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病原学检测
白喉疾病研究报告
白喉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白喉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传染科,耳鼻喉科病症体征:白喉假膜形成,扁桃体伪膜,发热,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疾病介绍: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咽,喉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伪膜形成为突出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与末梢神经麻痹,白喉属中医学温病范畴,中医文献中的喉痹,喉风,锁喉风,白蚁疮,白缠喉,白喉风等包括本病,由于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较多,我国广泛推行白喉类毒素接种,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现仅在未进行免疫接种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散发,白喉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临床特征为咽痛,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及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假膜范围大时,颌下淋巴结及颈部软组织肿胀致颈部呈牛颈状;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等,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及隔离;早期,足量应用抗毒素治疗有特效;抗菌药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可阻止毒素的产生,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亦可经玩具,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播,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见,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而儿童易感性最高,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多见于温带地区,目前,不少先进国家及地区已基本控制了本病的发生,中国尚有散发病例,对易感者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是控制白喉的根本措施;及时隔离和积极治疗患者,集体儿童机构内的接触者留观7天并作咽拭子培养等,可避免疾病的蔓延,症状体征:临床表现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其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
成人和年长儿童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
(一)咽白喉1.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
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
在白喉流行时应加注意。
2.一般型逐渐起病,有乏力、胃纳差、恶心、呕吐、头痛、轻至中等度发热和咽痛,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
实验六:白喉棒状杆菌、厌氧菌、螺旋体
培养特性
白喉棒状杆菌需在特定 的培养基上培养,适宜 温度为37℃,适宜pH值
为7.2-7.4。
抵抗力
对干燥、阳光和一般消 毒剂敏感,但在咽喉分
泌物中可存活数周。
厌氧菌
01
02
03
04
简介
厌氧菌是指在无氧环境下生长 繁殖的细菌,是导致多种感染
性疾病的病原体。
形态特征
厌氧菌形态多样,包括球形、 杆形、螺旋形等。
鉴定结果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测序,确认分离出的菌 株为脆弱拟杆菌。
药敏试验
对分离出的脆弱拟杆菌进行药敏试 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甲硝唑敏感, 对克林霉素耐药。
螺旋体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分离结果
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成功从 患者皮肤溃疡处分离出螺旋体。
鉴定结果
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特异性抗原检 测,确认分离出的微生物为钩端
微生物的鉴定
形态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 形态、大小、染色特性等, 初步判断其种类。
生化试验
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如 糖发酵试验、酶活性测定 等,以进一步确定微生物 的种类。
血清学试验
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血清 学试验,如凝集反应、沉 淀反应等,以确定微生物 的血清型。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白喉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实验步骤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
根据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将微生 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微生物的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培养或稀释培养,获得纯培养物,即单一菌落 。
微生物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
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成分和配方,制备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白喉 病情说明指导书
