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巧用童话,激趣导入教学教案(一 二年级段)
数学童话小学生数学概念引入教学案例
数学童话小学生数学概念引入教学案例数学童话:小学生数学概念引入教学案例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理论性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于实际问题是一项挑战。
为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引入故事和童话元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学生数学概念引入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数学童话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学案例:「小猫咪寻找数字的旅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将引入小学生最基本的数学概念:数的概念和数的序数。
让我们用一个小猫咪的旅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故事开始,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叫做小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决定去探险。
小橘决定寻找数字的奥秘,于是他开始了他的旅程。
在他的旅程中,小橘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事物。
首先,他遇到了一片花海,花海上有许多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朵。
小橘数了数周围花朵的数量,发现有5朵红花、3朵蓝花和2朵黄花。
小橘非常聪明地用圆圈标记了每种花的数量,然后继续前行。
接着,小橘来到一条河边,看到河中有许多漂亮的鱼儿。
他试着用手指点了一条鱼并数了数,他发现它是第一条鱼。
然后他继续点了第二、第三、第四……一直数到了第十条鱼。
他非常兴奋地将这些数字写在纸上,继续前行。
小橘的旅程还没有结束,他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城堡。
城堡里有一座高塔,塔上有很多窗户。
小橘决定数一数窗户的数量。
他从第一个窗户数起,数到了第二个、第三个……一直数到了第十个窗户。
他非常高兴地用红笔标记下这些数字,并继续向前走。
最后,小橘周游了整个国家,体验了数不尽的奇遇。
他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的魅力,并将所学到的数学概念带回了学校。
三、教学效果与分析通过这个数学童话故事,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和角色的参与,更容易地理解数的概念和数的序数。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比,这种引入故事元素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时提问学生,帮助他们思考、总结,并与小橘的经历进行对比。
数学童话故事让小学生轻松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童话故事让小学生轻松学习数学知识从古至今,数学一直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痛的学科之一。
有些小学生会觉得数学非常枯燥乏味,很难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但是,数学并不仅仅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它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利用数学童话故事。
数学童话故事结合了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可以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文将介绍一些数学童话故事,并探讨它们是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的。
一、小红帽与数学问题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著名的童话故事《小红帽》,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难题。
在故事中,小红帽要走过一片森林,途中要解决一些数学题目。
例如,小红帽遇到一片草地,她想知道这片草地的面积。
于是,她从一棵大树的树干出发,沿着一个直线走过草地的一条边,然后拐弯沿着另一条直线继续走,最后返回起点。
小红帽探索了一下,发现这条路的长度是20米。
然后,她拿出一个长度为5米的细绳,绕着草地的边界边缘走了一圈。
通过这些信息,小学生可以用图形方法或者代数方法解决这个面积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白雪公主与数学公式的故事另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公式来增加数学元素,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式。
在故事中,白雪公主需要帮助七个小矮人修建一个房子。
房子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白雪公主想知道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她询问七个小矮人,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每个小矮人都用了不同的公式,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可以学习并理解如何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同时培养他们验证和比较答案的能力。
三、海盗与分数的故事海盗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将其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让小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概念。
在这个故事中,大海上的海盗们发现了一个有宝藏的小岛,他们决定分享这些宝藏。
然而,如何公平地分配宝藏成为了一个困扰他们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童话教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二年级童话教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二年级童话教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案目标:通过讲述童话故事,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内容:一、活动准备1. 提前准备好几个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2. 准备一些与故事有关的图片或道具,以便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图片或道具引出童话故事的主题,并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例如,使用《白雪公主》的故事背景图片,引导学生们关注故事中的元素和情节。
2. 讲故事(15分钟)选择一篇童话故事进行讲述,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以及细节的描写。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向学生们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并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猜测故事中可能出现的情节和角色的发展。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并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4. 创作展示(15分钟)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讨论和想象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
鼓励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5. 创作练习(15分钟)给学生们分发纸张和彩色笔,让他们根据所讨论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进行创作练习。
可以要求学生们绘制故事中的某一幕或某一角色,或编写故事的续篇。
6. 作品展示(15分钟)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鼓励全班同学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7. 总结与延伸(10分钟)让学生们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经历的事情和体会到的乐趣。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们继续创作和想象,并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童话故事书籍。
