢?
重温历史:观看影视资料,概要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和运动中心。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合作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灯片展示:《不合时宜现象一》、《不合时宜现象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思想上: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合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内容
灯片展示:鲁迅及作品《药》《狂人日记》片段、陈独秀有关德先生和赛先生言论、场景《陈烈女之死》、漫画《靠不住》、胡适作词《兰花草》、胡适与陈独秀有关新文学的言论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
专制(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合作探究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灯片展示:三则材料
辩论:新文化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从性质、进步性、局限性三方面评价)
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灯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提问: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教师点拨并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堂小结: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新的思想潮流。
请概括这几种思潮的基本主张及各派领袖们所进行的社会实践。
学生朗诵:《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课堂练习:略
整体意图:
创设情景是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是让学生有意
识地培养与他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探究的氛围中感受师生之间的和谐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主归纳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实践形成知识纳入自己的系统中,学生不断的进行体验,感悟,经历,认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教学功能得到开发,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主动探究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学方法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教学反思:
1、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用什么方法能够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2、新课程三维目标该如何体现,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体现。
3、如何真正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空间,如何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融洽、有效的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