白喉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白喉概述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和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英文名称:diphtheria。
其它名称:白喉风。
相关中医疾病:喉痹、喉风、锁喉风、白蚁疮、白缠喉。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咽喉,头部。
常见症状:发热、咽痛、“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鼻塞。
主要病因:白喉杆菌感染。
检查项目:血常规、细菌学检查。
重要提醒:本病可有白喉感染者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应尽量避免与白喉感染者接触,必需接触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白喉的发病特点三、白喉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由白喉杆菌感染引起,其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食物、玩具及物品间接传播。
偶尔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
白喉杆菌侵入人体后可分泌外毒素,引起细胞破坏、纤维蛋白渗出、白细胞浸润。
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毒血症状,毒素吸收量与其形成的假膜所在部位及广泛度有关。
假膜范围大,毒素吸收多,症状重。
基本病因:1、白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白喉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对冷冻、干燥抵抗力强,在干燥假膜中可生存12周;在玩具、衣物上可存活数天。
对湿热及化学消毒剂敏感,58℃10分钟或5%苯酚1分钟即可死亡,阳光直射下仅能存活数小时。
2、白喉杆菌的致病机制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侵入上呼吸道后仅在黏膜表层繁殖,常不侵入深部组织和血流。
白喉杆菌外毒素具有强烈毒性,可引起细胞破坏、纤维蛋白渗出、白细胞浸润。
大量渗出的纤维蛋白与白喉性坏死组织、炎症细胞、细菌等凝结而形成特征性白喉假膜,假膜覆盖于病变表面,与组织粘连紧密不易脱落,强行剥脱易出血。
但喉及气管黏膜上皮有纤毛,假膜与黏膜的粘连不紧。
因此喉及气管白喉的假膜易脱落引起梗阻窒息。
白喉棒状杆菌染色方法
白喉棒状杆菌染色方法白喉棒状杆菌染色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染色可以明显地显示出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喉棒状杆菌染色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白喉棒状杆菌是引起白喉病的病原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棒状的细胞形态。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白喉棒状杆菌,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染色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革兰染色法和苏木精-铺片梅红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细菌染色技术,包括某些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其原理是利用颜色反应来区分细胞壁结构的差异。
革兰染色法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取一片革兰染色的玻璃载玻片,将待染菌液均匀涂于载玻片上,使其成为一片均匀的薄膜。
第二步,让菌液干燥,可以通过自然干燥或轻轻吹气来加速干燥。
但需注意不要吹太用力,以免呈片状分离。
第三步,用酒精烘烤灯在载玻片上迅速涂抹革兰染色液,保持划线的方向一致。
第四步,将涂染液于完成后的载玻片中,静置1~2分钟,待液体渗透进入菌体中。
第五步,将载玻片倾斜,用自来水从一端沿载玻片流动,直至水流变清。
此时,注意不能用太大压力,保持水流的顺畅。
第六步,用碘酒液滴于载玻片上,静置1~2分钟,使菌体充分吸附碘。
第七步,将载玻片倾斜,并用自来水从一端沿载玻片流动,直至水流变清。
同样地,要保持水流的顺畅,并注意力度。
第八步,用洗玻片涗将载玻片冲洗干净,待玻片表面干燥。
第九步,将载玻片加热到80摄氏度,保持10秒钟。
加热杀死微生物并固定菌体与载玻片。
第十步,取一滴苏木精-铺片梅红染色剂,滴于载玻片上。
静置1分钟。
第十一步,用自来水将载玻片清洗干净,待水流清澈。
第十二步,用洗玻片液将载玻片冲洗干净,待玻片表面干燥。
第十三步,观察载玻片下显微镜下的细菌形态特征。
革兰染色的白喉棒状杆菌呈紫色。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结构。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和诊断白喉疾病非常重要。
苏木精-铺片梅红染色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适用于某些革兰氏阳性菌。
谈谈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
谈谈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摘要】猪的疫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本文主要探讨了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
在正文部分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疫病的症状及特点,以及常见猪疫病的检测方法和疫病鉴别诊断技术。
也提出了猪的疫病预防措施和疫病的防治策略。
在强调了疫病鉴别与诊断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疫病防控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猪的疫病,加强对疫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有效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
【关键词】猪的疫病、鉴别诊断、症状、检测方法、预防措施、防治策略、重要性。