教案扩充: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互动活动和游戏:1. 想象飞行: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飞行的旅程中,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色以及遇到的人和事物。
小学童话数学教案
小学童话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题:数学
课时:1节课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10,并掌握它们的顺序;
2. 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3. 能够简单进行数字的加减运算。
教学内容:
1. 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
2. 数字的加减运算;
3. 数学游戏活动。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
2. 小兔子玩具;
3. 一些数学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老师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依次报出数字1-10,并帮助学生确认数字的顺序。
2. 数学游戏活动(1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玩一个数学游戏:小兔子数数字。
老师将小兔子玩具摆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依次把数字卡片放在小兔子的脚边,每个小兔子只能放一个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按照数字的顺序放置。
3. 数字的加减运算(15分钟)
老师用小兔子玩具进行加减运算的演示,例如:老师手里拿着两个小兔子,然后再拿一个小兔子,问学生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通过这种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4. 总结与展示(5分钟)
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强化数字的认识和加减运算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教学效果良好。
趣味童话中班数学教案
趣味童话中班数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通过趣味童话故事,提高幼儿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技能。
4. 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和分享。
二. 教学准备1. 精心准备一则趣味童话故事。
2. 计算器、计数器、图形卡片、彩色纸张等物品。
3. 课堂布置:创建一个数学角落,放置数学相关的图片、教具等。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表演一个小魔术)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有关数学的趣味童话故事,准备好了吗?幼儿:准备好了!老师:走进数学世界,我们会有很多有趣的冒险。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们找到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书,打开第一页,你们看见了什么?2. 呈现老师:你们看到的第一页是什么?(让幼儿进行描述)幼儿:我看到了一个快乐的村庄,有很多彩虹和小动物。
老师:太棒了!现在我们开始讲故事吧。
3. 讲故事(用趣味童话的形式,介绍数学概念和计算技巧)老师:从前,有一个快乐的村庄,居住着一只叫小兔的小动物。
小兔非常聪明和勤奋,他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有趣的数学问题。
有一天,小兔遇见了一只神奇的数字精灵,他向小兔出了一个挑战。
数字精灵:小兔啊,我会随机给你一堆水果让你数数,你要数出有几个水果。
如果你能一口气数对,我就会帮你解答你的一个问题。
小兔:好的,我听着!(接下来,老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数数问题,帮助幼儿巩固数数技能,如鸟儿和苹果的问题,花儿和蜜蜂的问题等等)4. 实践活动老师:小兔成功地回答了数字精灵的问题,获得了解答自己问题的机会。
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吧!(以下为一些数学活动的示例)- 探索形状:给幼儿出示各种颜色的图形卡片,让他们分类、命名并找到相同的形状。
- 数数糖果:让幼儿选出一些彩色纸张,然后用计数器数一数每种颜色有多少块。
- 一对一对:给幼儿一些小球或图形卡片,让他们找出相同形状或颜色的一对。
5. 综合运用老师:我们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现在我们来综合运用一下。
人教版二下数学【素材】激趣导入公开课课件教案
一、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那你能给大家说说都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吗?今天,老师把游乐场带进了我们的教室,请同学们子细观察,在这个游乐场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 (出示教材第28 页单元主题图动画,请认识的学生介绍游乐项目。
)小结:是啊,游乐场真好玩,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
有的孩子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珍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奇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辈子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 (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 (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课堂童话用童话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案
课堂童话用童话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案1. 引言课堂童话是一种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育方法。
它不仅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本教案旨在探讨如何利用童话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2. 童话教学的理论依据童话故事是孩子们耳熟能详且容易理解的形式,因此,将童话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童话教学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依据:2.1 情感共鸣: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能够与幼儿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反应,使得学习过程更有趣。
2.2 惊奇与创造力:童话故事中的奇幻情节和不同寻常的场景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3 语言发展:童话中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比喻、拟人等,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词汇积累。
3. 童话教学的实施方法3.1 教材准备: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学习目标的童话故事,并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道具等,以增加故事的视觉和触觉效果。
