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20357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学时:510 编写执笔人: 于天
秀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其体现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性、综合性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汽车综合实习工作,使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技巧,初步实现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社会竞争,实现实习和就业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服务思想,掌握汽车维修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前导课程为《汽车发动机构造及检修》、《汽车底盘构造及检修》、《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及检修》、《汽车电控底盘构造及检修》、《二手车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管理》等。
1.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
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具有必需的汽车理论知识,包括汽车的基础知识;汽车的生产、性能、检测等基础知识。
(2)具有对汽车的性能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3)具有必需的汽车检测知识,包括发动机故障检测、底盘系统检测等的基础知识。
(4)具有维修车间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维修流程。
(5)了解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及动态,并具备相关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增强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2)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3)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4)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素质目标
(1)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2)文化素质: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4)工程意识:质量意识、系统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5)团队精神: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6)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技术知识更新的初步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变化的能力。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与要求
1. 教学方法
(1)创新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汽修专业“任务导向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项目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2)制作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将电器构造应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容易理解。
(3)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及对某些问题的思考。随堂进行小问题、小概念的讨论,使学生能尽快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此外,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和维修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到企业学习,请行业的专家到学校讲座。
5.2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
(1)以行业关键技术操作岗位和技术管理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
(2)不拘泥于教材章节体例,以专项能力培养为单元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培养过程实现知行合一。
(3)内容上注重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与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衔接,并较多反映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
5.3教学评价
2.评价方法
本课程理论课堂教学采用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学生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形考作业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考试成绩占70%,平时形考作业成绩占30%。
5.4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当今社会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3)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5)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