1. 引言1.1 猪的疫病概述猪是世界上重要的畜禽之一,但由于生长环境、饲养管理以及传染病的影响,猪的疫病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猪的疫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猪体,在机体内繁殖、生长并引起机体组织器官结构或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
猪的疫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猪瘟、口蹄疫、猪肺疫等。
猪的疫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及早进行疫病的鉴别与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不同疫病的症状及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了解常见猪疫病的检测方法以及猪的疫病鉴别诊断技术,也是有效防控疫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疫病的预防措施和实施科学的防治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疫病的发生,降低疫病造成的损失。
2. 正文2.1 不同疫病的症状及特点猪是我国畜禽生产中重要的养殖动物,但也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威胁。
不同的猪疫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特点,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保障猪群健康至关重要。
1. 猪瘟(ASF)猪瘟是一种严重的猪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
患病猪出现高热、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皮肤发绀等症状,同时容易出现出血现象,如鼻出血、口腔出血等。
2.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TGE主要侵袭幼猪,表现为剧烈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
此病易引起猪群集体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气管白喉实验报告
气管白喉实验报告引言气管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影响气管和喉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本报告旨在对气管白喉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动物模型我们选取了实验室培育的小鼠作为动物模型。
小鼠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了白喉杆菌,对照组注射了生理盐水。
注射白喉杆菌实验组的小鼠被注射了适量的白喉杆菌,以模拟真实感染情况。
注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病理检测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我们对小鼠进行病理检测和观察。
通过活体或解剖方式,收集相关器官和组织的标本,并行病理学切片制备。
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评估了不同时间点和组别的病变情况,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实验结果白喉杆菌感染实验组的小鼠被成功感染了白喉杆菌,而对照组未出现感染情况。
这表明注射的白喉杆菌成功发挥了其致病性。
病理学变化在实验组的小鼠中,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病理学变化。
细致的镜检下,我们发现气管和喉部出现炎症、坏死和溃疡等病变。
气管黏膜炎症感染后的气管黏膜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和疼痛等症状。
组织切片显示黏膜结构紊乱,血管扩张和渗出细胞增多。
喉部溃疡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染,实验组的小鼠喉部出现溃疡病变。
溃疡表面出现溃疡面、坏死组织和渗出物等特征,严重影响了喉部的正常功能。
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后,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小鼠在感染后的生存率明显下降,病理学检测结果与观察一致。
结论气管白喉病因气管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本实验结果证实了白喉杆菌感染对气管和喉部的病理学损害,并对疾病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诊断与治疗气管白喉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测和临床症状,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和治疗。
针对本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治疗方法,如抗生素、免疫治疗等。
参考文献1.Smith A, et al. The pathogenesis of diphtheria. Journal ofInfectious Diseases. 2019;220(Suppl 1):S1-S9.2.Chen B,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ryngeal diphtheria inchildren.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Surgery. 2020;55(3):205-210.以上就是我们对气管白喉实验的全面报告。
白喉病理学
白喉病理学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但也可影响其他黏膜表面。
了解白喉的病理学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白喉病理学的关键特点之一是该疾病在感染部位的病理变化。
白喉杆菌会分泌一种被称为白喉杆菌外毒素(diphtheria toxin)的毒素,这是引起白喉症状的主要原因。
当这种毒素进入人体后,它会破坏宿主细胞,并在黏膜表面形成灰白色的假膜。
这种假膜由坏死组织、白细胞和杆菌组成,并附着在受感染区域,如咽喉、扁桃体和鼻咽部。
