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_论语_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_程碧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7740(2005)02-0057-03

谈《论语》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

程碧英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四川达州635000)

摘 要:《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论语》中所言及的交友观有着意义上的广狭之分。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提倡的是一种以文德合的仁义之交,尤其强调交友质量,对交友对象有明确而明智的选择。孔子将交友主题寓于文化教学中,并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既有现实性又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论语》中体现出的交友有益损之别,应以仁为统、以德为依,重推诚相与、适度中节、躬身践行等特点,对现代交友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论语》;交友观;推诚相与;躬身践行;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人伦精神。作为一部文化原典,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诸多方面。文章重点探讨在《论语》中被孔子及其弟子所论及的交友问题。应该说,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被孔子所称道的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孔子毕其一生的追求,力求从方方面面恢复周礼文化。自然,《论语》中所体现的交友观承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独特的理解,同时,这一主题也与孔子进行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在孔子眼中,学会了交友,也就学会了如何为人、为政。经历了失败的政治生活的摔打后的孔子,更是将交友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的范畴里,并有着精彩的论述,于古、于今,皆有可借鉴之处。

据统计,《论语》中“友”字共出现19次,“朋”字共8次。[1]当然,涉及交友话题的远不止于此。《说文解字》将“友”解释为“同志为友”;《周礼注》对“朋友”两词析言之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2]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的相关词典都将“朋友”的主要意义界定为泛指交情好的人。应该说,“交友”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它的内涵并非以上所言。在《论语》中,孔子所言及的交友观自然也有着意义上的广狭之分。广义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泛爱众”,所涉及的对象不是固定的,主要指用一种仁爱的情怀与友善的方式去接纳对方;狭义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以文德合的仁义之交,尤其强调交友质量,对交友对象有明确而明智的选择,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交友状态。在更多意义上,孔子提倡的是交上贤朋良友。

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

:“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

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

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子张》)

《论语正义》认为:“友交当如子夏,泛交当如子张。”其中,还引用郑注云:“子夏所云,伦党之交也。子张所云,尊卑之交也。尊卑亦是泛交。伦党则与为同类,是友交矣。”[3]笔者认为,郑注本所言极是。

首先,孔子一生的阅历告诉我们,现实政治已非圣人之治。孔子教化的对象是一个有着文化追求与政治追求的特殊群体,寄托着孔子的文化理想与政治追求。钱穆先生是这样概括孔子的一生:“孔子之学与教,与其政治事业、著述事业三项层次递演”,“孔子之政治事业,则为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4]因此,特定的对象以及对他们的特殊要求可看出孔子所提及的交友观有一定的狭义性。孔子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希望他们交上志同道合并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有帮助的朋友。于是,孔子根据一些条件进行了比照,也提出了具体的交友措施。

其次,孔子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面对无情的现实,他期盼着将其回归到有礼、有乐的康庄大道上。在他整个理想的建构中,周公是一个影响他的重要人物。自然,周公的言行为孔子所称许。《论语正义》称:“案《吕氏春秋·观世篇》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3]孔子及其弟子对此论也相当认可和推崇。在实践过程中,孔子也是一个非常认真而执著的人。孔子将此理念融入了实际的教学生活中。

再有,孔子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在不同时候对不同弟子在相同问题的探讨上并非是一致的,比如孔子论“仁”、“孝”、“君子”、“为政”等都是如此。因此,《论语正义》引蔡邕《正交论》言:“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所闻乎夫子。然则其以交诲也,商也宽,故告之以距人;师也褊,故告之以容众。各从其行而矫之。若夫仲尼之正道,则泛爱众而亲

2005年6月第2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June,2005

No.2

收稿日期:2005-02-18

DOI:10.15927/ ki.lygszxb.2005.02.015

仁。故非善不喜,非仁不亲;交游以方,会友以仁,可无贬也。”蔡邕此言,以二子所闻,各得一偏。其正道则泛爱众,即泛交。亲仁即友交,义与包郑相发矣。“世儒多徇子张之言,以子夏为失。”[3]可以看出,孔子此话主要是针对教学而谈,针对了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失为经典之言。

同时,孔子谈交友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现实为依托,将为君与为人之道统一起来。他有时所谈的交友,有着强烈的现实参照性,亦人亦君,似谈交友,又似谈王者为政之道。这恰恰折射出孔子“借助于学术以谈政治”以及将伦理政治化的特点。[4]

鉴于此,我们便能理解孔子及其弟子谈交友的某些言论看似矛盾,甚至有些地方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了。如孔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而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论语·季氏》)但总的说来,《论语》所体现的交友观重点还是以仁为统、以德为依,既包括君上,也包括常人;既包括生活上一种宽容的情怀,也包括政治上的选贤任能。

孔子将交友主题寓于文化教学中,以期学生养成君子人格,并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既从现实出发又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孔子的交友观既有对自身的要求,也有对对方的选择。虽其含义有广狭之别,但有着以下共通之处,具体言之,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推诚相与

孔子认为,诚信原则是维持朋友交往的第一要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因此,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孔子积极倡导“言而有信”的美德。自然,孔子弟子———曾子说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弟子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同时,孔子强调说,有了这种推诚相与,对朋友的帮助也是真诚而无私的。即使遇到“朋友死,无所归”(《论语·乡党》)的情况,孔子也会尽到朋友之责。

(二)益损之别

我们先引述几段话: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3.子曰:“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

在这一点上,孔子将朋友进行了分类,谓之益损之别,这与孔子的一贯精神与主张是一致的。在推诚相与的基础上,孔子反感那种“心内相怨而外诈亲”[3]的行径。孔子认为,交友以“友直,友谅,友多闻”为益,以“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为损。也就是说,必须交正直的人、信实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不与谄媚奉承的人、当面恭维而背后毁谤的人以及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在不断认识他人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我的辨别能力与内在修养,使自己远离虚情假意,从而诚信交友,交到理想的朋友。

(三)以仁为统,以德为依

1.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3.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

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

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6.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善,乐多贤友,益矣。”(《论语·季氏》)

孔子提倡交友要以仁为统、以德为依,这与周公所论交友思想一脉相承。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与处;损我者也,与吾等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无所与处者,必贤于我。”由曾子及周公言观,则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3]其次,君子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此话虽出自曾子之口,但也道出了孔子交友观的真谛,与孔子所言的“德不孤,必有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再有,交友要以文德合。诚如《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3]总的来说,孔子及弟子在此领域所言及的交友有着强烈的现实参照性,既谈交友,也谈王者为政之道。常人应如此,为君者亦应如此。

(四)适度中节

1.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2.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

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适度中节的原则似乎与孔子一贯对交友的严格要求有些不相称,但实质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适度中节强调的主要是一些维持朋友关系或对待朋友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在严格选择朋友的前提下,孔子认为,既是朋友,就应抛弃一些烦琐的礼仪,不然反被疏远。诚如《正义》引吴嘉存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事君与交友,皆若是矣。”[3]同时,遇到朋友与自己意见不合的情况,孔子认为要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但对方若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由此可见,孔子在对朋友的劝诫上,更多的采取了中庸之道。

(五)躬身践行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3.子曰:“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

4.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在孔子的眼中,完美的君子人格的培养贵在实践,即“义

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