3.2 引入故事:使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入童话故事,如通过提问、讲述故事的背景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3 故事讲解: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声音变化等方式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4 互动探究:在讲解完故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创作活动: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创作续集或自己的故事情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学实例接下来,以教授“小红帽”故事为例,展示如何利用童话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4.1 引入故事:通过介绍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如“小红帽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她妈妈让她去给奶奶送东西”,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4.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故事的内容、运用声音变化和肢体表情等,生动地描绘故事情节,增强幼儿的参与感。
数学童话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童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童话故事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以一次数学童话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数学童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二、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实践发生在我国某小学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堂上。
教学内容为《分数的加减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决定采用数学童话教学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学童话故事,了解分数的加减法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猪分饼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故事内容:小猪和小熊一起分了一个大饼,小猪想要知道小熊分到的饼是自己的几分之几。
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并猜测答案。
2. 数学童话故事教师讲述《小猪分饼的烦恼》童话故事,故事中融入了分数的加减法知识。
故事内容:小猪和小熊分了一个大饼,小猪分到了2/3,小熊分到了1/3。
后来,小猪和小熊又分了一个小饼,小猪分到了1/2,小熊分到了1/2。
学生们通过故事,了解了分数的加减法。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小猪和小熊分的大饼和小饼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何计算小猪和小熊分到的饼的总数?(3)如何用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小猪和小熊分到的饼的总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分组练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分数加减法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
练习题包括:(1)计算分数加减法;(2)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数学童话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入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入案例一、引言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在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生动的导入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篇文档将介绍几个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导入案例,供教师们参考。
二、导入案例一: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一种通过讲述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小熊摘苹果的故事。
故事中,小兔子摘了5个苹果,小熊摘了3个苹果,他们一起分享这些苹果。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引出加减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情境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三、导入案例二:游戏导入游戏导入是一种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时间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是教师说出一个时间点,学生需要用钟表模型将时间表示出来,并继续说出下一个时间点,直到所有学生都完成接龙。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表示方法。
四、导入案例三:生活实例导入生活实例导入是一种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我的房间有10米长”、“我的身高是130厘米”等。
通过这些例子,教师可以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导入案例四:问题导入问题导入是一种通过提出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怎么计算2乘以3吗?”、“你们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吗?”等。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口诀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六、结语以上是几个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导入案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课时: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用线把小动物和他应该坐的椅子连起来,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连线。
小组内进行口算,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学生同桌一组进行口算练习。
边讲故事边提问列式,锻炼了学生的多项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多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钓到?
学生听完故事后,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童话故事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受到做事专心的教育。
探
究
与
体
验
出示兔博士,引出问题: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教师引导写出加法算式并板书:
0+3=3
⒉继续讲故事:小猫等
妈妈等得着急了,自己把3条鱼全吃光了。
对学生进行关心长辈的教育。
实
践
与
应
用
演示课件: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指导学生依据课件讲故事并提出问题列式计算。(学生可能写出不同的算式,只要合理就应肯定。)
学生看书第2题。
指导学生做第3题,要求学生尽量口算。教师巡视指导,给每一个学生口算的机会。
数学游戏: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取出2张卡片,另一人说算式和得数。
引导学生讨论:一共有3条鱼,小猫吃了三条鱼,还剩几条鱼?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列式并解释,教师板书:
3-3=0
讨论:小猫这样做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学生同桌交流怎样写加法算式。
学生自己试着列式。
学生共同交流感想。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写出加法算式,为学生自己写出加法算式作铺垫。
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思考问题的独立性。
第四课时:童话故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加与减教案: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加与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1.能口算加减法。
2.能结合实际问题解决加减法。
3.学习逆向思维。
二、教学准备:1.具有实际意义的童话故事、卡片、PPT等教学用具。
2.将家长纳入教学过程,通过家长参与学习,让家长更深入理解孩子的学习,也增强了合作的基础,让孩子学习更有趣。