这种假膜会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除了形成假膜,白喉病理学还表现为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白喉杆菌外毒素会引起组织内炎症细胞的浸润和黏膜血管的扩张。
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黏膜肿胀、红斑和水肿。
在病变区域,由于血管扩张和破坏,可以观察到出血现象。
此外,假膜的形成也会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
在病理学上,白喉的诊断依赖于病理标本的检查。
从患者的咽喉区域或其他受感染部位采集的样本可以通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来确定是否存在白喉杆菌和假膜。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养和分离白喉杆菌来确诊。
治疗白喉的主要方法是抗生素治疗和白喉杆菌外毒素抗毒素的使用。
抗生素可以杀灭白喉杆菌,抑制病情进展。
而白喉杆菌外毒素抗毒素则可以中和毒素的作用,减轻病情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预防白喉方面,白喉杆菌疫苗是一种高效的预防措施。
该疫苗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保护人体免受白喉杆菌的侵害。
定期接种白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白喉的发生。
总之,白喉病理学的了解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这种传染病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白喉病变的特征,可以确诊白喉,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同时,定期接种白喉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白喉的发生。
对于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专业人员来说,深入了解白喉病理学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这种疾病,确保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鉴别诊断白喉的方法有哪些
鉴别诊断白喉的方法有哪些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临床诊断(尽快得出临床初步诊断,并立即给予抗毒素治疗,任何延迟治疗会对病人有严重危害,尤其是婴幼儿),确诊须以细菌培养及毒力试验为准。
病灶直接涂片检查病原菌不可靠。
白喉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致死率为5%~10%,并在小于5岁的儿童和大于40岁的成年人中可达到20%之高。
人类是白喉棒状杆菌唯一天然宿主,主要是借着飞沫传染。
一、检查方法1、血象白细胞增多,一般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重者可出现中毒颗粒。
2、细菌学检查在假膜与黏膜交界处涂抹,进行涂片检查和培养(吕氏培养基),常可找到革兰阳性杆菌或白喉杆菌。
必要时可作白喉杆菌毒力试验。
3、血清学检查采用荧光抗体法,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白喉杆菌,可早期诊断。
4、化验:用2%亚碲酸钾溶液涂抹在伪膜上,20分钟后伪膜变为黑色或深灰色为阳性,提示棒状杆菌感染。
5、细菌培养:取伪膜周缘分泌物作涂片和培养,检查白喉杆菌。
6、免疫学检查:白喉杆菌毒素试验及毒力试验均呈阳性者应视为白喉病人,毒力阴性者为带毒者。
二者均阴性则可否定本病。
7、其他检查心电图有助于发现中毒性心肌炎,尿素氮、肌酸酐、肝功能在肝、肾损伤时,出现变化。
二、区分鉴别(一)咽白喉需和下列疾病鉴别1、急性扁桃体炎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
中医称为“乳蛾”、“喉蛾”或“莲房蛾”。
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起病急,热度高,扁桃体红肿,咽痛明显;分泌物较薄,色较淡,仅限于扁桃体,拭之容易剥落。
2、溃疡膜性咽炎咽部有坏死性溃疡和假膜,常伴齿龈炎,易出血,口腔有恶臭。
咽拭子涂片可找到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3、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
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
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
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医学知识之白喉
白喉白喉(diphtheria)是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是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瘫痪。
【诊断】白喉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症状。
患者大多未接受过白喉预防接种,有与白喉病人接触史,临床表现有假膜,且不易和粘膜下组织分离。
鼻、咽有假膜者可作涂片,如发现有状似白喉杆菌者可初步拟诊为白喉;若培养找到白喉杆菌,则诊断基本上可以肯定。
如培养阳性而临床诊断有怀疑时,应作细菌毒力试验,以助鉴别。
早期治疗极为重要,凡临床症状提示白喉可能性大者,可不必等待培养结果而即开始抗毒素治疗。
培养阴性者不能完全除外白喉。
【治疗措施】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假膜广泛者延长至4~6周。
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
二)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杆菌生长从而阻止毒素的产生。
常选用青霉素,约需7~10天,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转为止。
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1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剂量为40mg/(kg・d),分四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
羟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
三)抗毒素治疗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
在病程初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故应尽量早用。
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
咽白喉假膜局限在扁桃体者给2万~4万u;假膜范围广泛,中毒症状重者给4万~10万u;喉白喉和鼻白喉患者给1万~3万u。
发病3日后方治疗者剂量加倍。
抗毒素可以肌注或稀释后静滴,一次给完。
24小时后病变继续扩大者可再以同量肌肉注射一次,注射抗毒素前应询问过敏史,并作皮肤过敏试验,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阳性者按脱敏法给予。
四)心肌炎的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者给以镇静剂。
可用强的松2 0~40mg/天,分四次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
严重病人可用三磷酸腺苷(ATP)20mg,辅酶A50u,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作静滴。
白喉性喉麻痹的诊治及护理
3
白喉性喉麻痹 的护理
病情观察
01
观察患者呼吸 频率、节律、 深度
02
观察患者吞咽 功能、发声情 况
03
观察患者生命 体征,如体温、 脉搏、血压等
04
观察患者意识 状态,如清醒、 嗜睡、昏迷等
05
观察患者皮肤黏 膜颜色,如苍白、 青紫、红润等
06
观察患者有无并 发症,如肺炎、 心力衰竭等
生活护理
04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等, 观察喉部结构 变化
2
白喉性喉麻痹 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抗毒素血清:用于治疗白喉性喉麻 痹,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02
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用 于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
03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用于 减轻喉部水肿,缓解呼吸困难
04
解痉药物:如氨茶碱等,用于缓解 喉部肌肉痉挛,减轻呼吸困难
倾听患者的感受 和需求,提供心 理疏导和安慰
03
帮助患者了解疾 病知识,减轻恐 惧和焦虑
04
鼓励患者保持乐 观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和护理
谢谢
刀客特万
白喉性喉麻 痹的诊治及 护理
目录
01 白喉性喉麻痹的诊断 02 白喉性喉麻痹的治疗 03 白喉性喉麻痹的护理
1
白喉性喉麻痹 的诊断
症状识别
01
声音嘶哑:患者说话声音 嘶哑,甚至无法发声
03
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困难, 可能出现吞咽疼痛、食物误 入气管等症状
05
发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 乏力等症状
05
雾化吸入:如布地奈德等,用于减 轻喉部水肿,缓解呼吸困难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解除喉 部阻塞,恢复呼吸
白喉杆菌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白喉杆菌的培养特性。
2. 掌握白喉杆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3. 了解白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引起白喉病的病原菌。
白喉杆菌的培养特性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 为7.2~7.8。
在含血液、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本实验通过培养白喉杆菌,观察其菌落形态,并利用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对其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1. 白喉杆菌菌种2. 细菌培养箱3. 细菌接种环4. 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5. 37℃恒温培养箱6. pH计7. 电子显微镜四、实验方法1. 培养基制备(1)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将亚碲酸钾、牛肉膏、蛋白胨、琼脂粉、氯化钠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加热溶解,调节pH值至7.2~7.8,分装于培养皿中,高压灭菌后备用。
2. 菌种接种(1)将白喉杆菌菌种接种于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中央,用接种环划线接种。
(2)将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 观察与记录(1)观察菌落形态,记录菌落颜色、大小、形状、边缘等特征。
(2)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染色特性。
(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喉杆菌的形态特征。
4. 结果分析(1)根据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判断是否为白喉杆菌。
(2)分析白喉杆菌的生长状况、菌落形态、染色特性和形态特征。
五、实验结果1. 菌落形态:白喉杆菌在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的菌落。
2. 革兰氏染色:白喉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棒状,两端膨大。
3. 电子显微镜观察:白喉杆菌菌体呈棒状,两端膨大,排列不规则,常呈L、V、X、T等字形或排成栅栏状。
六、实验讨论1. 白喉杆菌在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的菌落,符合其培养特性。
2. 革兰氏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本实验分离到的菌种为白喉杆菌。
生活疾病-白喉是什么病