三、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中。
小红帽和狼的故事解决了加减法的难题。
a.环顾教室,有哪些同学曾听过小红帽和狼的故事?他们是否知道故事多么的有趣呢?他们是如何解决故事里的难题呢?b.请数学讲解员讲故事:小红帽的妈妈要她把花篮送到外婆家,她遇到了狼,狼一直追逐她,她最后如何做到了把花篮送到了外婆家。
c.让学生试着将故事中的情节拍成句子,比较谁的情节包括的情况更全面。
2.结合故事讲解加减法。
a.在板书上写出小红帽路程,用卡片或PPT来辅助,每一步操作都标明。
小红帽与外婆家共有什么不同?b.询问学生,小红帽走了多远的路程?学生将小红帽走过的路程用学习日记记录下来。
c.让学生试着记起小红帽遭遇狼的情景,分别让每位学生将狼的步骤用卡片表示出来(例如狼走了8步追赶小红帽)。
d.随后请学生回到故事,探索这一关键数字的背后:追赶狼的数字8和小红帽走过的距离9。
e.课堂讨论:加法或者减法,哪一个更适合描述狼和小红帽的距离?f.讲解加法:让学生知道把两个数字加起来可以得到一个总数。
g.同时讲解减法:让学生知道减法是将一个数字减去另一个数字以得到一个剩余的数字。
h.让学生分别找出在这个故事中,加法与减法的例子。
3.把数学的知识变成实际问题。
a.让学生把小红帽送花篮的故事往家里推广,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运算题。
b.请家长和孩子一同解决问题,在解决完成后,在给家长签字。
四、课后作业:1.每天家长为孩子出一道题,并用口说的形式让孩子完成。
2.将做错或做得不好的题记录在家庭作业本上,让家长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复习并巩固知识。
3.孩子将家长签字的作业交给老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数学故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数学故事教案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数学故事1. 课题名称《趣味数学故事:数字的奇妙冒险》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数字1到10,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难点:通过故事情节理解数字的应用。
解决策略:通过互动提问和故事中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4.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数字的奇妙冒险》数学故事书。
教具和设备:数字卡片、白板或投影仪。
技术整合:使用多媒体软件展示故事内容。
5. 教学过程具体教学方法与活动:阅读数学故事《数字的奇妙冒险》。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数学概念。
使用数字卡片进行互动游戏。
学生互动环节:提问学生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白板上或数字卡片上展示他们的答案。
课堂管理: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互动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适当的反馈。
时间分配:阅读故事:20分钟提问与互动:15分钟数字游戏:15分钟6. 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视觉学习者:使用色彩鲜艳的数字卡片和多媒体展示。
针对听觉学习者:重复阅读故事,强调关键数学概念。
针对动觉学习者:通过实际操作数字卡片进行游戏。
7. 板书设计```数字的奇妙冒险1到10的顺序大小关系```8. 学习评估方法形成性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表现。
总结性评估:通过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数字卡片游戏来评估。
9. 跨学科元素融入语文: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艺术:使用色彩和形状进行数字卡片的制作。
10. 扩展资源和延伸活动建议观看与数学相关的动画片。
制作数字故事书。
11. 课后反思评估标准:学生的参与度、对数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12. 教案讨论示例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阅读《数字的奇妙冒险》,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数字1到10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巧用童话,激趣导入(5篇材料)
巧用童话,激趣导入(5篇材料)第一篇:巧用童话,激趣导入巧用童话,激趣导入《10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师:有一天,0~9这些数娃娃打算出去郊游(课件动态出示下图)。
这时,一个数娃娃说:“我们排好队再出发吧。
”小朋友,你们说队伍该怎么排呀?(生答,师点击课件随机生成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图,图略。
)师:排好队正想出发,这时9又站出来说:“等等,我们先选个队长吧。
”数娃娃们都觉得9最大,一致选9当队长。
9当上了队长,可神气了,走到队伍前头,骄傲地对大家说:“这里我最大,你们都得听我的。
”接着指着0说:“特别是你,长得没头没脑的,跟我比,你实在太小了。
”然后又走到1的跟前说:“你也大不了哪里去,细胳膊细腿的。
”0和1听了都很难过。
小朋友,你们是不是觉得9太骄傲、太欺负人了?那你们能不能帮0和1出个主意治治9呀?(生答略)师:1和0想出了一个和你们一样的办法,1走到0的左边,牵着0的手对9说:“我们俩站在一起就变成一个新的数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10(板书课题)【评析】小学生富于幻想,喜欢童话故事。
由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借助故事形象地唤醒了旧知,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数与两位数的联系,很自然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本课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之中。
第二篇: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今天早上我和数学老师在办公室里为一个问题进行了好一番争论呢,其他老师也帮我们分不清谁对谁错了!我就想啊,人多力量大,咱们班儿同学都个顶个聪明,你们来帮我评评理好不好?生:好!师:事情是这样的,我做了一道数学题,可是曹老师硬说我做的不对!你们瞧我做的(板书)一=20,你们说对不对啊?生:不对!师:啊?为什么不对啊?【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进入课文,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课前和曹老师的争论。
孩子们立即兴趣大增,一个个好奇地等着我揭晓答案。
幼儿园童话故事里的数学教案
幼儿园童话故事里的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故事中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识别数字。
2.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3.能够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 让孩子通过童话故事对数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和计算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童话故事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孩子对数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如何让孩子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和计算的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童话书籍。
2. 数字卡片。
3. 圆形和长方形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问候学生,让学生找自己的座位。
2.通过一段童话故事介绍数字,让孩子们对数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认识数字(15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试着读出来。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相应的手指代表数字。
3.教师出示圆形和长方形,让学生尝试用这些形状拼出数字。
4.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的加减法,并让他们尝试。
三、角色扮演(25分钟)1.选择一个童话故事让学生角色扮演其中的主角进行故事表演。
2.以故事中的数字为基础,让孩子们进行数字游戏,加深他们的数字理解能力。