白喉是什么病【导读】当小孩子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以为是普通的感冒症状,不注重的家长可能只是简单给孩子吃一些感冒药就不管了,其实这类的症状还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引起的,比如说白喉病。
那么白喉是什么病呢?白喉是什么病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因为受寒或者热气而发生感冒发烧,当发生感冒发烧的时候人们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咽痛、发热、头痛、咽喉不适等等,而引起这类症状的不仅仅有感冒发烧,也有可能是白喉病。
白喉病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这种疾病是否严重,那么白喉是什么病呢?当人体感染了白喉杆菌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咽喉症状。
包括发热、气喘、咳嗽、咽痛、声音嘶哑、咽痛等等,白喉杆菌起初感染的时候发病的部位比较浅,一旦发展之后会侵袭鼻部、咽部和喉部,这时候这些发病部位会出现一些白色的假膜,这就是白喉病。
当发生白喉病之后,白喉杆菌是可以通过唾液和飞沫在环境中存活24小时以上,没有患过白喉或者没有接种疫苗的患者接触后就会发病。
所以说白喉是一种传染病,但是如果发病治疗之后一般就会有相应的抗体,再次接触白喉杆菌的话是不会再发病的了。
白喉病对患者的生活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什么原因引起白喉当人们得了白喉病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症状,但是很多的白喉病人都是在很严重之后才会到医院中确诊是白喉病,这主要是因为白喉病的症状和普通的感冒发烧很类似,从而导致患者们把白喉病当做普通感冒治疗,以致白喉病越来越严重。
那么什么原因引起白喉呢?1、不注意卫生白喉病的发生是由于白喉杆菌而引起的,当白喉杆菌侵入到人体的鼻咽部的时候就会发生感染。
主要是由于一些人不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或者经常抽烟喝酒,而导致受到白喉杆菌的青睐而发病,而抵抗力下降也是发生白喉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2、传染因为白喉杆菌具有传染性,如果白喉病人和他人没有做好隔离措施的话就容易把白喉病传染给他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但是如果接触到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接吻的话也是有可能患上白喉病的。
白喉病症PPT演示课件
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当前白喉研究的最新成果。
针对白喉问题提出建议和思考
01
加强白喉的监测和预警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白喉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为防控工作
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02
提高公众对白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白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
03
加强白喉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流行病学特点
地域分布
季节性
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在发展中国 家较为常见。
全年均可发病,但在秋冬季节较为常 见。
人群分布
各年龄段均可感染,但儿童和青少年 是高发人群。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咽喉 部疼痛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炎、神 经麻痹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中型 和重型。其中重型患者病情凶险,死 亡率高。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白 喉棒状杆菌的核酸,具有快速、灵 敏、特异的优点。
03
治疗与预防
治疗方案及原则
早期治疗
白喉患者应尽早接受治 疗,以降低并发症的风
险。
抗生素治疗
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如 青霉素或红霉素,以消
灭白喉棒状杆菌。
பைடு நூலகம்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如发 热、喉痛等,给予相应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本次报告内容总结回顾
白喉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01
报告详细介绍了白喉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情况以及临床表
现,为全面了解白喉提供了基础。
白喉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02
报告阐述了白喉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医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白喉考点.doc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白喉考点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白喉 本题答案: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 本题解析:白喉:是由白喉棒状 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和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瘫痪。
病人和带菌者均为传染源,以飞沫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
2、问答题 女,7岁,突发高热、极度乏力、恶心呕吐3小时于2003年2月15日入院,同班同学有类似症状者,查体:体温39.6℃,呼吸28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50/30mmHg ,面色苍白,唇指发绀,扁桃体和咽部高毒红肿,口有臭味,上覆乳白色假膜,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牛颈。
心界扩大,奔马律。
血象:白细胞18109/L ,中性0.85。
本例什么病的诊断可能性大?诊断依据是? 本题答案:最可能的诊断是:咽白喉极重型,依据是:有流行病学支持临 本题解析:最可能的诊断是:咽白喉极重型,依据是:有流行病学支持临床表现典型,有白膜,牛颈,休克表现。
3、问答题 白喉杆菌的细菌学检查有哪些? 本题答案:细胞学检查有:①涂片染色后镜检查白喉杆菌;②通过细菌培 本题解析:细胞学检查有:①涂片染色后镜检查白喉杆菌;②通过细菌培养和毒力试验鉴定白喉杆菌;③用荧光素标记白喉抗毒素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检出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白喉杆菌;④用2%亚碲酸钾液给予假膜上染色。
白喉外毒素的名词解释
白喉外毒素的名词解释白喉外毒素是一种由白喉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对人体健康构成重要的威胁。
白喉外毒素主要通过感染白喉菌的空气传播途径进入人体,引发白喉疾病。
本文将对白喉外毒素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讨论。
一、白喉的简介白喉是一种由白喉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性症状是咳嗽、低热和特有的膜性喉炎,可导致严重的窒息和死亡。
白喉菌存在于感染过的个体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传染性强且易于在人群中传播,尤其是在拥挤的环境中更为常见。
二、白喉菌产生的外毒素白喉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杆菌,主要产生外毒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白喉外毒素。
白喉外毒素是由白喉菌在宿主体内生成,并导致疾病症状的重要毒素。
这种外毒素能够抑制或破坏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引起炎症反应。
白喉菌感染时,菌体分泌的外毒素会引起严重的喉部炎症,形成灰白色的膜覆盖在喉部黏膜上。
三、白喉外毒素的作用机制白喉外毒素主要通过破坏宿主免疫系统来促进疾病的发展。
研究表明,白喉外毒素能够抑制机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活性,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这些细胞是人体抵抗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受到外毒素的抑制,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清除白喉菌。
此外,白喉外毒素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喉部组织水肿和膜的形成,进一步阻塞气道,严重影响呼吸。
四、白喉外毒素的诊断和治疗白喉外毒素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喉部膜的观察和病原学检测来确认。
临床上,白喉的典型症状是咳嗽、喉咙痛和声音嘶哑,同时可见到喉部有膜的形成。
喉膜样物的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例如细菌培养和PCR等病原学检测方法。
治疗白喉外毒素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红霉素等。
此外,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使用呼吸道支持治疗,如人工呼吸等。
五、白喉外毒素的预防措施白喉外毒素的预防主要是通过疫苗接种来实现。
白喉疫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价白喉疫苗,另一种是联合疫苗,例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
疫苗的接种可以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有效预防白喉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喉病原学检测方法
病原学操作细则
1 目的
从病人咽部假膜或鼻咽部采集标本分离病原体。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细则适用于白喉杆菌的分离。
3 职责
检测人员:负责按照本操作细则对白喉杆菌的培养。
复核人员:负责对白喉杆菌菌的培养操作是否规范及细菌生长状态进行复核。
科室负责人:负责对科室综合管理。
4 方法原理
白喉杆菌在适应的培养基能良好生长。
4.1 白喉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从病人咽部假膜或鼻咽部采集标本分离病原体。
4.2 标本的采集
4.2.1 病人
以无菌棉拭子或无菌棉拭子吸附新鲜配制的亚碲酸钾、甘油盐水保存液从疑似患者咽喉假膜边缘蘸取标本或同时采取鼻咽拭子,放入灭菌试管内同时送检。
4.2.2 带菌者或疑似病人
由于未见到明显的假膜,故应采集鼻咽部或扁桃体粘膜上的分泌物送检。
4.3 鼻咽拭子接种吕氏血清斜面或亚碲酸钾培养基等作细菌培养观察鉴定
4.3.1 菌型
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常呈人字形、栅栏状。
庞氏染色可见异染颗粒。
4.3.2 培养及生化特性
白喉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光滑菌落,有溶血环。
在亚碲酸钾血平板上,菌落呈中心黑色或灰黑色,边缘带灰色。
在尿素卵黄双糖培养基上,经37℃12~48h培养后可做初步鉴定。
白喉杆菌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果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甘露醇,一般不分解蔗糖。
不产生吲哚,能还原硝酸盐,酶阳性,氧化酶阴性,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
重型白喉杆菌能分解淀粉、糖原和糊精,迟缓分解蔗糖。
依据形态、培养、生化特性可将白喉杆菌分为轻、中、重三型。
4.2 毒力试验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致病因素为外毒素。
抗原性强,毒性剧烈。
白喉杆菌不是所有菌株都有毒力,只有那些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菌株才能产生外毒素。
毒力试验可测定白喉杆菌产生外毒素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4.2.1 艾立克(Elek)氏平板毒力试验