四、游戏(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用数字和形状材料进行数字拼图竞赛。
2.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们更加熟练地操作数字识别和计算。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回顾当天的活动,让孩子们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对孩子们今天成绩给与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玩数字游戏并将他们学到的拼图完成一下,为下次学习做准备。
教学手段:1.童话故事。
2.数字卡片。
3.圆形和长方形材料。
4.角色扮演游戏。
5.数字拼图竞赛。
教学反思:1.通过童话角色扮演和游戏加深了孩子们的数字理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2.加强了孩子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好的与他人相处。
童话数学用童话故事引入数学知识的趣味教案
童话数学用童话故事引入数学知识的趣味教案童话数学:用童话故事引入数学知识的趣味教案引言:数学作为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然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并深入理解数学的原理和概念。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运用童话故事作为引子,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接触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童话数学故事来引入数学知识。
正文:第一部分:介绍童话数学教案的背景和意义童话数学教案是一种结合了数学和故事情节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讲述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的背后有着几个重要的意义。
首先,童话数学教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触和学习数学知识。
相比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童话数学教案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降低学习数学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童话数学教案能够提供一个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将数学知识嵌入到童话故事中,学生可以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所蕴含的逻辑和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第二部分:童话数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步骤在设计童话数学教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故事情节:选择一个富有想象力和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例如《拇指姑娘》或《睡美人》。
故事情节应该能够为数学知识的引入提供一个合适的背景。
2. 确定数学知识:根据故事情节,确定需要引入的数学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与故事情节相关的运算、几何概念或者统计学原理等。
3. 故事与数学的结合:在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可以通过角色对话、故事情节中的事件或者特定的情境等方式实现。
确保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能够渐进地接触和理解数学知识。
4. 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故事中设置一些问题或者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
可以利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实例教案——《拇指姑娘与数学的魔力》以下是一个示例教案,引入了基础的加法和减法概念,以《拇指姑娘》为故事情节。
《数学童话教案实例》——让孩子融入数学的奇妙世界
《数学童话教案实例》——让孩子融入数学的奇妙世界数学是一门让孩子们望而生畏的学科,在学生们的眼中,数学常常被认为是难以理解、没有趣味性的学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数学同样可以有趣、有趣味性,甚至可以变得像一个童话故事一样。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数学童话教学法,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融入数学的奇妙世界。
一、什么是数学童话教学法?数学童话教学法是指通过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童话故事中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看似轻松的氛围中,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学科内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数学童话教学法的优点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相对于枯燥、死板的数学教学方式,数学童话教学法使用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学习乐趣: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习乐趣,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和思维能力。
3.培养创造力:数学童话教学法强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习成绩:通过温馨、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数学童话教学法实例下面,我们将以一篇教案实例来展示数学童话教学法的实现过程。
题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数学魔法的童话故事时间:6/7地点:小博物馆故事主角:3个小精灵通过童话故事,结束了数学魔法艺术节,在比赛中获胜的三个小精灵,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关于数学魔法的礼物,从而展开了今天的数学魔法教学之旅。
一、数学魔法的基础知识1.数学魔法是指利用数学公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快速地计算出秘密的答案,从而让观众惊叹不已。
2.使用数学魔法需要先熟悉各种数学公式,理解常见的数字之间的联系,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数学魔法表演1、数学魔法“66”——精灵们展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魔法,他们让同学们选一个有两位数字的数,然后将这个数的两位数字相加,再将这个数减去原来的数字,最后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计算出这个数是“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童话,激趣导入
《10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师:有一天,0~9这些数娃娃打算出去郊游(课件动态出示下图)。
这时,一个数娃娃说:“我们排好队再出发吧。
”小朋友,你们说队伍该怎么排呀?
(生答,师点击课件随机生成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图,图略。
)
师:排好队正想出发,这时9又站出来说:“等等,我们先选个队长吧。
”数娃娃们都觉得9最大,一致选9当队长。
9当上了队长,可神气了,走到队伍前头,骄傲地对大家说:“这里我最大,你们都得听我的。
”接着指着0说:“特别是你,长得没头没脑的,跟我比,你实在太小了。
”然后又走到1的跟前说:“你也大不了哪里去,细胳膊细腿的。
”0和1听了都很难过。
小朋友,你们是不是觉得9太骄傲、太欺负人了?那你们能不能帮0和1出个主意治治9呀?(生答略)师:1和0想出了一个和你们一样的办法,1走到0的左边,牵着0的手对9说:“我们俩站在一起就变成一个新的数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10(板书课题)
【评析】小学生富于幻想,喜欢童话故事。
由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借助故事形象地唤醒了旧知,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数与两位数的联系,很自然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本课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之中。
1。