将Elek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50℃左右,加入正常无菌(兔或牛)血清2mL,混匀后用无菌镊子取预先制好的白喉抗毒素(每毫升含5000~10000u),干燥滤纸条贴于平板中央表面,臵37C 孵箱内约0.5h,烘干表面水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结果。
将试验菌株划线接种于平板上成一直线,使其与抗毒素滤纸成直角相交。
同一平板可同时接种4~5个标本。
同时要用已知有毒菌株作阳性对照。
于37℃培养48~72h,如发育良好即可观察结果。
阳性者于距纸条稍远处沿接种线开始有絮状沉淀弧出现。
若干72h仍未出现沉淀弧者可作阴性报告。
4.2.2 豚鼠皮内接种毒力试验
将待试菌株接种吕氏血清斜面,于37℃培养16~18h,加肉汤1mL,刮下菌苔,使成悬液,吸取此菌液0.5mL,加入3.5mL肉汤中,混匀后即可应用。
同时要用已知有毒菌株作对照。
选体重250g左右豚鼠两只,一只在试验前24h腹腔注射白喉抗毒素1000u,作为对照动物;另一只不注射抗毒素,作为试验动物。
接种前先将动物腹部向上,固定在架上。
以温水洗净腹部后剃毛。
剃毛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一次待干,用1mL注射器吸取菌液,准确注射0.1mL于皮内,可同时接种6~8株菌。
注射后4h,给试验动物注射抗毒素4000u,以免因毒株毒力太强而致死。
注射后经24、48、72h,各观察皮内反应一次。
对照动物无论接种有毒或无毒菌株,均应无局部反应;试验动物在注射有毒株的部位,于24h呈红肿,48h在红肿部位边缘有化脓性病变,72h 可见硬块,出现灰黑色坏死斑,无毒的菌株则无病变。
动物毒力试验也可应用家兔及小鸡作试验动物。
4.3 白喉毒素试验(锡克氏试验)
白喉毒素试验可用于测定机体对白喉的易感性及判断白喉预防接种后是否产生免疫力。
4.3.1 方法
在两前臂掌侧上1/3处,左臂皮内注射白喉毒索液0.1mL,右臂皮内注射对照液0.1mL。
4.3.2 反应的观察与判断
阴性反应:两臂注射处无任何反应为阴性反应。
两臂注射处稍有红色硬块,颜色较浅,界线不清,红色消退快,不留痕迹,在24~36h最为显著,48~72h基本消退,为假阳性。
阴性和假阳性反应表示对白喉有免疫力,但感染量大时仍可得病。
阳性反应:注射对照液处呈阳性反应或假阴性反应(48~72h基本消退),而注射试验液处呈现红色团块,界线分明,直径达1cm以上,通常于注射后24~48h开始出现,72~96h最明显,7d 以后逐渐消退,遗留一个褐色斑,数周至数月后可以退净。
阳性反应表示对白喉无免疫力。
4.4 血清学诊断方法
4.4.1 间接血凝法测定白喉抗体
⑴原理
间接血凝法是利用红血球作为载体,并经过一定处理后,使蛋白质抗原吸附于红血球表面,此种血球称为致敏血球。
然后用致敏血球来测定相应的微量抗体。
当特异抗体存在时,发生抗原
抗体结合,血球就出现凝集,为阳性反应。
⑵材料
A、白类致敏血球:敏感度均不能低于0.003906IU/ml
B、标准抗毒素:用前需进行56℃30分钟灭活,用于测定致敏血球效价
C、96孔U型血凝板
D、25ul加样器及25ul的多孔移液器。
⑶待检血清处理
A、经56℃30min灭活。
B、醛化血球吸收。
吸收方法:待检血清1份加50%醛化血球2份,放37℃1~2h,离心沉淀,吸取上清即为1∶2稀释的血清样品。
⑷待检血清滴定
先在血凝板中每孔加入0.5%兔血清生理盐水一滴(0.025mL),再将待检血清用微量滴管滴入第一孔中(0.025mL),使与0.5%兔血清生理盐水混合,注意不要发生气泡,混匀血清后,每孔均取0.025mL,加入到第二孔中。
混匀后自第二孔中吸出0.025mL到第三孔中,如此类推,最后一孔取出0.025mL弃掉。
或用0.025mL的稀释棒自第2孔开始作系列稀释。
用微量滴管吸取0.025mL0.5%致敏血球加到每个孔中,加时滴管勿碰到孔壁,以免沾有抗血清。
然后摇匀,放37℃2h取出,放2~10℃冰箱内次日晨判读结果,以“++”为凝集试验终点。
每份待检血清可做三个稀释度抗血清加鞣酸血球的对照,稀释方法如前所述(即1∶2,1∶4,1∶8),以排除血清中非特异凝集。
⑷结果计算
待检血清单位=待检血清终点稀释度×标准血清终点稀释度所含单位数。
例如标准白喉抗毒素(10 IU/mL)终点稀释度为1∶2048,含有0.004 8 IU/mL,而待检血清终点稀释度为1∶8,于是其单位为0.038 IU/mL。
⑹结果判定标准
A、凝集的红血球均匀地铺在孔底形成一薄层为“++++”;
B、凝集的红血球基本同a),只是在此薄层的底部有一很弱红圈为“+++”;
C、凝集的红血球在孔底形成的薄层,同时中间可见一松散的红圈为“++”;
D、凝集的红血球在孔底形成一圆圈,周围可见少量的红血球比对照圆圈稍大为“+”;
E、血球在孔底形成紧密的圆圈成圆点为“-”。
影响血凝试验的准确性与敏感度因素很多,如用具的清洁,材料的标准化,操作的细致等。
4.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喉毒素抗体
4.4.1 原理
利用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白喉类毒素捕捉待检血清中相应抗毒素抗体,再用酶标记的抗人IgG 抗体去掉反应(抗原-抗体-酶标记抗抗体),利用底物使酶显色而测知是否存在抗体。
4.4.2 材料
⑴抗原:精制白喉类毒素1110Lf/mL。
⑵结合物:羊抗人IgG酶标记抗体。
⑶载体:1cm×4cm聚苯乙烯塑料管平底带盖。
⑷底物:邻苯二胺。
⑸参考血清
多份间接血凝法阳性高效价血清混合为阳性参考血清,多份阴性血清混合为阴性参考血清。
⑹被检血清:白喉暴发流行区的病人和健康者。
⑺测定仪:721型分光光度计。
4.4.3 方法及步骤
⑴包被抗原量及被检血清最适稀释倍数的确定
用阳性及阴性参考血清与抗原作方阵式滴定,确定本试验包被抗原浓度为20μg/mL,被检血清最适起始稀释度为1∶40。
⑵参考血清标准曲线绘制
阳性及阴性参考血清均从1∶40开始至10240二倍法稀释,反应结果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光密度OD值,γ=492nm。
本试验取三次测定结果的均值,以血清稀释度为横坐标,相对应的OD值为纵坐标,画曲线;然后用相关回归法确定OD值与血清稀释倍数相对应的标准曲线。
阳性血清最高OD值为0.6,最低为0.1。
因阳性和阴性血清呈明显差别的界限OD值为0.3处,故确定OD值大于等于0.3为阳性,其所对应的血清稀释度为1∶2560,即为一个单位。
每份被检血清稀释度为1∶40,效价从标准曲线查出。
经测算,两系数的P值皆小于0.01。
⑶抗原包被
每管加已稀释好的抗原1.0mL,放4℃过夜,然后用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吐温20洗涤三次,两次之间静止3min。
⑷加被检血清1.0mL,臵室温2h,再洗涤三次,方法同前。
⑸加结合物(1∶8000)1.0mL,室温2h,洗涤同前。
⑹加底物液(0.04%)1.0mL,室温下30min,加2mol/L硫酸0.015mL,如终止反应立即测OD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